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關中東部渭南臨渭區民間社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久負盛名。名目繁多,內容豐富,頗受群眾喜聞樂見。民間社火源於秦漢百戲,發展於盛唐,行於宋,到明清時期有了更大規模。以前,民間社火多是在廟會祭祀表演。解放後,廣大勞苦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了主人,日子越來越富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生活格外幸福快樂。每逢節日過年或大的慶典,農民們自發地或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在城鄉搞起社火表演,一是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二是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三是帶動了文化旅遊業的進程;四是吸引了外地投資者地興趣和信心、現介紹渭南一些民間社火的簡況,以滿足讀者。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田市的芯子

臨渭區田市的芯子,其特點:高懸、乾淨、奇巧,引人入勝。不僅結構奇特,層次分明,而且扮相俊美,韻味饒人。古樸、典雅、精巧、最高4層,低的2層,過去是人抬,現今是車載。規模最多有造型不同,內容各異的10多臺,少則出演也有5臺之多。芯子出來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走村串巷,觀眾簇擁觀賞,熱鬧非凡。雖人人都知內有“機關”,但多數人難以識破看穿,耐人尋味。50年代,田市芯子曾進省城為西安市廣大市民公演,使身居鬧市的廣大群眾不多見的民間芯子親自飽了眼福,博得群眾喝彩叫好。田市芯子不僅為當地群眾歡度節日助興表演,改革開放後,還多次進城區沿街表演,郊區的群眾蜂擁進城和市民一起圍觀享樂,使幾十萬廣大民眾從中得到了精神陶冶。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民間高蹺

臨渭區的高蹺有3種形式,分為高、中、底。一般的柳木腿是5尺,最高的有8尺,低的1尺。大王鄉的高蹺就是8尺高,孝義鄉的是1尺(亦稱小蹺)。內容多是古裝和現代戲,表演者身著戲裝,配合著鑼鼓點節拍,邊踩邊舞,並在行進中變換著各種隊型,別具一番風彩。

臨渭區高蹺一般有“武蹺”和“文蹺”2大蹺。武蹺腿低,表演比較靈活,便於起舞和跳躍,象龍背鄉高蹺的劈叉,城南保豐村高蹺的撲蝶,在方圓表演的都很精彩,令觀眾刮目相看。文蹺表演主要是“踩”和“走”,人數多,蹺腿高,場面大,前後左右變化不定,繞著花子,輕巧靈便,瀟灑自如,氣勢恢宏。


臨渭文化——臨渭區 民間社火


八仙鼓

八仙鼓,是民間一種鼓舞形式。流傳於田市、辛市、下邽一帶。每逢節日、慶典、豐收時,這種鼓舞便在各地敲打舞動起來。有時幾個村還競相開展比賽。表演者均依民間傳說中的故事人物,分別扮演八仙,配以大鑼大鐃,把鼓系在胸前,手推短粗木錘,你敲我打。表演者踢、跳、轉、變換各種舞姿。氣勢磅礴,威武無比。敲打到高潮時,發出震耳的轟鳴,似滾滾的波濤,象陣陣的雷鳴,那剛健、粗獷的擊打動作和舞蹈造型,以及表演者激越豪放的情緒,表現出秦人那種純樸、憨厚的性格和倔強、開朗的氣質,真是聲情並茂,氣渾力厚,激發著人們向上精神和無比愉快歡樂的情趣。

渭南臨渭區八仙鼓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給人們節日帶來喜悅。1984年曾參加渭南地區民間藝術調演,被搬上舞臺,博得好評,榮獲獎勵。陝西省電視臺還錄了像,向全省人們播放。

血故事

固市鎮南師黃家村的“血故事”,約有500年曆史了,馳名境內外。內容多以戲曲中帶有血的情節編排的各種故事,象《鍘美案》、《羅通掃北》、《八件衣》、《斬韓信》、《殺惜》等。原是人抬,現實四輪車拉。每到中心路段或稠人廣眾處,在鑼鼓聲和鞭炮聲中分段表演。剎時血花四濺,歡聲雷動,人聲鼎沸,氣氛異常熱烈。表演者乾淨利落嫻熟的演技可與魔術大師相媲美,不露破綻。據村“血故事協會”人員講,為了滿足現代觀眾欣賞需求,請有關科研人員參與,擬把“音、響、電”先進科技引進,提高觀賞性,增強藝術效果,使這一民間歷史藝術之花,綻放出新的內容,衝出全國,走向世界。渭南市電視臺進行了專題宣傳報道。

除此而外,常伴隨表演的還有耍龍、舞獅、跑走馬、劃旱船、跑騾車、扭秧歌等。民間傳統藝術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天然地融匯著民族精神、性格和審美情趣等豐厚無比的內涵。傳統文化是支撐現代文明的基礎。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社火都是民族在發展過程沉澱、累積下來的精神財富,展示了關中氣派、黃土情結、秦東風韻,為群眾喜聞樂見,也為我們的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


【來源:臨渭區旅遊發展委員會 李軍民】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整理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