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被穷养大的女孩,长大后,为什么还是畏畏缩缩的。大家有同感么?

杜杜行了吧


人们常说:“富养女,穷养儿”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富和穷都是有度的。而我不是被富养大的,是穷养大的女孩。



第一、小时候家里穷,爸妈做不了主,而爷爷奶奶都是老思想,重男轻女,加之我是家里老大,所以都遭大家嫌弃。有好吃的了先给弟弟,弟弟不吃了才给我,不记事的时候就不知道了,自记事后,就没有买过新衣服,直到我上中学,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衣服,那就是校服。其他的衣服都是大姑家女儿不穿了才给我的,上中学后我就发誓,以后一定要挣好多钱,给自己买喜欢的衣服,现如今已结婚生子,生活条件中等,但舍不得给自己买很贵的衣服,冬天的羽绒服两千多很正常,可我舍不得,只买一千的,这或许就是穷养大的后遗症吧!穷到骨子里了,许多事改变不了。

第二、太穷就会很自卑,初中阶段,大家都不成熟,也不对比,我发奋努力学习,三年来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全校前三,当然也进入了理想中的高中,应当是很庆幸的事,可就是因为是穷养大的,由于高中都住校了,同宿舍的人自然多了对此,我没有多于的钱买护肤品,脸上不抹油,所以舍友们都笑话我,于是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学习也一落千丈,从前三落到后十,班主任谈话,各科老师谈话,家长谩骂,最终逃学,从此之后就离开了学校,成了打工族。虽然自己能挣钱了,可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了,可自卑感一直存在,想摆脱却逃不掉。

以上是我自身例子,也是穷养的后遗症。或许会跟随自己一辈子。


果果爱妈咪


我自己的一个观点:自卑、不敢花钱与其说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有关,不如说与生长环境、父母的性格、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方式相关。

孩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1.先天性格,这点主要源于生物性遗传;2.后天环境,即生长和受教育环境。

身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觉得可以配合问题中的个案来解读。一个农村亲戚,想要男孩,结果连生4个女孩,不得已把其中1个女孩送人。如今这4个女孩都已长大成人,因为送出去的女孩后来一直跟亲戚有联络,所以得以一窥遗传与后天环境对孩子差异性的影响。

送出去的那个女孩,是被送给了当地县城里的一个家庭抚养。从小孩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可以说锦衣玉食,属于典型的富养。而留在亲戚家3个女孩子则属于典型的穷养和放养模式:姊妹们之间的衣服经常换着穿,姊妹们没有玩具和零食,农忙时节还需要去地里帮父母劳动等。5岁以后送养女孩几乎年年都要到亲戚家拜年,跟亲戚家的几个穷养的女孩子站在一起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那么,成年后,一母同胞的几个孩子不同的生长轨迹又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人生印迹呢?

送出去的那个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美女。虽然从小生活条件优裕,但长大后感觉性格稍显内向,不够合群,在待人接物花钱等方面,明显感觉不够大气。而留在家里穷养的女孩,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大大咧咧、大手大脚、极开朗极活泼和自信的女孩子,而且,这些女孩子的花钱和挣钱、与人分享的能力似乎成了正向对应关系,我们常说能花钱才能想着去挣钱,由于花钱大手大脚,所以她们想办法挣钱的能力也超越了同龄人。

为何如此?我觉得源自生长环境,父母性格、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送养出去的女孩,虽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典型富养,但这种富养只是单纯物质意义上的满足。而精神层面的“给养“,比如为人处世、生活方式和习惯、生活态度和生存哲学,更多是来自于父母耳濡目染式的熏陶教育。也正是在后一个层面,送养女孩和留养女孩长大后的人生出现了“分叉”。

其实我家的故事也是一个例证。出身农村,典型穷养,家里4个兄弟姊妹。但长大后都属于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在花钱上大手大脚、绝不吝啬的人。而这种性格,与其说来自富养,不如说来自父母的性格遗传和后天熏陶更靠谱。

