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牂牁国演变为夜郎国的简介(壁画、汉简雕塑)

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近年临牂牁江兴建的西戛码头观景台

古牂牁,古牂牁江;古夜郎,古且兰,古夜郎国,以及夜郎王多同的领地、王宫、王印究竟在哪里?2013年,贵州数十位文物考古工作者洒下的辛勤汗水,浇灌了《夜郎寻根》的一串串果实……

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千帆竞发,战鼓齐鸣,10万精兵,顺江而下,从贵州的牂牁江浩浩荡荡,向广东的西江、珠江进发,为汉朝讨伐南越立下汗马功劳——此乃2125年前(公元前111年),发生在夜郎国的一件重大事件。

此前的公元前135年,汉朝为结束南越国(今珠江流域一带)的割据及夜郎等部落联盟,派特使唐蒙游说夜郎,施以绫罗绸缎,金银财宝,使夜郎接受郡县制。

24年后的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借”夜郎10万精兵,顺牂牁江南下,直捣南越。夜郎侯多同入朝受封为夜郎王——朝廷赐其王印,并划夜郎原控制驭地和滇国南部地方共15县,钦定了夜郎王的地位和对本地群体的统治大权——也就是说,“夜郎王印”若存在,距今已有2125个春秋。

滚滚长河,寻觅古牂牁古夜郎踪影

古牂牁国的历史,要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贵州六枝桃花洞境内就活动着几个原始的部落——被称为“濮”的仡佬族土著人群。

春秋初期的公元前770年,牂牁国——因建于牂牁江即现在的北盘江流域而得名,其政治中心叫夜郎邑,地处六枝境内——古牂牁国距今已有2784年的的悠久历史。

时年,古牂牁国的领地,从现在的长江水系乌江以南,延伸到了珠江流域的云、贵、粤、桂的部分地区。

《左传》载,周景王十二年(公元前533年)周封诸侯,濮部落建国地处牂牁,为“散落溪水之间”的百濮之侯。

倘若“牂牁国”建于春秋初期,直至春秋末战国初衰落,那么,按照春秋战国断代的分界线,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长约294年——也就是说,牂牁国存在了294年。

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475年,牂牁江上游(是否今六盘水市水城县或云南宣威一带)另一支濮人部落占领了牂牁国中心直属领土,以夜郎邑为中心,定国号为夜郎,将原来牂牁国君及其族人迁于夜郎邑东北面的小邑,改号且兰——

也就是说,距今约2489年前,古夜郎国诞生,古牂牁国衰落,变成了“夜郎国”属下的“且兰小国”。

此后,夜郎迅速扩张势力,东降西征、南战北伐,形成了战国时期占今贵州土地3/4、云南1/4、今广西、广东、四川、湖南一小部分地区,独立于西南的大夜郎国。

传今贵州独山、荔波、威宁、绥阳、遵义、桐梓、习水一带,均为古夜郎之版图,桐梓至今仍号称“夜郎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三同”,即“车同轨、书同文、全国统一度量衡”;政体方面实行“郡县制”,废除了战国时期的政体,改设36个郡县,夜郎国曾“一度消亡”。

12年后的公元前209年,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秦国灭亡,郡县皆废,夜郎国很快恢复,势力超过战国时期,成为大夜郎国并独立于汉控制之外。

又过了79年,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夜郎国纳入大汉朝的版图。《史记》载,汉代在“平南夷置牂牁郡”,其范围大体是夜郎的故土。

19年后的公元前111年,夜郎王多同因灭南越有功,入朝受封为“夜郎王”。自此,夜郎王与夜郎国,夜郎王与九层山、老王山、月亮洞,有了神秘、传奇的2000多年谜团。

夜郎寻根,六盘水古夜郎时期遗址123处

夜郎国究竟在何处?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牂牁江可通抵“番禺(今广州)城下”。

今天的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境,是北盘江的主要流经地,但北盘江上游段的盘县、水城、六枝段,就是古时的牂牁江。因此,夜郎国的王都,应在牂牁江畔的六枝毛口。

迄今为止,毛口的牂牁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等,都成了古夜郎都邑的见证者。

2013年8月,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贵州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先生在为《夜郎寻根——六盘水市史前至夜郎时期考古调查新发现》一书中,披露了如下数据:

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近半年艰苦细致的野外工作,六盘水仅史前洞穴和夜郎时期的旷野遗址,就达123处。其中六枝特区49处、盘县50处、水城县18处、钟山区6处。

