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結果將是怎樣?

用戶5547786683


公元1894年,按照中國的干支紀年,這一年為甲午年。日本在明治維新20多年之後,自覺羽翼已豐,開始了第一次賭國運,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這就是著名的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以日本的勝利宣佈告終,日本的第一次賭國運取得了大獲全勝,日本也因此大吃一口吃成了胖子。根據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國除了喪失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之外,遼東半島、臺灣島和附屬島嶼等中國的領土被割讓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對日開通了四地為通商口岸。

一系列喪權辱國的協定,使得清政府遠東帝國的虎皮被徹底扯下,鉅額的賠償也迫使中國越來越虛弱。更為嚴重的是:看到清政府的軟弱可欺的真面目後,貪婪的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中,歷來被中國看不起的蕞爾小國日本,居然挑戰龐然大物中國,並且還取得了成功,的確令無數人大跌眼鏡。但是,雖然無論是陸軍還是海戰,日本都取得了勝利,但是,龐大的清政府遠遠沒有達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既然戰後清政府能夠拿出兩億三千萬白銀(包括3000萬兩贖遼費)賠償日本,那麼,如果清政府突然被治癒了軟骨病,慈禧太后也過一個儉樸的生日,將這筆龐大的費用作為軍費,繼續與日本對抗,絕不投降,結果會怎樣呢?

結果無非三種,第一種,清政府成功的抵抗住了日本的進攻,反敗為勝。第二種,兩者進入僵持,不敗不勝。第三種,日本最終還是取得勝利。而顯然,如果清政府突然骨氣大增,下定決心絕不投降,堅決抵抗,第一種的可能性概率最高。

首先,日本明治維新僅僅20多年,國小民疲、資源匱乏的日本,遠遠沒有完成工業化建設,甲午戰爭已經是日本傾國之力的戰爭,日本已經完全竭盡全力。因此,雖然海陸兩路日本都取得了勝利,但日本也已經屬強弩之末。

日本艦隊

而清政府此時不但沒有竭盡全力,反而因為激烈的黨爭,使得朝堂根本無法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日本進攻,反而是不同黨派紛紛對戰爭中的李鴻章拖後腿。甲午戰爭,與其說是中國和日本的戰爭,還不如說是被拖著後腿的淮系與日本的戰爭。

因此,一旦清政府真的下決心全力抵抗日本,並調集全國兵力。雖然仍處於封建社會的清王朝的軍隊,從組織、後勤、指揮、戰鬥力、凝聚力等多方面落後於日本,但是,擁有地利優勢和絕對人數優勢的清軍,再加上並不弱於日本的先進武器,依然有很高的概率將精銳的日軍拖垮耗死。

甲午戰爭

當然,陸軍取得勝利,並不能挽回海軍的失敗和制海權的喪失。此時已經取得甲午海戰勝利,並徹底殲滅北洋水師的日本艦隊,已經取得了中國沿海的絕對制海權。但是,由於沿海諸多港口屬於列強的勢力範圍,日本艦隊既不能、也不敢真正封鎖這些港口,日本擁有的海軍優勢,根本無法對陸軍決戰產生決定性影響。

同時,一旦清政府決心堅決抵抗,無法從中國獲得任何戰爭補給和資金,國內積聚又迅速消耗的日本,必然無力維持戰爭。同時,隨著中日甲午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因為戰爭利益受損的列強也必然出手干預。

甲午戰爭

尤其是虎視眈眈、覬覦東北的沙俄,更會上竄下跳,極力阻止日本繼續戰爭。在這種局面之下,根本不是列強對手的日本只能被迫妥協。雖然中國會因此被眾多列強趁機攫取利益,但損失必然遠小於甲午戰爭。

而日本的賭國運戰爭,如果沒有獲得超額的回報,日本的國家經濟將面臨著崩潰的危險。同時,一無所獲,連清政府也打不過的日本,也將再次成為列強覬覦的目標。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因此,如果清政府能在甲午戰爭失敗後繼續堅持戰爭,絕不投降,無論怎樣的結果,都遠遠強於對日妥協,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鳶飛九天2018


電視劇《走進共和》裡面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對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問題。臺詞原文我不記得了,大概意思是,馬關條約談判兩邊爭執不下。

李鴻章表示:既然談不攏那就繼續等,我大清地大物博,等得起,大不了你讓日本的軍隊打進山海關,大清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好地方,你們都想要那就派兵一塊一塊奪去吧。

伊藤博文回答:你李中堂等得起,你的皇帝、皇太后等得起嗎?