现在人们把“富养”、“穷养”过于“狭隘化”、“物质化”理解了,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起物质层面的“富养”,精神层面的富养才是具有真正决定意义的,而后者则来自父母身体力行的和“榜样”和“示范”:比如豁达、阳光、自信、开朗、积极向上、享受当下等。一个眼界、做人格局太小的暴发户很难培养出大格局的孩子,但与此相对的落魄贵族却可以。

最后有感于现在的种种“育儿宝典”、“教育宝典”等说一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所以也应该千差万别,适合别人家的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像这种“穷养男、富养女”等大都是以偏概全,惰性教育思维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观察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而不是拿着别人家的教科书来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地模仿。


孙卫华


我就是穷养的,最大的感受是,穷怕了,也穷习惯了。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高二的时候,夏天,父母离异,不知道是出于补偿还是什么心理,母亲带我去买了很多新裙子,那是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后,第一次穿裙子。

买裙子的时候,母亲感慨,她年轻的时候生女儿,就是想能够有个洋娃娃能够打扮,天天给她穿好看的衣服。而我就像个男孩子,从来不爱穿裙子。

excuse me?

妈你知道小学四年级那条裙子我大夏天舍不得换连着穿了两天被同学追问是不是有两条一模一样的裙子时候的心情吗?

谁说我不喜欢穿裙子了?

我也得有裙子才能穿啊!

我跟母亲说起的时候,母亲轻描淡的说:“你也没说过你要啊……”

你也没说你要啊……

因为我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要啊。

我从来就不知道,原来我是可以提出要求的。

所以我从来不跟母亲说我想买衣服,一条阔腿的黑色裤子春夏秋冬穿了几年,每年最盼望过年的时候,因为会有亲戚送我新的衣服。

我旧衣服,难看的衣服穿习惯了,甚至不敢穿好看的衣服。我怕别人用不一样的眼光注视我,我习惯了缩在自己像乌龟壳一样的衣服里面,掩饰自己。

我对美的衣服没有了向往,甚至一度不知道如何搭配才会好看,对衣服的追求只有蔽体,温暖两个要求。

直到高三毕业,女伴拖着我去逛街,把我推进了衣服的试衣间。

“管你觉得好不好看,试了才知道。”

我才知道,啊,原来我也能够穿好看的衣服,而且穿起来还不赖。

因为被穷养,所以活的小心翼翼,从来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也无法定位自己的位置,做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回报,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自己值得得到什么,不会与人讨价还价,不知道在确定自己价值的时候,所以干脆什么都不提出,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一次两次的讨价还价之中出来的,越退步,越退让,就越让人看不到价值。

我去景点,从来是啪啪啪拍照,不拍就好像门票钱白出了,昂贵的纪念品永远是回头上网买,但是上网就忘了,看着同行的伙伴买了很漂亮的东西,心里羡慕,又觉得太浪费钱。

看见新奇有趣的东西,我很少再感兴趣了,只要提到要花钱,我就什么都不想去做了。

室友觉得我花钱很大方,想要什么就买,从来不会像他们一样纠结。

很简单,因为我穷习惯了,买的东西都是能够让我利益最大化的,囤一箱纸,分开买可能需要更多的钱,看似一时花的多,但是平摊下来反而省了钱。

我穷习惯了,所以再浪费也浪费不到哪里去。不过可能因为穷养成的唯一优点是,我习惯了没有钱的日子,虽然永远都在努力攒钱,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挣钱,但是不容易被财帛之物打动。

