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认识世界,常常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认识一座城市,常常从一座火车站开始。火车用她逐渐提升的加速度,见证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一座座火车站的变化,更见证着一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小布就带着大家

回顾张家口火车站的发展历程

↓↓↓

张家口站

京张铁路,曾是民族的骄傲。张家口站,因京张铁路而得名。作为百年京张铁路的终点站,张家口站于1909年投入使用。后曾为北京铁路分局直属一等客运站;1984年,张家口站新候车室正式使用;2004年,张家口站广场进行改造;2014年7月1日,运行了105年的张家口站退出历史舞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曾经张家口站承担着张家口客货运输功能,拥有发线6条、站线及专用线30条、3座整车货物仓库和2座货物站台。特别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张家口经常发货的单位就有100多家,包括煤炭、日用品、化工用品等种类,发往全国各地;进入21世纪以来,发货量更是成倍增加,最繁忙时,站里满眼都是调车机,每天50节的货车就要发5列,每年运送的货物量达到300多吨。

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铁路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张家口南站到张家口站间的铁路线路,由于穿越市中心多处居民区、学校、并与城市主干道交叉形成道口,它所带来的交通拥堵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建设的瓶颈。基于此,从2014年7月1日起,经历105年岁月沧桑的张家口站退出历史舞台,这座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口快速发展的老火车站挥手告别熙熙攘攘的客流。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张家口南站

张家口南站始建于1956年,于1957年竣工通车;1994年,张家口南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新修建第一站台、风雨棚和第一二站台间地下通道;1996年,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运量需求,张家口南站在原站址东侧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新候车大厅;2014年,张家口南站独立承担旅客运输任务;2017年11月12日,张家口南站封闭施工改造。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张家口南站最为繁忙的时候,每天装8列货车,每列车53节。

2014年7月1日,随着张家口站停用,所有客货运业务均由张家口南站承担,使得张家口南站的重要性愈发重要。顺利“接棒”后,张家口南站不断改善硬件设施,重点改造车站卫生间、增加饮用水设备、安装车站WiFi。

如今,根据新建京张高铁建设工程要求,张家口南站客货运业务从2017年11月12日开始暂时由沙岭子西站承担,启动车站综合改造项目。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线路正线全长174公里,共设10个车站,分别为北京北、清河、沙河、昌平、八达岭长城站(地下站)、东花园北站(预留)、怀来、下花园北、宣化北、张家口南。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作为新建京张铁路关键控制工程之一的张家口南站,再一次成为新建京张铁路的终点站。

据了解,张家口南站改造工程将建设6台16线的站场和3.9万平方米的站房,站房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盖为双向钢桁架形式。未来,张家口南站按大型旅客车站设计,采用高架站房形式,旅客在高架候车室进入站台层乘车,提高了旅客搭乘效率。待工程完工后,张家口南站将成为代表张家口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建筑和各种交通方式高效接驳的综合交通枢纽。

此外,与新建张家口南站同步投入使用的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项目也于8月24日开工建设,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项目位于新建张家口南站站房南北两侧,总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其中南广场18.78万平方米,具备公交枢纽、长途客运、空铁联运、地下停车等功能,北广场7.4万平方米,具备公交枢纽、出租车落客、停车场等功能。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将实现高铁、普铁与公交、长途、出租、航空大巴等快速换乘。为了增强新建张家口南站南北两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站房地下设有城市步行通廊,以满足交通换乘需要并沟通城市南北。

新建的张家口南站

正向着成熟的中国高铁时代发展

华丽“蜕变”。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不说再见!张家口火车站发展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