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苏27,中国三代机会是怎样的?

扑零


苏27首先是人空军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先进的飞机。虽然苏27与同类比航电并不先进。

之前的空军观念还是朝鲜战争时期的。表现在对法国的幻影2000非常青睐。其实幻影的优点主要是航电。火控导航比国内当时的装备都是飞跃。

以前研制飞机,空军只会提出性能指标,连空战样式还要设计师去科普。空军的建设还是国土防空为核心。随后的台海危机彰显了苏27的重要性。

引进苏27促使中国对沈飞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了制造技术水平。也促进了太行发动机和歼十的发展。

至于中国会不会自己研发一款重型三代战斗机,我看未必。沈飞也许会对歼八继续升级改造,中国空军会走西欧的道路——防空截击机和对地攻击机的组合。


天明遥遥山海关


当年中国代表团去苏联买战机,苏联原先想推销米格29来着,毕竟那时候苏27还是个宝贝疙瘩,苏联空军都没装备多少架,老毛子不舍得往外拿,但由于经济困难,再加上中国确实想要,最终才同意出口。假如中国不知道苏27的存在,或者苏联方面铁了心不卖,那中国估计只能买米格29了。

苏27战机

如果买米格29,那中国国产三代机不会成长得这么快。从性能上将,米格29跟苏27相差甚远,无论是航程,载弹量,速度或者机动性等,米格29都不如重型的苏27。米格29名声不好,素有“机场保卫者”的称号,腿短成了它背负一生的骂名。按照米格29的设计性能,肯定无法满足中国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的空防需求。
米格29


再者,从技术上来说,米格29远不如苏27有宝可挖。沈飞拿到苏27之后,玩出了不少新花样,可以说近20年中的大半时间都在研究苏27,想要吃透这款经典机型的技术特点。这么多年过去了,沈飞也交出了琳琅满目的成绩单,歼11,歼11B,歼11BS,歼15等都是沈飞在吃透苏27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这些战机的列装,极大得丰富了中国三代机的阵容,而且最关键的是帮助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战机研发产业链,不用再担心国外卡脖子。
国产歼11战机

这是中国战机研发产业能够大发展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显然米格29是带不来的。如果当年拿到的是米格29而不是苏27,那估计中国空军的歼7,歼8不会退役的这么快,中国重型歼击机/多用途战机研发生产问题不会这么容易解决。



上世纪90年代,歼8还是国内主力战机

如果没有苏27的加盟,国内又不满意米格29的话,估计一大批歼8深度改进型还会出现,想要拿出国产化的重型战机,还要延迟很久。
歼15“飞鲨”




兵者诡道也


歼-10已经基本完成气动设计,唯一的问题就是涡喷-15发动机

1981年,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新一代歼击机的研制任务,到1982年共有三家单位参与方案论证。

一是沈飞,常规布局,基于已下马的歼-13战斗机方案


二是成飞,鸭翼布局,基于已下马的歼-9战斗机方案
三是洪都,可变后掠翼布局,基于强-6攻击机的方案

最初大家广泛看好601的歼-13方案,因为最为成熟,方案评审时获得大部分舞台。航空部甚至到开始时都未通知611参加评审,最后也只给611在评审会休息的15分钟间隙作方案汇报。但在这命运的15分钟里,611的新鸭翼方案以其对于未来空战的精准把握和分析,赢得全场一边倒的认可。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方案完善,最终在1984年的第三次新歼击机选型会上,正式确定成飞的三号方案为下一代歼击机的方案。并选择涡喷-15发动机作为主发动机,涡扇-10继续研制作为后期选择。到1986年1月,经最高领导人批示,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文,项目代号为10号工程,也就是歼-10。
早期曝光歼-10想象图,腹部进气道还是激波椎


