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伺候老人都是有钱的出钱,不伺候,没钱的出力伺候,你怎么看?

娱乐飛陽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看法,有不妥之处,希望兄弟们批评指正。


首先,伺候老人不容易。不知道答友们有多少人伺候过老人,特别是患病的、瘫痪的老人,我伺候过,知道其中的艰难。我父亲瘫痪了好多年,母亲因为伺候父亲太辛苦去世了,母亲去世后我就把父亲接到了我的家里,他不能动,我天天要扶着他起来走几步,后来一步也不能走了,就长期躺在床上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我给他买了医疗床,能够在床上拉屎,但是有的时候来不及就拉在床上了,我要把他的屁股擦干净,床擦干净。他尿床上了,我要给他擦洗身体。平时换衣服更是麻烦,还有洗澡、理发、洗脚,都不容易。这些还能接受,但是他吃饭挑食,跟小孩一样,动不动就嫌饭不好吃,我们吃的都一样,我把最好的给他,仍旧觉得不好吃,我就觉得特别委屈,妻子更是委屈的落泪。我想起以前母亲总是因为吃饭打他,我都有点忍不住想打他,没办法,只好劝,自己劝不了让姐姐劝、弟弟劝,总不能不吃饭吧!所以,伺候老人不容易,久病床前无孝子呀,这话信了。我照顾一年多,因为工作需要,给姐姐照顾,她照顾了一个月,生气了一个月;后来又给哥哥照顾,照顾了一个月也是生气了一个月;再后来就送到了老年公寓,出钱让别人照顾。



其次,伺候老人有矛盾。伺候老人不容易,而且容易闹矛盾。就说我照顾父亲,父亲就说我的不好,我就特别委屈,他在我家是吃的最好、身体最干净的时候,还说我照顾不好。后来去谁家就说谁照顾不好,谁不照顾就说谁好,我母亲因为照顾她累的脑梗去世,他也没有说过母亲一句好话,我就特别为母亲不值。我不知道其他的老人是不是这样,反正我的父亲就这样气我们。兄弟之间也会有矛盾,谁照顾、谁出钱、出多少都要说清楚了,不然兄弟就不好做了。


再次,伺候老人难公平。伺候老人有公平吗,没有。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出的多,都觉得其他人出的少,兄弟再多,永远都是家务矛盾。你能说这些孩子不孝顺吗?我们兄弟照顾父亲照顾的并不好,但村里人都说我们已经非常孝顺了,没办法,好多家庭都做不到我们这样呀!我姥爷当时年老无依,就在我妈几个姑娘家轮流居住,在有的姨家照顾的好点,有的姨家照顾差点,有的还会有争吵,但是你能让他固定在一家吗?显然不能的,固定到一家更是矛盾重重呀!你想要的公平根本不可能,你想要的孝顺那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要生活的。


所以,我觉得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只要能把老人照顾好,能让他们渡过晚年,我觉得都是孝顺。那些道德绑架的孝顺并不能让老人得到幸福,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呀!


蜗牛侃天


中国的人情伦理体系中有三个结构性维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情感联系。这三个维度彼此共存,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实际的重点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个。

如何解释这三个结构性维度呢?结合伺候老人这个话题来谈一下。

理性计算:伺候老人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误工成本、投入产出比。现代社会,儿女们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而且,很多儿女都是漂泊在外。这种情况下,伺候老人就会出现一个”理性计算”的考虑,因为伺候老人通常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行为。儿女在父母膝下尽孝,通常意味着低效劳动和高工作风险,尤其是如果儿女的工资很高,工作很忙,本身又有一大堆的生活难题比如照顾家人等要解,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另外,孩子在照顾养护老人方面也根本不够专业。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两全的方法就是拿出一部分收入,来请其他兄弟姐妹或专业护工进行护理,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道德义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孝道义务,孝道会得到社会舆论的嘉奖,不孝之名会带来舆论的谴责。

情感联系:就是基于父母抚育之恩,以及为感谢父母之恩而形成的情感联系。

我的观察:“有钱的出钱,不伺候,没钱的出力伺候”多是兄弟姊妹之间的一种妥协与折中。如果兄弟姐妹经济实力都比较雄厚,且能达成共识,那么共同分担出资请专业护理人员对父母进行护理,子女不耽误工作,父母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就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但是如果兄弟姐妹之间经济实力不同,对请专业护理达不成共识,那就只能折中妥协,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种情况下,有钱的需要对兄弟姊妹之间的出力照顾补偿到位,否则,很容易产生矛盾。

