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教育的重心在技法,还是文化?

蘭皋居士


书法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很平凡,好像会写字就是会书法,这就掉进一个书法简单化的误区中,有时候又让人觉得很高难,不可企及,这就又掉进另一个复杂化的误区中。

两种误区都无益于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书法艺术是有次第有品级的,对不同层次的爱好者采取相应的要求来不断提升。如对低层次者以普及技法为主,对达到一定层次的爱好者就应该要求其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如文学、音乐等广泛涉猎。这就好比养生说的缺钙补钙,缺铁补铁,又好比教育所说的因材施教,技法和文化两不偏废,齐头并进,这样使大家各有进步,书法艺术就会进入空前大繁荣的发展局面。


四为堂主人


应该是同等重要,非要说一二,那当然是技法重要,因为有了技法就能写字了!


书法文化解释是:“书法,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花......”,讲的是书法的产生,发展,特点及演变过程...这是基于理论上的概念,容易理解和掌握。


技法:就是技术+方法,是艺术家使用工具和材料,以获得表现效果所要遵循规矩。书法的技法是:笔法,结构,章法,统称书法三要素,以及历史传承下来的,被人们公认的方法和规矩。

总之,书法教育重心放在技法上是对的,文化可以练习过程学习。但写字的方法理论,必须首先掌握。


方风子19091072


书法是以表达文字的美的法则,而文字是中华文明火种历经数千年不断的载体。因此书法一枝独秀,是中国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传统的延续,是国粹中的国粹,是文化的象征。

书法教育,本身就是在传承文化,并不存在偏重于谁的问题。我们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从笔法、结构、章法、墨法……中可了解到东方审美哲学的内涵;在临摹经典法帖的同时,便能受到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




书法教育,主要在于重视:国家重视、学校重视、民间重视。国家重视,在于通过宏扬书法提高全民基础文化素质;学校重视,在于通过技法让孩子从小树立辩证的审美意识;民间重视,在于塑造知书守礼,庸淡冲和的民族性格,祛除当下浮躁的风气。

当代书法虽然已不复存在当年士大夫阶层以诗词歌赋、法书画印为背景的立体书法环境了。但培养学者型、诗人型的书家仍是重点。今天的书法教育,是为明天的书法繁荣准备好摇篮,切勿急功近利,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不应该对核心文化的传承失去信心!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临池管窥


当代书法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法本身的技法,更要注重与之相关的多方面文化传导。

其实,在正规的书法艺术院校或专业除有书法理论、文字的演变、传统书法的起源与演化、笔法、章法、墨法等专业知识课程外,还有古典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课程,明师会把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艺,还有文化修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文言文,学习书法的人如果不懂文言文就难以读懂古碑贴,就算临的很像也只能说学到的是皮毛。孙过庭《书谱》云:“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群星之列河汉。”描绘书法之美,非优美高雅的文言文不可,平仄对仗诗情画意,引经据典雅致骈文。卫夫人《笔阵图》云:“‘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丿’如陆断犀象……”这些论述,已不是论述的本身,是汉文字象形喻意的图形再现。如果不理解这些又怎能学好书法?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必都会文言文,但每一个学习中国书法的人,都必须有一些文言文阅读;每一个把书法当成追求的人,必须懂得文言文!

再比如,学习东汉碑贴,且不说东汉碑刻对研究中国文字流变的重要,仅就碑文所载史藉资料也极其珍贵。东汉碑文均以词赋形式写成,四言句式,两句一韵,有别于秦石刻多以三句一韵的体裁。不懂诗赋,不了解史藉,读碑文如同读天书。以《华山庙碑》为例,《华山庙碑》主文共三十二句,四字一句,隔句用韵。全文一百二十八字,句句用经典,出处皆史藉。碑文中往往一字多意,一个短句就是一个历史故事,而且词句文章押韵合律。从碑刻内容来看,撰文和书写的人都有极高的文化修为。

书家常说临摹古人书法,除要临摹书体还要了解碑帖内容。历代碑帖除包含书体演变知识外,对碑帖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而且难度远远超过临摹,只顾抄摹,不解碑帖内容,不识文章精华要义,如庸匠置木,虽刀刀齐整化一,全无雕梁画栋神韵,又似村姑“十字描绣”,徒具其形,俗不可耐。董其昌提倡书者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黄宾虹“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可以治书法俗病,就是这个道理。

