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跨海通道开始规划,未来从山东到辽宁只要40分钟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中韩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环渤海高铁、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

推进中韩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环渤海高铁、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

方案中提到,要打通大通道,构建中韩陆海空互联互通新网络。放大“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城市优势,加快推进中韩铁路轮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环渤海高铁、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更好发挥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中的枢纽和桥梁作用,积极构建融入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西接欧亚大陆的东西互联、互通、互济国际大通道。推进烟台港与韩国重点港口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发展集装箱联运与国际中转、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业务,在未来中日韩及东北亚合作中发挥支撑和示范作用。

烟台-大连1小时直达!

渤海跨海通道开始规划,未来从山东到辽宁只要40分钟

据了解,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的主要设想就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大连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始于1992年。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最短距离56海里,平均水深约25米,最大水深约86米。庙岛群岛32个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渤海海峡的中部和南部,目前连接两个半岛的交通方式主要是环渤海铁路运输和烟大水路运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建设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接快捷通道,将现有的绕行山海关铁路运输由1500多公里缩短为跨海通道的100多公里,烟大水路运输由6-8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根据此前了解到的消息,如果采用隧道方案,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隧道内将由动车执行运输任务,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运行速度能达220公里/小时。届时,需通过渤海隧道前往东三省的烟台市民,只需将自己的座驾在蓬莱开到火车上,然后就可以与爱车一起乘着火车到达大连。根据设计时速,最多只需40分钟。该隧道如果建成将远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约54公里),成为如今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渤海跨海通道开始规划,未来从山东到辽宁只要40分钟

根据此前报道,环渤海潍烟高铁计划于今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环渤海高铁时速达350公里,计划投资600多亿元。环渤海高铁开通后,对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将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山东境内共设莱州南、招远北、龙口市、蓬莱市、蓬莱机场、福山南6个车站,对于土山站将根据潍坊枢纽引入方案及周边城镇规划进一步研究确定。

加快推进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建设

渤海跨海通道开始规划,未来从山东到辽宁只要40分钟

中韩铁路轮渡计划,是韩国设想通过中韩黄海铁路轮渡与中国铁路网衔接的一项交通计划,该计划已列入韩国2015年预算,目的是绕过朝鲜联通欧亚大陆。根据此前消息,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利用双方港口,通过船舶渡运货运列车,从中方登陆后通过铁路直接抵达欧洲。按照有关研究报告,中韩轮渡项目若以中方轮渡港址为烟台港四突堤、韩方轮渡港址为韩国仁川港。预测2020、2030年中韩轮渡的潜在运量分别为2096万吨和2762万吨;能够吸引的单方向客运量分别为118.5万人和197.2万人。

打通大通道 构建中韩陆海空互联互通新网络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 东北山东多个城市会实现串联2021年通车 未来北京3小时直达烟台新建龙烟铁路起点大莱龙铁路龙口西站,至蓝烟铁路珠玑站,正线全长113.033公里。所经过的站点主要有龙口市站、蓬莱市站、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五个县市区,全线共设13个车站。其中龙口市站、蓬莱站、烟台西站为客运站,烟台西站为新设客运站。环渤海高铁线路开通后,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时间约为3小时,比目前15个小时的运行提速12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环渤海高铁建设有助于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圈内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特别是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以及三大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缓解京沈、京沪、京广三大铁路干线的运输压力。未来烟台列车有望坐船去韩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