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农村有些六七十的老人还在下地劳动?你怎么看?

哥贵3


心酸,看到这个题目就心酸。农村何止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地干活?很多七八十的弯腰驼背的老人还在地里扒吃的。

致使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地干活的原因很多,就我个人感触来说,有以下几点:



1,农村人勤劳肯干。农村人苦了一辈子,很多人都是从吃不饱甚至饿死人的年代走过来的,他们勤劳、肯干,在家闲不得,不管是大活小活都要去地里干,能帮孩们一点是一点。



2,生存压力大,不干不行。现在虽然农村老人有了新农保,但每月养老钱不足100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实在不经花,他们必须下地干活补贴家用。还有现在农村结婚彩礼婚房的得几十万,孩子结婚有些人家得欠几十万的帐,这些帐对一个家庭来说得好多年去还,老人们有还帐的压力。指望养儿防老也现实,现在农村供养一个大学生几乎能花光所有的钱,如果家里再有个男孩结婚还得买几十万的房子,再养爹妈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3,种地收益低。农村种地现在不挣钱,有些甚至赔钱,也就顾个吃喝,还顾不上花,存款肯定也谈不上。大多年份圆吃圆,没有存款就得年年干,只要干不死,就得往死了干。

最后,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中国农民致敬!


咱们农民有态度


农村六七十岁老人下地劳动,这不奇怪,很正常啊!现在还在农村种田主要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农村只要能走得动的基本都在下地干活!

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丢荒在那里又觉得可惜,能种多少是多少,尽量减轻儿女们的负担。有的甚至是专为儿女们种的土特产,每次回家都要大包小包往城里带,有些地域性的老家土特产,在城里是买不到的,只得回家时顺便带去,老人们也挺乐意为儿女们做点贡献。当然了,也有许多是儿女不孝顺,没办法才下地劳动,才能维持生活。

在农村,也有些在乡镇工作或在农村教书退休回家养老的,这些人是不用下地劳动的。他们每天只是打打牌、钓钓鱼……家里老伴、儿女都会把他当财神供着的,生怕照顾不周生病走了,就断财路了。而农民则没有这个待遇,六七十岁也只得下地劳动,土里刨食了!

什么时候农民六七十岁才不用下地劳动?农村俗话里不说了吗?眼睛闭了,就能退休了!


三农新视界


呵呵,我老农今年平60,还在工地干小工啊,很正常的,在老家70,80还在侍弄庄稼呢,没啥稀奇的!

我是位实实在在的老农民,也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工。

我以我老农本人的情况足以回答这问题。

我上有老母亲,今天83岁,下有一儿一女,去年分别毕业,工作不到一年,都未成家。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农业的情况,粮价低,成夲高,产值不亏夲就是好的,靠种地养家根夲不可能。孩子都未成家,工资不是太高,他们得面对成家,买房等管住自己就不错了。而我要做的就是老人的身体,养老等,靠国家每月不到百元的养老金,那是杯水车薪,还有合疗费,电费,卫生费,邻里过事上个礼的……一年下来不得近乎2万元呢,你说说我不干活行吗?

自己身体目前还不错,努力攒点钱,一来减轻娃们的负担,二来等动不了那天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你们说是不?

我想我这种情况在农民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也是回答农村60岁老人还在打工的最佳答案。你们说说是不是?在理儿不在理,我想听听大伙的评论。恭候啦!





一树一世界刘


为什么在农村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劳动?你怎么看?

身为农村人的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也是一些切身的体会!

首先呢!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呢,有很大一部分身体还是比较硬朗的,干农活那自然也不在话下!那为什么还要下地劳动呢?我觉得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就是帮补家用,前面很多朋友都说了,农村人是没有退休之说的,更没有退休金,所以为了帮补家用,更是为了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很多老人能做的都会去种点田地,我们那里有些八十多岁的还去种田!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勤劳朴素的美德!这与农村人世代耕种是分不开的,你叫他不种地,他就没事可做,反倒不自在了!下地劳动不但能帮补家用,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很多人说是因为穷才下地劳动,我不否认有一部分人是这样,但是有很多人家里条件很好的,子女不让下地干活,老人还是不听,我见过有一家为了不让老人种地,把家里的地都种上了树木,但是老人又去种别人家的地,你说这是因为穷才下地劳动吗?

以上是农夫光头强的看法,欢迎评论谈谈你的看法!





农夫光头强


恕我直言,只要有一口饭吃,谁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受这个累。

你以为做一个农民就那么心甘情愿么,他们不去种地吃什么,花什么,拿什么给儿子娶媳妇,盖房子,不用说再去一个小县城花五六千元买一平米的楼房了。

大家都知道,一个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所有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够买两平方米的房子,但是现在农村孩子没有一套楼房,找媳妇比登天还难,年轻人为了过个城里人生活,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也是辛勤劳作,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儿女减轻点负担。

我也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的不易,我真心祈盼每个农民都能有一个幸福悠闲的老年生活,可是我只能是祈盼,除此之外,无能为力!











