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及控股股東 獲湖南財信金控紓困

□本報實習記者 段芳媛

湖南國資公司財信金控紓困再下一城。湘油泵近日公告,公司與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湖南資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湖南資產擬在合適時機,受讓取得湘油泵股份。在湖南資產成為公司戰略股東後,公司將改選董事會,接受湖南資產委派董事參與湘油泵的經營決策。11月以來,湖南資產及湖南信託以類似方式紓困上市公司,湘油泵已是第六例,累計紓困資金約14億元。而湖南資產和湖南信託都是財信金控旗下公司。

相關受訪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與國資方面的協議,上市公司有望獲得相關國資方的一些優質資源。湖南資產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會堅持“三優”的標準,即優勢行業、優質企業和優秀團隊,並且不以謀求公司控制權為目的。據記者瞭解,目前至少有兩家湖南轄區上市公司有意獲得紓困,但因達不到相關標準而被拒之門外。

以緩解流動性為主

11月5日,楚天科技及其控股股東楚天投資與湖南資產三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湖南省國資救市“第一單”落地。隨後,拓維信息、天舟文化、克明面業及唐人神也相繼公告獲國資援助。

湖南省紓困的主體有兩家,分別是湖南資產和湖南信託。它們的控股股東均為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財信金控”)。其中,湖南資產為財信金控的全資子公司,湖南信託則是財信金控全資子公司財信投資旗下的子公司,財信投資持有其96%的股權。而財信金控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以其持有的財信投資的股權出資、於2015年12月22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已披露的信息來看,財信金控旗下兩家平臺紓困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信託貸款,另一種則為債權和股權轉讓相結合的模式。

信託貸款方面,湖南信託分別與拓維信息及天舟文化實控人簽訂了首期信託貸款合同,金額分別為人民幣1億元及人民幣2.842億元。此外,楚天科技也獲得信託貸款2.68億元。

克明面業控股股東克明食品將其持有的3237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9.752%)公司股份轉讓給湖南資產,轉讓價格為13.25元/股,轉讓總價為4.29億元。唐人神集團則擬將其所持公司58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6.93%)協議轉讓給湖南資產,轉讓價格為5.36元/股,轉讓總價為3.11億元。

湘油泵也在公告中表示,湖南資產會在合適時機,受讓公司部分股份。

據統計,截至目前,上述6家公司共獲得財信金控旗下兩家平臺共14億元左右的流動性。

國資方稱紓困依循“三優”標準

獲得流動性給相關上市公司注入“強心針”。天舟文化證代姜玲表示,此次紓困資金進場,讓公司控股股東在兩年內沒有被平倉的風險。此前,天舟文化控股股東的質押率已達到98.47%,加上二級市場持續下行給公司控股股東質押融資業務帶來了極大的平倉壓力。“紓困”資金入場後,雖然控股股東的股票質押率沒有下降,但是把此前質押的股票解壓後再質押給湖南信託,根據協議約定,兩年內質押股票將不被平倉,且不需要補倉。“首批資金2.842億元已到位,後續還有兩批資金將根據公司需求撥付,三批資金不超過5億元。”拓維信息則表示,紓困資金入場,有利於紓解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資金壓力。

對於紓困標準,湖南資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將會堅持“三優”的標準,即優勢行業、優質企業和優秀團隊。同時,湖南信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於公司的篩選,堅持三優原則。據記者瞭解,目前至少有兩家湖南轄區上市公司有意獲得紓困,但因達不到相關標準而被拒之門外。

另外,湖南資產管理的相關負責人還透露,會重點關注符合湖南省產業發展導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內的上市公司,如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

此前,有媒體報道,湖南國資救市資金將達百億元規模。對此,湖南資產管理的個相關負責人並沒有透露具體規模,只是表示“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對有合理資金需求的上市公司或大股東進行援助,在紓困規模上,將根據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的實際需求確定,符合一家推進一家,做穩做實。”

從簽訂協議到資金落地,最快的不過半個月,湖南“紓困”資金入場到落地可謂神速,這也大大解了上市公司股東的燃眉之急。資金已經到位的五家湖南上市公司大股東此前面臨的股權高質押和被平倉風險已經解除。

財信金控動作頻頻,也令市場人士多有質疑,不免讓人產生財信金控想借機再次謀求借殼上市。此前,財信金控欲借殼華菱鋼鐵未成。對此,湖南資產管理相關負責人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稱,此次紓困除了篩選上市公司的“三優”原則外,還有“三不”原則,即不做第一大股東、不謀求控制權、不干預具體經營。並且,公司主動提出“三不”原則,並將其寫入協議,就是為了讓上市公司股東卸下包袱,讓“馳援”動作不具有進攻性和侵略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