我体验过没钱的坏处,所以我渴望金钱,但我没有感受过有钱的好处,所以对金钱没有欲望。

我意识到钱是个好东西的时候,我三观已经成型,知道自己挣的钱才是自己的,所以不会为了钱而出卖自己。

在此,希望每一个女孩,不管穷养还是富养长大,都能够被温柔以待。


绯寂


我有一对很不靠谱的老爸老妈,老爸很聪明能干,也很爱玩,挣钱很有门道,可有钱他就拿着瞎折腾,折腾完了再重新挣,老妈不会持家,对金钱没有什么计划,导致我从小生活大起大落,家里有钱的时候,别的小盆友每天5毛到1块零用钱,我爸就给我100多揣着,那个年代对于孩子的消费来说可以爱买什么买什么,一般大人一个月工资也就200-300多点了,老爸生意失败没钱的时候,导致家里连上街买早点给我吃都捉襟见肘,印象最深的一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油都没有了,老妈给我煮面条吃,没办法把面条搁在空油盆子里,沾点荤,有一次还学费都交不起了,我妈找我舅舅借了帮我交的,在我成年以前,起落多少回我都不记得了!

有时候我像个小乞丐,穷的可怜兮兮的,有时候又是小爆发户,导致我现在很分裂,现在老公对我不错,钱都给我,随我花,我有时候吧,淘宝买个几十的衣服还包邮,肉疼的不行,考虑来考虑去,一直在纠结,我到底需不需要,花了值不值,买来觉得用处不大,就会觉得自己乱花钱了,有内疚感,有时候吧,又跑韩国或者香港去花个几大万又回来,也不觉得心疼,反而很高兴,我想可能跟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汗


JOJO60526666


穷养和富养正好是我和邻居姐姐的写照。我就是那个穷养的,人家是富养的,前提条件是我们两家的父母是收入差不多的。

先说说我这穷养长大的,父母就是那种明明有钱,却从小给你制造出来一种,咱家穷的感觉。让我从小就养成了不舍的花钱的习惯,想干个什么也总是想着,父母那么不舍的花钱,我快算了吧,比如考驾照,同龄人都考了只有我想着,报名那么贵,考下来也不一定自己敢开,再说了,首先父母就认为没必要花那个钱,所以就到现在岁数越大,越不想考了,只能出门挤公交。特别羡慕敢自己开车的女的。



再说说邻居姐姐,人家的父母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小都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能花钱干的事绝不动手,刚流行手机的时候,人家已经用三千多的了,我就最多买个一千的,而且用到大学毕业,自己挣钱才换了一部两千的摩托罗拉。

就因为他们家的花钱是大手大脚的,虽然从小跟他家儿子一起长大,人家也看中我能吃苦耐劳,想让我嫁到他们家,可我却最大的担忧就是,在一起后,消费观完全不一样,肯定合不来就没同意。

结果现在都成家了邻居姐姐嫁了一个穷老公,结婚的时候,没房,就给了十万块钱,人家就凭着从小大手大脚花钱养成的气魄,自己开了一所幼儿园,现在已经年薪二三十万了,什么都有了。

而我,同样嫁了一个穷老公,月薪只有三千养活自己都不够,我却没有创业的气魄只能给人打工,一个月刚够养活自己和孩子。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跟人家的差距,就是来源于,穷养和富养的差距。


喵哥说电影


我从小家里穷!一直穿的破破烂烂,学校里同学给我起的各种难听的外号,但是我从来没给妈妈说过!现在成年给她说,她说家里太穷了,所以没怎么管你们!

就现在,我给我妈妈打电话,她没接到!她会给我打过来说一句话,你给我打过来,我又没有钱!实际上她的手机费都是我冲的!我有时候会哭笑不得!我给她讲电话,她每次都说,害怕把你电话费浪费的!她从小缺钱缺惯了,很喜欢钱,说实话,也挺可怜的!

截止到现在,我的经济水平挺不错的了,但是我还是老买很便宜的衣服,各种促销打折的东西!我想,骨子里的贫穷是改变不了的~

我永远都有压力,老怕钱不够花!就像我小时候参加考试,我刚上完厕所到教室门口,我又折返再次去厕所,我的心情永远都处于一种紧张和局促中!贫穷,让我变得很努力,也让我变得好焦虑!

当然,我在极力改变自己的境况,让生活更加美好起来!



天道孔子


这正是被贫穷长期压抑的结果!

