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平臺打算退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東先減持再轉讓套現近17億

在沃森生物兩年前危難時刻出手“搭救”的國資平臺似乎正在打算抽身而退。

12月6日晚,沃森生物(300142.SZ)稱,公司股東雲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工投集團)決定擬按照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2018年12月7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為底價公開徵集受讓方,向徵集到的受讓方轉讓5%的公司股份。

經測算,工投集團確定的轉讓底價約17.93元/股,相較公司最新股價折價約10%;按照5%的股份數量(約為7687萬股)計,即此次工投集團若轉讓成功,可套現約13.78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工投集團在此前的11月22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已經轉讓了1537萬股沃森生物股份(佔其總股本的1%),減持均價為19.89元/股,套現近3.06億元。

目前,工投集團持有沃森生物約1.84億股,持股比例約11.99%,為公司第一大單一股東。如今該股東在首次減持後再打算轉讓股份,看來這家在兩年前“牽手”沃森生物的國資平臺意欲退出。

工投集團系雲南省國資委控制下的國有資本投資管理平臺之一,持有昆藥集團(600422)、雲南銅業(000878.SH)、亨通光電(600487.SH)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其與沃森生物的緣分始於2016年。

該年的9月,工投集團與沃森生物創始人、董事長李雲春簽訂《合作協議》:工投集團後續將通過依法受讓李雲春及其他股東所持的公司股份、參與增發、二級市場增持或與李雲春及公司管理團隊共同搭建控股平臺等方式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並支持公司快速健康發展。

隨後不久,沃森生物股東李雲春、劉俊輝、黃鎮、玉溪地產便與工投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工投集團以12.35億元受讓上述股東近1.23億股股份,以8.76%的持股比例新晉公司第一大股東。

這對於當時處於低谷的沃森生物來說,可謂意義重大。2016年上半年,沃森生物當時核心的子公司山東實傑捲入“山東疫苗案”,公司最終不得不斷臂求生,山東實傑原股東和李雲春分別通過德潤天清和玉溪沃雲接盤該公司。

這次事件導致沃森生物元氣大傷,公司疫苗業務近乎全面崩潰,加之大額的商譽減值導致公司2015年鉅虧達8.41億元,公司股價也久久在10元/股徘徊。“不良資產”的處理和雲南國資的引入,則有利於消除公司負面影響,並可以獲得政府更多的支持,這無疑為當時的沃森生物和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此後,工投集團也算是不辱使命,多次增持向著控股的目標靠近。據Wind數據,在前述受讓完成後,工投集團通過集中競價或協議受讓又累計增持7664萬股,持股比例在去年的10月20日達到最高的12.99%,並維繫到工投集團今年11月22日的減持之前。

經初步測算,工投集團自開始進入沃森生物股東行列到持股比例達到高峰時累計投入接近23億元,而其目前擁有的市值已超過36億元。但工投集團始終未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沃森生物仍長期處於無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工投集團的增持主要集中在2017年,且其中不少屬於受讓其他股東轉讓的股份,這也使得轉讓方合計套得大額現金。而今年工投集團並未出現一筆增持,反而開始進行減持,並再次籌劃轉讓,這是心灰意冷還是功成身退?

在工投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後,沃森生物依舊暴雷不斷。去年因為此前出售給博暉創新的河北大安的血漿採集量未能達到承諾值,公司需要進行賠付,由此導致的應收賬款損失和資產減值等又使得公司全年淨虧損5.37億元。

不過,今年公司業績出現向好跡象,前三季度實現收入5.73億元,同比增長超30%;淨利潤約0.9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約0.60億元,均同比扭虧。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疫苗產品發揮了替代作用。

隨著今年長生生物疫苗事件曝光並停產,沃森生物在百白破聯合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產品上發揮了明顯的替代作用,今年上半年公司這兩個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同比增長1502%、362%,為公司業績作出較大貢獻。

在資本市場上,隨著2016年疫苗事件影響逐漸消除和市場回暖,沃森生物股價也自去年9月迅速上漲,並在今年的5月底創下26元/股的歷史高價。然而今年7月又遭遇長生生物疫苗事件、行業政策壓力以及市場調整等影響,公司股價一度被打回原形,目前處於小幅反彈當中。

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國資平臺工投集團在大筆減持後又計劃轉讓股份,萌生退出之意,背後則可能是對沃森生物遲遲不見好的發展失去了耐心或信心,這對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個好信號。

不過,工投集團此次依然可以直接選擇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然而卻選擇了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折價轉讓,這是出於何種考慮?沃森生物其他股東,如李雲春,是否會參與受讓方徵集?隨著後續進展或可揭曉。

此次公開徵集轉讓事項尚需取得雲南省國資委的同意意見,是否能夠進一步推進尚存在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