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女士被堂姐偷顶替上大学,十多年后得知真相痛哭,最亲的人怎会这样,你怎么看?

绿荫遮阳7557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十几年前被顶替事件,自己努力的那么多年总于考上大学,上学的却不是自己,那些人用着当事人的身份和努力在大学里接受知识,确苦了真正努力的人,这个被自己的亲人顶替,可想而知多么的痛苦,我把你当亲人你却一直在欺骗我,良心何在,亲情何在,这个堂姐用堂妹的努力付出来达到自己的自私,伤害了不光是堂妹,而且两个家庭,毕竟我不是当事人,我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评价这件事情,希望大家都多一个真诚,少一点谎言!


农村向阳


顶替学籍有其历史原因

河南省长葛市委宣传部、长葛市教体局公开回应“黄海霞十年寒窗疑被黄风玲顶学籍上学”事件,称已对冒用学籍的黄风玲作出停职处理。

黄风玲顶替学籍算是调查明了,已经对黄风玲作出停职处理.

不禁有人问了,为什么要顶替学籍,自己去考就行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顶替学籍其实也不是一次两次看到了,它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80年代-90年代,当时的高考政策是不招复读生的,而且在正式高考前有一个预考制度,也就是复读生预考都没有资格参加,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复读生顶替辍学者学籍的现象.当时学校也是为了提升升学率、为了给复读生更多的机会的,才会配合顶替一事的.相信这种现象在当年非常普遍,这是由于其历史原因导致的.

是否顶替成绩双方各执一词

而对于是否顶替高考成绩,双方各持一词.黄海霞坚持称自己姐姐有顶替自己的高考成绩去上的大学;而黄风玲则坚持称自己考试是自己去考的,成绩是自己的.对于真相还需要调查的深入了,到底是否有顶替高考成绩的行为.

不管如何,两个人的人生可能从此被毁.一是顶替学籍实属历史原因,无法改变.二是即使是被调查高考成绩被顶替,黄海霞的人生也不可能就此逆转;而黄风玲的人生也可能因此画上污点.唉!


学霸数学


嫉妒心蒙蔽了双眼,成为了某些人的枪!

25年前的事情了,真的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是亲戚,有什么好嫉妒的。这些东西是能够诬告来的么。如果是黄海霞自己当年参加了中考,可能会收不到通知书么。中考498分的高分,总分也就是550分,这么高的分数,即使是没有被中考学校录取,说白了当年的高中哪个学校都会让进重点班的。只要是真实成绩,怎么能够错过呢。

当年的中招考试中,小中专是非常热的热门,不仅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个热门,对于好多城市家庭来说也是热门。因此,每年小中专的录取分数是非常高的。但是福利待遇也是很好的啊。只要是考上了小中专,就是干部待遇了,上学期间是有奖学金的,而且上学也没有学费,最关键的是毕业了可以分配工作的,都是行政事业单位等国营单位的好工作。

堂姐黄风玲确实是顶替了黄海霞的中学学籍,这事情是真的,但是这也是黄海霞退学后,黄凤玲因为高考没考好,因此才用她的名义参与了当年的中招考试的。有邻居证明证明黄海霞(原名“黄伟霞”)于1992年下半年辍学到郑州市岗河摆摊卖猪肉。如果当年黄海霞学习好,那么没有可能去卖猪肉的了。

原来初中升学率是很低,很多孩子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原来上初中时,一个班70多个孩子,到后来考上高中的也就是十几个而已,这个班还是重点班,大家也就知道当年考高中是多么难了。考上高中很难,但是想考上小中专是更难的事情。

综上所述,黄凤玲确实是顶替了黄海霞的中考学籍参与了中考,并且成功考上了许昌师范,这也应该是正常成绩。但是这个确实是不合规定的,确实是需要严肃处理的。但是这个与黄海霞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黄海霞能够得到什么呢,估计什么也没有。这就是损人不利己了。


