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粮食可以做出多少酒?有人说粮食酒越来越少了,对此你怎么看?

小马话三农


粮食酒越来越少,并不是说纯粮食酿造的酒成本多高价格多贵,消费者没有能力去消费。相反是一个很多酒友不知道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纯正的粮食酒很多消费者压根儿就喝不下去,一点儿也不喜欢。如果说要想知道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人喝着添加了食用酒精的酒反而骂纯粮食酒是食用酒精勾兑,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几个层面去剖析。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于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的茅台镇人,也是国家一级品酒师和酿酒师。在我以酒会友的过程中我就发现酒友们比较喜欢那种一般酒精一般纯粮食的酒,我也无数次的实实在在的和酒友们交流纯正粮食酒的特征,怎么样区别粮食酒和酒精酒。

一:历史因素

在粮食难关也恰好中国经济最困难也是最多的中国人民从事于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时候,粮食肯定首先应该拿来填饱肚子啊!压根儿就没有更多的粮食用来酿酒。


但是酒又属于我们国人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而且有一个雅号:精神的原子弹。

所以说酒是不可能不喝的,问题来了粮食吃都不够那怎么办呢?

于是一些当时的有识之士纷纷议论高度白酒低度化,粮食酒适当的添加部分食用酒精来增加产量。就这样添加了食用酒精的纯粮食酒开始名正言顺的走向了酒友们的酒杯里,而且这样的酒口感比纯粮食酿造的酒更好,他没有纯粮食酿造酒的一点儿也挥之不去的粮食味,酸涩味,尤其是粮食酒都有的苦味。


二:延续

这种“精神的原子弹”被喝酒人慢慢的适应以后,大家都非常喜欢,而且很多70后80初的喝酒人一开始学喝酒就是这样的酒开始的,尤其是在北方这样的酒非常的泛滥。慢慢的这样的酒已经被很多人所适应。

三:现实性因素

正是一开始就喝这样的酒,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说喝后身体的反应已经适应了。就好比“久居香兰之室不闻其香”一样。

可是现在的很多酒友开始寻找纯粮食的传统酒。但是他们又已经习惯了从一开始学喝酒的时候那种酒的口感。在一喝纯粮食酒的时候他们很多人都会说,这个是什么酒啊!入口一大股曲味,还有就是粮食的生味,同时酒在口腔里被舌头搅动的时候酸甜苦辣味都有,尤其是喝下去以后那种苦味和回甘。

相反他们一开始喝的那种酒,入口柔,而且顺,香气香味单一,尤其是本来半斤的酒量可以喝一斤。

但是一边呢!酒厂因为生产这种添加食用酒精的酒产量虽然大可是利润小,一年坐下来也就是图个吆喝。所以很多酒厂也准备甚至是开始只做纯粮食酒,可是年份不够的纯粮食酒还不如添加食用酒精的酒还喝,纯粮食年份足的酒吧很多酒友又无法消费,最后酒厂还是不得不走以前的老路,直接使用食用酒精或者说在纯粮食酒里面添加食用酒精来稀释纯粮食酒的特征,同时尽量模仿那种纯食用酒精兑水的口感。


而最后的结局就是,酒友们喝着添加了食用酒精的酒骂纯粮食酒厂家没有良心,生产的酒都是食用酒精兑的,而酒厂呢!生产的纯粮食酒卖不出去,而在心里暗暗的讥笑那些喝食用酒精的酒。

最后:我实实在在的和酒友们说一句酒,这句话也是我们从事传统白酒酿造的人经常说的,酒为什么好喝是因为他难喝。



茅酒手艺人

一个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

一个普通的酱香白酒酿酒工人

一个对酿酒工艺痴迷的年轻人

以酒会友

为懂酒的人寻找美酒

为美酒寻觅知音

茅酒手艺人maojiuyr(版权所有)


茅酒守艺人


一斤粮食可以做出多少酒?有人说粮食酒越来越少了,对此你怎么看?

