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儿童”和“动物”,是很多导演最害怕的拍摄对象,因为他们很难有身为演员的自觉,而且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

但有一部电影,仅仅靠拍摄了两个儿童,就完成了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电影。就是电影《小鞋子》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9.2,入选豆瓣电影TOP250的第60名,获得了影迷们极高的认可。实际上这部电影也斩获了1998年国际儿童电影节的“最佳电影奖”,还是伊朗史上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还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影片之一。

这是发生在伊朗底层人民中的故事。

小男孩阿里已经9岁了,她与妹妹莎拉还有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但他们家境贫寒,生活很是拮据。阿里的父亲在外帮人做工以供全家人生活,母亲患病在家,打点家里的一切,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宝宝。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兄妹俩的鞋子都是破破烂烂的,他们都只有两双鞋子,一双在家穿,一双出门穿,坏了就缝缝补补接着穿。有一次阿里去市场帮妹妹莎拉取回修补的鞋子,然而在商店买菜时,鞋子不慎被收破烂的当垃圾拿走了。

丢了鞋子的阿里很着急,但却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家里没有钱买多余的新鞋子。就在写作业时,悄悄告诉妹妹自己弄丢了鞋子。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莎拉很气愤想要告诉父亲,因为第二天上学她不能没有鞋子穿。阿里央求妹妹自己会想办法找回鞋子,让莎拉不要告诉父母。

莎拉治好替哥哥隐瞒,但前提是自己上学必须要有鞋子穿。可是鞋子已经找不回来了,最后阿里想了一个办法。

因为高年级和低年级上课时间不一样,所以每天上午莎拉穿哥哥的鞋去上学,放学时他们在路上换鞋,阿里在穿着鞋子去上课。因为每天都要轮流换鞋穿,所以莎拉每天都奔跑着放学,阿里要奔跑着上学。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因为换鞋子穿,阿里常常迟到,还差点被老师开除。后来莎拉在学校发现了一个女孩儿穿的鞋子就是自己丢的那双,于是告诉了哥哥,兄妹俩就跟踪小女孩想要要回鞋子。

可是当他们看见那个女孩的爸爸双目失明后,兄妹俩对视了许久,决定放弃要回鞋子。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同时,阿里的父亲为了多赚点钱,载着阿里去城市找工作。幸运地得到了一份帮富人休整园林的工作,获得了丰厚的报酬。这是父子俩还是憧憬未来生活,父亲想为家里多增添物件,阿里想着可以妹妹买双新鞋子了。可惜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车坏了,阿里的父亲跌下车受伤了,阿里的愿望也就落空了。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给妹妹买新鞋的想法一直在阿里心里,一次学校发布了全市长跑比赛,获得季军的奖品就是一星期度假和一双球鞋。阿里瞬间被球鞋吸引住了,他答应妹妹一定会获得季军,送妹妹一双新鞋子。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这部电影最难得就是,没有运用任何可以的情感烘托,展现宏观的景观,就只是老老实实地拍,将生活中的细节剖给观众看。简单地将一个9岁小孩的纯粹展现给我们看,在原本他那个年纪,应该享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因为家庭的窘迫,他早早地开始负担起家庭的责任。

对于妹妹他始终是愧疚的,在爸爸拿到休整花园的报酬时,他第一相反就是可以帮妹妹买双新鞋了。当看到长跑比赛的奖品时,他完全没有在意冠军和亚军更为丰厚的奖励,只想获得季军的球鞋送给妹妹。

当阿里站上长跑比赛的场地时,影片也到达了高光时刻。五千米的跑步,对于一个9岁小男孩来说就像是马拉松,中间他被对手绊倒,还坚强地爬起来继续跑。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他拼命地往前跑,随着慢下来的镜头,我们看到阿里的蓝色运动衫在风中一摇一摆,他的脸因为紧张而有些变形,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因为缺氧他的呼气逐渐浓重急促。

当身边的对手一个个从他身旁擦过,他脑子想起了妹妹“我没有鞋子怎么上学”、“快点、莎拉、快点”......带着对妹妹的承诺,阿里迈着有力的步伐,一步步超过前面的人,他看不到终点,只知道自己要更快地跑超过别人,他想要那双球鞋。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最后,阿里竟然获得了长跑的冠军。身边的老师为他喝彩,将他举高,记者采访他,可是镜头里的阿里哭了,因为没有球鞋了。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拿到冠军侯回家的阿里,面对妹妹一脸愧疚。这大概是史上最不开心的冠军了吧。脱掉叫上跑步跑烂的鞋,阿里的叫上全是水泡。把脚泡在水里,阿里愧疚地低下来了头。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都泪目了,小孩间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和宝贵,阿里的善良更是难得。也有认为因为贫穷所以阿里善良,后来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回应:“有人批评我的电影,描写伊朗家庭的贫困太过夸张,但我实在的告诉你,我便是成长于一个四兄弟与双亲共居的单人房间,成人世界很假,儿童天地最真。”

导演在引导儿童演员情感真的很厉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表现自己,导演让儿童演员提前进组,和他们玩儿、打成一片。导演找到阿里扮演者的这个小演员,是偶然在一个课堂上发现了埋头的哈什米安,当时因为没写作业被老师骂了,抬头的瞬间,雷准还挂在脸上,那时导演就确定是他了。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在影片的开场,阿里向妹妹解释自己把鞋子弄丢了,满心的恐惧和自责。但如何激发孩子的恐惧感呢?当时导演故意在拍摄现场和工作人员吵架,让小演员感受到当时的气氛,让他参与其中成为和事老,恐惧、小心翼翼的情绪到位了后抓怕,最后这个镜头看得观众都心疼。

不过影片最后的结局,让观众放宽了心。父亲在买完家里的菜后,给兄妹俩都买了一双新鞋子。

以一双鞋子作为电影的主线,一步步铺开孩子与孩子间的情感、孩子与父母间的关系还有孩子自身的善良,没有现在那些电影炫酷的特效和壮观的景色,但那些细腻的情感,就足以把观众感动。

搞笑又心酸,这部高分电影,暗暗戳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

而且这部电影,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给了很多成人许多看不到的视角来观看世界,清新质朴地描述伊朗人的真实生活,还有在窘迫的生活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用一种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实现梦想的过程,带领观众回到小时候纯真干净的世界。

小时候,向往长大,长大后才发现,最美好的世界是小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