涡喷-15是仿制米格-23改进型的图曼斯基R-29涡喷发动机

所以不管有没有苏-27,国产的歼-10项目都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在接触到苏-27这种内油超过歼-10空重,敏捷性丝毫不输F-16的重型战斗机时,是有声音取消掉歼-10,采购更多数量的苏-27的想法。但是当时刘华清和林虎等老将军坚决反对,并给予大力支持,到1991年歼-10完成了全尺寸金属样机。
但是相比较歼-10的进度,发动机远远落后,即使是仿制苏联70年代初水平的R-29涡喷发动机,依旧困难重重。在经历过多种研制机型都最终因发动机问题而最终下马痛苦之后,国防科工委不顾反对,坚持要求使用随苏-27一起引进的AL-31发动机。现在来看这一决定非常正确,涡喷-15无法保证歼-10三代机的作战能力,即使在本世纪初强上涡扇-10,以当时涡扇-10喷零件的可靠性状态,单发的歼-10恐怕会造成一系列机毁人亡事故。


为了适应新的发动机,歼-10后半段机身进行重新设计,最终在1998年歼-10在试飞员雷强驾驶下,成功进行首飞,这是我国航空史上的里程碑,终于能够独立完成跟得上时代的高性能战斗机。至于如果没有苏-27,重型歼击机会如何问题?首先在歼-10没整利索前,是不会进行新重歼的研发工作。同时飞豹注定没机会,因为空军一开始就看不上,是海军航空兵坚持要空中反舰导弹攻击机才得以继续。

其次,沈飞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预研“新重歼”,也就是后来的“雪鸮”。如果没有苏-27,估计会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重歼”的研制,这个时间点成飞还没有明确歼-20,沈飞获胜可能性很大。我们至少到2010年左右才可能获得重型战斗机,而且相应的四代机计划时间也要继续向后推。

沈飞雪鸮想象图,沈霍伊动作都是很快很早的,但是等他整差不多了,就被后来的成洛马弯道超车了。


五岳掩赤城


1989年中苏关系回暖后,我国于次年开始与苏方就引进苏-27战机进行谈判,此时苏方更希望我国购买他们的米格-29,所以首次谈判并没能成功,直到后面的几次反复商讨,苏方才同意对我国出售苏-27战机。24架苏-27战机分别于1992年6月至11月交付我国。第二批次24架因为没能及时付款,所以俄方(此时苏联已经解体)的交付也出现了推迟,后来刘华清副主席亲自到俄罗斯进行谈判,以货物付款的方式解决了款项问题,同时还与俄罗斯达成了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并于1997年开始在沈阳飞机制造厂进行仿制,随后生产出歼-11系列战机。


我国的苏-27战机


在仿制苏-27之前,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全部是基于歼-7和歼-8的各种改进型号,而面对国外空军飞速发展的现实,我国的第三代战机研发计划事实上也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西飞研发的飞豹战机在定位上属于战斗轰炸机,主要还是想率先满足海军航空兵针对海上的低空反舰作战能力;成飞当时也从歼-9改进后开始了歼-10战机的研发,定义为类似F-16的单发轻型战斗机;相比于前面两家,沈飞的三代机计划可谓一波三折,同一时期,沈飞先后预研的型号就包括歼-13、歼-13-2、歼-14、93、新93等等,可是这些型号最终也只是以理论方案及模型方式出现,直到沈飞引进苏-27生产线。



歼-10原型机首飞


新93型号



综上可见,如果没有引进苏-27战机,我国的三代机发展大致上就是以轻型空优型歼-10、战斗轰炸型歼轰-7、以及基于新93型号开发的战机所构成。当然歼轰-7理论上也不算三代机,就算一机二用,作为空军版本,最多也就是二代战斗轰炸机。三代机的标准为主要为机动性强、维护性高、采用电传飞控技术、具备中距作战能力等等,所以基本可以认定歼轰-7不会被做为三代机进行改进。西飞在新世纪后曾经还一度推出过一款新型歼轰-7,该型机从外观上遍布复合材料,进气道也略有改变,所以被外界解读为是隐身型号,不过最终也不了了之,传闻早已下马。


歼-9设计图



新老飞豹


梁无咎


首先来说,歼-10应该会继续搞下去,甚至装备速度会比实际中的2003年更快,因为10号工程是84年确定的,91年就造出了全金属样机,98年完成首飞,不过,苏-27没引进,歼-10有一个问题在于发动机可能会没着落,因为歼-10最早设想是使用技术上更差的涡喷15作为涡扇10“太行”发动机的过渡的,AL-31FN属于苏-27国产化一并引入的产物,如果俄罗斯赚不到中国的大生意,AL-31FN能否引进,这里面就存在一定变数,涡喷-15版的歼-10,肯定是不如现在的歼-10的。

