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將會怎麼樣?

chenyi24698


作為一個南方的農村人,現在的農村早就沒有以前那般熱鬧,小時候我們那一輩,一個村子500戶人家,村裡小學還能湊個一百多個人,現在年輕人在外工作,見過的世面不一樣,小孩也會帶在身邊教育,村子人口越來越少,有一次去學校看到一個年級有時候才8、9個人,而且大部分村子面臨著開發拆遷,人口遷移更為嚴重,到最後,村子的周邊也會變成工廠,最後肯定也會變成像城中村那樣,而原本的族群也會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貳更姑娘


再過幾十年,農村裡的留守老人都去世了,那農村會怎麼樣?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網友都回答了,並且回答得非常精彩。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再像他們回答得那樣精彩,我只是憑著我是一個農村人,現在還居住在農村這種身份這種感覺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農村無疑是冷清清的,在村裡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不少農村人或是在外面有了自己創下的大事業,或是為了孩子進入更好條件的城裡學校讀書,或是為了可以享受更多的優厚條件,正在想法設法逃離沒有生機的農村,逃離生養自己的土地。

離開了農村的那些人在城裡過得怎麼樣呢?或許他們掙起錢來比農村容易得多了,可是他們也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努力去掙錢,在城裡的生活依然是緊巴巴的。依然覺得自己容不入城市,自己的靈魂安放不到城裡。在城裡這樣要花錢那樣也要花錢,就連喝口水出個門甚至上個廁所都要花錢,可以說在城裡的生活分分鐘鍾都需要花錢。緊湊的生活忙碌的打拼,為了生存過得確實累。

城裡哪一幢幢的高樓大夏,飄飄渺渺彷彿深入雲端,卻又彷彿是一個個鳥籠。出了自家的門,都不知道左鄰右舍是誰,離鄉人常有的感覺就是孤獨。城裡過年過節沒有農村裡的氣氛,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城裡更加沒有農村過年的那種氣氛。城裡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哪裡都是熱熱鬧鬧的。如果不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孩子不是為了掙錢容易點,其實農村的老家才是適合生活養生的好地方。

農村裡的人沒有什麼收入,必須要到外面去打工掙錢。農村裡無償獻給人們的清鮮的空氣,清甜的山泉水,依然是他們依戀的。房前屋後那一分一釐的菜地,一年四季可以根據季節根據自己的喜歡種上各種各樣的蔬菜。紅紅綠綠、黃黃紫紫,一年四季都有自己愛吃的讓人放心的瓜果菜蔬,不是挺好嗎?也可以養上三幾隻雞和鴨,還可以養上幾隻看家捉老鼠的貓和狗。平時喂喂雞和鴨,逗逗貓和狗,不也是一種人生樂趣嗎?

空閒的時候侍弄侍弄庭院裡的花花草草,坐在庭院的樹下看看書聽聽歌,不用擔心有什麼來打擾。即使什麼都不做就是靜靜地躺著閉目養神,那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還可以隨意地走家串戶,到叔叔伯伯家嘮嘮家常聊聊新舊事。再就是可以約上三五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去爬爬山釣釣魚,下河裡去摸摸蝦抓抓魚,大家一起做頓喜歡的飯菜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還可以拉拉二胡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同樣不用擔心妨礙著誰……

所以,很多外出的農村人在外掙錢,老了還是喜歡回到農村來過日子的。農村是農民的根是他們紀念祖祖輩輩的家園,哪裡有他們眷戀的土地有他們難以丟棄的鄉情有他們離不開的鄉魂!幾十年後,即使原來的老人都不在了,又會有新的老人回到農村來的。






