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叫外省的撈佬、撈仔,有歧視的意思嗎?

南寧美食攻略


事由應是在1949年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南下解放湛江(湛江舊稱廣州灣,曾為法國殖民地)時

當時在湛江的大軍很有紀律,對本地老百姓也很有禮貌,開口先稱呼“老兄”,然後再問要辦的事,就是這有禮貌“老兄”的叫稱,後被人學講得生硬不順,發音不準,變了講成“撈松”,“老兄”變成了“撈松”了。

從此以後,本地人把外省人統叫成“撈松妹”,“撈松仔”或“撈松佬”。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減少一個松字,便叫成“撈妹”“撈仔”了,這樣的稱呼是本地方言簡稱,形容年輕的外地男女、小孩,不帶貶義,沒有歧視。而“撈松”一詞後來在粵語區逐漸流通。

“撈仔”、“撈佬”是廣東人和廣西人對外地人的統稱,這個稱呼從解放開始到現在一直沿用,我覺得沒有貶義的意思。但的確很多外地人聽著覺得很刺耳。

~~~~~~~~~~~~~~~~~~~~~~~~~~~~~~~~~~

【個人認為】

撈佬、撈仔只是一箇中性詞,是白話地區人對講普通話的一個統稱。

廣東是多語言的省份,廣州話地區的人稱省內其他語言地區的人:潮州佬、客家佬、雷州佬、吳川佬、電白佬……

他們稱呼自己呢?本地佬。

那麼對國、省外的又是怎麼稱呼呢?

國外叫鬼佬,省外叫撈佬,主要是分不清楚那裡人。

見到黃毛、綠眼、鷹釣鼻的也分不清是德、英、法……都叫鬼佬。

鬼佬:指的男性

鬼妹:指的女性

相同,都知道廣東多語言,可是並沒有講國語的。所以,當他們見到講國語的,他們要怎麼稱呼呢?那就是撈佬了。

撈佬:指年紀大的男性

撈婆:指年紀大的女性

撈仔:指年輕的男性

撈妹:指年輕的女性

如果知道他是那個省(國)的,就會講四川佬、山東佬、東北佬、英國佬、美國佬、日本仔……

【總而言之】

解放期間:湛江本地人稱外省人叫“撈妹”、“撈仔”不是罵人,而是好稱呼。

改革開放:南方會講白話的人對講普通話的都稱呼“撈松”。 “撈松”此詞延伸,發展出"撈仔\

八斗之才鳩摩智


一、我來廣東的經歷

我來廣東20年,聽著廣東佬叫“撈仔”很多年,說實話,不管當初這個詞啟用有沒有歧視,但是到了90年代,說出這個詞的廣東人就基本是對外省人不尊重的稱呼了。以前我會講粵語,後來也是因為經常聽到“撈仔”這個稱呼,我就從此不講粵語,不與不會講普通話的廣東人溝通。後來慢慢發現,身邊就沒有了不會講普通話的廣東朋友了。廣東因為是改革開放的前緣,天時地利造就了今日廣東的輝煌,但廣東人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和自我身份高級認同感,偏偏就是很多廣東人看不起外地人。結果就是今日創造廣東的輝煌就沒有多少廣東人的事了,可以準確的說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通過不懈的努力收穫著改革開放的紅利。廣東人越來越懶,越來越窮,很多中小民營企業中層以上管理幹部一般都不用廣東人,所以我們看到廣東人做管理做老闆的就非常少了。我的公司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自然形成的規定,基本不用廣東人,尤其的管理幹部一個沒有廣東人。

二、我對廣東人的瞭解



一般叫外省人“撈仔撈妹”的廣東人基本都是些素質比較低的廣東社會底層人,他們要強調身份高級的認同感,才能滿足自己那麼一丁點的虛榮心。這群人沒有奮鬥精神,沒有冒險精神,又懶又無知又好高騖遠,這群人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

還有一種人就是廣東本土的一些土豪、拆遷戶、暴發戶,這群人是打心底的歧視外地人,沒有素質,沒有文化,沒有信仰,有了點錢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認為擁有了全世界。包二奶、泡妞、吸毒、KTV是這群人天天要嘮叨的詞和要做的事情。所以你會看到廣東女人也基本認同男人外面有小三小四,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沒辦法。前幾年看到一份報道,說廣州珠江新城一個村拆遷,造就了很多千萬億萬富翁,5年後有80%的拆遷戶重新返貧。突然擁有這麼多財富的拆遷戶,錢不知道怎麼花,怎麼經營,一部分人到處做生意投資虧完了,一部分人天天夜夜笙歌吸毒揮霍完了,沒有擁有鉅富的智慧而擁有了鉅額財富,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就是一種悲哀。

另一種就是廣東的80、90後了,這群人才可能成為廣東的精英,受過良好的教育,能看清楚自己,懂得努力奮鬥的意義。尤其是現在廣東的90後,創業的越來越多,冒險精神、努力奮鬥、與時俱進才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在此我要祝福廣東的80、90後越來越好!


