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泥鰍要辦什麼手續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徐良山裡山外


目前泥鰍養殖技術基本成熟,每年市場價格相對穩定,養殖週期也較短,且耐低溫和低氧,因此泥鰍的經濟效益與普通魚類的效益較高。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泥鰍的常規的養殖模式有哪些:

  1. 池塘
    養殖,在常見的泥鰍養殖模式,基本各地都能適用,且成本投入較低,養殖土壤偏中性和微酸性黏土,池塘的長寬在20—30米之間,池深在一米左右,水深40—50公分,池底平整,四周做好防逃措施,培養水質做好肥水。

  2. 稻田養殖,是一種生態養殖模式,一田兩用,泥鰍既可以把稻田中的害蟲和浮游生物,這樣水稻也可以不用打農藥了,泥鰍也不需要額外增加餌料,此外泥鰍得代謝產物,也是最好的天然肥料,水稻不需要追肥,因此也是一舉兩得。

  3. 水泥池養殖,擁有管理方便,容易捕撈,水質易控等等諸多特點,魚池不需要建造過大,面積在100平以內,便於日常管理,池深一米左右,池底鋪設20公分左右底泥,此外水泥池建造後需要脫鹼,消毒殺菌,否則會水體鹼性過高,而翻塘。

  4. 網箱養殖,一般將網箱設置在向陽無風浪的湖泊,水庫等水質較好的地方,網箱大小大小均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網箱底部鋪設底泥,此外網箱要高於水面30公分,防治泥鰍逃逸。網箱養殖餌料一般選擇人工餌料,縮短其生長週期。


此外泥鰍養殖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1. 選址很重要,池塘要建在陽光充足,溫暖通風,水源充足,進排水便利的地方;
  2. 池塘消毒,在放魚苗半月前對整個池塘進行消毒,可以按照每平米100g生石灰全池潑灑;
  3. 飼養過程,需要定時,定質,定量,定點投餵,這是飼養動物的基本原則。

林子趕海


如果朋友們是小規模養殖的話我覺得不辦也沒什麼 如果是大規模養殖的話

只需辦理養殖證 銷售營業證 工商許可證

辦水產養殖、繁殖許可證, 辦這些證並不虧的,到時政府會給你一些補助的。現在是鄉村振興政策 然而政策都在變化 ,到時政府補助而自己又拿不出證明材料 ,補助怕就很難拿得到咯!




廣西彪哥


需要辦理水產養殖許可證,營業執照,







大漠農人小麟哥


魚簍暫養可用一隻口徑25釐米、底徑65釐米、高24釐米的魚簍放入靜水中,每簍放泥鰍7—8公斤。如在微流水中暫養,可放10—15公斤。魚簍置於水中要有1/3露出水面,以便泥鰍進行腸呼吸。      網箱暫養網箱可按2×1×1.5米制作。網箱應放置在水面開闊、水質良好的河道或池塘中。暫養密度視水溫高低、網目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暫養30—40公斤。      以上兩種暫養法,要勤檢查,一旦發現魚簍及網箱的孔眼被塞,要常刷,以防魚簍及網箱內的水質不清新,發現死傷鰍魚要撈起。      木桶暫養各類木桶及膠桶均可暫養泥鰍。如用35升溶積的桶,可放泥鰍5公斤。暫養第一、二天,每天換水4—5次,第三天後每天換水2—3次。每次換水換去桶內水體的1/3左右。      水泥池暫養適用於較大規模的出口中轉基地。場地要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的地段,水泥池應有排汙、增氧等設施,進排水方便。水泥池規模不一,一般為8×4×1米,蓄水量20噸左右。採用流水形式,暫養密度每平方米為40—50公斤。若建成水槽型水泥池,每立方米水體的流水槽,可暫養100公斤泥鰍。      泥鰍進入水泥池前應嚴格挑選,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遊動活潑,發現傷鰍、病鰍和畸形鰍一律淘汰。各池中的泥鰍規格要大致相同,可一次放足,也可隨收隨放,但放養前一定要用3%食鹽水浸泡3—5分鐘。另外要注意秋季每日換水一次;秋天每兩日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1/2。雖然水泥池暫養具有暫養時間長、成活率高等優點,但一定要保證池水溶氧豐富,避免因水體缺氧、斷水等因素造成泥鰍死亡。在泥鰍暫養期間,還要適當投餵餌料,泥鰍食性較雜,天然飼料有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螺螄、蚯蚓、動物內臟、大豆、米糠等。投餵應注意動植物性餌料的合理搭配,投餌應做到四定,即定質、定位、定時、定量,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可不投餌。如每15公斤泥鰍每天投餵100克大豆,或再加喂50克辣椒,均能明顯提高暫養的成活率。

2


我是小小馬哥


1只需辦理養殖證

2銷售營業證

3工商許可證

具體諮詢當地水產漁政局(可能單獨設局,可能在水務局或農業局)




雪山老紅


要辦個水產養殖許可證;

要注意的是藏身在池塘的幾大類天敵

1、肉食性魚類。如黃鱔、泥鰍、黑魚

2、昆蟲類。如蜻蜓幼蟲、水蜈蚣。

3、鳥類。如白鷺、夜鷹等。

4、野生蛙類。


風吹蔗k


1只需辦理養殖證

2銷售營業證

3工商許可證


NBA大小事


需要辦理水產養殖許可證


小劉三農


你只管養,他會來找你的


倪窩皆繁魜


需要辦養殖證、工商許可證、和銷售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