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的老人过世了,在家里过世好还是在医院过世好?

两杯水果茶


按照我们陕西关中农村的风俗习惯,当然是在家里过世好。

因为在关中农村也不知道那朝那代传下来的风俗,死亡在外边的人是不能进家门的,办理丧事必须在院门外边,传说是进门对后代不好,会冲煞财运和事业,虽然是迷信说法,但依然还是遵循这个传统。



如果在外意外身亡或者老人住院抢救无效,一般都会利用氧气及呼吸机来维持最后的一口气,但也有掩耳盗铃的明知道已经咽气也会作作样子的插上设备,目的是让最后的离世在家里,这样对亡者及亲属办理丧事都很方便。

若是因车祸等突发意外,在医院太平间走进就不能再进院门了。只能在外设立灵堂,遗体也只能停放在简易棚下。巧逢大风大雨或寒冬大雪,这样的情景让亲属们心酸惨情。

逝者为家忙碌终生,临终进不了家门,经受着风吹雨打,就这一点让人接受不了这愚蠢的风俗。



我们生长在白鹿原上,古老白鹿原的风俗习惯根深蒂固,至今在一直延续,如果您有兴了解更多白鹿原趣事,请关注鹿塬农事,我会带你一览白鹿原的民俗文化。


鹿塬农事


标题应该是:年纪大的老人,在家里过世好?还是在医院里过世好?

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每个家庭成员,或者老人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吧!如果是我的话,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或者自己已经各个器官都不行了去医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如果家里的子女们怕,如果死在家里会给他们今后住在这个房子里面有心里阴影的话,就按照子女们的想法办理吧!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治疗效果的话,还是放弃所谓的抢救和不必要的治疗了,没有必要所谓的尽量延迟生命的了,那种浪费钱不是主要的,而是病人更痛苦,放弃生命也是最后的解脱,活着的时候就要有心里准备,正确面对生死。特别是到老了,没有不要想太多,更不用留什么遗嘱要子女们这样那样的买什么墓地啊!骨灰就是肥料嘛!种什么都可以,或者撒向大自然啊!


雨田215907


一看老人的意愿:朋友爸爸心肺衰竭,孩子们孝顺,非要老人家住院,老人不愿意,家人不忍心,依然给老人弄到医院。到医院直接ICU收治,老人只有稍微清醒一点就叫着要回家,当天晚上九点送回家,十一点就安详地走了。我们看到他在重症监护室上呼吸机的那个样子太难受了,觉得受罪死了。

二看孩子的孝心:有些地方讲究风俗,断气或者接近断气的老人不能放家里。无语。



YYM5176050691


现在都是商品楼,不是过去的自家宅基地了~老人不行了,按以前的规矩是要在家走。但是时代再变有些规矩可能也要跟着变~这么说吧,老人要走了,得从医院拉回商品房小区,要搭电梯不?还有棺木也要上电梯,低楼层的都还好,那十几楼二十楼的,到时候出殡那些师傅走楼梯抬下去不腿都软了…还有,如果按旧传统做法事无论做十方还是佛教式都会有声音加烧纸钱都会造成扰民,同层的邻居看见了也多多少少会因为旧认知旧思想的观念觉得晦气~这些都是旧观念与社会进步的一些矛盾点~解决方法,参照香港,他们的楼层密度更高,为了不打扰邻居程序简化,仪式在殡仪馆举行,直到走完流程。其实,人死灯灭,尘归尘,土归土。人在时,能尽孝时尽孝就好了,别等人走了哭哭啼啼加狂烧纸钱,做给谁看?仪式尽简,尽孝就好。


我叫江867


年纪大的老人过世是在家,还是在医院,城里、农村就有很大的区别。毕竟城里人居住空间小,老人的去世又是大事。做为农村人说不准到底那个好?