所以,我觉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正常,没必要道德绑架。当然,即使出了钱,也不意味着就此可以做甩手掌柜,像定期探望、打电话等一定的情感联系和道德义务还是需要有的。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我觉得,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伺候,挺好的,最起码,各尽所能。我们家是兄妹五个,一个哥哥,四个妹妹,兄妹中,我和哥哥是农村的,再的都是城里人,有远的,也有近的,主要是她们都有工作,不自由,我们的父亲,在我很小就去世了,母亲去世的前两年,卧病在床,当时得的是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话也不能说,当时姐妹都难,她们回来住了两天,说我近,让我照看母亲,我也就啥话没说,把这个担子担了起来,她们走了,我就没日没夜的伺候母亲,我想母亲把我们姐妹拉扯大,确实不容易,我尽心伺候,尽着一个女儿应尽的孝心,当时我过的确实难,婆家还有地要种,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我跑来跑去,婆家七十岁的公公还能帮下我,我忙完婆家又赶去娘家,当时哥哥和我轮流照看母亲,现在想起,幸好有个哥哥帮我,不然真不知道,咋走过来,最后,母亲去逝了,姐姐,妹妹都对我是千恩万谢,说着一遍又遍的道谢,唉,我能说什么呢?伺候母亲,总得有个女儿做么,总不能让兄长一个人担么,况且不可能,我们是兄弟姐妹,我多做点,多分担点,姐妹就能安心,我一直这么想,如果时间能倒流,重新来过,我还是这样的选择,无怨无悔!


zip5


这个分老人!

有的老人很讨厌。谁照顾他,他骂谁!离他远的,平时不管他的,给两钱,他就逢人就夸,总侍侯的难免有个碰嘴,不顺,总嫌弃!遇上这种老人,兄弟姐妹如要有不明事理的,家里就翻了!

有的老人总是求全。儿女忙或者真的顾不过来,请人照顾他,他嫌你看他少了。儿女穷,花时间陪他,他嫌不给钱。家里也会吵!

有的老人总是当圣母婊。那个儿女过的不好钱给谁,或者钱总给儿子,等养老讲,那一个都得孝敬他。有的老人是平均婊,那个儿女都一样。他不知道他在谁那儿养老总是谁要多花钱的。

中国的孝老问题,总是出在老人身上!天下没有不孝的子女,只有不懂事的老人!


用户3381480436301


我认为用钱来衡量孝顺是不对的,尤其是片面看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也不太恰当。

我家隔壁有个老奶奶有六个儿女,其中有两个女人嫁到了外省,两个儿子也是因为早年搬出去单过了,所以老人一个人居住。老人年级大了需要人照顾,但是她却很固执不愿意去任何一个儿女家,只愿意在自己的家居住和生活。所以住在当地的儿女们是一家照顾一个月,轮到远嫁女儿的那两个月,她们就出钱,请生活稍微困难点的儿女来照顾。这些年也相安无事。

另外我所认识的一位叔叔,他家老爷爷去世了,留了一位生活不太能自理的老奶奶,他家也是几个子女一家轮两个月,并且请着一位保姆天天伺候着。

所以我认为如果家庭条件好的子女不能因为有钱出钱就不照顾老人,俗语说:羊跪乳,鸦返哺。难道人连鸟兽都不如么?而且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除了吃穿,更多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


然然未央


此刻,我就在肝硬化晚期妈妈的病榻前照顾,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弟弟和我生活在离老家近400公里的城市,姐姐住在爸妈大概300米远的地方。年前是爸爸在照顾,因为那时候妈妈病还不是太重,又有姐姐帮助。自春节开始妈妈已经进入肝昏迷的二期,坐卧不宁,基本夜晚她自己和陪护的人都无法入睡,因为她不到十分钟要起来一次,爸爸已经70岁了,熬夜这事肯定指望不了他,姐姐辅助婆婆开有早餐店,天天守夜也不可能。于是我和弟弟在本该去上班的时间都走不了。我在私企上班,弟弟在国企上班,十天半月假也许跟领导多说点好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我来说请假再长估计只有辞职了。姐姐有两孩子都成年,我有两个孩子,一初中,一幼儿园,还在假期,目前老公在家照顾。弟弟的二胎再有两月就出生。我感觉我们三都是孝顺的孩子,可现在面对躺在病榻上的妈妈,都很无措。不知道该咋办了?因为乡镇请护工的可能性为零,再说她这病陪护人员日夜都不能休息估计也没有护工愿意干。所以说孝顺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有时候真不是简单的出钱或者出力能解决了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小心肝,肝硬化病人后期是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