但是光有歼-10,还缺乏一种重型歼击机。这里面有一个现成的,就是歼轰-7,它是1988年首飞的,进度也在歼-10和苏-27引进之前,可能会参考欧洲的狂风IDS(对地攻击型)发展成ADV(防空型)的经验,研制一种具有中距拦射能力的重型战斗机,不过机动性可能差一些,飞豹没有采用电传飞控和静不安定布局,还算不上是正牌的三代机,可能会成为一个应急方案。

1990年后,苏-27国产化之前,沈飞倒是研制过“新93”三代半战斗机方案,是一种半隐形的高机动常规布局战斗机,整体构型有点像F-18E/F超级大黄蜂,计划采用国产的涡扇12中推发动机(类似F404,造出了中推核心机,后下马),那应该是类似于欧洲“台风”和法制“阵风”的一种三代半战斗机,但进度上要比歼-10慢不少,乐观的话,能在2005年后服役。

总之,苏-27如果没引进,中国的三代机之路会走的比较坎坷,三代机列装的时间也会晚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局势复杂,对岸空军大批装备F-16、幻影2000和IDF的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所幸的是,我们勒紧裤带买下了苏-27,“侧卫”1992年就来到了中国。


跟乌龙涨姿势


如果中国当年和苏27失之交臂,中国的3代机发展会有应当的不同。假如没有苏-27,中国倒不会没有3代机,只是出现的类型会非常的不同,歼10双发版有可能面世。中国的三代机将和现在有非常大的不同。不会没有,但会极大的不同。引进苏27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引进苏27的同时,中国的歼-10已经完成基本设计,但最大难题就是发动机。中国1986年就开启歼-10研制,由于有之前歼9的经验,歼-10的研制非常顺利。但发动机方面中国差的太远,根本制不出符合合要求的样品。拉慢了整体计划的研制速度。

引进苏27的同时,也引进了配套的AL31F型发动机。这对陷入研制瓶颈的歼-10帮助非常大。而且其气动性能让中国科研部门相当震惊,这直接影响了歼-10的气动外形改良,而且俄制发动机的引进还直接催生了仿制型号的涡扇10。不过涡扇10质量不达标,后来通过苏27配套零件进口的渠道,大量进口了AL31,直接用于歼-10。

苏27的引进还直接让中国断了引进F16这类西方战机的念头。曾经有段中美和睦的密月时期,美国人曾经大力向中国推销使用F4发动机的简配版F16。如果当时中国拍板这事是能成的,但美国舍不得用好发动机的骗人伎俩让中国愤怒,几经交涉没有什么进展,加上友谊翻覆,这个事就黄了。但中国当时一直想引进西方战机,直到获得苏27,才打消这个念头。

正是引进西方战机的限制和艰难,加上外国战机昂贵的价格,中国也曾考虑过自己研制3代机,飞豹就是这种计划的成果之一。除了飞豹,还有一个双发放大版的歼10改进型计划。这种双发放大版的歼10定位和苏27差不多,都属于重型战机。但引进苏27后计划取消,仅停留在图纸设计阶段。但这个方案没有彻底被放弃,其接替者和传承者就是歼20。


利刃军事


如果没有苏-27,那么中国空军的三代机发展就会缓慢一些,但也不可能迟很多年。1990年代大部分时间都拿出研究苏-27了,逐渐熟悉了苏-27战机,在2000年之后逐渐形成战斗力和仿制能力,吃透技术至少是2005年之后的事了。

歼16的推出基本上是吃透苏-27技术之后才有的,歼11的出现还不能这么说。假如苏-27没有,那么精力肯定集中发展歼10,歼10的数量会更多,同时双发歼10也会出现。