睿思天下


我也是河南的,中招是2001年,因为父母都是教师的原因,对七八年前九十年代的事情也有耳闻。

我姐是2000年中招,硬性规定只招应届生,当时我爸说如果考上就上,考不上第二年读高中,其实那年就是最后一届传说中的中师了,以后再也没有人上了。但是在那之前,中师是非常吃香的,对于农村女孩子,初中毕业考上中师就有编制的铁饭碗,确实很诱人。而且高中竞争很激烈,父母都默认女孩大了以后的发展会次于男孩,理科不占优势,三年高中再读大学,太多不确定性。我妈一个同事家儿子,比我大十岁左右,估计就是故事发生的那几年,他成绩特别好,他爸想要他读中师尽快工作,他不愿意,商量了三天都没同意,非要上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天大。那应该是一个传说,他当年成绩确实好,而且有远见,十几岁眼光就胜过他作为农村教师的父亲。

我读初中的时候,刚开始义务教育,辍学还是很多的,初中正常毕业的最多有一半。刚开始升初中五个班,每班七十多个人,毕业的时候只剩下三个班,每班五十多,还包括复读生,虽然没具体统计,大致算应该勉强50%读完初中参加中招,不过我中招的时候已经不流行中师了,但是重点高中录取考分是不一样的,复读还是要补办学籍,或者顶替学籍,当时也没身份证,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很多人也没户口,也不是现在什么都联网的,其实很多都是学校安排的,农村的孩子除了考学没别的出路了,老师和学校都理解。我第一个身份证就是高考的时候办的,在那以前,改名字顶替学籍应该挺普遍的事情。


紫陌165839164


当年中师确实只录取应届生,而且分数奇高,冒用他人应届学籍参加考试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复读一年甚至两年以后,通过顶别人的初中应届学籍,考出了好成绩,去读的中师,而最终走向教师岗位。我个人认为,只是冒用了他的学籍去参加考试,不大可能是冒用了她的成绩去上学。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伯父家女儿和自己一起参加中考,怎么可能会没有比较,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分数没有一点数?如果伯父家的女儿平时成绩不好,而她的平时成绩好,怎么可能就一点都没有疑惑?这个中师的学籍档案,可以搞笔迹鉴定嘛,看看档案上到底是谁的笔迹,不就清楚了吗?去读书的这位,教书育人履获殊荣,不要因为含糊其辞,而让孩子们少了一个优秀的教师。


ZT皮尺部首席计量官


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冒用学籍,还是顶替上学,需要调查清楚。冒用辍学者学籍,对辍学者没多大危害,影响的是其他参加中考的学生,这种做法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明确的受害者。如果追究过错,有两种情况:一、学籍者本人不知情,过错只在冒用学籍者,违反招生政策,属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怪象,需给予一定的处罚;二、如果双方当时都知道,只是达成某种协议,都应受到处罚。如果是顶替上学,应该对顶替学籍者,注销学籍,开除公职。所以应充分调查,到底是那种情况?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爆出来?静待真相大白!!!



神外姚医生


许多网友为受到停职处理的黄凤玲齐声喊冤叫屈,义愤填膺地认为,这是时代原因,与历史不公造成的。颇有“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之慨。

其实,冒名顶替者才是历史规定的钻空子者,而现在倒反过来拉历史与当时的规定作垫背?!当时不让复读生考的规定,自然有历史的缘由与其合理性,就是照顾应届生,不让复读生挤占升学名额,这种规定的原理何在呢?

只须举个例子便可以说明:为什么很多企业尤其是高端行业招聘大学生,先决条件必须是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生热情,有朝气,年轻,积极,有干劲,知识结构也更切合当下时代的发展,而往届的都有磨得麻木不仁的可能,变得世俗了,消极了。比如手上磨出厚强子的人,很多部门都不招收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又放开允许复读了呢?因为上面已经觉察到禁止复读所带来的,人为下的,违规的,个人私欲驱使下的,现象级的冒名顶替行为,它所造成的不公程度的深重,已远远超过允许复读造成的不公。所以不得已而放开。

当时这事不少,全国各地都有,但也不是谁想顶就顶的,没有人情没有相关的暗中参与操作是不行的,这是违规、钻空子!

