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還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凍明年旱”,還有道理嗎?

昨天晚上氣溫驟降,抬頭看了看日曆,再過兩天就是24節氣中的大雪了!過了大雪就快要冬至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又快來到了,該冷的時候冷,該熱的時候熱,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正常的年景!

今天早上,我們終於迎來了2018年冬天的第一場雪,雖然正值外甥女的大喜日子,感覺下雪有些掃興,但總體來說,下雪了總歸還是一件好事兒!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是一句用大雪節氣的天氣現象來預測明春氣候的農村俗語,意思非常直白,是說大雪節氣這一天如果大地還沒有封凍,那麼明年春天就可能有災害性的“倒春寒”天氣,如果大雪這一天不夠冷的話,明年春天就有可能是大旱天!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其實有不少人已經不在乎了!人們更在意的是,現在氣候的反常!也就是該冷的時候不冷,冬天的時候就叫暖冬。老百姓總有一種預感,這不是什麼好事兒!大自然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該冷的冬天不冷,指不定明年春天那會兒想起來就會來這麼一下子,讓你冷的措手不及,讓正在開花生長果樹和作物激凌那麼一下子!

以前我們知道,有一種叫厄爾尼諾現象,讓我們的氣候反常,現在呢,我們又知道,連地球上最寒冷的北極溫度也在逐年升高。一些北極熊因此失去了食物來源,開始吃起了同伴!這些都是氣候的反常,引起了動物界的反常!

作為地球上的人類,務必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覺,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少用一會空調,少開一會汽車,節約每一點水,節約每一粒糧食,共同珍惜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

否則,如果真如有些科學家預測的,如果溫度像現在這樣,每年以1.5°的速度一年年地升高的話,地球可能就僅僅剩下22年的時間了!

讓我們給子孫後代也包括我們自己更多一點時間吧!


村姑說村事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還有道理嗎?農村俗語老話之中對於天氣的描述向來都不缺乏,因為天氣直接關乎到農業的生產,對於農作物的豐收與否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在過去望天收的年代,沒有比天氣更具有影響力了,不論是降水、下雪、降溫、乾旱對於農業的收穫都有離不開的關係。


大雪不凍倒春寒:其實這句俗語也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老話,我國幅員遼闊,北方的嚴寒冬季白雪皚皚,而南端則是一派愈綠蔥蔥的景象,所以這句老話指的是長江以北黃河流域面積,對於南方這句老話是行不通的,根本不存在,這裡指在大雪節氣這一天,如果還沒有上凍,氣溫還保持在零度以上,那麼春季會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倒春寒是一種對於農業有毀滅性打擊的自然災害,基本上無力抗拒,正值春暖花開之際,各種農作物和果樹都在正常的生長,一場倒春寒的到來,減產那是不可避免的,有的甚至會造成絕收的不良現象。


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個寒跟上句的凍到來其實一樣,其實也是乏指如果大雪這一天,如果氣溫不下降,沒有上凍,而且還相當的暖和,那麼來年春天不是倒春寒就會是旱季,也是一個不好年景的預兆,大雪節氣很快就會到來,其實大雪節氣的時候,基本上很多地區已經正式步入了寒冬,除去南方一些地區,其他地區都已經在冰天雪地的籠罩之中,在這些地區大雪節氣的到來,不但不冷,還很暖和的現象確實不容易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有老話對於出現這種反常現象,會有很多不好的說法,其實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那麼這些老話對於來年的預測到底準不準確呢,其實這些俗語老話也都是根據多年的經驗積累,所闡述的一些道理,對於大自然的反常現象很多老話有時候也是湊齊罷了,現在的氣候環境已經和過去大不一樣,這些老話俗語也只能作為參考使用,對於這句老話俗語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還有道理嗎?

大家好!上善若水來回答這個問答,今天是2018年12月5日,距大雪節氣僅剩兩天,幸好今天我們這裡下了今年第一場雪,瑞雪兆豐年,圖個吉利。


大雪節氣是2018年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今年入冬的第三個節氣,這時太陽黃經到達255度。大雪節氣也是和雨水、穀雨、小雪這三個節氣一樣代表全年降水的節氣。也是和春分、夏至、秋分節氣一樣進入一年四季的中間時間。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雪節氣不上凍,就意味著來年春季就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大雪節氣不冷的話,就意味著來年的天氣比較旱,降雨量不充足,會影響來年的農業生產。

農村俗語是農民朋友在多少年來總結出來的諺語。以前農村科技落後,沒有天氣預報,只有靠這些俗語來分析天氣變化,來應對來年自然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我們需說不能否認農村俗語的真實性,但在現實生活當中也要面對現實。由於最近幾年大自然條件不斷惡劣,夏天高溫,龍捲風、冰雹,冬天氣溫高至不下,乾旱少雨,極端天氣不斷侵襲,給我們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影響。看起來我們的俗語有時也要與時俱進。



起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氣候變化,多關注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它會給我們的農業生產帶來很好的幫助,據觀查每個節氣都會對當時的氣候和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穀雨前出現高溫天氣,那你就要準備會有一場冷空氣到來。芒種節氣己過你就要準備收割小麥,立秋節氣過後五天,晚上的氣溫就有涼意,等等。


只要大家注意觀查,對付極端天氣還是有效的。我這裡講的是我們鄭州地區的氣候特徵。大家對我的言論有何看法,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歡迎友友們提出寶貴意見!