从时间上看,可能会延后5至8年左右,毕竟拿下苏-27战机确实省了不少时间。但我们也需要明白,歼10和歼20都是成飞的,苏-27是沈飞的,两个是独立的研发机构。

如果没有苏-27,我相信成飞也能搞得有声有色,沈飞有可能至今还拿不出像样的型号,你看今天的歼31,明显比歼20要逊色一些。当然这是内部的对比,歼31和歼20都是中国国产隐身战机,都是中国的骄傲。


军情瞭望台


没有苏27中国的战机之路就很长

当时引进苏27SK之前,中国歼10还没有定型。当时的歼10遇到了技术性问题,后来引进苏27SK之后给我国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很好的思路。

所以如果没有苏27SK,中国歼10问题不会解决的这么快,而且中国战机的高低搭配作战不会有这么完善。

特别是引入苏27SK生产线之后,我国学习到了俄国的制造工艺,这对我国后面所有战机的研发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苏27SK生产线的引进就是从现在来看中国都不亏。



引进一款战机不光要看表面上的战力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什么?而苏27SK战机就让我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买不来的。


李晓伟


那中国肯定得自己动手搞一款大航程重四代了。而且歼-10也会受不小的影响。

熟悉PLAAF的人都知道,歼-10这飞机不错,但是航程,作战半径毕竟不是太够,PLAAF装备的Su-27系列的战斗机数量其实是比歼-10多的。歼-10其实只能够解决有无问题,但是再进一步的需求就满足不了。比如多用途,对地攻击,巡逻东海等等,歼-10腿短过不去,而且挂架少也当不了炸弹卡车。如此一来,PLAAF的现代化进程至少要延后1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直到Su-30MKK列装,PLAAF才真正具备了可靠的对地,对海支援能力。(当然你要说强-5那玩意就当我没说)

而且歼-10的研发也是被发动机拖了后腿的。当时搞的所谓的“涡喷-15”,搞到90年代都没搞出来,歼-10一直没发动机用,还得跑去俄罗斯买AL-31F的特供版31FN。要是没Su-27的单子,毛子卖不卖AL-31FN都是个问题,那样的话,歼-10等发动机可就等的久了。永远不要忽视80-90年代中国对外军贸合作的价值。


贞观防务


中国依然会有自己的三代机、自己的四代机,依然会在航空器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这是一定的,苏27才是阴差阳错的。

图:美国“雷鸟”赴华表演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时,在感叹差距如此之大后,就萌发了制造自己的先进战机、制造自己的航空母舰这样的信念。不得不钦佩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那么穷,却不坠青云之志。



1984年歼8试飞成功,这是我国对先进战斗机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结果让人沮丧,但是重要的让我们看清了差距。

80年代中期,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曾携F16到中国进行飞行表演,近距离接触三代机震撼了每一个人。为了弥补巨大的差距,中国甚至开出了F16、“幻影”、“黑鹰”、“鹞式”的采购清单。由于没钱,啥也买不了,但是后期的歼8改进计划却让我们摸到了三代机的眉目。


图:引进的“黑鹰”

1986年,虽然请美国改进歼8的计划已经开始,但同时国产歼10战斗机正式立项,中国正式向三代机制造发起了冲击。虽然想通过歼8改进计划,使歼8达到3代机的战斗力,但是依然决定要靠自己制造出三代机。



1990年,歼8改进计划停止,1992年,从俄罗斯购买了苏27,靠别人就是不靠谱,要造战斗机,还是得靠自己。

图:还在美国的歼8机头

1994年,歼10完成设计,转入生产。


1995年,与俄罗斯达成技术协议,沈飞15年内可以生产200架苏27,沈飞搞清技术后就终止了合同,自己生产歼11了。



1998年,歼10首飞成功,终于有了自己的三代机。



2011年歼20首飞成功,据说歼20立项于1997年,也就是美国F22首飞后。歼10第二年才能首飞,前一年我们就下定决心不但要搞出三代机,还要搞出四代机。


时间上看,中国战斗机的研制规划,一直是按照自己的目标稳步推进。苏27的引进,更多的意义在于使中国空军在国产三代机研制出来之前就已经具备三代机的作战能力。即使不引进苏二七飞机,中国也已经下定决心要搞战斗力,取得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