人間美事多


前兩天打電話給家裡的奶奶(留守老人),聊著聊著奶奶突然哭了,她說政府準備把老房子都拆掉,到時候她就沒有房子住了,我就很納悶了反問她,我說你有三個兒子,每個兒子都有新房子,對你都好,隨便挑一家去住好了!我奶奶她就說了,老家旁邊有幾個鄰居,年齡相仿,每天早上起來打招呼,萬一有一天早上起來沒看到哪個人了,就算死了也能早點發現。多麼悲痛的現狀啊,孩子都往外奔,老人在家守著一處空巢。再過幾十年,留守老人都去世了,巢也就沒了,巢沒了,還有多少年願意回農村呢?!農村生活再美好,然而它總是會輸給現實在農村掙不到錢的苦惱。過年的時候,厭倦城市生活的遊子可能會回家找尋一些美好的回憶,但是留不住幾天,年後依然會迴歸到城市的懷抱中苦惱,然後,一年裡大部分的日子裡,農村裡荒無人跡,野草橫生。


湘西土匪妹


老家的四奶奶去世時,四爺爺跑遍全村張羅來了12個人,全部都是留守老人,最小的67歲,最大的,88歲。

村裡年輕人都外出讀書、工作、打工去了,很多人帶走了自己的孩子,也有人在城裡買了房子,回來的很少。

冬天,天氣好的時候,這些老人們都坐在牆根下曬太陽,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家常。那時候村子裡很熱鬧,孩子們滿村子跑,打鬧著、嘻笑著,這些年,村裡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冷清了。



但村子裡這二年新蓋了不少新房子,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在外掙了錢,回村裡蓋的,他們說,等老了,幹不動了,還是回農村老家過。

但老人們常常擔心,等他們歸天之後,這個村子怕是要滅了,牆根下互相調侃著:多活幾年吧,老哥哥!多活幾年吧,老姐姐,等我們都走了,咱這個村子,怕是沒有了……


紅杉樹Hss


1、農村不用等到幾十年以後,房無人居住,地無人種的情況如今已越來越嚴重;

2、事實上,農村留守老人問題是這個特殊時期的正常現象。為何如此說,原因就一點:種地不掙錢!農民靠種地解決建房、娶媳婦、供孩子上學、贍養老人等問題越來越難,外出外打工成為必然的選擇;

3、對於當下的農村,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掙錢,對於什麼時候回農村種地說不準,有可能遙遙無期。為了打工輕裝上陣,把老人和孩子安置在農村老家也是無奈之選。因為他們大多在城市買不起房,家人無處棲身,很心酸;

4、綜上所述,未來的農村將是另外一番景象:房無人住、地無人種、房子不值錢、城鎮化聚居……回農村養老的人會越來越少,因為農村空了,基礎設施就會荒廢,基本的道路、水電將失去保障,這樣的農村你會去養老嗎?

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將在加快,那些資源缺乏的農村山區將回歸大自然而無人居住。

祝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老人健康長壽!



輞圖


我有在濟南近郊基層工作的經歷,對農村現狀還是比較熟悉的。

隨著各地建設大社區工作的實施,很多偏遠的山村的住戶搬遷到了城鄉社區定居,常住人口減少,致使各村學校的撤併,原來一個2800口人的大村,有一年連一個一年級的學生都沒有,兩年召了兩個一年級的新生。撤併學校時,他們村的書記當著我的面哭泣,說道,村裡的學校在我任職的期限內撤併了,我沒法對村裡和在外邊的村民有個交代。

隨著時間推移,那個辦事處十幾個村子的入學新生有時候一年也沒有新生入學。這個聯辦小學是在2012年投資新建小學,現在在校學生也就10幾個人,這是十幾個村裡的學生!我曾去過一個村子普查,戶口簿上有600多人的村子,常駐村民還有50多人!這50多人中,還有白天出去務工,晚上回來居住。經常在家的也就40來個人!年齡都在70左右。村裡的現狀是年輕人剛結婚有孩子的都去市鎮買了房子讓孩子有好的教育環境,年輕人的母親跟著到兒子家看孩子接送孫子上學,父親也就跟著住到兒子家後外出打工貼補家用。所以一個村50歲年紀的不在村裡住的很正常。2013年,我隨我處的領導下鄉他們問我,五十年後偏遠的農村什麼樣?我說不用五十年,三十年後這裡就是一片原始森林。因為在村子裡住的老人年齡都在60多歲以上,30年後如果有他們也都90多了,隨著老人去世,年輕人不回來,可不就成了一片片的原始森林了嗎!