说到粮食酒,就会让我想起外公。因为,外公有一门手艺,就是酿酒,村里的人都非常喜欢喝。每到玉米收获季节,外公就会拿新米去酿酒,围在一个大锅前,忙活了几天才收工,终于酿出了玉米酒。到了年底,收获红薯的时候,有时间也会酿红薯酒。



那时候,年纪尚小,对于一斤粮食能够酿出多少斤酒并不在意。现在长大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粮食酿出多少酒,可不能够一概而论。工艺不同、发酵期不一样,曲种和香型各异,出酒率也是有多有少。那么,在通常情况下,65度的白酒,出酒率在25%~45%之间。也就是说,拿一斤粮食来酿酒,可以出65度的白酒2.5~4.5两之间。



然而,现在的农村很少看见有人酿酒了,粮食酒真的是越来越少了,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如下:

  1. 懂酿酒的人已经老去,干不动了。在农村会酿酒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人们酿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酿制出来自己品尝或者春节的时候招待串门的亲戚。等过了5~10年,这些老人干不动了,而年轻人又接不上。最后,农村酿酒手艺出现了断层,少有人会这门手艺了,自然粮食酒就少了。
  2. 农村酿制的粮食酒相对而言“不好喝”。这里没有有意说粮食酒坏话,而是实话实说。农村的很多粮食酒都采用的是生料发酵而成的,出酒率得到提高,而酒的品质却大打折扣,喝多了容易上头。在品质上肯定不如正规企业酿制而得的白酒。
  3. 喝酒的成本不高了。怎么说呢?现在人喝酒,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斤白酒也就是几元/斤或者质量好一点的十几元/斤,这点消费,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承担得起的。而由于很容易承担得起,故而很多人更愿意选择纯度跟高,质量更好的外来酒,而放弃了粮食酒。没有了市场的粮食酒,自然没有人去酿制。



好了,以上有关于一斤粮食可以做出多少酒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指出。


终归农村


一般来说三斤粮食出一斤酒是标准的,这个基础上有出入!

曾经和一个洋河酒厂酿酒的老员工聊天他说过看到一个最厉害的酒师,自己带班烤酒!出酒率都比大家高!而且是基本上上甑完毕了过气管一盖上马上就出酒!这不是三两天就能学到的,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丰富工龄长才能达到。

当然 ,说说酒精勾兑的吧!勾兑酒直接用食用酒精兑水,半个月就可以批量完成消费。

粮食酒投入产出比相对固定,投入几原料,酿出几白酒,比例根本都是固定的。

勾兑酒经过工业流水线消费,只需酒精足够,根本相当于无限量产出。这是市场上勾兑酒众多的另一重要缘由。

说了那么多,还是建议买大品牌的几十到几百的酒,这些酒不会做假的,真正纯粮食酒哦,这个喝起来更健康。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斤粮食可以做出多少酒?有人说粮食酒越来越少了,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粮食品种的答案。酿酒实际是谷物里的淀粉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可是,我国的酿酒工艺、原料存在很大的差异。

不同白酒出酒率差异较大
有的是高粱,有的是大米;所选用的糖化发酵剂不同,有的是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有的是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或高温大曲,有的是大米制成的小曲、麸皮和各种不同微生物制成麸曲等。

因为我国的白酒种类繁多,因为其酿造工艺的不同,以及酿酒原料的不同,其出酒率有比较大的差异。此外,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类,那么就出现了香型。白酒,酿造所采用的原料不同,
众所周知,大家都听说过“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基本囊括了大致的范围,大部分酒的出酒率在30%左右,其实,很多白酒的出酒率并没有那么的高。

清香型白酒出酒率较高
据笔者了解,整体来说,清香型的白酒出酒率最高,酱香型白酒次之,然后是浓香型,最后才是酱香型!
清香白酒的出酒率在20%-25%左右
酱香型白酒出酒率在20%左右,即5kg粮食产约1 kg(53%vol)白酒浓香白酒的出酒率在10%左右。而且,据了解,我国大多数的白酒企业,可以控制其产品的的出酒率,一般来说,都会在保证酒类品质的同时,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粮油市场报


酒精酒和传统白酒的宏大价差是最大的动力

酒精勾兑酒(仿白酒)的优势在于“本钱优势”和“缩短贮存时间”。

关于酒精勾兑酒而言,一吨最好的优级的酒精不过5000元,假如稀释成50度左右的白酒,一吨酒精就成为1.9吨白酒,等于3800瓶,每瓶本钱不过1.3--1.5元。

再看看包装,目前市场包装物品单价根本如下:瓶子1.25元/个,瓶盖0.25元/个,胶帽0.08元/个,丝带0.1元/条,瓶标(瓶子上的商标纸)1.5元。合计3.2元左右。

