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这件事你怎么看?

农业无人机观察员


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这也将会是未来我们国家“三农”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山东,作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经济大省,上个世纪以农业产业化领先全国“三农”发展,可谓一时无两。如今,推行股份制如火如荼,必将再铸辉煌,引领全国乡村振兴之大业。

由近及远,以小见大,知微见著,说说个人看法。


土地承包到户,农民自家地,多自种或者出租(流转)。自种,成本下不来,价格上不去,辛苦一年,劳而无获,自食自用而已。出租,亩不过千,聊胜于无,形同鸡肋。

土地入股,地权变股权,农民成股东,死地成活地。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三化合一。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业和农村方得产业融合,小生产才得对接大市场,农民方有全收益。

户户有地,有地有股,万股合一,始成江海。以股结专业合作社、建家庭农场,或参股龙头企业,林林种种,游刃有余。农民以股得利,亦可入社、进场,到企打工,足不出村,守幼孝长伴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乐融融,善莫大焉。

结股贵在结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远不看近,见大不见小。弃蝇蝇小利,戒苟苟之心,共绘、共建美好家园。

结股重在广纳贤良,因地制宜,借势借利,选好项目,广筹资金,脚踏实地,有始有终,方成大业。


总之,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确权,最大的意义在于,要依据《土地法》和《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强农民的物权收益意识,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创造条件。

土地确权以后,农民承包和使用的耕地和宅基地就可以抵押贷款、入股了。山东举全省之力先行、先试、先闯,山东农民有福了。


二胡有话说


入了股份,大投资商可以大面积的流转土地了。流转的土地承包费,理所当然比农民自己耕种土地的收入最低少一半。就是说农民如果每公顷的土地自己耕种,净收入加上国家补贴在8000元到1万元。那么承包流转出去,每公顷土地只有4000元到5000元,最高能达到6000元。入股份,年终分红最高也达不到流转的承包费。为什么?


现在各村,从单干到现在,集体没有任何积累资金和资产。有的资产就是各家个户按人口分得的土地。而现在农民经营的土地以达到历史和现在的最高粮食产量,如果流转土地,或者实行股份制,在同样玉米种子和最大化肥用量,以及管理上,以没有增产增值的可能。就是说如果土地产出最大化的粮食,不深化土地产业粮食深加工链条,是没有增值空间的。




那么农民将土地流转了,或者是拿自己经营权的土地入股份了,几乎百分百的农民每人每年所得到的收入,就只有不到4千平方米土地的包地费,就是不到4大亩的包地费用,按最高包地费一大亩600元计算。一口人的一年收入最多只有2400元。而低保户的标准年收入每人低于3693元的就够标准。



现在再大的投资商不可能达到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一个傻子做没有利益赔钱的买卖。土地流转也好,入股份制也好,都有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中国南街村,大丘庄,华西村走出的社会主义中国,集体经济经营的模式。非常好。这三个村庄最大的特点都有重工业企业,而且是特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国由其是北方农村的村集体经济,几乎就是零。更没有轻重工业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单纯就只有生产粮食,土地产出粮食的村,把土地都流转到大户投资商手里。农民一年收入平均每人最高只有2400元的收入。远远低于国家低保户年收入3693的标准。




农民自己耕种着土地,年人均收入还能略高于国家标准的低保户,如果流转了土地,或拿土地入股份制。就东北农民这块,一下都成了原来不是低保户的低保户。国家就会增加更大的负担。对整个国民经济,GDP总值就会产生影响。所以土地流转也好,股份制也好,要因地制易,不搞一刀切,让农民一心多打粮食,为社会和国家多做粮食贡献。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集体住宅楼的投资建设。让每个农民都有全民的医疗保险,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这是国家该办到的事情。




农民土地耕种的形式,交给农民自己按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最适合土地最大产出,和延长土地产出链条的轻工企业。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即是粮食安全,粮食完全中国自己的供给保障。又是国家操心费力,需要扶持的薄弱产业。国家力图,将农民减少三分一以上。让农民有企业性的全民各项待遇,这很好。让发达的商业,重工业,轻工业的产值,回补农业循环周期太慢的产值过低现实。以达到从事农业者的收入平衡。这是任何发达国家长期要做的。



任何力图,让农业自己走向发达的设想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无论怎样深化改革农业农村农民,国家要想摆脱农业农村农民这个包负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抱着农业农村农民和背着农业农村农民都是一般沉。



这里所产述的理性,不是农民需要国家来养活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就需要粮食农产品低价位运行。而低价位的粮食,农产品又需要国家财政的补贴,以达到农民收入不低于国民其它行业的收入。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的农业,也都是国家财政补贴才能平衡的。


张大河创意富有源泉


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其实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一件值得去探索的事情。但是个人认为这个事情要让有条件的村去做,不能跟风,不是每个村都可以成功通过集体股份化改革完成集体经济积累,给村民分红的!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

一看村干部。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很是热心,让村里进行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给村民分股权。可是搞了半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支柱,村干部没有干劲没有冲劲,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二看当地资源。村与村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有的村里有矿,有的村交通便利,有的村可开发房地产,而有的村什么都没有,交通不便,农业也是非常分散的。这样的村发展起来真的很吃力,就是完成集体股份制改革又能怎样?集体没有收入,农民得不到分红,股权证就是一个烂本本,有什么用?

