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立冬後,農民一群群地往山上跑,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晴空萬里,只要看到有竹林的地方,裡面的動靜時不時一陣躁動。去到有竹子的地方,農村人都知道是去挖筍,冬天叫挖冬筍,春天叫挖春筍來區分。春筍長出來露面容易尋,而冬筍卻躲在地下,兩者味道相比較,冬筍更受人們喜歡。靠山的竹林是很多,每當看到有人挖到饞涎欲滴的冬筍,生活在農村的人誰都想去試試,有些人一次次空手而歸無法得到它,心中失落怎麼辦?朋友們不用擔心,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尋冬筍輕鬆挖回家。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一步:來到竹林處先不要急著動手,看竹子大小、新老、顏色。竹子很粗又大,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冬筍,就算有也是非常老,吃起來口感不好。找那些2年以上的新竹,顏色青綠,葉子茂盛,不僅有冬筍,一挖就是並蒂開花,好多個生長在一起,而且個頭大又嫩,炒著吃非常的爽口。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二步:萬物都是向陽而生,就算再怕太陽照射的植物,沒有光合作用也難長得好。竹類大多數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找冬筍也應遵循陽光的一面,背陰處的竹子營養略差,但都不是百分百。很多竹林都是呈斜坡天然地勢,分上下坡的竹子,冬筍有利條件生長在下坡,陽光溫暖與溼潤土壤最多。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三步:挖過冬筍的人都知道不會出現在眼前,需要好眼力去善於觀察地面,快速發現與分辯冬筍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小技巧,來到竹林看地面有沒有不同尋常的凹凸,凸起來的就是冬筍在地下發力往上冒,凹處也是冬筍形成的空。凸起來的用手或工具輕輕一刨就能發現,凹的則用腳去踩踩,腳板感覺有什麼尖尖東西就能斷定是冬筍。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四步:出自農民挖冬筍的老經驗,百試不爽的實踐。每一塊竹林都有主根,也叫母根,其實竹根也分公母,要想挖好冬筍必須先學會分辨母根,冬筍出自母根最多又大個。母根尋找之法,年年都是靠根來繁殖的竹子,有新竹且嫩小,這就是母根分枝,陌生人來竹林,與其盲目尋找冬筍,不如先找找母根,順著母根去挖就一定有冬筍。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五步:土壤肥沃又鬆軟,附近有一排排的竹子,竹葉有點發黃,竹枝密集,這情況說明地下有冬筍把竹子的營養吸收走了。一般挖到一個,那麼這個地方肯定就有一堆,根越粗就越多,農民說發現這樣的冬筍,一天就都夠挖了,收穫會讓人很意外。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六步:有人住的附近竹林,地勢多以平坦為主,這種挖法很簡單。入林後不要隨意走動,人多或人少都要從一個方向開始尋找冬筍。一步步在地上走,向著竹林中間挖,不要以為看似沒有竹子的地方,只要地下有根,可能冬筍藏在泥深處。年年都是熟人挖,很清楚冬筍的生長,做標記也是一種方法。

又到了吃冬筍的季節,不會挖的朋友別擔心,跟著七步驟來尋找

第七步:挖筍要看方向,竹子不管長多高多大,結筍都有規律性。竹鞭在竹林很容易發現,筍都是出在分鞭處,如果不知道從哪挖起,可能筍沒有挖出,還會把無筍的竹鞭損壞又浪費了力氣。正常挖筍要從母枝和母根的前方開挖,盲目的把母竹周圍都挖空,一次性挖出冬筍,很多年都會難挖到冬筍了。

吃過冬筍的人,難忘它的美味,真正會挖的人卻不多,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去折騰,向有經驗的人多多學習,別浪費力氣不討好。冬天室外溫度低,運動後易出汗,注意挖筍後防感冒,爬山與農具使用安全。歡迎大家留言與討論!

本作品由用心看農村原創,熱愛生活,喜歡農村平凡的日子,守住心中這份安靜,人生知足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