XGC上善若水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形容大雪不冷的後果;

也就是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看這句話,好像明年是冷冬還是暖冬與今年大雪的天氣有關。那為什麼農民們要這麼說呢?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意思是說,大雪這一天,不結冰,就使後期雨水增多,那麼早春的天氣可能會變暖,春天的後期則會氣溫又降低;大雪這天不冷,來年可能會有乾旱現象出現。這種農民根據實踐經驗總結關於節氣的俗語,聽起來真的有點匪夷所思。大雪,也就一天,怎麼能因為它的天氣變化而想到來年的冷暖呢?不過,據說,這是有點用的。真的嗎?不好意思,沒去考證。

如今全球變暖嚴重,以前每年冬天早早的便下起了雪,近些年冬天下雪次數是屈指可數,而且還推遲了,有時讓人有點懷疑今年冬季會不會下雪。例如北京,去年北京冬季下的第一場雪是推到了今年三月份才下,開始筆者還以為北京不會下了。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句俗語,說實話,筆者是不太認同的,更何況近些年全球變暖嚴重,冬季也不怎麼冷,大雪這天的天氣不太可能會很凍很寒啊,難道以後幾年大雪這天不凍不寒,你要說第二年會有“倒春寒”,會有旱嗎?


惠豐三農


回答: 我特別喜歡民間的諺語,充滿智慧,即是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又是對大自然規律的提煉,下接地氣,上敬天神。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大雪節氣有啥講究?就是說二十四節氣到了大雪的時候,天氣如果不寒冷,那麼到了立春的時候天氣將會非常寒冷。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年還會出現大旱等極端氣候,對農村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一般到了大雪以後,天氣應該會非常寒冷了,畢竟馬上要立冬了,不少地方早已經被大雪覆蓋,河裡也早被凍住。而如果遇到反常的情況,比如說該冷的時候不冷,那麼到了立春的時候,將會非常寒冷,來年降水也會明顯下降,因此人們往往對此也十分忌諱,很多人都會及早做準備,應對來年的乾旱天氣,在看天吃飯的古代這句諺話可以預知明年的天氣狀況……可見,天氣對農業生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裡能不能有個好收成全看“老天爺”賞不賞飯了。

生活的經驗可以改變,大自然的規律是無法改變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記得一位科學家曾經說過:人在自然和生活之間,只是一個比例中項。所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人應有的本分。對於這句諺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手機用戶7346311102團


這句諺語裡的大雪,指的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

根據農民的世代相傳與實際相結合,許多農村諺語一般都是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

就譬如“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

“大雪不凍倒春寒”意思是說,如果大雪那天不凍,或不結冰,那麼來年的春天會“倒春寒”,也就是說屆時天氣會出現寒冷,雨水增多,氣溫下降等情況!

暖春,暖春,說的便是春天天氣的溫暖,若是大雪節氣這天農民看不到結冰或受凍現象,就知道是“倒春寒”,既沒有“暖春”了,來年春天會寒冷!

“大雪不寒明年旱”也就是說,如果大雪那天感覺不到寒冷,那麼根據經驗就可以預知,來年降雨量減少,或許會有乾旱現象發生!

所以農民們都希望【大雪】這天天氣越寒冷,越凍就越好!

這句諺語是根據祖祖輩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六指勤農


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是農諺之語,不是俗語。

此語有兩種意思,一是直意,一是含意。直意者指大雪節以後的十五天裡的物象表現。含義者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的這一天也。

此諺語若從大雪十五天裡來論證是不合乎自然物象應驗之理的。所以它的第一句諺語是指大雪節氣十五天之中。而第二句則單指大雪節這一天也。

大雪不凍倒春寒者,是說在大雪節氣的半月中,來觀寒熱的氣象變化。俗語:伏天,當熱不熱,五穀不結。冬天,當冷不冷,禾苗難挺。其意即是大雪節氣天氣大冷,已接近寒流大凍之時,這個時段一般為農曆十一月前半月,大雪節常年為十月三十和十一月初一或初二。當冷令之時,它可控制麥苗旺長而拔節,易耐寒耐凍過罷年宜抬頭生長而豐收。但若在這前半月當冷之時,而天不冷不凍,對麥子無鎮壓之力,溫度偏高而無雪凍,麥苗必年前旺長,一旺長便會提前拔節。而天氣的對應感應變化是,年前不冷,過罷年必冷,大雪不下雪,過罷年麥抬頭時必下雪,這是物象感應學說。若大雪不冷無雪者,過罷年十五以後,二月十五以前,必有返春倒寒之象,那樣的話,提前抬頭拔節的麥苗必會被一場苦霜或大雪寒流而凍壞或凍死,麥必無收,人必災也。