人已醉梦难醒


《目前为止农村老人的现状》

我是农村人

深知农村事儿

农民的种粮食价钱低

一年剩下不了几个钱

自己盖房子

给儿子盖房子

或者给儿子买楼房

或者供儿子女儿读大学

他们自己也没有什么退休金

更没有什么养老金

自己或者家人生病了更是一笔巨款啊

自己还得善养自己的老人吧

就这样子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还得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劳动着

这就是目前为止农村老人们的现状啊


自媒体202608075


农村耕地只有在发生土地征收时,才会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平时用于耕种,精耕细作,即使是高产土地,就华北平原种小麦来说,每亩地的产值也就是几千元,还不如外出务工一个月工资多。而种植的过程包括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驱虫等等,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守着一片庄稼地远不如打工的投入产出比高。这样来说,年轻人肯定是不愿意种地甚至已不会种地。最后,这口粮田要不荒芜,要不借给别人种,要不就留给留守老人种。

农村的老人大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种点口粮田也算有口粮食吃,吃不完的粜掉自己为自己攒点治病钱。这就是现状。平时谁也不想种地,一旦征地拆迁了,又全部回来抢。估计这算是人之本性吧。



张强律师维权在线


我们从农村出来的或者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农村中种地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他们每天都背着锄头下地,有时候他们从家里走到地里就要一个上午,不是地离家特别远,而是他们现在年纪大了,已经快要走不动了。

我们知道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钱,穷。现在虽然国家对于年纪大的老人每个月都有一些生活补贴,但是每个月几十元的补贴又能有多大的用处?但是总比没有要好,最起码每个月还能买点油盐酱醋。听起来就特别的心酸。

城市中的老人在年老后,每个月会有退休金可以领取,足以补贴日常的生活费用,有的还能省出一大笔。但是农村中的老人在年老之后,除了每个月几十元的生活补贴,其他的还得全靠自己种地,如果自己不再种地了,靠这几十元的补贴就能养老吗?

农村中的家庭都是比较贫穷的,年轻时候拼命的劳作已经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在年老以后,再下地干活已经很困难了,但是他们不想拖累子女,如果靠子女来给他们养老,对于他们又是特别大的负担,所以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只要自己还能动,就算七十岁八十岁了自己依然还会选择自己劳作。

国家的组成,农民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支持国家的发展,在古代的时候他们交赋税,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们交公粮,可是他们现在老了,干不动了,希望国家也能为他们的年老问题多着想。

他们年轻的时候可以自己自食其力,也没有谁想依靠谁,但是他们现在老了,已经干不动了,他们除了种地也没有其他的收入,他们的生活该怎么办?

当然,一直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顾,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照顾家庭,他们也很为难。对于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希望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当然这还是要等到"专家"发话!对于农村养老问题,你怎么看?





猴哥淡看世界


在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地劳动很正常。原因主要在下列三方面:一,考虑到儿子辈要买房,养家糊口,养儿育女,替他们分担义务;二,考虑到孙子辈茁壮成长,想让其出人头地,尽量给他们一点关爱,特别在逢年过节,娃娃们生日的那一天给他们一点喜钱;三,考虑到在不能干活的情况下,怎么生存。特别在有病的时候,尽量不用儿女们的花费。因此,社会应当关注老人,年青人应当善待老人,当然,老年人应当自珍自爱。



-帘幽梦245


关于农村老人六七十岁还要下地干活主要有几方面情况。

第一,光靠种地一辈子没积蓄,基本养老金也不够花销。

第二,农二代不想在农村住,结婚需在县城买房压力大,老人无法期盼子女供养。

第三,怕得病给子女添负担,能干尽量干,心想挣一分就能给子女省一分。

第四,老农传统风俗,闲着觉得是懒惰,更看不惯把土地荒撂。

第五,土地承包为均匀,地块杂乱流转无主。总之是家庭底子薄,爱子心切,传统关念好。

您问的我怎么看,见意只供大室参考。

一是把发展农业和发展经济建设放在平等地位。中央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是鲜明的,由于农村欠缺及大,见效慢,一些地方政府只抓见效快的,而三农问题涉及面广,投资又大,又不能立杆见影,落实农村政第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脚踏实地。

二是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涉农机构,专门调整涉农物资价格。因地制宜地调配粮食品种,适合市汤需求提供准确数,逐步平衡种粮人与社会人员收入差距。

三,政策引导优秀知识青年,参与三农研究工作,提拨有基础有经验有成绩的农村先进村干进入三农领导机构,制定长远现实发展规化,精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种地职业成为竞争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