青未了58


發達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的縮影。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村咋樣,中國未來的農村就咋樣,二者區別不會太大,這個不關乎體制、國情,這是一種歷史發展規律,是人類在漫長生存中自發地行進之路。

@信天游4923305 三十年後我國農村會變得怎樣?其實日本已經給出了答案:在日本,人口一直都在往東京等少數城市集中,農村人口越來越少,東京等大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貴,房子人民幣二三十萬一平還買不到,而整個一套農村房子就賣人民幣幾萬元還沒人要。

未來的中國農村一定會成為富豪們度假、休閒之地,成為中產階層旅遊、放鬆的休息地。農民進城上樓是最終目的。農田機械化耕作,農業商品化、市場化會使中國走農場主之路,能夠擁有三五畝土地大概像現在擁有多套房子一樣讓人羨慕。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不用等那麼長時間,十年之內就見分曉。

就目前情況看,農村已不見年輕人出現在“市面”上,而70後都已接近50歲或50多歲,過了60就幹不動活了。為了這批根據地守衛者的歸宿,大多數混進城裡且成功的年輕人都做好了安排,一但“情況不妙”,立馬接走。特別是鄉鎮有退休金的“大部隊”,不會到老時候忙三夥四抓瞎,孩子幫著扶持到大學畢業後,早就在兒女工作經商的周邊買下了樓房,以便身體不便時,有親人在旁邊照料一下。

而窩在農村,真有個大病小災的,就得折騰兒女們來回折騰,花在道上的錢倒是小事,影響他們的工作和時間才是重中之重。再者,真有個本來死不了的“大病”,在農村現在這種醫院裡能給按死人去治或乾脆治死,所以,幾十年有些說長了。


驍勇34


說真的,我早就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最近幾年回老家,往往聽父母說起,誰誰又去世了,房子空了。因為年輕一輩大多,可以說百分之九十都不在村裡住了,最不濟的也搬到城鎮去了。

像我父母居住的那排衚衕,以前我小時候家家有人住,十字路口你來我往,人流不斷,挑水的,下地的,看孩子的,擇菜的…很熱鬧,相熟的拉拉呱,而近幾年回去,只有幾個大爺大娘抄著手,坐小馬紮上看著周圍空蕩蕩的街道。

用我媽媽的話說,平均年齡70歲。好幾次我都在心裡想,再過十年,這些老人又會去世一批,房子會空的越來越多了。


我媽媽家那一排原來有五戶人家,現在幾十口人,常住人的有兩家,人口總共3個。我們家還是處於一個比較大的鎮上,我想,一些小村莊空房空戶現象肯定更為嚴重。

我都不敢想,若干年後,當父輩們都老去之後,我們還有沒有家了。熟悉的街道上回應我們的難道只剩冷冷的風聲了嗎?

年輕一代像不安分的鳥,散落在全國不同的城市,一月一回,半年一回,一年一回,到永遠不用回…想想心裡空落落的。

可是這就是時代的發展,沒有誰會停下往前走的腳步,至於熟悉的鄉音鄉情,再過多少年,只能夢裡相見了吧。


會呼吸的魚51


近期日本鄉村房產免費贈送的現象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但實際上,對於我國而言,同樣還是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年輕人都往大城市跑,而留守在鄉村地區的,則是年老體弱的老年人。然而,當老年人去世之後,之後的鄉村可能就是成為了一個空置的鄉村,大量房屋空置,這也是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之一。不過,對於當前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來看,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走出大城市,城市化步伐顯著提速,但另一方面,鄉村的老人留守現象更為明顯,而年輕人跑出大城市之後,反而不願意回到鄉村,由此造成了大城市人口聚集,而鄉村地區、偏遠地區人口稀疏的現象,實際上從日本鄉村房產免費贈送的現象,也可以看到我們城市化高速發展後的問題,但如何提升鄉村吸引力,盤活鄉村經濟,則是一種智慧,更需要政策持續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