李鴻章默然無言,中國可以遷都、堅持抗戰到底,唐朝皇帝多次被打出長安城也沒事啊。但是大清經不起遷都,已經爛入骨髓的清廷經不起這樣一番折騰。遷都抗戰的結局很可能是敵人打退了,但是遍地揭竿而起全國失控,再也別想回去北京城了。


冰塊151015732


如果清政府不認輸,不賠款,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1,日本政府正在迫不及待地等著清政府賠那麼多白銀來發展經濟,穩定國內局勢,畢竟打這一仗,全國人民都勒緊了褲腰帶,如果你現在告訴我,我不賠了,日本人必定是惱羞成怒,繼續打!



可問題來了,日本當時的國力,支撐不住與清國的全面開戰。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與1895年的日本可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是繼承了清國賠款,加上打贏日俄戰爭全面取得在清國的權益基礎上發展三十年才具備的實力。而1895時期的日本不可能跟中國打下去的,他們其實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打仗都發行了太多國債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等清政府投降,國內就要起義了!

當然表面上還是要打一打,最好聯合列強一起打,那麼第一種假設就出現了,因為清政府單方面毀約的行為,刺激到了西方列強,西方列強擔心清國這麼肆無忌憚地不遵守契約精神會變成慣犯,於是決定聯合出兵。



可問題來了,彼時普魯士剛剛崛起,打贏普法戰爭沒多久,英國人很不待見普魯士,怕這個後起之秀強大起來威脅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對於出兵這件事情,支持肯定會有,但並不會派遣大規模遠征軍,而俄國正在跟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幹半島,美國人民還在埋頭搞建設,所以這一戰,估計就是5年後的八國聯軍侵華。

結局自然是清政府再一次被胖揍了一頓,要求賠錢賠錢賠錢,割地割地割地,如果清政府故技重施,死不認賬,估計八國聯軍也不可能持久打下去,畢竟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就因為分贓不均有極大矛盾。

要不到錢咋辦,只能維持著一支不算團結的聯軍,且打且看,如果清政府深諳持久戰之道理,以及運用那麼一點外交手段,只要撐到一戰,估計也沒啥事。



個人以為,八國聯軍看起來很強勢,很厲害,其實他們並不具備在本土以外長期作戰的能力,至於徹底征服中國,這個目標很遠大,但蛇再厲害,也吞不下大象!哪怕一個省也是沒有可能的,要是有可能當年他們早就這麼幹了。

而唯一能夠威脅中國的也只有日本,可當時的日本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還沒成長起來,還沒有讓賠款給奶起來。

2、清政府不賠款,日本打不動,但表面上要繼續打下去,歐洲列強後院矛盾不斷,大家都想著坐收漁翁之利,看看大清國跟日本小弟能打成個什麼模樣。於是中日戰爭提前爆發,規模會大於甲午戰爭,但不會是全面的侵華戰爭,日本極有可能抱著打服清朝的目的死撐這場戰爭,最大的可能是東三省提前淪亡,但希望也不是很大,日本彼時還沒有那麼多陸軍部隊,而且東北那時候才多少人,闖關東還沒達到高潮,日本佔著偌大的東北地區,卻苦於沒有多少人口,根本沒多大用。



再者,東北乃滿族龍興之地,是滿族們心心念念中原經營不下去的退路啊,怎麼可能讓你小日本給奪了去,拼死也要幹到底啊。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還能去打哪裡?長江以北還算是清政府老巢,北洋陸軍還是在的, 雖然可能還是打不過,但一直拖著打還是行的,太平天國不就拖了十幾年的麼。長江以北天下八督勢力範圍,都是地方實權大佬,經營著自己的小算盤,一旦來打,還會像之前那樣看李鴻章淮軍的笑話麼?