不过我们这的农村,最忌讳老人在医院去世。因为一旦在医院去世了,遗体进村受阻挠,还不能进自家院子的。也就是说,老人只要有一口气在,进了自家,村里人基本上还会来看他最后一眼。如其不然,只好在院外搭丧篷停放,设灵堂祭拜,搭帐篷过事。尽管这么做了,儿女们仍心留遗憾和内疚,也会在村里落下不孝的名声。

因此老人住院病情不见好转,家人们早早地在家里订做、制作老衣,收拾房子、院落,并特意烧好老人住的土炕。在医生确诊“就在这一两天”的时候,都会把老人接回家去;有的老人,病情紧急,医生会给注射“强心针”,救护车送回去。我岳父就这样,注射了“强心针”,进家门是被背着的,第二天早晨就去世了。

老人临终前,就有村里老人或者懂这一方面“规矩”的,剃头、梳头、穿衣服,还能将老人咽气后的一些“老规矩”做完,不像在医院里妨手妨脚,即刻设起灵堂。让老人“驾鹤西去”。


为生活而提神


老人不管在家或医院去世都正常。没什么不好的,关键老人生前是否受到尊重和孝顺,活着时不孝,死了乱叫有用吗?老人过世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怎么折腾他都不知道,只是活人眼目而已!


手机用户68415223817


在家里死亡证谁开


久经考验888


自家老人必须完在自己家,这才叫叶落归根,死在外叫孤魂野鬼,一般见老人快不行了,医院也下病危通知了,再加老人年岁也大了,就开点药接出来,让老人安安静静走,别在医院浑身插满管子,喉咙切开,用电震颤,让老人遭大罪,这是才真的不孝。


冬日暖阳209202365


老人过世时当然是在家里好啰,如果在野外或者医院里过世,那还有什么“寿终正寝”之说?咱们中国农村的风俗到处都差不多,老人过世必须是在家里,如果是出了村子过世的,尸体不允许抬进村子,当然,过世者的家属还是很希望把他往家抬的,至于不能进村,是村里的族规比较严肃,在农村人的脑海里,过去的封建想残流仍然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把死在村外的人称之为“野鬼”,野鬼是不能进村的,否则会给村里人带来灾难,所以这个风俗习惯从古代一直传承至今。

目前在我国农村还一直在保留这个风俗习惯,医院也不希望谁家的老人在医院里过世,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希望的是病人活生生的进院,好端端的出院,老人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一般都会放弃治疗,通知或与家属协商让老人在尚未断气的时候带回家里。

不过也有人不认同这一说法,比如城里的老人,家里人就不一定要求老人在家里过世,反正都是一个死,在哪里死都一样,死后拉去火化,然后把骨灰带回家,省去很多麻烦事,左邻右舍也不会说三道四的,不象农村里有那么多的规矩。

以上页川个人的看法,你是在农村还是城里呢?抱有什么样的看法?





页川木木1


对这个问题我是如此认为。当老人身体状况严重,是选择在家还是在医院渡过最后时间,是在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区域环境,不同认识观念,不同经济条件,而进行的主动与被动选择,其什么好处考虑的真不多。

选择让老人在家去世的出于以下原因:

1、经济精力不济;老人病已无药可救,在医院白花医疗费,占用大量人力物力,感觉折腾老人不得安生;

2、农村家族聚集地风俗习惯:认为老人在家去世一生安安稳稳,让老人在家住住再走,魂魄不失野;

3、医院离家太远,不如回家照顾老人方便省钱,来往亲友探望便于接待,同时家中农活可以兼顾;

4、农村郊区平房院落宽敞,在最后时刻让老人穿上寿衣,躺在灵床,停针停药,水饭能用则用,子女轮流听听看看等待;

5、老人走了,社区村委开个死亡证明,火化大出殡折腾3-7天完事。

1、配偶儿女力求延长生命,不放弃最后希望;

3、明知治疗无效果,家庭经济宽厚或者医保报销有条件;

4、子女工作忙,在医院有医生护士在家也要请护工保姆,不少牵扯精力,何况城市住房小,多子女在谁家也不妥当;

5、住房有人去世,其房间对自住、出租、出售均影响。家中住房狭窄,安排谁家也不方便,在医院去世直接殡仪馆存放火化告别快捷;

6、也有点担心亲友邻居同事说闲话,面子上不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