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人到底有多可怜呢?

张兵杰love


其他人我就不说了,只说一下我的奶奶,作为一个缩影来反应一下农村的老人有多可怜吧。

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在农村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子女多,并不代表她过得幸福安康快乐,相反,她的日子苦着呢。

我是和奶奶长大的,因为叔叔大伯那时候都不在家,在家时也没人愿意去照顾奶奶,都觉得奶奶年纪大了,又脏又不卫生的,没人愿意把自己的房屋提供出来给奶奶生活起居,这在农村真的很常见,儿子女儿常年在外不回家,家里房屋空置着,都不会给老一辈的住,很多农村的老人。住的房屋都是小屋。

那时候有其他亲戚逢年过节的给奶奶送东西,东西在家里还没有待一天,就被叔叔的女儿给抱走了,你说可怜不可怜。

生活上也没人给钱,那时候奶奶经常去捡麦子,养鸡卖鸡蛋,反正就是能攒一点攒一点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奶奶赶集,走路上摔倒了,住了好几天院,当时我还在高中上学,还是后来家里人和我说的呢,真的觉得奶奶一生很不容易。

日子过得太苦了,最后一个人生活,真的很落寞。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也说说,在我们这儿,有一个八十二岁的老奶奶,天天拾垃圾。但她拾垃圾如同作贼一样,东躲西藏,因为怕儿子看见。儿子不让她拾垃圾,赚丢人。但儿子也很困难,给老人家给不上钱。有一天,老人家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她有一次早上六点起床,没有吃饭就坐车到镇上去理发,身上只有二十元钱,车费四元,理发六元,又买了一瓶杀苍蝇药,二十元完了。她在镇上找垃圾拾,到了十二点。从一个卖酿皮的摊位旁路过,老板娘和她很熟,就招呼她过来吃碟酿皮,她饿,也很想吃,可兜里没钱,只好强打精神说“我不吃,我刚吃过饭”她饿着肚子走回家。说完老人家泪流满面,我也泪水盈眶。希望这则故事能让政府官员,体察农村老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他们可是六,七十年代在农业战线为国家贡献了青春的一代功臣。


顶天立地223212394


首先,讲个故事吧:农村人都一样,老了又没有退休金没人养,我们左邻右舍就有例子:


老人养了三男三女,分家各住各的,男人七十多岁时死了,死了以后留下点钱有一千多吧,她的大儿子领头把母亲的什么都翻了个遍,从被子里面找出了钱,一家几百弟兄三分了;

老人还一只眼看不见,现在快九十岁了,儿女一家一月住,大儿子把她的养老金卡,移民卡,低保卡都拿着说没拿,二儿子好一点,小儿子有时还骂她母亲,问她想咋死有药,有绳,有时把她的电弄坏不让用,他说反正看不见瞎点灯,你说这还叫儿子吗,所以说农村老人没钱真是太苦了;

其次,看看网友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1 这些儿女不是人,既然养不了,干嘛要生,坑老人,又对不起儿女,何苦呢。

2 农村老人的今天。就是农村年轻人的明天,前赴后继。

3 农村老人基本上3分之2的人都可怜,有的性至非常可怜,农村老人不管60,70,80…,只要身体可以动得就得劳动,几乎一辈子都在劳作,农村的事儿只有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人才有体会。

4 人心里只信钱,不讲信义,不讲孝道。只苦累了年迈的父母,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全抛给她们。

5 前几天回到曾经工作的地方,去看一位朋友,朋友不在家,打电话联系一下。她说回老家了,她的姑父死了,是饿死的,生病了,家里没人,两个儿子在北京打工!

结束语:答完这个题,我也在扪心自问,假期应该多回家看看了!祝愿所有父母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游戏大咖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句,我国地域宽广,其他地方情况我不知道。在这里,那些拿着退休金回村养老的人我不说,因为有退休金不用提,我只把在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分享给网友们,看看农村的像五保老人和独居老人到底可不可怜?


