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三八大案—紀實(三十六)

瀋陽三八大案—紀實(三十六)

“摩托車之友”通訊錄

按照老曹提供的線索,偵察員們驅車來到于洪區陵東鄉,開進公司大院,正巧 那個馬經理從辦公室走出來,當然也被“請”到了公安分局。

馬經理承認,在市內不再辦理摩托車牌照的情況下,他從1997年到1998年間, 為別人在郊區辦理牌照,方法是借用他人的身份證和戶口簿,辦多少記不清了。有 一輛車牌號為“97649”的紅色“富雅達”摩托車,是他借老曹的身份證和戶口簿給 辦的。

王豹問:“這車是誰的?”

“不知道車主叫什麼名。”

“誰找你辦的?”

“在北陵有個自組的摩托車隊,我給‘二田’的外甥辦的。”

在一邊聽著訊問的陳強生氣了:“‘二田’叫什麼名?”

“我想,想不起來了……”雖然天氣已經涼了,馬經理卻感到後背溼漉漉的…… 不怪陳強生氣。冒風險為別人幹違法的勾當,卻連他的真實姓名都不知道,這 還不讓人感到氣憤嗎!

王豹繼續訊問馬經理:“你還能想起來不?”

“我好好想想……‘二田’,‘二田’……哎,對了,我們北陵‘摩托車之友’ 有個通訊錄,上面有他的名字……可能放在我的辦公桌裡……” 馬經理說,“摩托車之友”是一些摩托車愛好者自發組織起來的,曾經舉行過 幾次集體活動,幾十輛摩托車拉隊到外地遠遊。為了聯繫方便,有人打印了通訊錄, 他也有一張。“二田”還是隊長呢。

陳強等人帶著馬經理來到他的辦公室,讓馬經理尋找“摩托車之友”通訊錄。 可是,他翻遍了辦公桌的每一個抽屜也沒找到。 馬經理緊張而又狼狽,忽然,他又說:“對,我想起來了!我給‘二田’辦駕 駛執照,鄉政府車管那裡可能有登記!”

來到鄉政府,陳強向有關領導亮明瞭身份,說:“我們在查一個大案子,急需 找到一個叫‘二田’的人,請給予支持!”

“‘二田’?有登記,能找到。”鄉領導馬上責成車管人員查找。

查呀,找呀, 終於找到了那個被馬經理稱為“二田”的人的名字,還有他的電話號碼。 既然那輛“遼A97649”的紅色“富雅達”摩托車已被確認為犯罪工具,它的主 人就是案犯,而且“3·8”串案犯罪團伙中屢屢出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犯罪分子, 那麼,這個“二田”也有重要嫌疑。在當地公安派出所戶籍民警配合下,叫開了 “二田”家的門,偵察員們衝了進去,將“二田”控制住。

“二田”據說是什麼廠的領導幹部,年逾6旬。他驟見許多便衣警察衝進屋來, 十分驚訝。 既然有重要嫌疑,理應進行審查,“二田”也被“請”進了鐵西區分局。

訊問中,“二田”說,馬經理沒有給他外甥辦摩托車牌照,那個人姓王,不是 他的外甥,而是他兒子的連襟。他騎的摩托車也不是“富雅達”90型,是馬經理記 錯了。 偵察員們急於找到那個被說成是他外甥的人,便問:“你有他的電話號碼嗎?”

“要找到他很容易,只要我兒子告訴他,他就能來。”

這個辦法顯然不行。 “你有沒有通訊錄什麼的?”

“對了!”“二田”忽然想起來,“我家裡有‘摩托車之友’通訊名單!”

王雲閣說:“馬上帶他去取!”