鄒建金如海


“撈仔”、“撈佬”是廣西、廣東人對外地人的統稱,這個稱呼從解放開始到現在一直沿用,我覺得沒有貶義的意思。但的確很多外地人聽著覺得很刺耳。

“撈仔”、“撈佬”起源於哪裡呢?

我問過很多的廣西人(因為我工作生活在廣西南邊,廣西的欽州以前也是屬於廣東轄區),“撈仔”、“撈佬”起源於哪裡?好像身邊沒有朋友能夠真正答得上來,這兩個詞到底來源於哪裡。

我百度搜索了一下,大概有這三種結論。

第1種說法:撈仔,撈就是賺錢的意思。撈仔,就是北方到南方賺錢的男人。撈妹,就是北方到南方賺錢的女孩子。這種說法,也能說得通。

第2種說法:撈,等同於嘮,就是嘮嗑的意思。在很早的時候,普通話還沒有普及,北方人到廣西互相之間講普通話,而且北方人嘮嗑比較多,廣西人也聽不懂。所以稱之為撈仔。

第3種說法:北方人稱朋友為老兄,南方人普通話不標準,學北方人稱對方為老兄,卻說成“撈松”,後來就慢慢的就演變成撈仔。第3種說法起源於廣東湛江,我也覺的這個說法好像靠譜一點。

“撈仔”、“撈佬”是否是貶義的呢?

我在廣西工作已經10年了,主要在廣西南部一帶工作生活,身邊的兄弟朋友多是講白話,他們稱不會講白話的人為“撈仔”、“撈佬”,來到廣西10年,白話是沒有學會,白話猜碼倒學的還算很溜。

我問過很多的廣西人,他們為什麼稱外地人為“撈仔”、“撈佬”,基本上沒有人能夠答得上來。但是“撈仔”、“撈佬”這個詞語是否有貶義的意味,我也經常聽到一些廣西的兄弟講到一些話,稱某個“撈仔”很講義氣、很夠哥們。既然對尊重的人說這些話,我想也並沒有貶義之意吧。

廣西這邊很奇怪,對待自己好的兄弟都是以罵人的稱呼開始。例如:很多地方稱對方為“狗卵”、“狗吊”。以前我一直以為稱對方為狗肉朋友絕對是貶義的,但在廣西的桂林並不是。桂林稱特別好的朋友才叫“狗肉”。

所以,在廣西稱外地人“撈仔”、“撈佬”、“狗卵”、“狗吊”、“狗肉”並無貶義的意思


你有朋友是撈仔嗎?他人怎麼樣?