一是五保户。有的说他们由国家养老,每年有4500元的五保金,看病全报销,有吃有喝有暖气,生活的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怎么会可怜,我举个身边的例子你就知道了。前几天和支书入村走访时发现有这么一户姓梁的老人,他的老伴刚去世一个星期,看我和支书去就哭了起来,一个75岁的老人,哭的真让我很心酸,老伴在世时,还能有人陪着说说话,这人突然一走,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心里的那份孤单任谁也体会不到,不能不说是可怜。


二是独居老人。社会在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村人外出务工,现在农村里剩下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千辛万苦的给孩子盖起4间小高楼,临了没能住进去,老两口只能在2间的土房或瓦房内生活,有的孩子一年到头不会去一趟,有的子女就是把楼门锁着也没说让父母去住。举个例子我包的村这么一位老人80岁了,一个人住着,我们去的时候,见老人正在切红薯,我就说老人家你怎么不让子女做饭给你吃啊,老人家说自己做的吃的习惯,我环顾四周没见着厨房在哪,就问老人家自己怎么做,老人家指了指旁边的电饭锅说熬点红薯茶喝点就好了。我顿时茫然了,一个80岁的老人每天喝这么简单的茶水就当饭吃了,孩子那么多临到最后却没有人愿意照顾她,不知道该替她悲哀还是可怜。

农村的老人没有城里的老人悠闲,空闲的时间可以散散步,跳跳广场舞,他们经常做的就是干活。农忙的时候干地里的活,空闲的时候有的找零活干,辛苦了一辈子本来到了要享福的年纪,可还是闲不住,有时候这些老人就会自嘲说一辈子的劳累命。所以我在此呼吁国家要多多关注农村的老人,养老不光是物质,更要的是心理慰籍。只有这样,可怜的农村老人才能得到一个真正安享的晚年。


微生农墨


农民是前世杀了人,犯了罪,今生今世身份为农民,身份卑微,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早些年为国家作了不少的贡献,工人有工作可以买社保,农民早些年无资格买,现在可以买了,年龄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且不允许补缴,工人有退休工资,农民只有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难道农民是奴才,只有干活的命,城市农村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还是农民伯伯太较弱 ,不知道反抗,农村老养老问题一天不解决,何谈缩小城乡差距?盼望有关部门深入农村看看他的实际生活状况,农村老人是否真的可怜?一个月几十元能买些啥?生病了咋办?靠儿女养老已不能了,八九十年代搞计划生育,只允许生一个孩子,他们的压力有多大,八亿农民盼望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平等对待每位国人即可。


英165877


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金,七十来岁的出去打工的多的是,只能活到死干到死,






用户17990259980


贫穷地方的农村老人确实挺可怜的,说几个身边的例子吧。



李大爷。今年七十岁出头,身体还算硬朗。种着六亩地。老伴是个残疾人。地里的活基本干不上多少。三个儿子出外打工,家里的六个小孩都丢给他们了。大的十来岁,小的两三岁。老两口每天睁开眼,就是忙不完的活。儿子们从来没有寄过钱。李大爷只好想了个收废品的小生意。每天骑着三轮车走东家,串西家,收满一车就去废品站卖掉。贴补家用。说起来生活,他总是叹气的时候多。



赵大娘。六十多岁。身体不太好。老伴去世十多年了。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常年出外打工。孙子孙女四个小孩丢给她一个人了。家里还有八亩地需要侍弄。

每次,庄稼上需要打农药时,大娘舍不得一亩地10元的工钱,都是自己背着喷雾器去干。打完一遍药,她几乎都要虚脱。前几天,她攒了十多年的一千多块钱忽然被人偷走了,她拿着空空的钱袋,哭的死去活来……



孙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唯一的儿子出外打工去了。媳妇撇下不满月的孩子偷偷回了千里之外的娘家。再也没有回来过。老伴为了还债,东奔西忙打零工。小婴儿,每次声嘶力竭的哭喊,孙婶的心都要碎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那些可怜的农村留守老人,他们真的是逃不开,躲不掉,欲哭无泪,欲述无门!

我是今夕月映。关注三农话题,与您同行!