偵察員們帶著“二田”再次返回去……與此同時,另一條線,對白色“斯克達” 出租車的徐司機的查找也在緊張地進行。通過查戶卡,排除與條件無關的人員,還 剩下6個30歲—40歲與徐司機同名同姓的人。副大隊長李福良帶著偵察員柴偉、張斐 等人跑了5個區的5個派出所,最遠的是于洪區造化派出所。經小黃辨認戶籍底卡上 的照片,都一個一個地否掉了。 最後來到和平區河北派出所,他們終於查明,徐司機的母親住在這裡,戶籍底 卡上登記的是他的名字。戶在人不在,他現在的住處仍然是個謎。

計賺徐司機

偵察員們走後,派出所的戶籍民警找到了徐司機,以瞭解戶口情況為名,策略 地問他現在住在哪裡。

徐司機說,他住在於洪區興凱派出所管內,詳細地址沒說。

當偵察員們再次來到派出所瞭解情況時,戶籍民警向他們通報了這一情況。還說, 徐司機的電話是用一個姓唐的親屬的名字辦的。這個謎,才算解開了。

李福良等人來到興凱派出所,在戶籍民警符強的配合下,終於查到了徐司機的 現住址:洞庭湖街路南北巷的一間平房…… 這個徐司機是不是案犯?如果不是案犯,為什麼案犯坐著他的車出現在“踩點” 的現場?他和“3·8”串案犯罪團伙有什麼關係?

10月29日中午,董兵帶喻成、王偉來到金都出租汽車公司。半小時後,一輛白 色“斯克達”從公司開出來。這是徐司機開的車,他剛接到公司的傳呼,要他來公 司繳費。董兵一招手,3個人上了車。 “去哪?”徐司機問。

“鐵西廣場!”董兵說。

“斯克達”根據客人的意願,開到鐵西廣場,又開進了一個大院的地下車庫。 徐司機感到納悶兒,當他發覺這裡是鐵西區公安分局,自己失去了自由時,已經晚 了。 刻不容緩,對徐司機的訊問立即進行。

徐司機說,他這輛“斯克達”是1997年7月買的,以前他僱用過4個司機開這輛 車,現在由自己開。 李福良問:“你的車借給過什麼人沒有?”

“借過。今年5月份,借給過汪家禮。他是釀酒廠的,現在在家待著。他說是用 車送他丈母孃上醫院。10月份還借給過一個姓商的,結婚錄像用。” 訊問中徐司機說,汪家禮和他住前後院。汪家禮會開車,過去在瀋陽站東貨場 拉腳。他家住房旁邊有車庫,現在由他租用著。

王雲閣安排小黃對徐司機進行辨認,小黃說,那天到萬老闆經銷部“踩點”的 不是他。 王雲閣、李福良等人分析,徐司機僱人開“斯克達”都是在今年3月份之前;借 給姓商的結婚錄像,是在今年10月以後。惟一有“戲”的,就是那個汪家禮。汪家 禮借“斯克達”,正是在萬老闆的經銷部被人“踩點”的時候。況且,汪家禮會開 車,技術很好。 汪家禮嫌疑重大,

王雲閣下令:“馬上查這個汪家禮,對他家布控!”

現在已經是晚上9時了,考慮到徐司機的家離汪家禮的家很近,拘審徐司機不能 驚動了汪家禮,李福良就讓徐司機給他家裡打了個電話:“我的戰友來了,大家聚 在一起樂一樂,今晚不回去了。”

次日,李福良帶領偵察員,還有那個小黃,來到于洪區興凱派出所,想從微機 中調出汪家禮的戶籍底卡,但是沒有。他們又到戶政處去查,按年齡段查出兩個 “汪家禮”。一個住在東陵區古城子派出所管內,一個住在和平區新興派出所管內。 古城子太遠,還是先從近的查吧。他們來到新興派出所調戶籍底卡,偏偏那臺電腦 出了毛病,真急人。 但這沒有難住李福良,他對女微機員說:“大姐,咱們不用現代化的了,你把 老戶籍底子拿出來,翻一翻吧!”

女微機員把一摞又一摞老戶籍底卡搬出來了,連小黃也伸手了。他們翻呀,找 呀,嘿,終於找到了!

那不過是一張紙,一張普普通通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可是此時此刻,它在偵察 員眼裡卻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在這張登記表上清楚地記載著:汪家禮,男,漢族,1955年6月27日生,住瀋陽 市和平區臺北路12號,身份證號碼:210106550627123。 李福良說:“小黃,你快看看照片‘踩點’的是不是他?”

罪犯終於露出了尾巴,距離被捕已經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