目前,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主要还是土地的流转,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的方式获取一定的集体经济积累,这是最可靠最保险的方式。

那假如一个村没有资源没有矿产,而且村里土地也不多,那么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怎么办?这样的村要想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就只有走村办企业或者旅游这条路子了,但是这两条路子的风险极大。小焦认为,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好是好,但是要根据村情进行。最好是根据村情规划出一条适合村集体进行发展的产业,有了集体产业就有收入,有了收入股权改革和分红就是迟早的事。如果一个村产业都没有,就先把股权划分了,那岂不是给村民画了个大饼,最后饼没做岂不是让农民空欢喜一场?

至于山东全省如火如荼进行集体股份制改革我们不做评论。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可以说,将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实体化、市场化,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

这事的关键点在于,农民变股东之后,要能有分红或者获得更多分红的结果,否则跟没有收益的创业公司一样,股权并不是有价值的东西。

消息显示,农业部确立山东全省作为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根据《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山东全省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方案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时间表。

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其带来的好处与变化,起码有三个方面。

其一,首先股权确权,是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集体资产有股份信息,而且要向农民出具股权证书。这跟一般的工商登记不同,农民的股份虽然也可以有偿退出,但是只能在集体内部成员间内部转让,或由集体赎回。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资产量化为股权后,股权证书不仅是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管理决策的凭证,也是农民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

其二,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又一次契机。

这一次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涉及面广,其全国性的相关文件2015年即出台,表明是以试点的方式进行改革。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农村集体资产拥有土地等资源性资产66.9亿亩,各类账面资产2.86万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资产值,如何做活,并给农民带来红利,这才是改革攻艰的本意所在。

需要注意到的是,中国广大农村发展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基础面,还是产业发展实力,均较有利于探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让集体经济在适度规模的前提下良性运作,就需要更广阔的思路与更务实的实践,其中的难点会更多。

其三,农村集体股份化改革,或给农村带来更多活力,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如果农村集体经济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不用说别的,光是农村的养老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当下现实是,农村的收入来源较少,部分农民光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养老,确实是不太够的。


波士财经


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包干符合当时的国情,顺应当时的民意,在建国以后的农村政策中是最得民心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是有局限性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包干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重重困境,前进乏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包干也到了来一场改革的时候了。但是怎么改,朝哪个方向改,却是需要非常謹慎的,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刀切,大把拥。这样的历史教训已经不少了。

我觉得,要搞改革,必须注意这几条:

一,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什么要把这一条放在首位?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你怎么改,到最后都要靠这一点来检验。如果农民收入增加了,就说明改革成功了,否则就是失败了。简单明了。

二,有利于农业农村的长期发展

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走向文明富裕之路。要摸索出适合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为农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打好基础。

三,严禁形式主义,政绩工程

改革,不是儿戏,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硏究,进行严密的论证。没有把握的事不要干,不要拿农民的利益当试验品。严禁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政绩工程。

四,应以点带面,穏妥进行

任何改革都必须扎实穏妥,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应先搞试点,摸索经验,逐步完善。待经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广,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试点失败,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改革,虽败犹荣。但绝对不能因为失败觉得没面子就不顾大局,强行推广,那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总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而改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这种精神是可嘉的。只要本着实事求是,为民谋利的原则去改革,广大农民肯定是会欢迎的。

在此,预祝这次改革取得成功。


十里八村众乡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土地又集体化了,这说明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又经过了一次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检验。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事业的核心。


日月星辰123


小岗一直在破坏中国农业发展,一点作用都没有,中国分田真的所有公社都没饭吃吗,大寨没饭吃吗,那么多先进公社,模范集体都没饭吃吗?很多老农民在骂人的,说开放前全国都没饭吃那是放狗屁。说吃饱饭是单干的作用,也是放狗屁。农民骂的好,我是老农民,找也骂谁开放前沒吃饱饭的都是小岗村讨米懒鬼不要脸的。


用户6057005243824


曾经的,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都是好猫,于是,人们一窝风的,不择手段的搞经济,出现一大批皮包公司,到处行骗,让一些官商发了一笔横财,在企业,说什么一包都灵,结果,又是一大批集体和国有企业,成了私人企业,至使国有企业财产流失,没一个人负责,现在搞股份制,是否又是当年的大包干?大承包?农民现在土地本来就不多,假如入股,农民培的起吗?还是先试点吧,切勿一刀下去一看,是个生瓜,可都傻脸了。


自立667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伟人六十年前都说了,大中国家喻户晓。后来“改”成单间,好在有前人载的“树”(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支撑了几年。现在高楼大厦林立,良田荒废严重,着实让人担忧。


手机用户5510169511


还是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好,毛主席早已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