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近日,一自媒体爆料在逐渐发酵,这篇题为《小球员成教练“私产”一夜跑光,如此青训乱想谈何足球崛起》的文章称,沈阳东泽俱乐部培养了三年多的近20名07-08年龄段的小球员被他们聘请的教练员李浩“连锅端”地带到另一家俱乐部。文章控诉这种青训乱象不仅扰乱了青训秩序,而且也是中国足球水平一直低迷的根源。

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据了解,东泽俱乐部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还专门上书中国足协,认为管理部门疏于管理,让一些心怀不轨的教练带领球员私自流动,而这恰是国家队水平低迷的主要因素。

面对沈阳东泽俱乐部的申诉,中国足协快速做出反应,立即发公函给辽宁省足球协会,责成其“调查协调沈阳东泽俱乐部教练员李浩带领球员出走上海国菁俱乐部事件,切实做好所辖区域青少年培养和管理工作。”不仅如此,足协甚至对调查结果上报的时间都做出了规定:请于12月7日前形成调查报告报送中国足协。

12月7日,足协得到了来自辽宁省足协的调查报告,虽然笔者并不了解其具体内容,但是得到的关键信息却很让人意外:首先,这家喊冤告状的沈阳东泽俱乐部并未按照规定在辽宁省足协注册以及辽宁省下属会员协会注册,只做了工商登记。其次,沈阳东泽俱乐部虽然按照其自己说法,对球员培训了近4年,但是这些小球员也未注册为业余球员。

2016年4月,中国足协就印发了《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管理规定》,其中对各类足球学校注册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各类足球学校应在属地会员协会办理注册。沈阳东泽俱乐部作为一个足球青少年培训机构,理应去当地足协注册,但迟迟没有注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被人挖角埋下了隐患。

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管理规定》的第六章“球员注册”部分的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业余球员年满7周岁方可在户籍所在地的会员协会进行注册”,这意味着,早在开始招收这部分学员时,沈阳东泽就可以为他们注册,但这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沈阳东泽却都没有做。

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假设沈阳东泽在上述两方面都非常规范,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名正言顺了。因为在中国足协今年夏天发布的《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制度的实施意见》(也就是61号文件)里,调整了原先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限制的年龄,将原先获得青训补偿的起始年龄由12岁调整为8岁,即:球员从8周岁至21周岁期间,培训过该远远的单位均可依据相关注册记录获得国内培训补偿费。

青训机构球员被“连锅端” 足协彻查真相大白

解读61号文件,沈阳东泽有机会拿到青训补偿费,但由于他本身不是中国足协的注册青训机构,操作起来必然要费一定的周折。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作为青训机构,辛辛苦苦好几年,因为一个教练员的挖角,就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想想也挺可怜。

从另一个角度讲,热心中国足球事业投入青训固然精神可嘉,但是一定要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足协不是没有规定,不是不去管理,各项规章规章制度都公开透明地摆在那里,只是没有出事儿,大家不愿意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不过一旦出事儿,就撒泼打滚投诉足协不作为,那实在是无理取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