而大雪不寒過年旱者,是指大雪節這一天的天氣概況。這一天如有西風天必幹,盜賊生,畜不安,年關有大雪封門之象。南風必旱,北風黑雲主淹,東風禾大熟。有雪兆豐年,無雪無寒必次年春旱之象也。古人的智慧,自然之結晶,人不得不信也。


福自福地來wjf


看到這個問題我特別興奮,正好想寫一篇嘲諷天氣預報的文章,沒想到就收到了這個題目的問題邀請,平復一下心情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更正一下“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句不是俗語而是諺語,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諺語是古代農村總結知識經驗的積累,跟捕風捉影的俗語有本質的區別。

說正題,中國農業傳承7000餘年,其中農業從事人員靠著畢生經驗總結的諺語更是不計其數,他的準確性讓科技發達的今天都歎為觀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這句“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在古代天氣對農業生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裡能不能有個好收成全看“老天爺”賞不賞飯了。

我們先說第一句大雪不凍倒春寒

這裡的大雪並不是指的天上下雪,而是說的“大雪”節氣,指在“大雪”節氣到來以後,天不上凍,來年春天就會出現春凍的自然災害,對於種植小麥的農戶會導致麥芽受損產量降低,在2017年“大雪”這個節氣就是額外的溫暖,結果在2018年四月份來了場大凍,導致華北地區小麥全部減產,不得不佩服古代智慧的高明之處。

這句話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泛指淮河以北的地區,至於南方一年四季如春,就算是倒春寒對農作物也沒什麼影響。

第二句大雪不寒明年旱

跟第一句差不多,就是說在“大雪”節氣到來以後天氣溫暖,一點也不冷的話,那麼明年必將是大旱之年,這種情況在古代非常少見,如果出現,來年必定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景,今年華北地區大旱跟這個也是出奇的一致。

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科學依據的,一旦“大雪”節氣不冷,說明整體冷空氣移動遲緩,可該來的還是要來,只不過是冷空氣延遲推遲到了立春以後而已,而說的天氣旱,其實對農民來說只要是需要下雨時天沒下,人們就會說天旱。

這句老話準不準各自有個自的意見,今天正好是“大雪”的第二天,華北地區突降大雪氣溫驟降,看來明年必將是一個好年景。

吐槽一下今天天降大雪天氣預報居然說晴天,大家說說是我們這句諺語準呢?還是天氣預報準啊?

今天就到這裡,下次再見。


朋來有話說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是什麼意思?

今天就是大雪節氣了,我們這邊總算下起了小雪,算是今年的初雪!雖然降雪量比較小,但還是感覺到陣陣寒意,尤其是我們這邊也發佈了今年首個寒潮預警,說這兩天最低氣溫可能會降到零下11℃。不過,今年我們這邊其實在小雪節氣前後就已經出現冰凍現象了。而對於這句農村俗語的說法,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首先關於“大雪不凍倒春寒”,這句老話意思是說:如果到了大雪節氣時還沒有冰凍,明年就可能會出現倒春寒天氣!我感覺這句老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大雪時如果沒有出現冰凍的話,就表示當地氣溫比較高,無法冰凍,而到了來年春天,就會出現初期氣溫比較高,而到了春季中後期,隨著冷空氣最終到達並影響當地,則氣溫就會偏低於往年同期水平,故而形成了倒春寒!因此這可能是說今年的冷空氣前期比較弱,無法影響到當地,而後期隨冷空氣越來越強勢,就會在春季影響當地形成倒春寒天氣!

在農村還有類似的說法如“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大雪節氣時還沒有出現冰凍的話,那到了來年驚蟄的時候,也不會出現解凍!說明來年驚蟄時天氣比較寒冷,也就是仲春時節冬眠的昆蟲仍會繼續休眠,並等待天氣的回暖,因而,就會出現倒春等惡劣天氣,是不利於早春農作物的返青生長!

關於“大雪不寒明年旱”,意思就是說:大雪節氣時如果不寒冷的話,明年可能就會少雨而出現乾旱天氣!這句老話和上面那句“大雪不凍倒春寒”其實很類似,只是這句老話更偏向於北方地區,像是華北一帶的農諺說法。如果冬天不冷則表示沒有多少降雪,那麼對於越冬的農作物就會容易缺水,而到了來年再加上春天干燥少雨,往往就會加重旱情,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不過,這幾年其實我們這邊冬天下雪的次數並不多,因而即便到了春天干旱少雨時,我們這邊一般會通過澆春水來緩解冬小麥等越冬農作物水分短缺的情況,所以說,這句老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對於現代農業生產影響已經問題不大!雖說如此,我們還是期待冬天能夠多降幾場雪,畢竟老話常說“瑞雪兆豐年”,往往下雪是利於農作物的越冬和來年豐收!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環境的破壞,這些俗語也不是太準了,乾旱可以人工降雨,水庫放水澆地,現在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全球溫度普遍上升,現在的冬天有以前冷嗎?如果再不保護環境,若干年後,可能真的就沒有冬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