綜上,還沒有發育起來的日本在1895如果要正面剛清國,或許能夠取一些軍事上的勝利,但是從政治考量的角度上看,日本會被戰爭拖死,這就好像一隻野狼想要去打大象,大象雖然沒有野狼那樣靈敏迅捷,會被野狼咬上幾口,但勝在體型大,皮糙肉厚耐抗,野狼估計咬上幾口就會被崩斷牙齒,最後只能無奈退走。

無從下口的日本最終只能被這場提前爆發的中日大規模戰爭所拖垮,估計結局是明治維新以來取得的成績付諸流水,被戰爭機器綁架的日本國民苦不堪言,開始造天皇的反,畢竟那個時候日本人還沒有打雞血,軍國主義雖然存在,但還沒有上臺取得絕對的領導權力。

而此時坐在看臺上的歐洲豺狼,估計也有些力不從心,畢竟打是打得過,但是如果清政府這麼有骨氣硬剛下去,卻又是得不償失。大家估計最後還是會回到談判桌上,換一種遊戲方式繼續下去吧。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歡迎大家討論。


緣説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圓明園還要再被燒一次。

當時日軍一路佔領山東,一路佔領營口。

山東的尚且不談,佔領營口、盤錦的日軍,距離北京城只有500多公里。

試問日軍繼續南下,清政府靠什麼去擋?

連老湘軍都用上了。

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唯一隻能依靠列強出兵來制止了。

當時清政府求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日軍停止繼續進攻。

自然,當時日軍並沒有一口吃掉中國的實力,也不可能持久佔領北京城。

但是,我就賴著不走,你能把我怎麼樣?

贖遼費就要白銀3000萬,那麼贖回北京城和紫禁城,要多少錢?

你不給錢,行,把你紫禁城的珠寶玉器古董全部搶走,就像當時對待圓明園一樣,甚至祖宗牌位都給你端走,看你怎麼辦。

當時清政府是奴役老百姓的政府,沒有發動人民戰爭的條件,持久戰絕對沒法打下去。

所以,死不投降,拒不賠款,最終說不定連江山都丟了。


薩沙


實際上當年大清帝國甲午失敗 當時朝廷得知日本提出獅子大開口的議和條件,朝野上下一片譁然。湘軍將領宋慶 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都不肯議和提出 “遷都再戰”這一說法。朝廷最終沒有同意為何呢?

再戰的前提是要遷都 ,此時日軍分兩路進攻中國一路過鴨綠江延吉林奉天南下,一路山東半島榮成登陸北上京津 ,北京危在旦夕,要再戰皇上皇太后馬上撤離 慈禧首先不肯,上次英法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 皇上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她記憶猶新。說什麼也不肯再次出逃。

就算在戰選誰出任主帥呢?李鴻章是敗軍之將當然不能,全國有能力有資力統率全國兵力與日冦決戰的人還真沒有 ,聶士成能打可資歷不夠,劉銘傳先前因臺灣問題被朝廷撒職 心中不痛快屢次拒絕朝廷徵召 ,名將劉錦棠 到是願意為國效力可身體不行 不久病死。

日本國力當時己耗盡力了 可是當時大清帝國更困難,從當時國力來看已經初步現代化的日本帝國強於封建的大清帝國。日本經明治維新已經建立現代國家體系 包括一切現代的政治 軍事 經濟和工業體系 如全國軍隊由天皇統率 設立戰時大本營統一指揮 軍費開支列入國家預算 殖產興業 庶政付之公議等等。

大清還是封建體制 從政治到軍事到各項事業,湘淮軍各人管各人的,李鴻章只能管自己的淮軍,指揮體系混亂 慌報軍情 軍費籌措混亂等等,大清沒這個底氣再戰,再戰的結果也許更糟呢?大清賭不起了。






陳哥論史


甲午戰爭失敗後,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賠款,那麼清朝會被繼續胖揍海扁,打得清政府主動投降為止,進而再獲得更多的利益。甲午戰爭是清朝與日本之間的一場戰爭,可謂是日本的崛起之戰!如果清政府繼續打下去,那麼日本全傾全國之力與清政府相戰,日本有這個毅力,但是清政府沒有亮劍必勝的勇氣。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如果清朝上下團結一致,有敢打必勝的勇氣,那完全可以拖跨日本!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王國求救於清政府,日本則派兵進入朝鮮,意圖先佔領朝鮮再侵略中國。清政府派兵進入朝鮮平定東學黨起義,日本亦派兵進駐朝鮮,最終日本向清軍發動進攻,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先後投入63萬大軍,日軍則投入24萬大軍侵略中朝兩國,此戰清軍戰死3.15萬餘人,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軍則僅僅戰死一千人有餘,受傷一萬兩千餘人。清政府迫於日軍強大的戰力,選擇割地賠款議和,雙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清政府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佔領,割遼東半島、臺灣群島給日本,賠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給日本。

