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扭虧為盈後,貝因美為做好民族品牌再探新路徑

“隱退”七年的謝宏最終還是沒坐住!



繼扭虧為盈後,貝因美為做好民族品牌再探新路徑


對貝因美來說,他的迴歸,猶如事業低谷的青年找尋到了前進的燈塔。

的確,曾經的“奶粉大王”當然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迷失中走向沒落。在2016年貝因美營業收入為2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7.8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10.5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為負11.39億元。

如果任由這種態勢發展下去,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因美”將面臨保殼危機,這肯定不是謝宏想看到的。2018年3月低調復出,此後的時間裡,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能聽到謝宏多次強調——2018年的當務之急就是保殼,扭虧為盈。然而,在2018年的Q3業績報告中也證明,他確實做到了。


繼扭虧為盈後,貝因美為做好民族品牌再探新路徑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

在貝因美2018年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中顯示,已實現營收5.78億元,同比雖然有微度下降,但整體呈現轉好趨勢,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信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43.35萬元,同比暴增228.63%,這無疑是對2018年至今貝因美的努力最大的認可。本年初至報告期末,貝因美已經實現營收超1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96.40萬元,同比增長107.30%。

繼扭虧為盈之後,就在昨晚,貝因美再次宣佈一大利好消息,明確了此前大多數媒體討論的新一輪戰略合作的國資背景企業——長城國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國融)。

據資料顯示,由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控股的三家投資機構重組而成的長城國融,是經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註冊資本100億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全額撥入,財政部持有中國長城資產97%的股權。

其次,作為中國長城資產的重要股權投資平臺,長城國融以上市公司為投資和退出載體,以革新理念為先導、以債權收購為基礎、以投資投行為手段、以併購重組為核心。


繼扭虧為盈後,貝因美為做好民族品牌再探新路徑


貝因美和長城國融簽約現場

而此次貝因美和長城國融的戰略合作協議的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長城國融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協助貝因美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

雙方將以優化貝因美資產負債結構為切入點,充分發揮長城國融優化企業債務結構的專業優勢,為貝因美及其下屬企業提供包括債權收購、債務重組、債轉股、資產重組、資產置換、產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另外,長城國融將協助貝因美開展資產結構、債務結構、盈利結構、管理結構等方面的重組, 幫助貝因美提升內在價值,加快盈利能力建設,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

2、圍繞食品安全、嬰童產業等領域,長城國融協助貝因美加大優質資產整合力度。

雙方在食品安全相關產業、嬰童產業領域展開深入合作,長城國融將藉助其經營網絡及渠道優勢,運用包括股權投資、併購重組、產業基金等多種手段,協助貝因美尋找嬰童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進行併購重組,

並根據實際需要,為貝因美提供產業整合所需的資金支持。

3、基於貝因美未來階段性的發展過程,長城國融以多元化金融服務優勢向其注入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雙方同意依託長城國融及其母公司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根據貝因美在不同發展階段產生的各項業務需求,向貝因美提供包括銀行貸款、證券、金融租賃、信託、保險和各項併購重組業務在內的服務產品,以多元化金融服務手段激活企業的內生髮展動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基於以上幾點合作方向以及長城國融強大的資金和資源背景,謝宏可以說相對鬆了一口氣。

業內人士認為,合作中值得一提的是,長城國融向來以同業併購重組能力見長,不排除未來貝因美會跟其他的同業品牌進行優勢互補型的結構重組,由此我們甚至可以說,謝宏為做好民族品牌的奶粉其實是具有強大的包容心。對於嬰童領域,尤其是奶粉,誰來做似乎已經不是第一考慮的因素,去做出好的中國品牌奶粉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貝因美在取捨方面可以說非常果斷,一進一退,有張有馳。一方面,貝因美為了更好地優化過剩產能、改善上游供應鏈體系,擬終止與恆天然方簽訂的達潤協議。

而另一方面,貝因美全資子公司“北海貝因美”,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憑藉研發、技術優勢,拓展產業鏈,擬以閒置資產與合作方廣西寧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從事沉香茶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北海貝因美以閒置資產作價,所佔股權比例約為35%;合作方以現金出資,所佔股權比例約為65%。

貝因美從事沉香茶的研發,表露出其想突破母嬰產業的天花板,正試圖去打破產業間的邊界。貝因美作為民族奶粉品牌的頭部企業,其遇到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整個行業的問題:一是傳統品牌在渠道方面的不暢通,二是產能過剩後國內同質化嚴重,三是受國內食品安全影響一定程度失去了消費者心智。

觀通基金創始合夥人湯明磊談到2018年的母嬰行業感慨道,剛剛過去的秋天對於一小部分母嬰童行業創始人來說,是“收穫之秋”,但對於絕大部分創始人來說,是“多事之秋”——中美貿 易戰、資本寒冬、幼兒園新政、最嚴奶粉新規、業績滯漲、估值腰斬,很多創始人都在經歷他們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母嬰行業正在往泛母嬰行業的方向發展。”

艾瑞諮詢在今年11月份發佈的《2018年中國互聯網母嬰童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母嬰人群的生命週期延長,向備孕人群和大齡兒童人群延伸;同時,隨著母嬰市場向家庭經濟延展,越來越多的具有不同身份的家庭成員參與到育兒過程中,泛母嬰人群逐漸形成。

這一點也正和謝宏在今年年中時在公開場合提到的“按照新零售思維去操作實施全渠道營銷,而不只是簡單的線上線下、母嬰、商超,公司要佈局開放式的母嬰生態圈”高度吻合。貝因美的母嬰生態圈會是什麼呢?會不會成為其再次突破業績增長瓶頸的制勝法寶呢?關於這點,筆者先持保留意見。

貝因美光靠引入資本去做大做強民族品牌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國資背景的長城國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貝因美脫去“ST”的帽子。但是,此前制約貝因美業績發展的很大原因在於渠道的不暢通。但是近年來與線上巨頭阿里和京東的合作愈發頻繁後,致使其業績相對有些好轉。

所以,貝因美應該持續加強與線上平臺的深度合作,運用數字化手段全面梳理渠道資源以及用戶資源。例如,藉助天貓最新調整後的組織架構紅利,多渠道(天貓國際、速賣通)去拓展國際市場。彌補短期內國內市場的緩慢增長,單從長期來講,將有利於貝因美奠定國際影響力,培育一批國外消費群眾。

總結

通常來說,國資入主上市公司有三大優勢:一是藉助本地產業優勢幫助上市公司優化產業結構;二是完善國資產業佈局,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三是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一步整合當地行業資源。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此次貝因美與長城國融的戰略合作,首先,雙方的深度合作有望新添本輪國有資本參與紓困民營企業的新案例。其次,從資本市場來看,國資入資將充分提升投資者信心,對貝因美“脫帽*ST”有著積極影響,利於公司實現保殼。

最後,未來貝因美有望藉助長城國融的優勢全面進行產融戰略升級,進而探索出探索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民族品牌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