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興山“關轉改立”小水電保護長江生態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7日電 (董曉斌 鄒遠景 李博文)“恢復母親河香溪河流域生態,就是對長江的直接保護,也是為子孫後代造福。”12月6日,湖北興山縣委書記汪小波說道。

興山是三峽庫區縣,地處長江西陵峽北側、大巴山餘脈與巫山餘脈交匯處,境內有大小溪河156條,水能蘊藏量32萬千瓦。其中香溪河為長江一級支流,庫灣距三峽大壩僅30餘公里,屬於三峽庫區生態敏感區。


湖北興山“關轉改立”小水電保護長江生態


猴子包電站實施生態水在線監測,確保生態水洩放。

上世紀70年代,興山縣按照“水電起步、礦山突破、林果特開花”的經濟發展思路開發小水電,共建成水電站84座,裝機總容量22.24萬千瓦,年發電量7.84億千瓦•時,小水電由此成為興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

興山縣環保局局長賀彬介紹,84個水電站分佈在香溪河的三條支流上,其中高嵐河37個,南陽河23個,古夫河24個,“密度過大的梯級開發造成了河道脫水。”賀彬說,香溪河的三條支流均出現過季節性斷流現象,使河流水質也受到一定影響。

2017年11月,為保護香溪河,興山縣開始對對小水電實施“關、轉、改、立”分類處置。隨後,耿家河、臥佛山等4家水電站被相繼關停,紙坊河、白石板溝、九衝河等6家電站轉型供水或人造瀑布,74個水電站被強制實施生態放流。


湖北興山“關轉改立”小水電保護長江生態


關閉水電站

興山縣水利局局長譚興明表示,為加強監管,該縣在74座完成改造的水電站放水口裝上了“電子眼”,各家水電站的放水情況一目瞭然。因放流生態水不到位,當地15傢俬營電站被責令停產整頓,“踐行長江大保護,生態放流是一條紅線。”

賀彬表示,分類處置小水電後,基本消除了因水電站造成的河道脫水、斷流等流域性生態問題,其中,香溪河常年保持了足夠的生態水流量,增大了流域環境容量,有效減少了回水區汙染帶的形成,杜絕了水華現象發生。

此外,興山還實施了全域生態修復工程,全面禁止河道採砂,關閉香溪流域134家規模養殖場,已建成27道生態堤壩,形成梯級水面,建設香溪河綠色廊道景觀,完成人工造林3700畝,封山育林5000畝。


湖北興山“關轉改立”小水電保護長江生態


南陽河流域生態壩

如今,香溪河流域看得見水面,聽得見水聲,賞得到水景。今年9月,國際小水電中心組織9個國家的代表來興山考察後認為,香溪河流域小水電向綠色生態轉型,值得國內其他地方和發展中國家借鑑。

汪小波表示,興山將持續改善河道生態,加快水能綜合利用與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確保香溪一泓清流入峽江,並爭創聯合國與水利部授予的“國際小水電示範基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