酒精勾兑酒每瓶总本钱4.5--4.7元。

再看看传统白酒:

麸曲幽香型白酒大致在8000元一吨(65度),折合一斤(65度)4元,(50度)3元。

大曲幽香型白酒10000元左右(65度),折合一斤(65度)5元,(50度)3.80元。

浓香型白酒普通级在16000元左右(65度),折合一斤(65度)8元,(50度)6.10元。

本钱最高的大曲坤沙酱香酒(茅台酒)的价钱构成:

按一斤酒本钱算如下:

1)2×3.30=6.60 (小红粱)

(2)2×1.70=3.40 (曲药)

(3) 1×1.20=1.20 (人工工资)

(4) 1×0.20=0.20 (管理工资)

(5) 1×0.30=0.30 (大煤)

(6) 1×0.20=0.20 (水电)

(7) 1×0.10=0.10 (工具磨损)

注:不包括其它辅助用具的费用。

注: 一个甑子需求经8次发酵,取七次酒,才算完成一个消费周期。

刚酿出来的的白酒(简称:基酒)市场价最低以18元/斤来出卖,每年按5~7元的价钱上浮。

如: (18元的初价+5年份×6元的上浮价 =48元) 既就是五年后白酒价钱. 这只是按规范的低值来计算。

但在实践中是依据基酒的年份及质量来定的价位。像三年的能够卖到40~50元/斤;五年的能够卖80~100元/斤。

以酱香型白酒为例

从制曲到成酒,历时近一年,之后还要窖藏3年以上才上市。

勾兑酒直接用食用酒精兑水,半个月就可以批量完成消费。

粮食酒投入产出比相对固定,投入几原料,酿出几白酒,比例根本都是固定的。

勾兑酒经过工业流水线消费,只需酒精足够,根本相当于无限量产出。这是市场上勾兑酒众多的另一重要缘由。

你一定以为大牌子酒,就是传统发酵的好酒。可惜,你晓得吗?大牌子的酒企,常常都会采购巨量的酒精。

你恐怕很难想像,你购置的价钱,终究是酒的实践本钱的几倍。昂贵的包装加上冗长的营销环节、层层加价,咱老百姓购置的价钱常常是酒实践本钱的好几倍、十几倍,以至是几十倍!

上世纪60年代-开端,国度为了所谓的“粮食平安”,放松了对白酒的监管,默许,以至鼓舞酒精勾兑白酒,上市。

丢弃传统的白酒发酵方式,只用最低价的酒精+香精+其它添加剂,就能够“发明”出替代传统白酒的酒了。

特性是:不用粮食发酵、本钱很低、可无限量消费。

缺陷是:没有传统白酒的共同风味,需求参加各种化学添加剂模仿传统白酒的香味和口感,而很多添加剂对身体伤害很大。

而且,“大品牌”酒企,发现了一个公开的机密:只需广告打得好,酒精勾兑酒,更能赚大钱。一朝一夕,不用酒精勾兑,基本就没方法应对市场竞争了。

利益最大化、市场份额才是酒企独一关怀的,既然酒精勾兑更赚钱,那当然选它!

假如说往常酒精勾兑酒真存在问题,那就是诚信问题了。

依照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 幽香型白酒

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等白酒规范

但凡产品保证上标注了这些规范的白酒都不得采用食用酒精勾兑法消费,而事实常常与此大相径庭。

更有以至,产品上标注纯粮固态、以至几年陈酿的白酒也采用食用酒精勾兑消费。市场上的酒大都在原料表上标明,酒是名副其实用高粱、小麦等粮食酿造而成,没添加其他东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不少酒是由酒精、香精勾兑而成。这固然不违背国度有关规则,但由于企业不在原料表中标明添加成分,却按纯粮酿造的酒来卖,涉嫌诈骗消费者。

有人说食用酒精也是粮食,其实不是的,食用酒精主要是应用粮食类的玉米、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运用的含水酒精。

那么市场上有几酒精勾兑酒呢?

我们看看据权威人士,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怎样说的:真正轨范的中国传统白酒,采用传统工艺、手工操作,从原料到酿造,到蒸馏,到储存,到调制,参与酿造的酿酒巨匠,全程可追溯的中国白酒是稀有资源。这类酒由于遭到产区,工艺的复杂,消费周期长,储存周期长,在酿酒过程中的比例很小等等要素的影响。这类酒约占整个白酒产量的10%以下。

10%以下,就是10瓶酒里才有一瓶传统白酒!