这样家的女孩,如果找人办事,她会孝虑人间方便不方便,我求人家会看起我么?是不是给人添麻烦了,人家有别的要求怎么办?我也报答不了人家,人家条件好,什么也不缺,所以很多机会便悄悄流失了!

其实,这种心理和暴发户一样,走到那里也狗脖子挂个大项莲,仿佛向别人无声地倾诉,我是多么地有钱呀,我可以拿钱砸死你!——这两种心理异曲同工,都不是健康和阳光的!

我有一个大姑,以前在诸城石河头住,姑夫长得矮,又是个农村人说的犟包孙,什么事也不服,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得罪人了,自己体力又不行,养了五个闺女,——自己三间小房,两边邻居都盖了大房,也不和他商量。你想家里这多人口,大姑又有病,穷得厉害,便更受人欺负!我那五个表妹更可怜,过年串门,她们便坐在坑上一角,默默无语,因超生有一个十多年没落下户口,因此在我的记忆中,她们仿佛不存在一般!有时想,富养女儿也是有道理的!这几年大表妹一双儿女却争气,会考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工作相当好!但既使如此,代价仍有点大呀!

好女孩要勇敢!劝仍在贫穷中的女孩,在这个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中,我们不吃他们的,不花他们的,我们该笑便大笑吧,笑声中阳光蓝天白云向我们飘来,我们一定会幸福的!





万里雪飘74


导读:穷养好还是富养好,逐渐成为新时代的年轻父母最关注的教育方式,有的说穷养好,小小年纪就能懂事,能独立,不让父母操心,而有的人则坚持认为富养好,女儿长大后不会轻易就被对方的几颗糖所哄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中的小a,从小被穷养长大,父母呢也不是故意穷养,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真的很艰苦,整个初中都没有任何一分零花钱,而小a整个初中是寄宿的,妈妈在问清楚小a每天的饭量后,每周给50块钱的生活费。
而到了高中,家里的条件好多了,小a还是没有零花钱,可能妈妈从苦日子过来,已经习惯了这种不乱花钱的习惯,高中时期物价涨了,平时还要买一些水果补充营养,所以每周涨到了70块,有时候妈妈因为没有零钱而给了100块,到了下周妈妈就会只给40,原因是上周多给了30。
这样的话,很多其他的社交开销就无法实现,包括上了大学,仍然在钱上被监控的很严格,同学聚会无法参加,好朋友过生日没法买礼物,如果想买一个自己心仪的东西,就要饿着肚子从生活费里省。类似的问题实在太多,有一次小a的妈妈过生日,小a省吃俭用在生活费里省出50块钱给妈妈买了一个漂亮的水晶球摆台,到生日那天妈妈收到的反应是,怎么花这个钱买这么贵的东西,只能摆着,有什么好看的。让小a备受打击。,以后再也不想省吃俭用给妈妈买礼物了。
每次小a想买件漂亮衣服或者买个好吃的蛋糕的时候,妈妈总会说这有什么好买的,不要跟别人攀比,比你穷的人多的是,不该浪费的钱别花,都攒起来。
而现在小a上班挣钱了,却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从小到大养成了不敢花钱的习惯,有一点钱都要攥在手里,有时候买了一些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自己就要内疚半天,无法排解,可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点,有什么不对吗?
故事讲完,觉得时间都静止了,整个人陷入沉思,我们能发现在穷养下长大的女孩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1、在钱方面会算计,从小就知道怎么买更便宜。
2、性格内向,有甚者很孤僻,内心敏感脆弱,同时内心又很坚强。
3、很容易被感动,有人稍微对你好,或者给你一些小恩惠,都特别的感激。
4、自信心不足,有些甚至很玻璃心,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眼光。
同时,我也认识一个被富养大的女孩,小b,谈到对富养有什么感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在金钱方面的认知,小b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青春期,最不可避免的就是脸上长青春痘,小b的同班同学小c也长了,而小c正是被穷养大的女孩,小c因为长青春痘,关注了很多小道偏方,杂七杂八的护肤品,总之是怎么便宜怎么来,结果对痘痘一点作用都没有,而小b选择去正规的医院看皮肤科,虽然医生给开的药膏一只就要300块钱,但是涂了半只痘痘就明显见好,心情也变好,学习过程中也不会被痘痘所困扰。
富养长大的小b面对问题,不会将钱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理性地分析怎样做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直奔问题的症结,从而解决了问题。
当然这都是个别的例子,并不是一味的打击穷养,而是很多家庭做不到富养,所以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虽然有的家庭在金钱方面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精神层面的关怀与教导切记不可缺少,而富养的女孩,教育的问题上不是只有钱能解决的,所以大家不要高估金钱的作用。
重点提示:富养有成本,穷养当然也是有成本的,作为家长该付出的文化教育与精神教育都缺一不可。如果父母能做到以平衡的方式教育孩子,穷养富养并没有任何差别,树立孩子不卑不亢的自信心,才是关键。
今日话题:你是被穷养大的还是富养大的?在教育的问题上,你更赞成哪种养育方式?