梅子111666888


父亲第一次住院,半个月,不明原因的高烧,我白天在,晚上在。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到四点左右回家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医院,守了将近14天,唯一中间有一天因为生病,下午赶不回去医院,想请假,跟自己的母亲打电话,是能不能让大姐帮忙看一下,我就在父亲住院的急诊看病,告诉她我发烧了,诊断出有高血压,要打针,得到一句,至今为止让我从头冷到脚的话。别人出了钱,你没有出钱,你就应该来看护。亲生母亲啊,到现在,不承认,说没说过,没办法,她已经回家了,丢下我父亲一个人在病房,我只能举着吊瓶,从急诊一个人走回病房,守着父亲到晚上八九点,最后其他家里人看不过去替换我,唯一一次晚上在家睡了一觉,其他晚上的时间全部是在医院度过。这种事情数不胜数,至今为止跟父母断绝来往了,这样是我不孝吗?以上所述全部属实,


八姐734


目前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伺候老人是当前的首要义务,如果处理的不好直接影响到亲情,因每个家庭情况不同而采取的办法也不同。但收到的效果是一致的,哪就是亲情还在,让老人安度晚年。

我的邻居在这方面就处理的非常好,老人以经患老年痴呆症很多年,不能自理也不认识任何人,一切归儿子管,老人的退休金和房产都归儿子所有,而其它子女啥也不用管愿意来看一看就看看,不看也不挑。各自安好。

另一家是归二个女儿轮流伺候,一个月一换,当月的老人退休金归当事人所有,而其它的子女不伺候的也就拿不到工资,这种方法也挺好,家人们也都认可。

还有一家完全归一个女儿管,老人的退休金都归女儿但是房产不归女儿,仍然是属于子女们所有。女儿和老公也都退休了就长年住在父母家常年的伺候老人。兄妹间也都认可,也各自安好。

有的家庭出现矛盾就是在钱上沒处理好,还是本着有钱的出钱,沒钱的出力,不出钱也不出力的就不好了。

还好上一辈子的老人子女都多,总会想出办法的,而我们只有独生子女的该怎么办?




罗英华752


六七年前父母快八十了,自己住,但是已经力不从心。我们姊妹五人,当时只有大姐退休了,经济条件不好,继续打工挣钱。我和大哥商量,让大姐回家伺候爸妈,我们四人出钱给大姐补贴收入。周日大姐休息,基本上大哥回家做饭。父亲去世后,白天仍然大姐陪伴老妈,晚上姊妹五人轮班回家睡,不让老妈自己在家。就我个人来说,老小,哥姐从不和我计较,大哥大姐出力最多。大姐生活很不如意,我心疼她,这些年她的像样衣服几乎都是我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意义,不是出了钱就可以撒手不管,而是各尽所能。


发现花未眠呀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对于子女多的家庭,由于各个子女之间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子女家庭富裕,有的子女家庭贫穷。

如果老人有病或者为了赡养老人问题,大多数也都是遵循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的原则。那些有钱的兄弟姐妹,要么当官、要么发财,总之比其他兄弟姐妹强一点。所以他们完全有这个权威,完全可以颐指气使地让其他的兄弟姐妹伺候老人。

而那些没有钱的兄弟姐妹,也自觉理亏,比不上其他有钱人,只得用劳务来赡养老人了。



其实这个方法,如果作为子女的几个兄弟姐妹,大家都乐意接受,都没有意见,那么这个方法也是最好不过了。各有所长,各取所需吗?

有钱的就多出一点钱,让其他兄弟姐妹得到实惠;没钱的就多出一份力,也算是尽到了一份孝心。

不过对于那些有钱的兄弟姐妹来说,在多出钱的同时最好也给父母以心理上的慰籍,不要借口自己忙和出钱了就逃避伺候父母的义务。对于那些没有钱的兄弟姐妹,还能有什么说的呢?好好地伺候好父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