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卖柚子的小伙子


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是什么意思?

我国讲究人去世以后要入土为安,而且人们对于丧葬的一些习俗十分的讲究,基本都要按照老的规矩来进行,不能有半点马虎。记得小时候,村里有老人去世以后,专门找人打的棺材,而且对棺材的尺寸要求说必须带有八,后面才懂得了八和发是谐音,其实是“见棺发财”的意思,寄托的也是子孙后代能事事顺利的美好愿望。“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意思很简单就是人们在埋葬老人的时候,第一铲土要撒到棺材上,人们认为棺材上落土的话比较吉利。


在我们当地农村,第一铲土分别会由三个和逝者关系最亲密的直系亲属来撒,后面的话就是大家随意进行埋葬,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前面撒土的人比较能粘上福气。可能会有人说,人去世本来就是悲伤的事情,何来福气?人去世以后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而且去世以后相当于把家里晦气送走了。有些地方,还会在埋完人以后把坟上面的土扫一些带回自己家的庭园,撒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人们说的说法是“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成群”,不同地方会把撒说成是扫。

人们说这件事的本意是寄托人们对于逝者的哀思,同时也表达的是对于自己美好生活的期望,其实也没必要太过在意这种说法。现在大多数人去世以后都是火化,土葬也不是特别多了。不过对于“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群”这种丧葬传统习俗,我们还是要有所选择的继承下去的。


老农民说事


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是什么意思?农村诸多的俗语老话之中,有很多俗语猛一听云山雾罩,根本不知道说的是对于什么方面的描写,只能听过解释之后,才会了解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句俗语其实也是属于一些地方风俗,有的地方很流行,有的地域则不信这个,在棒奔霸这里叫做“抓福”,有时候因为这个还会发生争吵,这是指什么呢?



“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这是指的啥,这个平常还真的很少见到,这个俗语老话只有在丧葬时候,等老人下葬之后才会使用,对于红白喜事在农村本来就有诸多的说法和规矩,尤其是白事,更是十里地该规矩,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但中心意愿也都是为了后代子孙能够更好的生活,这句老话要在下葬之后,老人的儿媳妇一边围绕着坟墓转圈走,一边嘴里念叨这句老话,有的会拿个扫帚一边扫一边念叨,最后扫上写土,包裹之后,拿回家去。



棒奔霸这儿也有这样的习俗,儿媳妇只是不拿扫帚,只不过是在哪念叨几声之后,抓土包裹提前回家,把这些土壤撒到家庭院落,寓意福气到家,我们这对于这种行为叫做“抓福”,也因为这种事情,有时候还真的会发生争吵,有的两三个儿媳妇的,会在抓福上面有分歧,因为按照习俗对于这种行为,只能是第一个先抓的、回家第一的这个人,才管用,家庭和睦对于这种很无厘头的事情大都会互相谦让,但如果遇到家庭本来就关系不好的,往往会因为这个很无聊的事情发生争吵。



这个只是一种习俗而已,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对于现代生活来说,福气、财运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赚取到的,单凭这些没有根据的“抓福”“三扫”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福气的,对于这样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是什么意思?

第一眼看到这句俗语,我就想到了“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四箩卖豆腐”,语言形式极为相似,不过两者的意思一点不沾边,这就是农村俗语的特点之一,乍一看似曾相识,细看又不是那么一回事,认真去领悟一番,才发现非常的有意思。

金银骡马,三者给你选,就是村里的傻子也会选金子,值钱啊,那一扫二扫三扫说的又是啥意思呢?问了下村里的老人,这话原来说的是丧葬。

农村老人过世,丧葬可是大事,规矩颇多,别说百里不同俗,十里都可能规矩不一样,不过有一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后代好,一扫二扫三扫,在咱们这也叫“开山土”,最先流行的是用铲子把下葬时的土,一铲土为开山土,是最利于铲土之人,往后次之。

发展到今天,没有谁送葬过程还带特意带个铲子了,所以第一铲土就用衣角包起来,撒下去,咱们这有这个习俗,这棺材落土为贵,直系后代痛哭流涕,往后的后生,多半争先恐后去撒这个开山土,为什么不是一撒二撒而是一扫二扫,据村里的老人说,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有的人喜欢用扫把扫,但意思相近,都是为了后代好。

丧葬是个极为庄严的事,一切都是按规矩办事,虽然没有什么根据,但都是对逝者的尊重,图个吉利就去扫上一扫,心里落个踏实,也不会影响到他人,不认同也不用特意去挤兑,有时的旁观也是一种尊重。


农人解说


农村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一大群。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农村白事上的一个仪式上儿媳妇和闺女说的话。

具体是,当家中有老人过世,在家停过三日灵之后,出殡的当日,全体孝子在灵车前手执哀杖,披麻带孝引领着灵车,而儿媳女儿及孙女等跟在灵车的后面,等砸了唠盆后。大儿媳和大女儿便一同前往早己做好的棺椁坑扫坟。由女儿先扫由里往外扫,扫三下,扫一下便口中念一句,一扫金,扫第二下念二扫银,扫三下念三扫骡马一大群。然后儿媳妇再由外往里扫,过程和口词一样。他的意思就是老人的钱财,女儿往外(婆家)拿。儿媳妇又收回来。女儿往外扫,儿媳往家收。