这是什么概念呢,2016年全国白酒总产量1358.36万千升,那么10%也就是135.8万千升以下了,这数量还不及变革开放前的1978年的白酒产量,1978年的白酒产量是143.74万千升,为什么用1978年做比照?是由于那时根本上没有酒精勾兑的新工艺白酒。

一口酒喝了几十种酒类添加剂——这就是当今酒精勾兑酒的现状。

有些白酒企业为了节约本钱,会在白酒中添加调理口感的除苦剂、调酒剂和香精,追求挂杯的食用甘油和追求口感温和的柠檬酸等,而厂家因担忧影响销售,却不对添加剂停止标注。

这些添加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虽说是允许的,但有一点消费者很分明,那就是,添加剂对人体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可无论什么时分,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也知晓真正的传统白酒的纯粮酒,是不用添加各种添加剂的。

从不少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纯粮酒情有独钟看来,我们置信,酒精勾兑酒能够不照实标明各种添加剂的“好日子”也快走到头了。


农家百晓生


能出多少酒,关键是看工艺和原料。

据说,用新方法将玉米做快速发酵,可以达到每斤玉米出来一斤纯度高达95度的酒精。(只是听说,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如果用传统工艺,以高粱为主料酿酒,一般正常情况下三斤高粱加一斤酒曲可以酿出一斤60度的酒。这个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小编自己酒厂多年来一直的惯例。

再来说说为什么现在纯粮酒少了。

主要因为粮食酒按传统工艺生产太繁琐,时间长,远不如拿来酒精兑水加香精来的快。

以我们厂为例,每个发酵池装2000斤高粱和700斤酒曲,发酵期长达六个月,也就是说一年只能烧两次酒。每次每池约600斤左右的酒,产能极其有限,如果面对庞大的消费市场,无疑是杯水车薪。

再来看看某大型知名酒企,这家曾经位列八大名酒仙班的著名企业拥有近两万个窖池,即使按照浓香型白酒最快发酵时间两个月计算,则每年可以烧四次酒,产量也就一吨多点,两万个窖池最高产能不会超过三万吨。而这家企业成品酒销量竟然达到十万吨之多,您说,这酒怎么来的吧!


乱眼看世界


传统固态工艺费粮较多,现代食用酒精液态法工艺费粮就少。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那种费粮多且精心发酵的工艺,肯定是酒质最好的,比如传统酒的工艺,全面繁琐,耗时长,成本高,客观来说是酒质营养最高最实在的,一斤酒要耗四斤左右的粮食。

至于新工艺,由于采用了液态发酵等生化技术,酒精率产出就高了很多,能节省一半左右的粮食,但其酒质非常单薄,营养物质十分贫乏,需要通过勾兑香精添加剂等物充实酒体,对人体非常不健康。

因此,喝酒首先要选的就是传统固态工艺下的酒。

次者,关于粮食酒少的问题,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原则上,食用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因此勾兑酒本质上也算是粮食酒,真正的说法应该是,为什么纯粮固态发酵酒,越来越少了?答案很简单,这肯定是事实,前面说了,资本社会,都向钱看齐,哪个成本低,回钱快,资本家就会选择哪个工艺,从这个层面说,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勾兑酒工艺无疑是占据主流的。

推荐大家喝洋河酒,口感不错,特别的天之蓝,绵厚顺喉口感好!




阿依莲185238305


一斤粮食可以出多少酒,我们一般其它的酒种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但是因为自己在考酱香型白酒,所以对这块的工艺流程和用粮特别清楚。

我们一般的说法就是四斤粮食一斤酒,从第一次下沙,蒸粮开始,到二次下沙,投放曲药,九次蒸煮,每一次的用料都有所不同。

第一次下沙是下一半,第二次又放一半,然后高粱和曲药的比例是按照1:1投放的,也就是说1000斤高粱,就要投放1000斤大曲。而且因为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体积小,壳后,淀粉含量搞的原因,需要经过多次蒸馏、发酵、取酒,才能将粮食里面的淀粉转化成酒。这就是酱香型白酒闻名遐迩的12987传统酿造工艺。

