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一些农民不愿意种地?

人生如戏28922


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那无非还是种地真的不赚钱,原因有这几点!

一,成本太高,南北方种植模式不同,人均土地面积相差也很大,但相同的是种植成本,比如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这都得投入,年头不好太旱的话还需要浇水,成本更是直线增加,地还每种有的人就已经先从农资行欠了几万到十几万的债,这在当地很正常,所以成本高门槛也就高,这是拦住一部分农民的原因。

二,粮价低,好不容易负债种了地,忙活一年到头庄稼长得也挺好,突然今年粮食就落价了,以前一斤一元现在一斤8角,一下子就闹个白玩,这在农村很常见,特别是粮价国家开放了市场自由定价后每年粮价都会有很大浮动,如果说以前种地是见到粮食就赚钱,那现在更像一种商业赌博了,很多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也不能预测粮价怎么样啊,所以这也是一个让越来越多农民转行的原因。

三,新时代,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曾经那种一亩三分地够吃一年的时代了,我们国家也正逐渐转型成发达国家,近几年的农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前用牛马种地一个人最多种五亩地,后来走了拖拉机一个人能管五十亩,在到现在为止一个人管五百亩也不是不可能,从种植,浇水,收割,逐渐从机械化自动化转变成智能化,无人化。这不仅让很多农民省心省力还增加了粮食产量,但由于大型机械价格过于昂贵,农民土地家家分块化严重,直到有了合作社承包模式让这一切出现了转机,农民把地包给合作社,这样合作社有了大规模土地也就可以让大型机械派上用场,不仅老百姓钱包鼓了,合作社也从中获得了收益,土地也发挥了最大化的作用。

所以作为农业新时代的今天,农民不种地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或者有更好的选择,土地承包出去以后出去打工的比例不少,也有自己在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等其他行业的,总之未来这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民转变成其他身份与职业,这并不是坏事。




恒火趣视界


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种一亩为例:小麦旋地每亩50, 化肥130,种子30斤每斤2.5元合75元,播种每亩20元,浇地四次一次40合160,农药每亩25元,收割每亩50元,总和510元。【如果是租的地每亩再加租金500元】每亩收获1000斤,每斤1.2=1200-510=690元。如果是租的地在去掉租金500元,每亩就剩190元了。

再说玉米:种子每袋50元,每亩地两袋用不完,一袋半就可以了《75元》。化肥130元,播种20元,浇地每亩40元×2次=80元,农药20元每亩,用机器收割每亩80元。每亩产量1200×0.9每斤=1080-455=625元

每亩一年就收190+625=815元




农村小哥的365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农民才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心里才踏实。但事实上现在很多农民不在种地了,不是他们不愿意种地,而是种地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现在种地的成本太高,种子、化肥、农药,收种都用的是大型机器,这些就要投资不少钱呢。粮食价格又便宜,卖了粮食连这些成本都顾不住,就别说自己投进去的人工成本了。再说了,种地是靠天吃饭,万一遇上个旱涝灾害的,就是颗粒无收,连本都陪进去了,一家人怎么生活。

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把地租出去了,不用投资了,拿的租金是净赚的,家里不种地了,就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挣钱,打工虽然累点,苦点,但不用投资,旱涝保收。

除非实在是出不去的老农,在家种二亩地,保证有吃喝就行了,也没有别的办法。

农民不管种不种地,只要有土地在,无论走到那里,根还在,心里就是踏实的。





村姑小平


也并不是农民不想种地,现在,许多地方靠种地己不能够让农民过上好生活,有的仅靠种地养家糊口都难。

我们这儿大多人均七八分地,地多的村庄人均合到一亩来地。就算都按照一亩地算,每年种一麦一玉米两季,小麦亩产打1000斤,1.2元一斤,卖1200元,玉米收1200斤,每斤0.9元算,卖1080元,亩产总共2080元。去除耕种,种子,农药,化肥,浇地,收割等费用,每亩落不到1000元钱。这还没去人工费用,就打每亩地落1000块钱,这可是一年的收入。生活开支够吗?肯定不够,为了增加收入,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就近或外出务工。有头脑的做个生意。剩下老人在家种地,这也是没办法。

农村土地各家各户每人一块,比较零散,再加上人均土地较少。达不到大规模种植,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种植收入太低,种一年地,还不能打一个月工挣的多,谁还留在家种地?

