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的農村孩子來說,讀書無用嗎?

Thirtyyapi


如果說農村孩子讀書無用,此時此刻回答這個問題的就沒有我這個人,所以答案很明顯。

我出生於偏遠的西南大山裡的一個小山村,要說村子偏僻到鳥不拉屎,雞不生蛋那有點誇張,不過小時候的我見過的世面大概也就是鳥拉屎,雞生蛋這樣的小場面。

我出生的小山村很小,站在山頂往下看,感覺要是往山下撒泡尿,整個小山村立馬會被沖走。

說抬眼便是山都是在誇大,準確一點,抬腿便是山。

如果沒有讀書,我想現在的我,和村子裡大多數的兄弟們一樣,正在烈日下,在嚴寒裡,勞作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



從這一點上看,讀書至少改變了我的工作環境。雖然說不上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不用像兒時的小夥伴一樣,為了生計如此辛苦。

另外,我想說的是,如果不讀書,要在頭條成為一個情感作者,要在悟空問答回答那麼多情感話題,是絕對沒有可能的事。

有些人說讀書無用,可能是期望過高,而讀書太少。

我是村裡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現在回家,鄉親們都是用一種崇拜的眼光看我,家族裡有大事,也會徵求一下我的意見,也會有晚輩向我諮詢一下學習方法什麼的,我覺得就挺不錯的。

如果沒有讀書,這一切我想會是另外一種情況。



讀書不是沒用,而是要看怎麼讀。

我不是一個課堂上喜歡聽講的人,但是我喜歡讀書。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看完了我父親一大箱子的章回小說,所以語文成績一直很優秀。

我父親文憑是小學三年級,但是他喜歡讀書,所以在村子裡,他是一個特別明事理的人,也很受人尊敬。

老實說,讀書在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提升一個人的認知,拓寬一個人的眼界方面,是有些極其重要的作用的,這一點我親身體會。

如果僅僅是從一個人是不是獲得很高的文憑,是不是有一個別人羨慕的工作,有一份不低的收入來判斷讀書是否有用,我覺得這書也算是白讀了。


用戶52103814396


我是農村山溝裡出來的,我可以大聲的說,讀書拯救了我,改變了我的人生!在我小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讀書。雖然當時不知道讀書可以改變一切,就是覺得讀書是最快樂,最享受的一件事。因為讀書時可以忘卻割帶刺豬吃草的痛苦,讀書時可以忘記放牛被牛角勾下河的惡夢。


讀初中時,政治老師是城裡人,在大城市讀過大學,他給我們講了很多大城市的見聞。我那時就立下理想,一定走出大山溝,去大城市紮根。作為一個生在重男輕女的農村女娃,想讀多書是多麼困難的事!高中畢業後,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家裡死活不給學費了。那時不像現在有大學貸款,只能逼迫外出打工。來到繁華的廣州,望著車水馬龍的公路,茫然失措!在一個廠裡幹了一年的文員後,決然回去再讀大學,完成自己的夢想。



經過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大學本科學歷。圓了兒時喜歡讀書,成為老師的夢想。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孩子們讀書的好處,讓他們珍惜讀書時代的每分每秒。讀書也許不能使人成為富翁,但是讀書能讓農村的娃改變命運。今天的我,幸運的成為一線城市的一員。幸福充實的過著每一天!


領悟教育


這是哪個人說的讀書無用。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你有沒有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初中畢業和大學畢業這就不是一個層次,我給你掰扯掰扯,你看初中畢業才上九年學,大學畢業最低也要上十六年吧,初中畢業比大學畢業早進入社會七年,這七年裡面就算一年剩2萬塊錢,七年就是十四萬,也就是說你大學剛畢業,人家已經有十四萬的存款了,就算別人高中畢業也比你多八萬,短期看來是大學畢業的生活條件不如他們,但是人不能只看眼前,一輩子長著呢。

人一定要讀書,讀書使人心眼明亮。

你在花1分鐘的時間看一眼下面的文字

騰訊馬化騰,深圳大學理科學士學位

百度李彥宏,山西陽泉高考狀元,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搜狐張朝陽,獲得麻省理工博士學位後,繼續博士後研究

當然還有我們悟空問答的大老闆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

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你看到後是不是還會認為讀書沒有用

我是古典青年,以上個人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古典青年


對於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說,讀書其實是最有用的一條路。儘管現存教育存在有不公平以及自身的缺陷,但你無法否認通過教育讀書是農村孩子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甚至有時候是唯一途徑。通過讀書受教育,然後參加高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是以後自己參加工作的重要基礎。你可以說一些很早就不讀書的孩子已經在工作賺錢養活一家人,但你要知道,你通過讀書所獲得的東西是你一輩子的財富,你可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廣闊的視野,而這些東西不是物質所能帶來的。