清政府中的慈禧太后、李鴻章等人在戰前就不願意打仗,慈禧太后要過六十大壽,李鴻章則為了保存淮軍、北洋艦隊的實力。光緒帝等人雖然不願意議和,但是清政府實權都在慈禧太后、李鴻章等人手中,要再戰談和容易呢?清軍中雖然有丁汝昌、鄧世昌這樣的愛國將領,但是大部分將領都貪生怕死,畏敵如虎,且不懂新式戰法,故再打下去清政府只會輸得更慘。當時的清朝八旗兵、綠營兵基本沒有戰鬥力,只有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有戰鬥力,不過淮軍是李鴻章的私人部隊,豈能在戰爭中拼光?因此再打下去也沒有可戰之兵!

日本從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且推行脫亞入歐的國策,經過二十多年的全力發展,日本已經是一個資本主義現代化國家,工業基礎雄厚,戰鬥力強!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十分有限,因此要擴張只有侵略中國,而當時的中國雖然絕對實力強於日本,但是制度落後,外強中乾,實在不是日本的對手。日本的大陸政策是:第一步攻佔臺灣,第二步吞併朝鮮,第三步進軍滿蒙,第四步滅亡中國,第五步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因此如果清政府再戰的話,日本有決心傾全國之力攻擊清朝,實現他大陸政策的前三步。

清朝就好比一隻肥豬,西方列強都想瓜分中國,因此日本攻擊清朝時列強皆旁觀。如果日本全力侵略清朝,其它國家可能會干涉日本;但是清朝要擊退日本,不割地賠錢的話,列國必然不會支持清朝。因此清政府要再打下去的話,只能依靠自己,靠別人是一點指望都沒有的,甚至可能引狼入室。清朝如果有俄國那般強大,自然可以不賠款,遺憾的是清朝實力遠遠不及俄國!


大秦鐵鷹劍士


由於日本國力有限,只能尋求速戰中的短期勝利。若論持久戰,日本必敗。

雖然在軍力方面,日本強於大清。但國力則是日本處於劣勢,最突出地方便是兵力不足。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動員兵力24萬,其中派往中國和朝鮮佔到17萬,如果繼續作戰,日本將陷入嚴重的兵力不足。

伊藤博文和李鴻章在談判時,曾叫囂道:如果談判破裂,大清的全權大臣一旦離開此地,能否安然進出北京城門都很難保證。

如果日軍進攻北京,其必然放棄山東或者遼東,或者兩者均放棄。甲午戰爭中,日軍進攻牛莊一帶時,張錫鑾率軍收復寬甸、長甸、金廠,日軍被迫退守九連城,正所謂“自是寬甸境內肅清,倭人阻河為守,璦水以東無倭人蹤跡”,張錫鑾率軍之所以能擊潰日軍,正是日軍兵力的不足。

如果清政府拒絕與日本講和,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不僅日本耗不起,西方列強也必然會干涉。但是日本等不起,慈禧太后更等不起。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原本打算向俄國要一大筆戰爭賠償,但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錢是沒有,大不了再打一戰。沙俄國力強於日本,耗得起,日本則耗不起,只得見好就收。


五味社


如果清政府就這麼地死扛著,那接下來的時局發展是滿清皇族們所不想看到的,他們可能沒幾年光景了。

就在34年前,1860年,英法聯軍輕鬆打進北京城,上萬精銳的蒙古騎兵屍體換來的僅僅是個位數的英法聯軍傷亡,第二年身體一直很差的咸豐皇帝就在巨大的憤懣中駕崩,此後同治皇帝上位,慈禧逐步掌握大清帝國的實權。

當年的情景,到了1894年又將重現,經過一系列海上、陸上的戰役,清軍已經毫無還手之力,加之各部之間缺乏協調統一,幾乎各自為戰,傷亡極其慘重。

如果清朝就是不投降,死扛著,那麼日軍將繼續向東北、華北進軍,直取滿清的統治中樞,這個進軍的速度和距離,得看日軍還剩多少家底了,畢竟經歷了這場戰爭,日本也快撐不住了。