已故女书法家萧娴先生说:书艺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书学。要有更多时间认真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内含神韵的书卷气,不能脱俗,难免匠气。她还说:气质对书艺,犹如土壤之于植物。土壤可以改良,人的气质可以变化,必须以无穷毅力。

所以,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不凡的气质。

不凡的气质,必须是长期文化熏陶养成,史上书法集大成者,如钟、二王、欧、颜、柳、赵、东坡先生等等,无一不是博学大儒,是所谓不凡气质成不凡书法。而今人习书往往留于浮躁,恨不能一日即成书家,往往自视不凡,既追名逐利,而又不愿勤奋努力,浅尝辄止,剑走偏锋,这是急功近利的“丑书”的产生之源。其实文化具有“真善美”的特质,丑陋和低俗永远成不了文化。想必这些“丑书”家们不曾读过箫娴先生的书论,当然也就不会汗颜了!





牧心观道


我们经历了十年文化革命,可以说从清朝覆灭以后这个文脉就彻底断掉了。所以说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文化无法和古代那些大师甚至一般的学者相提并论。

技近乎道!所以说技巧和文化是一体的不可分割,文化驾驭技巧,技巧体现文化。我们的文化断了,所以道家的传统也几乎没有太多人懂。没有高端的思想是不可能有高超的技巧的!

题主所说的重技巧还是文化,那么我提出来一个参照系——我们和民国时期到近现代这段时间来比如何呢?答案是完全不可以相提并论!!!

文化上我们断奶没法和当时沈尹默,沙孟海,吴玉如,白蕉,高二适,李叔同等等相提并论。

技法上由于我们注重临帖的再现写实,所以我们临帖只能说比沈尹默等更像,但是技巧不如,他们是从小就写毛笔字,字是随着年龄长出来的而不是背几个字帖然后一拼凑便入展了。这些前辈们可以做到自由书写,散淡气韵,书卷气,而我们不可以。

毕竟毛笔已经走出了他的历史,我们能学一学已经很好了,还不可以和古人相比。




法永禅师


题主提的这是问题很有意义,可见题主自己的内心还是有自己的答案的。

回答这个问题,昭明书馆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前提:不褒贬现状,只谈观点。

客观上,技法和文化是并重的,因为再有文化的人,不得技法也写不了书法艺术;反之,技法再娴熟,没有文化,也进不了书法艺术的至高殿堂。


但是非要分出个轻重来,我认为还是文化更重要一些。因为一来技法相对易得;二来书法艺术的终极表现,还是要归结在作品气质。而气质需要文化的映照——“腹有诗书气自华”。

未闻有书家仅因为技法娴熟而名传后世的。相反,历史上偏偏有若干大文豪文名与书名并传的,其中还有不少人的技法并不纯熟全面(苏轼可能会算一个吧)。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否已经达到“无法之法”的境界?弘一大师的“悲欣交集”呢?



艺术类作品创作者的判定,有一个反常规的认识:大多数事情中的“眼高手低”是贬义的,而唯独艺术,是正解。为什么呢?因为搞艺术首先眼界要高。这个眼界要高来自于什么?就是“文化”——艺术趣味的高低、审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格调的俗和雅。。。

“文化”有泛指:涵盖所有艺术门类的艺术修养,包括对艺术通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有所指:比如在书法艺术这一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中的“文化”,特指历代书史、书论、书法家转略、书法家的法帖、相关联的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装裱、篆刻等,甚至社会学、工具材料的制作工艺等等。



既然书法艺术涉及的内容这么多,那么偏重技法怎么可以?说技法相对易得并非虚妄:用对了方法,差不多的人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帖,大都可以掌握相应的技法,但是为什么公认的书法大家如此之少?差别当然在文化上,在于文化底蕴在书法作品的反映上。这里的文化,是书法家以自身的文化修养产生的对自身人格,对艺术,对社会,对生活等等的认识和理解,再把这种理解通过书法作品传达出来,所以我给的称谓是“映照”。


当然了,包括我,从来没有人否定过技法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有钟繇不惜掘了韦诞的墓,也要把蔡邕的《笔诀》搞到手的创举了——那个时代掘人坟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啊。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历来就有轻视技法、技术的传统:“技止此耳”,归结为“小道”。但事情总是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的先贤从不厚此薄彼:“技近乎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是会接近于“道”的。

可是,历史上有几人会记得并崇拜铸造青铜器的匠人?还有魏晋造像的匠人、制作兵马俑的匠人呢?