今夕月映


农村的老人是非常可怜的群体。由于农村根本没有像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老了之后几乎没有收入,只能靠子女养老。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老人年纪大了之后,如果无法下地干活了,那么他的土地就会给子孙耕种。村里有个爷爷,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成家立业之后。自己的老房子成了小儿子的家,他只能由每个儿子家居住一个月,一般都只能在角落的小屋里居住。

孩子产了粮食之后一年给他一百斤麦子,再管住,其他什么都不管了。老人也没有什么收入,至于得病看病,大家压根儿就没考虑到,基本都属于自己熬。

这个爷爷也挺可怜。辛辛苦苦将三个儿子拉扯大,让他们娶妻生子,帮他们盖了房子。盖房子的钱是父亲出一部分,剩余的还是靠孩子自己努力了。结果自己老了,却没有栖身之所,这也是讽刺。而且儿媳之间就赡养问题经常会有摩擦,骂大街的事情我也有印象。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当然说实话,那个时代似乎就是这样。孩子多了,很难一碗水端平,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当鳏寡孤独的时候,却很难安享晚年。

个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储蓄就没有尊严。生那么多孩子有什么用?如果不给自己留存养老钱,一切仰人鼻息,很难有什么生活质量。

现在我们至少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每月都有一百三四十元的收入,至少也算作零花钱。买个油盐酱醋茶,也不用尴尬的跟子孙要。

现在的老人看病是一个大问题,基层医院并不是好医院,看病不仔细;而二级三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也是个大矛盾。很多失能老人需要护理。但是仅凭国家发放的每月一百元失能老人护理补贴,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很多老人只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逝去可能算是解脱了。

未来我们农村的养老金会越来越高的,3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对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额外倾斜照顾。上海市达到了930元每月,北京市达到了710元。

希望通过国家的各种补贴,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老人的压力,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暖心人社


我来说说我的故事,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重男轻女,把我抛弃了,父亲是个干建筑的,母亲有点神经病,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弟弟身上了,弟弟从小不务正业,光媳妇娶了三四个,父亲为他花了一次次的钱,整天不在家,在外面混,没钱就向父亲要,地里的活都是我与姐帮着干,父亲生了不好的病,给他打电话,他还在问确定是不好的病了吗,没确定他就不回了,弟弟回来了,一分钱也没带来,父亲看病都是花的自己的钱,父亲还是走了,父亲还有8万快钱,都让弟弟带走了,剩下个神经病的母亲也不管了,只有我与姐姐隔三差五的去看她,也不敢把母亲借来住,是怕自己一眼没看住,母亲走丢了,脱不了关系,弟弟和我们闹,真的在我家走丢了,可成他亲妈了。


被我要去


答复这个问题之前,我说一句,我国地域宽广,其他的地域状况我不晓得。那些拿着退休金回村养老的人,还有那些特别艰难和五保户的人也不说。有退休金不用提,而五保户由国度养老,有吃有喝有暖气,生活的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

  我只说我们这里的平常家庭的老人。我们这里属于河北深州,对!出蜜桃的深州。如今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时分赶上分地单干的时分,开端种果树,如今水果不行了,那会家家还卖点钱。三十多年,刨去当中盖房子,娶媳妇,我估量手里有几万块钱的人也不是稀奇。

  但是老人们都舍不得花,这才不幸!

  

  一个是老人怕有病。万一真有了病,孩子们即便给你拿钱,也总觉得不如本人有钱便当。即便不病,想买点什么,给孙男娣女点,也省的向孩子们伸手要不是。

  再一个万一孩子们不论呢?我晓得一家儿子们不和,不论老人。老头八十多了,天天拾褴褛。要手里的有钱呢?

  还有即便钱用不上,留给孩子们,总比留债强吧!

  有钱舍不得花,年岁大了也不晓得休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只需能动,就上地。干不了重活,干点清闲的,老婆在家里看孩子做饭。生怕孩子们过不了,干活多再累着。

  

  这才是乡村老人的不幸之处!

  其实与其说不幸,倒不如说是保护孩子们的一片心。我以为这是乡村老人一辈辈传下来的民族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