所以,许多人也不想再种地了。





请关注3农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值得了,相比把田地有偿租出去更轻松实惠。

我家里有十亩地,一直哥哥在种,父亲年纪大了就不能劳动了。江苏苏北地区是一季水稻一季麦子。十亩地水稻能收割1.5万斤稻子,今年水稻不到1.2元,除去家里口粮吃的一俩千斤左右,,能卖出一万斤,也就是1.5万元。再刨去水稻种子,人工插秧(普遍地不多,也没有插秧的工具)的费用,水稻田管理打药,抽水,收割机收割等成本,也就这剩余7千元左右。

那么我再算另一批帐,目前我们那把土地有偿租出去,一亩地好的话能达到900元。那十亩地就是9000元,这是净钱,然后再把农忙的时间,以及农作物管理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些零活,能赚到的比真正种地挣到钱多很多,所以这就是不愿种地的原因。

庄稼地是靠天吃饭的,天气变化,干旱,洪涝等天气对庄稼影响太大了。都说政府有补贴种地,但是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农村,补贴的钱几乎看不见,都被贪了。

但是话说回来了,长在农村,不远出打工,看家守势的在家,还是想种两亩地作为一年的口粮,以及其他农作物,想要真正脱离不种地还是有点不情愿的。村上有的出去打工的就把家里的土地全部有偿租出去了,净得收益。

农民离开土地依然是农民,这是土地的经营权外租了,还是围绕农村在干活。





艺术与大众


我不知有的农民为啥不愿当农民种地,只知当农民会被人看不起,只知道当农民出一辈子苦力,过一辈子穷日子。张盼强、王顺得两人的人生命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盼强出生在河南豫西平原农村,爹爹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员。张盼强小时很聪明,从小他就发现同土地打交道最吃苦,冬天冻死热天热死,没星期没假期没奖金,人要想走出人头地、要想改变祖祖辈辈的穷苦命运,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奋读书孝习。于是张盼强16岁就读完了全国10年制中学课本,18岁以百分百分的考题答卷考取了西南一所工业大学。如果没记错的话,张盼强在当今西南地区应该很有名气,应该以工程师的资格退休工资至少拿20000元。可是他没有得,只因他是个农民,只因他身份特殊。在录取的关键时刻,他的优秀答卷被一个戴眼镜的教官给撂了出来。如今的张盼强已步入老年仍还是农民。腿也拐了,头发也白了,人样也变了,在他的身上再也找不到幼年时代聪明的光环。现今他在田地搭了一个土庵爬前跪后种菜卖菜,没有工资也没退休金,以他最后的精力经营着晚年的人生。

王顺得大家可都认识?家住山西深山区,姐弟四个就他最小。爹爹是个标准的农民。1987年三个姐姐先后都考上大学,分配到各省很有名气的单位工作。有从事科技事业的,有从事新闻宣传事业的。按说王顺得即便不用努力考学三个姐姐满能给弟弟安排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可是王顺得坚决不答应,他认为姐姐的才华不能代替自己的前程。他认为山后坡总没山前坡温暖。他发誓也要同姐姐那样发奋上学,争取早曰跳出人头地。可是他这种愿望全家人都反对。三个姐姐心想爹娘一年比一年老了,家里不能没有人照顾。于是三个姐姐为了阻止小弟弟死了上学这份心。12岁就给小弟弟盖了五间新房。为了安稳小弟弟留家安心当农民,还卖了一辆新小拖安置了全套农用生产工具。谁知道三个姐姐的爱心行动己被小弟弟看穿,为了阻止姐姐对他上学的干预,他不知同姐姐吵了多少次,不知哭了多少回。他从小就知道在家种地不被人重视,而且吃苦一辈子还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走进人间社会没人看起。如今的王顺得己把爹娘双双打发埋葬。他的孩子都已八九岁,朦朦胧胧在品味着人生。从此后姐弟们各自享各自的福,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曰久的年月很少来往。因此这就是很多农民不愿当农民种地的原因。