此间,若按县域面积算,六枝特区成为发现古夜郎遗址最多的地方。

夜郎寻根,六盘水是贵州史前古人类发现最为集中的区域,从30万年前的“大洞人”,20万年前的“水城人”,1万年前的“桃花洞人”,到2000多年前的夜郎先民,人们选择六枝毛口、郎岱、水城、盘县作为自己的家园,不足为奇。

有相当多的历史、考古、民族学家,主张六盘水是古夜郎国都或核心区的一部分,也不足为奇。

请看,1954年贵州省博物馆在盘县红果征集到的“青铜时代的2件青铜锄”;1982年在市中心区出土的龙首铜釜青铜器,均为古夜郎时期的珍贵遗存。

考古学家们认为,“千古夜郎之谜,极有可能隐藏在一个个长满荆棘的神秘洞穴中”。

对夜郎国,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这是刻写于公元前西汉时期的文字。

仅此一句,非同凡响地令后世揣度千年。

夜郎国起于何时又终于何时?它的统治的区域到底有多大?包括哪些地方?中心区域又在哪里?为什么“夜郎”故地之争总难消停?是不是与今天的安顺地域有关呢?

在研究中,夜郎国的本土的疆域界线和中心地域,历来看法最为分歧,有主张在省内外各地者,不下十余种。据《史记·西南夷传》记载,有“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而“牂牁江”据多数学者研究考订,即今北盘江,在今贵州西南部,似不出今普安、晴隆、盘县、兴仁范围。

本土的疆域界线东接且兰,即以流经今镇宁、关岭之打帮河和流经今紫云、罗甸之涟江(蒙江)与且兰分界;南邻句町,即以今黔、桂边境之南盘江为界;西连漏卧,即以今滇、黔边境之块泽河、黄泥河为界;北毗鄨(即今贵州黔西、金沙一带,或说在今遵义),应即以今乌江南源之三岔河为界。

按此划分,今安顺地域即在夜郎本土与且兰国的交接地域内。这里所说的且兰国由牂牁国演化而来。

在众多的争论中,安顺不止一次与夜郎发生纠葛,是因为“夜郎”这一概念曾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多次出现。但夜郎国是否曾经有过以安顺为中心的历史呢?清代被尊为西南硕儒的郑珍在他著的《牂牁十六县问答》中说:“安顺府,即汉夜郎县地”,后人多从此说。这里所说的夜郎县,是指西汉武帝派唐蒙入使夜郎国时,经与夜郎王商议设置的夜郎县,以夜郎王多同的儿子为县令。当时夜郎地区还未设郡,夜郎县治在今关岭一带,故有郑珍一说。并不等于汉时存在的夜郎国就以安顺为中心。

汉朝取代秦朝建立中央政权之后,夜郎仍独立于汉朝之外,割据一方。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到汉武帝登基时,西汉王朝已经度过了66个春秋。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但发动了反击匈奴等一系列战争,拓展疆域版图,还同时着手恢复因秦亡而中断了的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毫不犹豫地开始经略西南,将西南夷纳入汉王朝治下。

元鼎五年(前112)南越造反,汉武帝决定从夜郎地区调兵进行征讨。且兰君长听说要抽调本国军队去打南越,借口青壮年随军远征后会遭邻近部落掳掠,抗命不从,杀汉使与犍为郡守率众叛乱,西夷的邛、筰等部也起而与之呼应。

汉武帝果断地对且兰的叛乱给予打击。一番征讨后,且兰、邛筰首领被斩杀,汉武帝随即在这些地方置郡设吏。夜郎王没有卷入这场与西汉王朝的对抗,不仅派出夜郎军随驰义侯南征,还按照汉武帝的命令,参加了八校尉击灭且兰的战斗,是唯一应命出兵的地方政权。结果显示,夜郎王的选择是明智的。

元鼎六年(前111)冬,两支汉军抵达番禺历经五世93年的南越国灭亡,原南越国属地被汉武帝划分为9郡。其后两年,汉军兵临滇国,在强大的汉军面前,滇王放弃抵抗,举国归降,汉武帝在滇国属地设置益州郡。

长期为患的南越政权被消灭了,比夜郎更遥远的滇国也亡了,汉武帝却没有乘势将夜郎灭掉,仍然保留了夜郎的王号,允许其继续存在。

《史记》有一则记载,“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其实授印时,滇王已举国降汉,滇囯已被西汉政府设置的益州郡取代,汉武帝赐予滇王的不过是一个封号,独夜郎王继续在自已的领地掌印执政,可见夜郎在当时的历史地位。

滇王印已于1956年在晋宁石寨山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夜郎王印至今不知所终。这又是夜郎留给今天的一个谜。

