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龙烈士葬礼举行,战友鸣枪致敬!

王成龙烈士葬礼举行,战友鸣枪致敬!

王成龙烈士葬礼举行,战友鸣枪致敬!
王成龙烈士葬礼举行,战友鸣枪致敬!王成龙烈士葬礼举行,战友鸣枪致敬!

本报12月5日讯(记者 庞尊利) 5日上午,王成龙烈士的葬礼在莒南县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王成龙亲属及社会各界代表1000余人胸戴白花、眼含热泪,送别英雄王成龙。

5日清晨,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广场庄严肃穆,“沉痛悼念王成龙烈士”几个大字正挂于灵台上方,遗像两侧悬挂的挽联上写有“忠诚卫士铁心向党永垂不朽”“人民英雄舍己救人浩气长存”,两行大字概括了王成龙短暂却光荣的一生。

上午10时,随着哀乐响起,王成龙烈士的骨灰由礼兵护送至烈士陵园,军地单位及各界群众代表及烈士亲属肃立两侧,向王成龙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1小时后,王成龙烈士葬礼正式开始。

王成龙烈士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鲜艳的国旗。亲人难抑心中悲痛,放声大哭,前来吊唁人们也忍不住流泪,人们纷纷向烈士做最后的告别。在低回的哀乐声中,所有人脱帽肃立,向烈士默哀,并向烈士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起灵,送王成龙烈士!”随着《葬礼进行曲》响起,部队和公安人员向烈士敬礼,其他参加葬礼人员目送烈士骨灰离开。王成龙烈士骨灰在礼兵托扶下,护送至安葬区,礼兵将骨灰轻轻放入墓穴。鸣枪礼兵在陵园一侧一线列队,3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云幕,用特殊的方式送别英雄。

王成龙烈士亲属、军地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依次走到王成龙烈士的墓前,献上鲜花,深情凝望着烈士的墓碑,和英雄做最后的道别。

战友同学从各地赶来,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在王成龙烈士的安葬仪式上,他生前的战友、同学纷纷从青岛、潍坊、上海等多个城市赶往莒南县,只为送王成龙最后一程。

今年刚退伍的士兵刘强(化名)和另外两名退伍士兵,一大早从临沂市区驱车赶往莒南县,一起前来参加王成龙烈士的葬礼。“听说王成龙牺牲这个事,我们都非常惋惜,他是个优秀的军人。”刘强说,王成龙生前曾到他们部队实习过,虽然他们只有两个星期的相处时间,但是战友之情让他们终生难忘。

“我们之间是十几年的友谊,必须来送他最后一程。”王成龙生前的初中同学孙成军从临沂市区上班,特地请假赶回莒南参加王成龙的葬礼。在他印象里,王成龙为人实在,做事认真,“我们曾在一起打了3年篮球,至今他坚持不懈、从不服输的样子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此次前来参加王成龙烈士葬礼的还有他生前的高中同学、老师等20多人。在葬礼现场,几个同学和老师抱在一起痛哭不止,他们到现在也不愿意相信王成龙牺牲的事实。“成龙每次回家,我们都会见面,却不曾想以这种形式告别。”高中同学庄新才特地从日照赶回莒南,送别王成龙烈士。

庄新才回忆说,王成龙毕业那年,当他得知王成龙要回家,既兴奋又激动,特地从日照赶回家,只为见他一面。孰料,王成龙从济南回莒南的汽车坏了,到达莒南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了,是他开车去莒南接的王成龙,有说有笑地回家。这一幕犹在眼前,而如今王成龙却永远离开了。

小小年纪勇救落水小伙伴

前来为王成龙烈士送别的村民告诉记者,成龙是个好孩子,救人不是第一次了。

王成龙9岁那年开春的一天,他和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去村庄附近的汪塘玩耍。当时他们在冰面上蹦蹦跳跳,其中一个叫王翔宇的孩子掉进了冰窟窿。

王翔宇不会游泳,在水里浮浮沉沉。一起来玩耍的小伙伴都吓坏了,只有王成龙反应最快,让其中一个孩子赶紧去叫大人,自己则跑到附近找了根竹竿,还喊了两个孩子,一起跑到王翔宇落水的位置。