大清國的南方各省,督撫大多為漢人軍頭勢力掌控,和滿清貴族早就不是一條心,1900年就發生了“東南互保”“死不奉詔”的事情,搞得慈禧和滿清政府灰頭土臉。

差不多半年左右,北京城和東北核心地帶就盡為日軍所佔據,慈禧往西安跑了,在各列強的壓力下,日軍差不多也見好就收了,軍隊就駐紮在各佔領地,除了搶奪當地的資產,就等著慈禧派代表來談判。

如果滿清政府還是不肯談判,就這麼死磕著,那那些漢族大員們自然會提前搞一些類似“東南互保”的事情出來,把慈禧等晾一邊。

那這個大清國政府還有什麼威信嗎?

名存實亡了,趕緊解散吧!

肯定不肯啊,憑啥200多年的基業說沒就沒了?

那你倒是派人去談判啊,這麼僵持著有什麼意思呢?你可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代表,你不去,誰去呢?

眼瞅著祖宗的龍興之地還被日本人佔著呢,再僵持下去,老祖宗的陵墓也要被扒掉了。

如果大清死扛著不談判,慢慢就會失去一個政府的合法性。

畢竟,和外國締結條約,確定戰爭善後事宜是一個政府的應盡職責。

既然你沒有把戰爭持續下去的能力了,那就只能和談,否則,身後有一幫子政治勢力準備接你的班。

勝利一方不在乎和誰談判,只在乎誰能為戰爭的善後負責。

最終,清政府還得賠款、割地,以換取列強的繼續承認,換取自己的政權持續。

既然結果總歸如此,那幹嘛不早點談判呢?

在馬關條約簽訂前,清廷就拍了份電報給鎮守山海關的劉坤一和守衛天津的王文韶,問他們如果日軍繼續進攻,他們能不能守得住。

而在之前,1895年初,日軍為了逼清廷談判,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在遼南發起田莊臺戰役,20個日軍大隊進攻2萬多清軍,戰後,日軍傷亡160餘人,清軍傷亡2000多人。清軍的士氣更加低落,加上指揮分散,最後各顧各逃命,退到了遼河以西。

劉坤一和王文韶的回電自然“正能量”滿滿,但清廷在電文裡看出了“可能守不住”的味道,最後的主戰派翁同龢也不得不同意議和。

海戰已經慘敗打光了,陸戰也沒有把握,北京可能丟,龍興之地可能丟,清廷還能作何幻想呢?

華北、東北是清廷的基本盤,東南省份已經不太聽話了,這些基本盤是清廷的底線,不能丟了,和談吧,只要能保住基本盤,賠銀子就賠銀子吧。

沒辦法,李鴻章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雲中史記


抗日戰爭時的情況比甲午戰爭要嚴峻的多,不照樣沒投降,我個人認為和清朝統治者有關,這場戰爭清朝如果不投降,統治地位被動搖,很有可能面臨覆滅的風險,愛新覺羅家族自然是不同意的,他們要的是統治這片土地,至於給一點給日本無傷大雅,只要統治權還在自己手中即可。

回顧下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中國屬邦朝鮮爆發了農民起義,清軍進入朝鮮待命,日本藉機派兵進入朝鮮,結果在1984年的7月25日,清朝的一艘兵船遭到日軍的襲擊,中日不宣而戰,引發了豐島海戰,戰爭持續了9個月,期間有平壤之戰、旅順口之戰、威海衛海戰,結局自然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從此控制黃海制海權。

之後便是71歲的李鴻章東渡日本,與日本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承認朝鮮獨立,清朝向日本割讓山東半島、遼寧半島以及臺灣和澎湖列島;另外還有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開通商口岸等。

清政府保存實力

中日甲午戰爭足以看出清朝的窩囊,這場戰役類似日俄戰爭,當時日軍要求沙俄賠款,沙俄就丟下一句話“要啥都沒有,實在不行繼續打!”沙俄的想法也和清朝統治者一樣,他們怕打下去自己的權力將失去,這是建立在遠東地區損失比較小,沙皇能接受的情況下才投降。因此面對日本伊藤博文的鉅額要求,沙俄寧願國內有叛亂也不給日本好處,這就是沙俄和清政府的區別。