南寧美食攻略


作為一個廣東珠三角講白話的廣府人,很明確告訴你們外地人聽,撈佬,撈仔,撈頭是一個貶義詞,而且帶有歧視性的。撈佬又是一個髒,小偷小摸,不顧別人感受的代名詞。

兩廣人叫外省人撈仔等稱呼有兩種原因:

其一是兩廣人的地域認知差異,認為除了兩廣、福建、臺灣以外的地區都是北方。

其二就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時外地人剛剛來廣東的不多,跟90年代至今比,簡直大巫見小巫。以前叫你們外省人撈佬不帶任何歧視,就普通一箇中性的稱呼而已,沒有別的意思,那時候的確是由老兄演變成撈佬的。到了90年代中後期成千上萬的外地人湧入珠三角,工作崗位供過於求,導致有些外地人沒工作,有的懶的也不想工作的,這些人整天偷呃拐騙,無惡不作,珠三角地區百分之90的偷搶東西的都是外地人所為,可能一些沒去過廣東人人或者年紀比較小的人不相信這事實,你大可以問問在廣東生活幾年或十幾年的外地人,問問他們偷搶的是不是講白話的本地人還是你們講普通話的外地人。你不要跟我說哪裡都有人偷搶東西,反正在廣東人眼裡只有本地人跟外地人,哪管你哪個省的啊。每到快過年的時候,是你們外地人作案最猖狂的時候,大部分入室搶劫,偷盜的幾乎都是你們外地人做的。第二,在外面,公交車上你們很多外地男生臭哄哄的,幾天或幾個星期都不洗澡,連人都臭死,這是你們外地人丟你們外地人假,廣東人稱做完運動發出的汗臭味稱為北佬味,就是你們北方人不喜歡洗澡,在公共場合臭到別人,所以這樣說你們的。還有以前你們很多外地人大庭廣眾下播放音樂,怕死別人不知道你們有手機似的,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在出租房裡面炒辣椒,方圓幾十米都被你們嗆到眼睛,喉嚨根本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本地人很討厭這些外地人的行為,所以撈佬這個是鄙視你們的,頭條的這些廣東人不好意思說你們,我不怕被你們噴,我做人的原則就是實事就是。不過近幾年的外地人普遍素質高了,大多數讀過書,有素質的外地人過來珠三角這邊工作,以前那些在工廠工作的人很多都跑回老家,珠三角漸漸淘汰這些人,隨著廣東的治安漸漸提高,那些偷搶的人也漸漸跑了,本來大家好好生活,河水不犯井水沒人會歧視你們的,就是你們某些外地人的所作所為就導致整個珠三角大部分的本地人對你們外地人這樣哪有的歧視,現在那些高素質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看看有本地人歧視你們嗎?有嫌棄你們嗎?可能有,不過肯定是很少很少,反正我公司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相處的都非常好,從來沒有一點什麼歧視的意思。最後奉獻一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所以本地人以前非常防範你們外地人。



JL法老侃片


不多解釋,直接上圖。

這是一位廣東網友關於婚戀問題的評論,請通讀以下文字,自行體會一下“撈仔”這個詞到底有沒有貶義。



sherrygranger


“撈仔”和“撈松”的關係

說到“撈仔”這個詞,要先說說“撈松”這個詞

當年解放軍(四野)南下解放廣東,軍中大多數是北方人,他們用普通話稱呼廣州人“老兄”,而當時的廣州人對普通話並不熟悉,於是把普通話“老兄”用粵語相近的發音“撈松”來代替。後來“撈松”就成了廣東人對外省人的稱呼,而“撈仔”就從“撈松”發展演變出來的。

其實這個時候,“撈松”的稱呼在當時是沒有歧視的意思的,只不過就是一種玩笑式的稱謂。就是類似日語中的“支那”這個詞。早期是中性的,後期才變成貶義。


“撈仔”說法的開始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廣東先行一步,越來越多的外商和港商來珠三角地區設廠生產,吸引了很多來自外省的人來打工,由於來廣東的人男女老幼都有,於是“撈松”的稱呼,就根據不同人群,不同年齡來細分成4個稱謂。

  • 撈頭:指年紀大的男性

  • 撈婆:指年紀大的女性

  • 撈仔:指年輕的男性

  • 撈妹:指年輕的女性

由於改革初期來廣東打工的人群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生活習俗與當地人不同,經常發生各種的衝突,甚至有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做起偷雞摸狗的行當,引起當地人的極大的不滿。這個時候,這4種的稱呼已經帶有明顯的貶義其實的色彩了。


撈頭和撈佬的來源

在廣州,稱呼外地人一般都用“佬”字來代替,例如江西佬、廣西佬、福建佬、浙江佬。而唯獨是湖南人不稱作湖南佬,而稱作湖南頭。

改革開放初期,大量的外地人湧入珠三角的工廠打工,其中以湖南人為主。廣東人性格溫和,飲食清淡,而湖南人性格強悍,飲食以辣為主,總給人一種好鬥和潑辣的形象,造成了本地人對湖南人的誤解和恐懼,於是將其聯想成湘西“土匪頭目”的形象,進而稱其為湖南頭,而湖南人當中,一部分素質低的人,稱作撈頭。

所以,湖南頭、江西佬等稱呼是沒有歧視的,是屬於中性詞,而如果撈頭、撈佬是帶有歧視的色彩的。

如果幾個廣東人私下聊天,他們會使用撈頭的稱呼

例句:我尋日請咗個撈頭幫手搞部牆,四百蚊搞掂。

而如果有外地人在旁,他們是不敢用撈頭的稱呼的,這樣會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一般用頭和佬來代替。

例句:你個湖南頭,過年返去一個星期,返來個肚腩就咁大啦,喺屋企有乜好嘢食啊。


撈仔與撈世界的關係

有的人認為,撈仔來源於南下打工者來廣東賺錢(撈世界

)。其實只不過這兩個詞剛好有個撈字,巧合而已。在粵語中兩者的讀音根本不一樣,撈仔的撈讀Now音,撈世界的撈讀Load音。

例句:果個撈(Now)仔撈(Load)邊飯嘎?