为防止冰面再次裂开落水,王成龙不让其他孩子靠近。他将竹竿伸向王翔宇,同两个孩子合力将其拖上了水面。

王成龙小小年纪勇救落水儿童一事,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全村人都对王成龙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赞赏不已。

“这个三等功我不要”

2017年,王成龙因毕业联考全旅第一名荣立三等功。而在离开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前,王成龙再次被确定为立功对象。当时群众评议和支部最初意见也是将王成龙确定为立功对象。

“林哥,三等功每个区队一个的话,就给你吧。”王成龙认为,队里的工作战友李开林没少干,他还是军队生,年龄和兵龄都比自己长,更何况去年自己已经有一个三等功了。

几天后,学员队召开军人大会,进行民主测评。投票结果出来后,王成龙以103票稳居第一,他拿三等功几乎是毫无悬念了。但是第二天,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召开支委会进行研究讨论,确定立功受奖人,却是李开林作为青年委员参加了会议。这让李开林感到特别意外。

原来开会的前一天晚上,王成龙找到教导员,坚持说:“我想把这个立功的名额和机会,让给比我更优秀的战友”。于是,在王成龙的坚持下,将这次立功机会让给了别人。

战友们亲切地叫他“傻龙”

在战友们心目中,王成龙是一个活生生的许三多,都亲切地称他为“傻龙”“宝龙”“帅龙”等等,而“傻龙”是叫得最多的。无论是训练场上还是生活中,王成龙凡事都希望做到极致。

武警陕西总队延安支队排长张泰铭与王成龙相识4年多,他说,不管做人做事,王成龙身上都有一股“傻”劲,他曾在“魔鬼周”前给战友买厚袜子,为激励战友王银贵跑步,故意让他超越自己等等。类似的“傻”事,王成龙干了太多……

有人说,要是王成龙不这么“傻”,他肯定能躲过此劫,可他偏偏就这么傻,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王成龙生前曾在《中国共产党章程》封面上写着这样4句话,“真情实感与士兵融为一体,真挚实在与士兵深度沟通,真心实意尊重士兵主体权益,真诚实落按士兵成长需要施管”,或许这就是“傻龙”的答案。

群众:

“就想来送送这个孩子”

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让王成龙烈士的葬礼显得更加悲壮。

“我们就想来送送这个孩子,太让人心疼了。”莒南县大店镇李家庄村的村民主青梅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她是从电视上看到王成龙牺牲的消息的,心里特别难受。她是王成龙邻村的,她的老伴还是王成龙父亲的老师,他们都为王成龙的牺牲感到惋惜和自豪。

这些自发前来的群众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纷纷落泪。“这孩子1.78米的个头,长得也精神,学习成绩又好,在部队表现这么优秀,真替他惋惜。”张晓梅说,虽然她没有见过王成龙,但王成龙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她。“希望天堂没有车来车往,能够实现他的抱负。”张晓梅惋惜地说

现场绝大多数群众与王成龙素昧平生,他们仅从手机、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王成龙烈士的事迹,深深地被王成龙见义勇为的壮举感动了。在葬礼当天早上,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王成龙烈士,希望逝者安息。

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在葬礼现场,年仅5岁的弟弟指着王成龙的照片说,“这是我哥哥。”他似乎还不知道牺牲的真正含义。而在之前的采访中,王成龙刚牺牲那会,弟弟看见家里来了很多穿军装的人,就追着妈妈问,“哥哥啥时候回来啊?”

王成龙和弟弟相差18岁,他对弟弟宠爱有加,弟弟也对哥哥特别崇拜。今年中秋节,弟弟指着两块月饼问给哥哥留哪块,这让父母格外心酸。

离王成龙家不远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政权机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的旧址,王成龙自小就跟随父母到红色旧址参观。其实,王成龙还真有个“红色爷爷”。他的伯祖父在四平战役中英勇牺牲,被追授为烈士。而王成龙出生的莒南县素有“齐鲁红都”“山东小延安”之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山东地区唯一一个既无日伪据点又无顽军占据的抗日敌后根据地。

王成龙的父亲王后良在采访中说过,“哥哥从小就喜欢穿军装,弟弟也一样喜欢,等他长大了,要是也想当兵,我不拦着。”

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和家庭革命教育的影响,王成龙自小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远大理想,并一直为他的成长进步指引方向。这种红色基因早已深入王成龙的骨髓、融入血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