鑑車主


我是農村孩子,06年大學畢業。從我自己親朋好友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讀大學還是很有用的。

我只講自己家族和幾個好朋友的情況。

我家在廣西農村,家族人口比較多。爺爺這一輩,有兄弟6人,父親這一輩有叔伯15人。我這一輩,初中以上年齡段的兄弟姐妹大概是30人。其中,父親這一輩只有十叔讀過職業技術學院,十二叔讀過電大,其他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甚至很多連小學都沒有讀完。我這一輩只有我大學畢業,其他兄弟姐妹基本上是小學畢業,只有幾個讀了初中。沒人讀高中。

相對來說,我和兩個讀了書的叔叔,在家族中的經濟和生活狀況還算比較好。

十叔技校出來,換了好幾份工作。現在在他一個朋友的公司裡面做一個小主管。十二叔畢業出來,先在村裡的學校工作,後來調到了鎮裡面,負責學校的財會和後勤類的工作。他是家族裡面唯一在鎮上買了房子,和最早擁有小車的人。我畢業後在廣東工作,現在也算是有房有車。

其他叔伯大部分長期都呆在村裡面,以務農為主,如果有一些建房子或修路的活就會去幹,總體來說收入很低。

出來打工的,也沒有什麼成就。我爸是最早出來打工的。大概93年就開始出來,做的是體力活,後來又帶了我的幾個姑一起出來打工,但是多年打工下來,還是一個底層的打工者。九叔在外打工多年,而且都是廣州深圳這些地方,聽說工資不低,但是存不到什麼錢,甚至有段時間還問家裡要錢。十三和十四叔出去打工一兩年,回來就娶妻生子,做農民。


我這一輩。大哥之前在外面打工了幾年,現在在家裡面安心種地。二哥在岳父幫助下,在市場賣水果。據說收入還不錯。五弟去過北京,下過海南,轉了幾年,現在回到我們市裡送快遞。六弟年紀輕輕,娶了老婆之後,一連生了三個孩子,一直呆在村裡,幹活也不賣力,基本上靠父母。八弟是一個社會人,後來去打工帶回來一個媳婦,岳父還給他一輛五菱宏光做嫁妝。可是後來抵押掉了。現在還在混著。其他一些比較年輕的弟弟妹妹,整天在村鎮上閒逛,肯出去打工的也沒幾個。

村裡面和我年齡相仿的只有五個人考上了大學。現在一個在縣級市做公務員,在單位有一套170平的房子,去年在市裡面又買了一套。一個在深圳工作,前兩年買了車,今年買了房。一個還沒有結婚但自己也在市裡買了房。另一個女的嫁到外地,情況不清楚。其他沒有讀大學的,要麼在村裡結婚生子,要麼在打工,大部分收入一般,只有幾個收入比較好。

其他地方情況我不知道。但從我自己家族的情況來說,我很慶幸自己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給了我穩定的工作。給了我房子車子等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我覺得讀大學還是很有用的。



教育思考520


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書到用時方恨少。自古以來,做大事者,非讀書人不可為也。當然,社會的確存在這種現象:大學生經濟不如高中生,高中生經濟不如初中生。例如:福耀玻璃的老闆是初中生,而幫其做事的都是大學生,甚至普通員工都是大學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隨著改革開放,工作崗位越來越多,當讀書的還在學理論知識的時候,沒讀書了的已開始在社會中滾爬,一年一年的學會了賺錢的技能。而當讀書的走入社會的時候,沒讀書的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開始更上一層樓了。而讀書的專業不對口,必須從頭再來,再加上書讀多了的人問題考慮周全些,做事愄首愄腳,不敢衝不敢闖。所以導致了大學生不如高中生,高中生不如初中生的現象。



珅哥談風水



如果把讀書做為一種投資行為,短期內用物質回饋來衡量讀書是否有用,那麼對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講,讀書確實無用。

讀書無用論今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文革後期和改革開放初期,都曾出現過。今天主要出現在農村,農村父母對孩子上學讀書持懷疑態度,認為花費十來萬上個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了,也是掙錢太少,還不如那些學歷低的人過得好,甚至不如農民工掙錢多。既要承受高額學費,還浪費四年打工時間,讀書太不划算。



如果僅從金錢收益來看,我同意讀書無用,讀書無法增加家庭收入,甚至還會因高額學費,導致家裡債臺高築,陷入經濟危機。


但是,上大學更多是養成終生讀書的習慣,培養訓練自我學習、教育並進步的能力。提升了個人修養,轉變了思維方式,收益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上大學更像是精神超市,投入的是金錢時間,收穫的是精神財富。從這方面來講,無論是誰,我覺得上學讀書都是值得的。

