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 双江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全县国土面积2165.03平方公里,辖4乡2镇72个村3个社区及勐库华侨管理区、双江农场管委会,截至2013年,总人口17万人。2012年,双江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亿元。
  • 双江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是中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
  • 双江是中国勐库大叶茶原生地,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种茶,于60、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建制沿革

  • 一世纪中期以前,今双江县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
  • 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设永昌郡;今双江县境属永昌郡。
  • 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设云南郡,永昌郡不韦县东南增设雍乡县、西南增设永寿县;今双江县境属永昌郡雍乡县。
  • 271年,西晋将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合设宁州;今双江县境仍属永昌郡雍乡县。
  • 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1]今双江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 738年,“勐舍”(巍山盆地)的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政权;762年,“勐舍龙”(南诏国)仿唐朝制度在“勐掌”(保山盆地)设置永昌节度、统辖领澜沧江以西地区;今双江县境属永昌节度。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 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汉裔官员段思平率部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掌”设永昌节度;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双江县境先属永昌节度、后属永昌府。
  • 1261年,大蒙古国招抚澜沧江以西各类土目设金齿等处安抚司;今双江县境属金齿等处安抚司。
  • 1271年,金齿等处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今双江县境属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
  • 1278年,元朝(前大蒙古国)裁金齿等处安抚司,原东路安抚使辖地设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下辖镇康、茫施、柔远等路;今双江县境属镇康路。
  • 1286年,裁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辖地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今双江县境仍属镇康路。
  • 1289年,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分镇康路辖地设孟定路;今双江县境属孟定路。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 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傣族土目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孟定路所属土目归附;今双江县境属“勐卯弄”(麓川国)。
  • 1326年,元朝复占澜沧江以西部分地区、设谋粘路(辖今耿马西部、沧源、双江、临翔等地),上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今双江县境属谋粘路。
  • 1343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元朝军队、趁胜追击到“勐嶲”(漾濞江河谷),“勐谷”(景东盆地)傣族土目闻风归附;夹在“勐卯弄”与“勐谷”之间的谋粘路被“勐卯弄”控制、后将沿澜沧江部分划予“勐谷”傣族土目节制;今双江县境属“勐卯弄”(麓川国)。
  • 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其地设平缅宣慰司;今双江县境属平缅宣慰司。
  • 1382年,“勐谷”傣族土目俄陶背叛“勐卯弄”(麓川国)归附明朝、其地分设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的行政区;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其地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同年,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分别升级为府;公元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俄陶的背叛、出兵征讨“勐谷”,从“勐谷”裹胁部分傣族过澜沧江建立“勐允养”(勐勐坝西)。
  • 1416年,“勐卯弄”(麓川国)将王城附近的无地游民迁到“勐允养”(勐勐坝西)东面建“勐景庄”(勐勐坝东)。
  • 1472年,景东土知府联合耿马土酋(朝廷未授官衔)两面夹攻勐允养、勐景庄,战后双方协定由耿马土酋派人来治理勐允养、勐景庄,勐允养、勐景庄合并为“勐勐”。
  • 1527年,木邦宣慰司(今缅甸掸邦)兼并孟定府,令土酋罕庆守耿马。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 1585年,明朝复设孟定府,下辖耿马安抚司、授耿马土酋们罕为安抚使。
  • 1599年,耿马安抚司所辖“勐勐”地设勐勐(土)巡检司、授傣族土官奉正为(土)巡检。
  • 1715年,勐勐傣族土官向清朝进贡,其地设勐勐(土)巡检司,划属永昌府。
  • 1764年,勐勐(土)巡检司由永昌府划归顺宁府。
  • 1851年,勐勐(土)巡检司傣族土官将辖地划分为六个“法圈”(类似乡级行政单位),法圈勐库、法圈海、法圈蚌、法圈福、法圈等、法圈腊;“法圈”又辖十九个“圈”(类似村级行政单位),圈福、圈等、圈腊、圈孝、圈勐峨、圈控、圈茂、圈蚌、圈允、圈海、圈协、圈岛、圈岗、圈哈、圈公弄、圈困角、圈南区、圈邦驮那来、圈勐库。
  • 1888年,清朝出兵平定勐勐巡检司南境、孟连宣抚司北境的倮黑人后,析孟连宣抚司北境八土目地和勐勐巡检司地设直隶镇边抚夷厅、由内地派直隶同知管辖;公元1891年,耿马宣抚司所属的勐董、勐角土目与耿马土司发生仇杀事件后,勐董、勐角由耿马宣抚司划归直隶镇边抚夷厅;公元1892年,倮黑五佛主暴动,清朝镇压过程中招降“三佛主”李通明,承认他为西盟土目,划归直隶镇边抚夷厅;公元1894年,孟连宣抚司由顺宁府划归直隶镇边抚夷厅,所属上允土把总、下允土千总析出由镇直隶镇边抚夷厅直辖;今双江县境属直隶镇边抚夷厅。
  • 公元1904年,勐勐巡检司土巡检被废黜;公元1905年,勐勐巡检司所属的勐勐坝区、四排山区划予缅宁厅,上改心山区留在直隶镇边抚夷厅。
  • 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改缅宁厅为缅宁县,缅宁县分设四排山县佐、辖勐勐坝区与四排山区;公元1913年,直隶镇边抚夷厅改为澜沧县,澜沧县分设上改心县佐、辖上改心山区;公元1928年,缅宁县四排山县佐与澜沧县上改心县佐分别由原行政区析出、合设双江县;双江县划分5个区,勐勐坝为中区、邦协以南为西区、勐库以北为北区、东北二门为东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 1931年,双江县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分别改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1940年,双江县将5个区调整为2个镇(勐库镇、永定镇)、4个乡(云山乡、得胜乡、复兴乡、文祥乡)。
  • 1950年,共产党在双江县成立人民政府,上属于保山专区;双江县划分为2个区(太平区、勐库区),39个乡。
  • 1952年,双江县由保山专区划入新设立的缅宁专区。
  • 1953年,双江县调整为3个区(太平区、勐库区、勐勐区),40个乡。
  • 1958年,双江县、临沧县合并为临双县。
  • 1959年,临双县撤销、双江县恢复,双江县划分为3个联社(太平、勐库、勐勐),40个公社。
  • 1961年,双江县调整为4个区(一区为太平、二区为勐库、三区为勐勐、四区为南榔),50个乡。
  • 1966年,双江县调整为4个区(一区为太平、二区为勐库、三区为勐勐、四区为南榔),1个区级片(忙糯片),51个乡。
  • 1969年,双江县调整为5个公社(一区改为永革公社、二区改为红卫公社、三区改为卫东公社、四区改为永忠公社、忙糯片改为永红公社),51个大队。
  • 1972年,双江县调整为6个公社(沙河公社、贺六公社、勐库公社、勐勐公社、忙糯公社、南榔公社),77个大队。
  • 1984年,双江县调整为7个区(勐勐区、勐库区、贺六区、沙河区、忙糯区、大文区、邦丙区),1个区级镇(城关镇),71个乡,1个乡级镇。
  • 1985年,双江县改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辖7个区(勐勐区、勐库区、贺六区、沙河区、忙糯区、大文区、邦丙区),1个区级镇(城关镇),71个乡,1个乡级镇;兼辖2个国营农场(双江农场、勐库华侨农场)。
  • 1988年2月,撤区建乡,城关镇与勐勐区合并设勐勐镇,双江县划为五乡两镇。74个村公所(办事处)
  • 2000年8月,村级体制改革,村公所、办事处改称村民委员会。
  • 2002年12月,勐勐镇设立公很社区、新村社区、沙河乡设尹甸社区。双江县辖五乡两镇,72个村,3个社区。
  • 截至2014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辖4乡2镇(勐勐镇、勐库镇、沙河乡、大文乡、忙糯乡、邦丙乡),72个村,3个社区及勐库华侨管理区、双江农场管理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双江农场