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在夜郎王地置牂牁郡,下辖夜郎县,夜郎国仍然存在,领地就在夜郎县辖地范围内。西汉政权对西南地区实行的是郡县制与郡国并存的政策,郡县的设置并未影响方国的生存。中央朝廷对夜郎执行的也是一种比较温和开明的政策。在确保国家疆域完整的前提下,只要夜郎不公开叛乱,便与其维持和平内属关系,尊重夜郎地区的“故俗”,不干预夜郎内部事务,不在夜郎地区征收赋税,不因设置郡县或筑路向当地居民搞摊派等等。多同以后的夜郎统治者大都乐于接受这种政策,这正是夜郎与汉之间能维持百余年和睦关系的原因。

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自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授王印之后,夜郎保持了80多年。作为西南夷地区最大的政治实体,夜郎在周边部族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加上受到汉王朝的器重,西南各部自然无人敢与之争高下。但世间万物总免不了发生变化,政治格局也是一样。经过了汉王朝的几次用兵,设郡县和改变隶属关系,夜郎国的势力范围和实力已缩小。其君长虽还称王,但在厐大的汉王朝国家政体中,它不过是新设的牂牁郡中的一个县而已。

汉武帝死后,到了汉昭帝时,与夜郎相邻的句町、漏卧两个侯国的势力不断增长,隐然与夜郎形成比肩之态。在夜郎族群中,句町参予镇压姑缯、叶榆反叛,被晋封为王以来,势力大为增强。于是,句町在势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不甘于夜郎的控制,进而欲与之一争雄长。

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及至成帝河平年间(前28至前25年),夜郎王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为争夺土地人口,“更举兵相攻”,互争雄长。“牂牁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于是汉政府先派大中大夫张匡前往“持节和解”,劝导争战三方停战言和。但夜郎王兴恃强跋扈,“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调解无效。

夜郎王兴的敌对态度促使汉王朝下了最后的决心,采纳大将军王凤的奏议,“罪恶未成,未疑汉家加诛”选调陈立为牂牁太守,前往执行。

陈立到郡后,遣使劝谕夜郎王兴,“兴不从命”。陈立带从吏数十人前往,到且同亭后召兴,兴即带领数千人至且同亭,陈立用计将夜郎王兴与随从隔离,历数其罪状后,果断将其斩头。随兴入见的众邑君,都称道陈立的行动是“诛亡状,为民除害”的义举。并主动表示愿意“出晓士众”,遂将“兴头示之,皆释兵降”。夜郎王兴被杀,使句町、漏卧的统治者感到极大震恐,急忙向陈立“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表示悔过。

夜郎王兴的岳父翁指不甘心失败,又拥立夜郎王兴的儿子邪务,并“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于是,陈立在当年冬天“奏募诸夷”,同都尉、长史等人率领前往反击。翁指“据厄为险”,胁众坚守。陈立一面“使奇兵绝其道”,另方面“纵反间以诱其众”,领兵夹击,“攻绝其水道”,即将翁指军取水的通道断绝,于是翁指军在粮尽水竭的情况下,更加众叛亲离,不再愿为翁指卖命,遂“共斩翁指,持首出降”。

六盘水与古牂牁古夜郎古且兰神秘古国的前世今生

至此,历时200余年的夜郎国结束了它的历史,最后被消灭了。

在此之后,“夜郎”作为一个名称,不断被不少朝代所采用,以至到了当代,以“夜郎故地”自居者屡现于报端,为了理清这一历史的纠葛,现将战国之后诸“夜郎”简况作一陈列:

朝代纪元 名称 治所 隶属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夜郎县 贵州石阡县 象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 夜郎县 贵州关岭县 犍为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夜郎县 贵州安顺 牂牁郡

晋怀帝永嘉二年(308) 夜郎郡 不详 宁州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 夜郎县 贵州贞丰县 夜郎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夜郎县 贵州石阡县 夷州

唐太宗贞观八年(635) 夜郎县 贵州岑巩县

或湖南新晃县 巫州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 夜郎县 贵州桐梓正安 珍州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夜郎州 贵州桐梓 黔中都督府

夜郎国的历史早在夜郎王兴被杀后就已经结束,这些郡、州、县,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以“夜郎故地”自居未尝不可,但与作为方国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夜郎国相比,毕竟有很大差别。夜郎国在西汉成帝时期被牂牁郡取代后,这些郡州县,只不过是一些沿用旧称谓的符号而已,位置区域也都发生了变化,与夜郎国已经沒有任何承袭关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