农村土秀才


农民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可以直接说,中国经济没有被多次金融危机所打倒,就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农民基数。外面的生活再难,无法生存,回到家里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样可以活下来。这就是中国农民对中国的重要。

农民这一职业,始终就是能吃饱饭,但是发不了财的职业。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是那种没法吃饱饭的时代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物质,精神上的生活。但是现在农作物的商业价值比较低,今年我们信阳当地水稻1元3一斤。我的农民种10亩水稻,请收割机,平时除草,施肥,打农药。一年到头把所有的收割水稻销售出去,只能保本。顾住温饱。现在出去务工,干体力活一天200元左右。这种最简单的务工也比种地挣的多。所以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出去务工。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很多空心村,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农村问题





闵顺强茶人


为什么会有一些农民不愿意种地?

  1. 如果是在三四十年之前,农民都会抢着去种田的,只是大家都知道,这四十年之间,全国总的收入翻了上百倍,但粮食的价格却不过是涨了三五倍,而农民的土地还是那样的多,甚至还有减少,在这种状况之下,可以说农民如果还是靠种植土地为生,那他们的收入就会比不种土地的人低几十倍收入。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特别是对于还有能力外出的打工的农民就更加的不想了。
  2. 粮食不像其他的商品,不可能无限的涨价,更加重要的是粮食的另一种属性“丰产即减收”,像今年的柑橘、白菜,你如果种植的越多,产量越大只会导致价格越低!可我们去看其他的商品如石油、煤炭、铁矿石?进口的越多,价格就会涨得越快。可粮食却相反,如大豆,我国的大豆差不多被外国完全控制住了,但价格不仅未见上涨,反而是一年比一年低,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农民愿意再种地?

  3. 粮食的价格价值属性让农民放弃种地。大家都知道,工业品可随时的更新换代,而人员与价值也能随着转变,像我国的银行系统,人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工资也都能跟着猛涨,其他的企业也都一样,同样的厂房,同样的工人,但他们总的来说工资只会越来越涨,产品的总价值也是越来越高。可这一套用到农业就完全失效了,既使技术越高、产量越高,相同面积的土地上的产值却不能同步上涨,甚至在这十几年间是纯收入越来越小。十几年前一亩地能赚三五百,如今却只能赚二三百,这样的状况,叫农民还有多少种粮的积极性!
可见,不是农民不愿意种粮了,而是同样的土地种粮所产生的收入已抵不上上涨的消耗了,如随处需要用钱的教育、医疗、社会负担等,哪一样不是随随便便涨了几十几百倍?农民如果再靠永不上涨的粮食去换其他商品及服务那可能连鞋子衣服都没有得穿了!




小之草


种地太辛苦,没干过农活是无法体会的,还有种地周期太长成本过高,遇到天灾辛苦半年是将一无所获,远没有打工挣钱来的快来的多,现在农村都是无法出门打工的老人,年轻人是不会种地的,家里没人种地就租给种地大户,他们靠政府补贴,没有补贴也是不赚钱的,没人租的要么种树,要么抛荒,现在很荒凉,农村前途渺茫啊!






暮归乡野


现在不是有一些,而是只要能外出打工的基本上都要外出挣钱。在家的只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大户。再就是老、弱、病、残不能外出的农民,他们在家种多少算多少贴补家用。而外出的农民工主要考虑的是上有老人越来越需要花钱,下有小孩上学,家里各方面的花费,多挣点钱让家里能改善一下生活环境。这都是无奈之举。如果种地比外出挣钱,绝对没人外出奔波流浪,谁不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村里有好的致富项目,也会在家边种地边上班。但这一切都是如果。(个人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