  • 位于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境内,场部机关驻双江县城南,距临沧市10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 全场总人口1493人,其中在岗职工482人,离退休人员306人。农场拥有土地总面积8754亩,已开垦利用土地8362亩。农场下辖单位有4个水稻队、5个茶叶队、一个电力冶炼厂、一个茶叶精制厂。
  • 近年来,双江农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按照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施工、建租结合、区别对待、分期付款”的职工安居工程建设机制和“用3至5年的时间改善基层生产队居住环境,实现职工门前水泥路、房前屋后绿化树、队队整洁,职工户户都有放心安居房”的奋斗目标。
  • 双江农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双江农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目前,双江农场职工安居工程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成效显著,形成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挑、做饭不烧柴、住房靓又亮”的发展局面。由于双江农场职工安居工程建设成绩突出,云南农垦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在双江农场召开。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基础设施

  • 双江农场在职工安居工程建设中,从提高职工群众素质、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优化环境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发展,确定抓好“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三个结合”,使安居工程建设步伐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抓好“一条主线”即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搭建经济发展的平台,壮大农场经济实力,增加职工收入。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场容场貌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 近年来,双江农场投入562.36万元,建设职工安居房面积10510.5平方米143套,再建面积1029平方米14套,完成13个单位的水泥道路10659.2平方米的建设,种植绿化树1023株,拆除危房8649.26平方米,电话普及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并新建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乒乓球台等文体设施,并购置各类科技图书1000多册,培养新型职工,为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创造了条件。双江农场场容场貌明显改变,干部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 2005年以来,双江农场采取多项措施为职工群众送政策、送技术,利用活动室组织职工群众观看科技光盘,科技人员下队讲有关养殖和种植技术知识课36人次,有1256人次参加了科技培训,达到了“场风文明”,从而促进了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 在做好“三个结合”活动中,双江农场把职工安居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与新农场建设相结合,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党员干部在职工安居工程建设中起带头表率作用。并按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企业经济实力增强为目标,依托靠近双江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果菜产业、水产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为双江农场的二次创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预计实现利润8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五营 双江县 双江农场

国营双江农场电力冶炼厂

  • 成立于1995年01月01日,注册资金为630万元人民币,是临沧一家专业从事炼铁业的工厂。
  • 二十多年发展历程里,工厂始终坚持“创新,品质,服务,节约,敬业,感恩”12字理念,做好每一个产品和服务。
  • 工厂主要经营水力发电,硅,锰合金冶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