格格巫育儿日记


穷养富养是个伪命题。有钱人的孩子,想不富养都不行,哪个爹妈有钱不往孩子身上花?没钱人的孩子,想不穷养都不行,哪有钱去富养?所以不是怎么养的问题,而是家境的问题。没有穷养富养的区别,只有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的区别。

穷人家孩子,因为环境和物质条件限制,他们出来看世界时,会觉得世界够不着,因为她没钱。这自然也会出现不自信,畏首畏尾的现象。但是她们也有优点,我们得善于去发现,比如朴质善良等。



富人家孩子,从小见多识广,什么都接触过,所以什么都不怕,大大方方,态度自然。这都是优点。但也可能有缺点,我们也不能忽略不计。



评价一个女孩子,不能光看她是否自信,是否不畏惧,是否家境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应看她是否善良,是否对弱者有真诚的同情,是否会换位思考,是否会自力更生。只要这样,无论贵贱,都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辉!


王可期


我是留守儿童,奶奶带大的。小时候一个月能拿1块钱都很开心。记得有一年,奶奶给我买了件新衣服,当天就穿上去了,现在都记得是玫红色,磨砂的料子,带扣的。现在我经常买19.9包邮的衣服。不过,我对于吃很舍得花钱,可能是小时候粥喝多了,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然后就喜欢吃吃吃。我162的个子,体重90斤不到,怎么吃也不胖。不用羡慕我,因为平胸。从婴儿时期都没怎么喝过奶的人,小时候经常喝白粥拌咸菜的人,我没什么好说的。记得我上高一的时候,我妈给我300块一个月,还经常说我乱花钱,当时我有一个还在喝奶的婴儿弟弟,我妈在家带弟弟,我爹外岀工作,我妈说她当年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已经在挣钱了,说我成绩不好什么的,然后,我在高一第一个学期上完就退学去打工了。现在我22?还在拿两千多的工资。不过,我总相信日子会好的。我想慢慢的存点钱,以后开个小店过日子。我有时候在想,我什么时候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什么时候能遇到良人,生一个可爱的孩子。穷人,日子再穷,还是要有骨子里的志气。我穿廉价的衣服,过廉价的日子,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我一样舍不得买一件一百多块钱的裙子,书看的都是9.9一本的,电视看免费的。那又怎么样呢。我起码在这浮夸的社会,守着初心过自己的日子。我很穷,我连岀去旅游都是吃泡面,坐火车,但是我舍得岀去看看。人再穷,也要有容纳百川的心胸。看过一段话,忘记是什么内容了,不过一句话能总结:没有文化深度的旅行是浪费。走再多的路,看再多的风景,拥有再多的人生的阅历,都没用。我只想说,那又怎么样呢。我就初中毕业,我什么都没有。有限的生命,教会我珍惜时下拥有的。我穷于物质,但我富于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