個人看法,歡迎討論。


淡墨流香


讀書行不行、有用嗎?肯定有用,關鍵是你的選擇問題。

我的山區的農村老家的孩子,我大學211大學畢業回到老家的縣城,如今考入事業單位月入6000元,完全憑藉自己的努力打拼,現在購買了130平的樓房16萬的私家車,我現在我覺得是我讀書換來的。

對於說讀書無用的原因個人覺得如下幾點:

1、辛苦讀書多年,到最後進入社會換來的經濟效益或者說收入還不如不怎麼讀書的人多。

2、或者看到有些不光彩的地方,通過家人的關係等不文明的渠道有優越的工作等環境。

3、自己讀了多年書,到最後發現都忘記了。

4、真正在社會立足之後,發展從事的與自己讀書掌握的內容無關緊要。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於山區的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是一件長久的事情,讀書從5-23歲之間,這個年齡段需要一直有上學讀書的投入問題,畢竟讀書投資時間長不知道將來能不能有回報,所以很多人等不起啊!比如山裡的孩子,爸媽在大城市打工,一個月按照3000元計算,從初中、高中、大學等畢業一共需要大約10萬元,如果孩子早工作可能為農村的家庭掙10萬元。所以有些人覺得讀書無用是有一些事實根據的。

個人來說說自己的觀點:同是村裡的一起長大的孩子,我初中畢業又開始讀高中,然後靠大學,雖然上學的時間長久一些,但是如今的收入及工作環境比較體面更高一些。因為現在工作一來看學歷,二看你掌握的技能、能力,三看你的資歷。

有一個觀點值得我們研究:1、讀大學不一定立馬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不讀大學可能機會更少一些、更難迎接美好的將來。

2、農村孩子讀書不一定有一切,但是讀書是一個敲門磚,讀書以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對農村大多數孩子來說,讀書無用這個觀點太偏面。


小希時間


誰要是說讀書無用論,那他就別去讀書!

誰要是說農村的孩子讀書無用,那他就是在誤導農村人,在誤導農村的孩子!

不說城裡的孩子,就說農村的孩子,農村就那麼點土地,如果像東北地區一年只種一茬糧食作物的話,一年也就是在種地與秋收時幹兩個月的活,其餘的時間即使有農田的田間管理的話,那田間管理的活也是不累的,也可以說是很輕鬆的!

就那麼點地,就那麼多活,那農村孩子的出路就是讀書,不讀書也只要是打工,也就是書讀的少的農村孩子才會出去打工的,雖然說讀書的孩子將來讀完了書也可能打工,那讀書與不讀書的孩子都去打工,那兩樣的打工的概念是不一養的,他們兩個打的工可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

讀書的孩子打工也是白領,他不會在光天化日的環境下打工,他不會在風雨中打工,他可能坐在辦公室裡,他也可能在研究所裡,他的各項福利待遇會有保障,也沒有人會拖欠他的工資!

而不讀書的打工者們,出的是苦力,乾的是髒活累活,風裡來雨裡去,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甚至有的打工者在年關來到了,而打工的工錢還被拖欠著!

也可能讀書打工者的收入,暫時不如不讀書打工者的收入高,但是讀書打工者的工作是長期穩定的,而且沒有後顧之憂,工資福利待遇也會每年都在調整增加之中!

所以農村的孩子要想有前途,要想出人頭地,要想離開那隻能填抱肚子的一畝三分地,就一條路,就去讀書,而且還要把書讀好了的!

【社會現象,情感問題,全面觀察,綜合解析。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悟空問答!】


從善如劉L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想說,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大學畢業生就業環境的惡化,使得讀書無用論在在農村很有市場,但是從我十幾年帶出的學生情況來看,我想說讀書無用論,是錯誤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說,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首先,這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誠然,農村孩子上大學也有混的不好的,不上大學也有混的好的,但是這裡有忽略了一個比例問題。不能因為馬雲比北大畢業生有錢,就說上北大沒有用。



其次,這犯了只看眼前利益的錯誤。出去打工比剛畢業大學生拿工資多,這個很正常。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呢?退休之後呢?單純打工會一直比畢業後上班收入多嗎? 生活保障能一樣嗎?


最後,這犯了只看表面現象的錯誤。也許很多大學畢業生收入並不比打工高,但是生活品質呢?孩子的教育呢?這些都會慢慢產生差距。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城裡人越來越重視教育,農村人越來越不重視教育,那種刻苦努力的農村學生變得越來越少,但是未來會變得怎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