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幾人能說出名字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勳”。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鄧稼先,科學家,被稱為“兩彈元勳”。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原子彈的設計工作。1964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顆氫彈。

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幾人能說出名字

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58年8月奉命帶領幾個大學畢業生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

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其父許德珩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56年,鄧稼先加入中國共產黨。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幾人能說出名字

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194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錢三強(1913.10.16-1992.6.28),浙江湖州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校長。早年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並且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突出貢獻者。晚年的錢三強仍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中國“兩彈一星”元勳。1992年逝世,終年79歲。

錢三強則毫無顧慮地向來人談出了心裡話。他說,法國的科學家,每年有固定的經費、研究項目,由科學家徵求各方面的意見自己來制訂計劃,政府在一般情況下不過問,科學院的管理工作,由科學家自己來管理和領導。蘇聯從彼得大帝時期,就吸收法國的經驗;在斯大林時期,黨組織在科學院也只是做思想工作和後勤工作,一切由科學家自己來管理和領導。據此,錢三強建議:“中國應該吸收法國、蘇聯這方面的經驗,改進體制,充分信任知識分子,讓他們有職有權,業務和行政工作可以由科學家自己來負責,黨的工作可以抓思想教育,協助科學家搞好工作。”他還具體說明:“如果體制上不好馬上動,可以先選拔幾位有才幹的科學家到領導崗位上來,參加領導工作,這會很有力地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

可他善意之議,卻被一些人認為是要取消黨的領導,是反黨言論,要把錢三強劃為右派。後來,還是因為毛澤東、周恩來和聶榮臻的保護,錢三強才僥倖沒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開了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在會上做了檢討,並說自己要退居二線,由劉少奇、周恩來等負責第一線的領導工作。

在這一年召開的廣州知識分子會議上,周恩來興高采烈地宣佈“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陳毅元帥還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行鞠躬禮。

錢三強在回科學院傳達會議精神時,心情激動。他聯繫實際,講了如下一段話:“聶榮臻元帥說,他要當科學家的後勤部長。我們有些支部書記不是這樣。他們不積極幫助科學家解決困難,只知道看檔案、抓批判、搞運動,實際上是起了阻礙作用。”

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吳興人(今湖州市吳興區),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現代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0月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趙九章對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倡導和開拓中國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化和新技術化的先驅。在氣團分析、信風帶熱力學、大氣長波斜壓不穩定、大氣準定常活動中心、有關帶電粒子和外層空間磁場的物理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後創立了不少地球科學研究機構,並開闢了許多新研究領域,如氣球探空、臭氧觀測、海浪觀測、雲霧物理觀測、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等,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對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被國家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獲獎)

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合稱為“三錢”,幾人能說出名字

這些人物都是對科研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你可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