即使如此,通过12987之后,粮食里面的淀粉仍然没有被百分之百的转化,仍然还有13%左右的淀粉含量,所以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是非常低的,这样合计算下来,一斤酒至少要四斤粮食。

所以这算成一斤粮食,大概就是0.25斤酒。

但是这个时候因为酒醅已经经过多次高温的制酒过程,再继续已经无法产出高质量的酒来,所以不得不选择丢糟或者利用好部分优质一点的糟子加上新粮和大曲,或者麸曲考翻沙酒或者碎沙酒。

随着信息的普及和工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对酱香型白酒的神秘感不在像以前那样一头雾水,而本地的很多酒厂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在以龙头大哥茅台酒厂为标杆的一大批酱酒企业家们,正在逐步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自己和企业。整个的白酒市场也在慢慢走向品质和服务。

当然,仍然不能排除一些厂家为了追求产量或者在工艺上没有把控好而使用糖化酶把酒给追出来,有更甚者,甚至直接丢弃传统工艺,用液态发酵法直接取酒。所以市面上仍然不有这种所谓的串酒。

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讲,世面上还是有很多企业家是本质传统工艺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因此纯粮酒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少的说法个人不是很赞同。当然,酒友们在购买酒的时候也一定要多长个心眼,不要买到不好的酒。

感觉现在酒友们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专业了
,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文化底蕴组织语言,根本回答不了大家的问题,所以如果觉得回答满意,就献出您的星星和关注吧,也欢迎私信或评论,一起沟通交流学习,咱们销售部的经理说了:最好的成长是分享!大家共勉。


东东讲酒


一般来说,一斤粮食可以酿出多少酒,不是一定的,是和酿酒工艺、度数、香型、曲种等等有关的,这些不同自然酿出来的酒也是不一样的,就拿65度的酒来举例子,出酒率是在25%到45%之间,一斤粮食一般是可以酿出2.5两到4.5两,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而对于粮食酒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勾兑酒的出现。同粮食酒而言,勾兑酒的成本低,工艺简单,消费群体庞大,能快速为酒厂创造效益。而纯粮食酒成本高,工艺繁琐进而导致市场定位高,消费群体单一。


从口感上来说,大众消费群体习惯了勾兑酒的香型,对于纯粮食酒的酱香型来说,没有尝试过的的确难以驾驭。

最终而言,在市场经济里,供需关系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消费者消费意识及能力才是决定粮食酒越来越少的原因。


佛系看人生


作为一个传承传统工艺的酿酒人,首先我要告诉题主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得根据工艺来具体划分,职业的特殊性这里我只回答固态发酵的传统工艺白酒。就算同一工艺,不同的酿酒师或者同一个酿酒师也无法完全做到同等粮食酿出完全同等数量的酒来。再者根据酿酒用粮的不同出酒率也不同,单粮酒和多种粮食混酿的出酒率也不同。具体来说大米或者糯米酿酒出酒率最高,其次玉米酿酒出酒率也较高,高粱出酒率较低,时下在出产苦荞麦的西南高海拔地区兴起的苦荞酿酒出酒率更低,因此就以高粱酿酒来回答一个相对比较接近的答案。

先来看白酒里最为复杂的酱香白酒,基本就是5斤粮食加一斤酒曲出一斤53度的酱香白酒;浓香型白酒约3.5斤纯粮食另加酒曲出一斤52度白酒;清香型基本在2.5到3斤高粱出一斤50度白酒。

如果动不动一斤粮食出一斤酒或者二斤粮食出一斤50度以上白酒的,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说发酵绝非使用的传统酒曲,绝非整体固态发酵的好酒。其他行业可以追求产量,但白酒行业具有它的特殊性,纯粹追求产量只能使用糖化酶或者干脆把粮食粉碎发酵,出酒率将成几倍的增长,并且酿造过程大大缩短。

这个就是现在很多酒厂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原因,因为时间成本和粮食成本都节省了、见效自然很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喝不出粮食酒的感觉出来。这也就是大家买到粮食酒的几率越来越少的原因,而像我们这些坚持传统工艺酿酒的人又觉得白酒不好卖,因为动不动要几十元一斤,比起十几元一瓶的酒精酒自然没有竞争优势。再者有些酒精酒卖到一二百元消费者也愿意卖它,就是因为一个品牌效应的问题。

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