这就进一步表明了此类冒名行为所造成的,泛社会意义上的,人为下的,不公。它绝非如多数人所狡辩的那样不可控,不得已。总之,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

至于二者的亲情不顾方面,应该是先在内部没有解决好,黄凤玲方面是先不顾黄海霞的诉求的,认为她无赖撒泼,品德有问题,才到现在还不放过自己的。她的根本失误在于,不抱着绝对压在内部协商解决的精神。即便她有金钱诉求,人家也是正当的,她讨价,你可以还价嘛,只是最重要一点,绝对不可撕破脸谈崩!这下好了,黄海霞见她什么都不顾,自己还顾什么亲情,放在明处了,那黄凤玲只能自己承担了,被停职了吧,还妄想拉历史与社会来给你垫背,想法真是太幼稚了!

于公于私,黄凤玲与其声援者们,都没有任何理由对此结果不满。




思之游鱼


现在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现在的媒体采访越来越对路,官方调查的路子也是对的。他们开始核实证人证言了。找到当事人,官方核对,而且应该录音录像。这是有证明力的证据。

其实,这个事件教体局一家去查是不完整的,应该市里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因为这件事主要涉及两个部门,也就是说以前出过调查结论的教体局和公安局。教体局调查学籍问题,中考问题。公安局调查户口问题。

现在教体局按照黄风玲给出的证人证言,去核实即可,而黄伟霞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提供老师,同学方面参加中考的证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调查我估计也就是最后一次了,上一次就糊里糊涂,所以引发这次发酵,这次一定会给出经得起考验的结论。

公安局负责调查户口问题,改名问题,黄风玲是否使用了黄伟霞户口问题,这样问题相对好调查,因为基本都有证据,都需要手续以及领导签字才能办理。

就目前证据看,黄风玲中学学籍是有问题的,这个基本已经没有任何争议,黄风玲没用使用过黄伟霞户口,这个结论跟2010年前的调查没有变化。这次新增的调查结论还应该包括黄风玲自己的户口年龄是改过的。

就目前证据看,中考问题,冒名顶替问题,对黄伟霞不利,如果她没有老师和同学证明她参加了中考证据,那么很可能就认定她没参加中考,这样问题,只能看证据,说别的真没用。至于说找试卷做鉴定,有人说试卷在档案里,这就有点扯,如果有,上次就不会留尾巴了,而且高考试卷只保留发布成绩后半年,中考呢?所以我觉得大概率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韩东言


学籍是一回事,分数是一回事,拨清两条线。

看案件是已经证明学籍被顶替,重点是黄女士当年有没有参加高考,是不是本人,证明高考的东西找出来。

接着看案件发展吧,正常发展应该早就找当时老师,同班同学证明高考是本人。但是迟迟六七年,还是纠结学籍,有点猫腻。不偏不倚,哪个理多,站哪边。

按理来说当年高中学历那一部分人也属于知识分子了,这么多年生活还是那样,不知道是不甘还是真的生活所迫。


Nihilestaliudquamaur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要是谁复读一年能考上初中中专都是超厉害的,大多数都是复读两三年,甚至更多年。但是不管复读几年能考上中专的学生成绩绝对很好。而复读的同学大多都是用的已经辍学的同学的学籍,不少人就是用的自己弟弟妹妹的,但是成绩是自己考的。1994年考上的学生入校后,学校说可以改成真实身份,但是很多人怕历经辛苦考上的中专泡了汤,不敢改。甚至有一对夫妻,户口本上孩子和父母都不是一个姓,因为他们考中专都是用的别人的学籍,上学的姓和真实的都不一样,而孩子还是随爸爸实际的姓,所以当时顶替别人学籍都找同姓的(特别是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