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這個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幸福的人,一種是不幸的人。有句名言說:幸福的人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造物者給了人七情六慾,世界才能不斷髮展,人們才去不斷追求,所以才有了幸福,同時也有了不幸。

世上的人都希望自己是幸福的,似乎人人都知道幸福是什麼。但什麼是“不幸”可能是世上最難的答卷。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不幸?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有權有勢就是幸福。很多人都這樣想,所以這條路就格外的擁擠,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還有些人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只有少數人堅持下來,有朝一日有錢了、有權有勢了,卻又發現人生很多寶貴的東西都失去了。

古人常說:登高易跌重。《紅樓夢》中說: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其實,世間的所有人都是站在歷史的這個大舞臺,即便那些權謀之人,也擺脫不了歷史舞臺交給他的那個特定角色。昨天還富貴齊天,今日就鋃鐺入獄;昨天還眾人追捧,今日便萬人唾罵,也是屢見不鮮。

所以老子才在《道德經》中勸諫人們:知足常樂。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然而世上又有幾人願意知足而常樂呢?不知足的人攪弄風雲,所以世間才有了那麼多的不幸。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自己多麼不幸,抱怨社會不公,抱怨世態炎涼,有的人生活一輩子,甚至會抱怨一輩子。當然他的抱怨似乎也沒換來什麼幸福,他所謂的不幸似乎也沒讓他有多麼不幸。所以,他們缺的不是幸福,而是知足常樂的心態。

那麼究竟怎樣才是不幸呢?今天國學師兄帶大家認識幾位真正不幸的人,只求你不要“淚滿衣襟”!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01 石壕老奶奶

唐代有個將軍叫安祿山,他不滿朝廷給他的高官厚祿,利用自己掌管著15萬兵馬的大權,造反想當皇帝。這場戰爭前後持續了八年有餘,死亡的無辜百姓不計其數。安史之亂前,唐代全國有5200萬人口,可是戰爭結束,全國只剩1700萬人,近乎2/3的人死於戰爭,當然大量遭殃的必定是普通老百姓。那時的人,活著就是幸福。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安史之亂期間:

一天,杜甫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幾個差役夜裡來抓壯丁。這家老漢爬牆逃走,老奶奶出門查看。差役吼得很兇,老奶奶啼哭著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都去打仗了,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兩個兄弟已經戰死了。家裡再也沒有其他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兒媳還沒有離去,進進出出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老婦我雖然年邁,但請讓我跟你們連夜回營,趕早還能為軍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聲。天亮臨走的時候,老奶奶同老伴告別,叮囑他照顧好年幼的孫子和兒媳……

02 南山賣炭翁

唐朝時,有位賣炭的老人,整年在南山裡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髮灰白,十個手指被炭燒得發黑。

他賣炭的錢用來幹什麼呢?只為穿衣吃飯。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盼著天氣更加寒冷。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夜裡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趕去集市。晌午時分,牛累人餓,太陽已經很高,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裡拿著文書,嘴裡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將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拉走,老翁百般不捨,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03 窮人楊改蘭

2016年8月26日,28歲的甘肅婦女楊改蘭用農藥殺死自己4個幼小的孩子,然後自殺身亡。她的丈夫在鎮上一家豬廠打工,妻兒出事後被叫回家中,陪同搶救妻兒。但妻子和孩子死亡的打擊,使他於8日後,在門口的樹林裡服毒自殺。

70歲的楊蘭芳稱:當時看到重孫子一個個不行了,我撲上去問我的孫子(楊改蘭)為什麼要這麼做,改蘭這才握著我的手說,她要把她的孩子都帶走,一個也不留。

村民說:她家平日生活過得緊巴一點,但楊改蘭性格溫和開朗,真不知道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下手。

如果你過得苦,看看她就不苦了!

貧窮是根:她家院落的三間房屋全部為危房,其中供老人起居的房屋已有52年,住人和廚房混用。很難想象一個年輕的母親如何帶著4個孩子住在10平米左右的房屋裡。另一間危房裡,拴著一頭豬,門外拴著的3頭牛是她家最值錢的家當。

有村民說:她家實在困難,孩子們連穿的衣服都沒有,冬天炕上不下來,夏天不穿衣服跑來跑去。三年前她家還是有低保的,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幾年把低保取消了……

看了這三個真實的例子,你還會覺得你的人生不幸嗎?我想,能夠吞下的苦就不算苦,能夠扛過的難就不算難。最怕的,是老天不給人吞下苦難的時間,就讓他們撒手人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