如果當時清朝也這樣的魄力,不投降不賠款不割地的話,大不了就是面臨失去統治地位的風險,日軍可以說輸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這必須要清朝統治者付出同等的代價。當時的日本一心只想著清朝能夠投降,一邊恐嚇清政府,說你不投降,繼續戰爭的話,你們將承受更慘重的損失。

我們印象中的甲午戰爭貌似只有海戰,這是因為教科書上只寫了海戰,陸戰可能拿不出手,鴨綠江清軍3萬兵力被日軍2天攻破、旅順清軍兵力1.3萬被日軍一天攻破、營口不攻自破,看看,這就是清政府的傑作,他們怕打戰,怕消耗,怕有生力量被消滅殆盡,沒有能力再平定國內的叛亂,萬一農民起義爆發,清政府就得倒臺,這才是清政府最不願看見的。

有人說未必,甲午戰爭失敗,還是因為武器不如日本先進。

實際上當時清朝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比日本差,當然也不比日本好,可以說不相伯仲,清軍有北洋艦隊、廣東水師、福建水師,日本的常備兵力才22萬人,不足清朝的一半,武器裝備也都相差不大。

經濟、軍事都不落後日本,但還是失敗了,這和統治者的決策有關係。當時的日本也都快撐不下去了,物資短缺,長時間消耗肯定會全線潰敗,然而日軍還是有足夠的能力攻打到山海關、瀋陽、北京,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打到清政府的老家,那清朝統治者能樂意嗎?

清朝不擔心割地、不擔心沒錢、更不擔心沒人,擔心的是自己有地住不了、有錢花不了、有人卻又統治不了。如果當時的漢地十八省起義,不僅能將日本人趕回去,連滿清都將不復存在,從後期的辛亥革命就能看出。

滿清有點將自己當作是“局外人”,試想如果當時的統治者是明朝,準確來說是漢人,你就能想象到清朝不投降不賠款是什麼場景了,無非就是繼續打,打到日本退回去為止,因為以那時候的日本國力,更本無法侵吞整個華夏,所以說一個國家民族大義還是要有的。

清朝不投降,中國將會提前進入亂世,從目前來看,腐朽不堪的清朝,提前進入絕對是好事。


羽評郡主


真是巧合,我的12月試駕計劃中,有個選題是駕車到遼寧,探訪甲午戰爭遺址,眼下正在做功課,看到這個提問,談幾句做功課的心得。

直到甲午戰爭後期,西方仍認為,“如果中日之戰相持日久,最後捱打的還是日本人”。可惜,咱們沒這麼做,而是選擇了認輸。

縱觀甲午戰爭,日軍第一是兵力不足,第二是進展並不順利。

日軍第一軍在今丹東附近入侵我國後不久,便在鳳凰城西北方向的草河口吃了敗仗,再也沒能跨過中國軍隊的這條防線(日軍本意是進軍瀋陽)。隨後,第一軍轉而進攻海城,第二軍攻佔旅順後,先奔山東消滅了北洋水師,然後回到遼寧,北上至營口一帶,與第一軍聯合作戰,最終在營口附近的田莊臺,畫上了甲午戰爭的句號。而在此之前,中日已經展開了第一輪和談,田莊臺戰鬥剛剛結束,第二輪和談就開始了(也就是李鴻章在日本下關的談判)。



我國如果能夠審時度勢,建立幾道防線,靠縱深延遲敵人的進攻,以當時日本經濟實力來看,毫無勝算。另外,當時日本軍界雖然很狂妄,但政界還是比較謹慎的。比如伊藤博文,他特別顧忌西方社會對日本的態度,時刻擔憂西方出面干涉。

遺憾的是,整個甲午戰爭,咱們幾乎處處被動,就是對咱們有利的,咱們也沒能把握。

究其原因,一是正如當時一位美國武官所言,中國人沒有責任感,各打各的小算盤。二是我國的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涇渭分明,國家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私人財產,他們生怕社會有一點動盪,從而失去財產。為此,滿清統治者想方設法維持穩定,為了這個目的,他們不惜代價,哪怕割地賠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