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線改造規劃設計出爐道路拓寬為50米、雙向8車道

隨著我市組團間的融合發展以及沿線用地的開發利用,成龍線作為牟平、高新、萊山等組團間主要聯繫通道,服務功能逐漸由公路向城區內市政道路轉變,為了更好地統籌協調煙臺市的城市發展,深化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研究成果,按照2018年城建重點項目安排,市規劃局組織開展成龍線改造項目規劃研究。

成龍線改造規劃設計出爐道路拓寬為50米、雙向8車道


組織開展成龍線

改造項目規劃研究

該項目東起牟平金牛山路,西至萊山軫格莊立交橋,全長約7.5公里。道路沿線研究範圍為兩側各100米。為使該項目與周圍的道路進行有效銜接,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將本項目的研究範圍向西經金斗山路延伸至山海路,向東經北關大街延伸至牟平東外環,全長約27公里。

成龍線按照研究任務共分為三段,其中山海路至桂山路為西段,位於萊山組團;桂山路至金牛山路為重點研究段,主要位於高新區組團;金牛山路至牟平東外環為東段,位於牟平組團。

現狀成龍線尚未按照規劃路網進行打通,向西至金牛山路處截止,與山海路不能進行交通銜接。其中西段、東段的現狀道路均已達到規劃道路寬度,而重點研究段道路仍為公路斷面形式,採用邊溝排水,兩側未設置慢行系統,不能適應組團發展的需求。此外,成龍線與桂山路交叉口交通功能不完善,東向西、東向南方向均需向北通過信號燈進行調頭,導致高峰期出現交通擁堵。

結合專家評審意見

將分為3期建設

按照《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煙臺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定位,成龍線為交通性城市主幹路。考慮成龍線近期還承擔有一級公路功能,設計速度採用公路標準,為80公里/小時;國道228改線後,隨著路網及周邊地塊的開發建設,再按交通性城市主幹路標準60公里每小時進行限速管理。

由於目前成龍線交通運行情況良好、周邊地塊尚未大量開發,交通需求並不大、且軌道交通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建議成龍線改造進行分期建設。市規劃局結合專家評審意見,提出分期建設方案。

近期重點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將道路拓寬為50米、雙向8車道規模,增加慢行系統並敷設雨汙水管線。桂山路節點通過設置北向東匝道,將圓弧段道路改為單向,使桂山路交叉口按規則的“十”字路口進行交通組織。遠期軌道交通上跨匝道橋。將成龍線向西打通至山海路。打通段按規劃線位實施,全長約3.3公里,並同步實施雨汙水管線。

中期,將成龍線提升為交通性主幹路,採用主輔路形式,本段軌道交通規劃為高架形式、敷設於路中,管廊為五艙斷面,所有管線入廊,敷設於北側綠化帶。

遠期,根據專家意見,考慮到榮烏高速路改快速路難度較大,成龍線預留建設城市快速路條件。改造為快速路時可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時序,對合建與分建方案進行比選確定。

全線採用5種

交叉口組織形式

根據規劃設計,本著“主道通暢、輔道通達”的交通組織原則,項目全線共採用了5種交叉口組織形式。

海興路路口設置互通立交,為減小與軌道交通的互相干擾,推薦採用全苜蓿葉的形式,並建議此路口規劃的軌道交通站點設置於立交外側,以便於公交換乘及人行過街。海瀾路路口設置主線上跨橋,輔道與海瀾路進行平面交叉,實現交通轉換。桂山路、海越路等其餘5處主要路口採用平面信號燈控制,主線右轉車輛提前進入輔道,減少一個信號相位。海霸路、博斯納路等6處次幹路及交通量較大的支路路口採用右進右出匯入主線的交通組織方式,以減少車輛匯入給輔路帶來過大壓力。荊山路等交通量較小的支路及沿線地塊的出入口採用右進右出接入輔道的交通組織方式,減小對主線行車的干擾。

由於主輔斷面平面交叉口數量少且間距較大,工程全線設置11處人行過街立體設施,具體設計時可結合景觀需求及管養能力合理選用天橋或地道的形式。公共交通在輔道通行,並結合路口的出口道進行一體化展寬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