谈到当代的书法教育和学习,能够日写一篇《兰亭序》的大有人在,能够把《勤礼碑》临得惟妙惟肖的大有人在。。。能称得上书法艺术家的是否也大有人在?比较典型的是写毛主席狂草的,有几人可以写到真正的“形神兼备”?恐怕大多数人再现不了毛爷爷的“神”,原因不言而喻。

拉杂写了这么多,看完之后,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到底在技法和文化之间,哪一个更应该成为教育和学习的重心?还是读者诸君自己来判定吧。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自公开资料,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昭明书馆


相由心生,书法是心性的外延。

目前书法教学,重视技法,因为技法有迹可循,可以教学,便于写教材,搞培训班,每天训练一点点,逐步提升,老师方便,学生也方便。按照这个,只能教出工匠,师父咋说,我咋做,工匠最多了。

书法的根本是人的心性反映,表达。

老夫认为,书法精髓在修心养性,如果一个人悟透阴阳,懂得中正平衡,悟透大道,明白自然,这个时候以正合,技法为主,以奇胜,变化万千。怀素看天空白云,领悟草书大美。真正的核心,在心性,在回归自然。回归个人本来面目。

自古,懂得阴阳,明白大道的,书法也都随便写写。其实,真正的书法,没有什么技法,不假思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随心所欲,任意驰骋。无为而为。把自己对天道本来的领悟,注入白纸黑字中。形成自己特色。别人的技法,大师的规矩,都可扔了。法无高下,我心为法。大成心性,没有轨迹可寻。





丰富多彩谈国学


首先,书法和书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是把字写好的技法(或法度),书法教育是传授书法知识、书写技能,让他人掌握书法的一项活动。

在书法教育活动中,是注重技法还是注重文化?我个人认为:应该更注重文化。

从历史来看,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化底蕴,他们要么是文学家,要么是政治家,有的还是军事家,甚至有的兼得。换句话说,历史上所有有名的书法家,都是在某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用现在的话说都是专家级、教授级的,而书法只是他们的副业。历史上有没有只会书法,别的不通的所谓的“专业书法家“吗?没有!

所以,凡是想在书法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领域,书法只是兼得。如果一生只会写字,只把精力用在写字上,即所谓的那些书法专业者,我觉得他们最多称为书法匠,无法用书法家称之。

现在社会,一切发生了变化,书法领域兴起了“专业书法”,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硕士、博士,进而毕业后仍是书法,这些专业书法者似乎除了书法就没有别的了。这些人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吗?我觉得难!想成为能流世的书法家,更不可能!

所以,我觉得这是当今书法界的误区:一夜之间,全国出现了成万上百万的专业书法者,他们只与书法打交道,别的似乎一窍不通,更有甚者,传统文化功底很差,字写得不难看,却错字连篇。真是书法的行家、文化的矮子。

书法教育离不开技法,这是写好字的基础,不练技法,永远写不好字。但只注重技法,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写出的字很漂亮,也会显得肤浅,耐不住历史长河的洗礼。





春秋墨海



初级教育以文化为主,书法技法为辅。专业的书法教育应当二者兼顾,毕竟才艺双全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才以德立,德以才全。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说的。


单纯围绕书法的教育,还是以技法为主的。不过,书法的技法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书法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国粹或艺术,完全可以说其中的每一个点画、技法都是浸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在古代就有“技近乎道”的观点。这个“道”显然不是简单的技法的规律,而是学问和一个人立与世间的必备学问。实际上,对于书法而言,书法的技法毕竟是法而不是“术”。书法如果唯技法论,是不可能有艺术性的,其在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文明的进程中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

书法教育即是美育和审美教育, 也是艺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教育中文化教育为内容,技法教育为形式。二者相得益彰,技道并进是为教育。


翰墨书道


书法,顾名思义,就是写字之方法,即规律与法则。既是一种技,更是一种道。

无论是哪一种技巧,当它发展到极致时都会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也就是"道"。 ”庖丁解牛,技进乎道”。魏源有云“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由此可见,书法首先要解决技法问题,正如书法圈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技法的书法只是耍流氓”。书法技术包涵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但只注重技术而不注重文化、品行的修养,那只是书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家。

真正的有作为的书法家需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养、修为、品格,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浩然正气。纯粹追求技法,甚至炫技肯定是行不通的。书法犹如参禅、悟道,讲究的是整体修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