其他的歧視的說法

不同的地區,對外省人的歧視的說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稱呼為“北佬”、“北姑”,有的地方稱“山仔”、“山妹”,也有的地方稱“外江馬騮”(普通話:外地猴子),意思是指那些離開家鄉出外打工的人,像猴子一樣躥來躥去。


動畫奇妙記


小編,你不是挑撥全國的人,來攻擊我們兩廣的人吧!為什老出這樣話的題?什麼撈佬撈仔?今天,我看不慣,讓我這個老實人來回答吧!其實,我們兩廣稱外祖母為外婆,其它省管外祖母為老姥,是吧!有些說話不文明的,嘴上老說:你老姥!兩廣人稱祖輩份的人叫阿公、阿婆,很多地方叫爺爺奶奶,是我們兩廣人跟不上節奏。老姥是我們兩廣人,八哥學舌,也學學叫老姥。什麼叫作為岐視人了?如果這也是岐視人,你們也可以回叫我們老外婆呀!真是個無良小編!想拿這樣亂七八糟的事來搞地域互黑,看來,你的心是黑的,也許是外國勢力派來,專門搞破壞的壞份子。建議有關部門,把他抓起來!各位讀者,擦亮雙眼,千萬不要被無良小編給騙了!


棋友直李


這個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分析,習慣就好。

“撈佬”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我09年在東莞當過職業司機,是一位廣州人老總的專職司機。他給我說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他說:當年即系改革開放初期,甘啊好多外地人就到我地廣東來打工,甘距地系坐火車來既比較多,而且系湖南湖北人比較多,甘落左火車之後呢就唔識路,見人就問(幾本很多人都這樣問):“老兄或老姐哪裡哪怎麼去啊”?果D地方口音死鬼甘重,我地就聽成“撈兄、撈姐”,甘聽得多了就會煩,再問撈兄我地第一反應就係:撈你老尾,我話你撈佬就真。慢慢就開叫果D外地人“撈佬”了。

這是我當年的老總說的,我想他說的很有道理,應該是這樣來的。


追-林夕-


廣東人叫外省人為撈仔撈妹,指外岡佬,而廣西桂東南山區撈仔撈妹為咗抱廣東大腿,就學廣東人歧視外省人為撈閪撈頭,但心底裡廣東人最睇吾起廣西桂東南山區撈仔,又窮又沒本事,一味模仿廣東人講粵語廣府話,點知比外省普通話撈仔撈妹重要窮,自己廣西桂東南山區窮,走去學廣東人歧視外省人北方人為撈B撈閪,真係搞撚笑


建築商順德大良人


我就是外省嫁到廣東的,什麼都是自己一雙手,我每個月都會給我家婆錢,多時一千少時幾百一個月,過年過節另給,幾個兒媳就我一個是外地的,雖然是娶的都是本地人,家婆幫他們帶孩子,但沒一個像我一樣給錢給家婆,有的買了水果偷偷吃不給老人家吃,跟他們出去經常看他們邊吃邊亂丟垃圾,我就拿在手裡從不亂丟,我從來不講粗口也不講歧視別人的話,覺的素質跟是哪個地方的人無關……一個家被我經營的還算幸福,有愛有善。。一個高素質的人是絕對不會叫別人撈頭撈仔的,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