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强


这里是老人去后.停放在堂屋里头.抬出后.由两个帮忙的人扫停放的屋.扫三下.关大门.边关门.边说这几句话.一个小时后.在去开门.边开.边说.九天门大开.开三下说三道


老神仙174724235


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有三种场合使用。

一种是人去世后,打扫棺材时说的话: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

还有一种说法是,年初二清扫年初一下饺子的鞭炮皮,扫的时候说,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

再一种就是结婚的时候,扫炕,也会说这句话: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

平常闲聊的时候也有说的,但是婚嫁丧娶上使用,无怪乎以上这三种情况。这句话就应该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反映了农村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


大闲说民俗


农村的丧事风俗很多,各地有所不同,都是求得仙人保佑子孙平安富贵之意,但没有科学依据,实属古人留下的风俗习惯而已。

在我们当地,逝者出殡时,从棺材底部扫三下,据年老的人说,怕逝者把家中的财气和旺气全带走,就有了扫三下此丧事风俗习惯。

阴阳风水先生,也在我们当地很流行。村里老人说,逝者安葬的地方很重要,好的地方可让子孙后代,大富大贵,相反则家务不清,永远不得安宁。这就是阴阳风水先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当地,还流行一种丧事风俗,那就是村里结婚好常时间不生孩子的人,选村中命好子女全的人逝后,摘了逝者丧事台纸上的白色花,就能很快生下孩子之说。

这种当地风俗习惯,今天我只是随便说说,本人一直信任科学,只是分享下古人留下的风俗习惯而已。有不到之处,请友友们批评指正。


山村乡音


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群”,这是什么意思?

民间习俗很多,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在习俗上有些差异。有的古老相传,有的已经消失了。老的习俗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等方面都有,听起来都很有意思。

其实农村对“一扫金,二扫银”的说辞很多。有关于婚嫁喜事的规矩,有关于过年的规矩,还有关于白事葬礼的规矩。比如过年打扫房子,一般是腊月十四,民间就会在扫房子的时候念叨说: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个聚宝盆。再比如民间结婚扫婚房床铺,会边扫边说:一扫金,二扫银,三扫儿女成群。

而对于白事葬礼上面的说辞,则变成了“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群。”这是民间对丧者家属的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希望丧者家属能够早日走出悲伤,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去。不忘亲人,但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的生息。不管是扫金扫银还是扫骡马成群。都是希望借着葬礼的某种程序仪式,给活着的亲人带来好的运气,福气和财富。


葬礼上面的这个三扫,就是扫墓坑里面的新土,俗称扫福,又叫接福。据民间说法,把丧者墓坑的新土带回家一捧,然后撒在自家的粮仓,可以金银满仓,五谷丰登,然后就财源滚滚来了。这个寓意还是很好的,给人以美好的祝福和愿景。

接福,在我们老家,老人去世一般由大儿媳妇代办。因为大儿媳妇以后就是一家内主人,操持这一家的事物,男主外女主内。撒福的人一般是娘舅家的人。撒福的第一捧土,撒入新坑内,寓意尘归尘土归土,入土为安,第二第三捧土才会撒向大儿媳妇的怀抱,她把媳妇拢起接土。完了有管事人说几句吉利话,“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群”。然后大儿媳妇就提前往家走,不能回头。一回头,吉利话就不灵验了。

老规矩老习俗了,但我们这里还有。程序上简单很多了,移风易俗,只要有这个意思就行了。


农村老俗话


农村俗语“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是什么意思?

咱们在农村生活,相信大家对于农村的很多风俗讲究都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农村的很多风俗讲究,人们都是有着其相关的说法的,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农村有些地区讲究的“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种说法是什么意思,又是哪一种风俗上面的讲究?

“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

“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句话其实是农村的一种丧葬仪式,是人们在逝者出殡下葬之前进行的一种行为,俗称“扫坟”,人们也称之为“扫福”。所谓“扫坟”,扫的自然不是说法中“金子、银子、骡马”,而是埋棺材的墓地里面的土,有些农村地区把这种土叫做“开山土”。

而执行“扫坟”这种仪式的人,一般都是长子的媳妇和长女两人进行,这和人们信奉的“女主内”的原则有关。在棺材下葬之前,由长媳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扫把,下墓地扫土,一般扫三下,而扫的时候就会说着“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这句话,在长媳之后,长女也是如此进行。之后就把扫出来的坟土用遮棺材的蟒罩包起来带回家,然后撒在粮仓库房之中,以此希望逝者在天之灵能保佑家庭财运旺盛。

当然,这种风俗讲究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这种行为实际上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多大的财运。而农村到现在之所以还在牢牢遵守这种风俗,只是因为对逝者的一种祭奠和缅怀。

骏景——殷


骏景农业


你说的这个问题有点口误,这是农村娶媳妇入洞房后扫床用的,应该是一扫金二扫银三扫子孙一大群,我知道的不太全就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