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有一种分析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咖啡馆的拥有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越好,居民喝咖啡的习惯越频繁。

据2016年底的数据统计,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共有5567家咖啡馆,是全国咖啡馆最密集的城市,比第二名的北京多出了2200家,是第三名广州的整整两倍。

当然这种比较有失公平,如果比涮肉店,比茶馆的数量,上海也没有优势。

但上海拥相对久远的咖啡文化历史,也是不容辩驳的。

上海与咖啡缘起于清末民初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清末民初以来,不论是繁荣年代还是动荡时期,上海人总爱像《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手捧咖啡,聊聊闲天,从容而讲究地过着日子。

尤其是那些海派文人,总在咖啡馆流连,许多新思想新文学,都诞生于此。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

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在没定下“咖啡”这个官方名字前,早年的译名五花八门,什么“考非”、“加非”、“高馡”,《造洋饭书》中甚至还翻成了“磕肥”,估计是为了吸引专注于控制身材的姑娘们吧。

“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

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

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

——《造洋饭书》

咖啡的调味方式随地域产生变化,如意式浓缩、法式欧蕾、美式黑咖、港式鸳鸯、爱尔兰咖啡酒、希腊法拉沛……

而在上海,也衍生出了独特的味道。

在没有各种咖啡器具的年代,讲究的上海人都晓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用纱布包着咖啡粉,放在钢盅锅子里用开水煮。更地道些,还会再用滤纸过滤一遍煮好的咖啡,喝起来口感更纯粹。

一些人偏爱往咖啡里加炼乳,有点类似越南咖啡。还有加上一勺掼奶油的,就是红宝石卖的那种。甚至也有人用麦乳精“调一调”,再配两块咸苏打饼干。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张爱玲最爱的,则是牛奶咖啡:

“别人看我翻海明威的小说,以为我和他一样喜欢美式,其实这是误解,我喜欢喝奶咖,最好放低脂奶,这样奶腥气少些。”

解放后的上海咖啡记忆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标着“上海牌”的红色圆铁罐里装着研磨好的焙炒咖啡,一听半磅三块五毛,那是老上海人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为了显示腔调,即便喝完了也要把铁罐放在玻璃柜中显眼的位置。

老款的罐子旧货市场还能淘到,那时的上海牌咖啡起于南京路的德胜咖啡馆,在咖啡界,就像是可口可乐在可乐市场一样独占鳌头。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滩但凡有售咖啡的,全是出自上海咖啡厂。上咖厂甚至一度包揽了全国咖啡馆、宾馆的咖啡,成为了“国民记忆”。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上海人的童年饮料三巨头:乐口福、麦乳精、菊花晶,也都是上咖厂制造,不仅好喝,还比现在普遍的饮料健康,尤其是菊花晶,名字虽然魔性,但能消暑降火、平肝明目。现在在网上都还能找到呢,不妨买来尝尝那个时代的味道。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自清末民初以来,经历了各种改革与变迁,咖啡文化都不曾淡出过上海滩。即便是资源匮乏的年代,老上海人家里的炉灶上,也仍然会煮着咖啡。

“三年困难时期上海仍有咖啡,为利激销售,买一听上海牌咖啡可发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额外获得四块方糖和一小盅鲜奶。

那个时候父母似更热衷无糖无奶的黑咖啡,然后像摆弄金刚钻样小心地将带回来的方糖砌成金字塔形。

如是,我和哥哥就常有熬得稠稠的白糖大米粥喝。”

——程乃珊,《咖啡的记忆》

1961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大部分人都喝不起咖啡时,上海咖啡厂则发明了低成本的“咖啡茶”来取而代之。

所谓的咖啡茶,就是将下脚料的咖啡豆研磨成细粉,在模子里铺上一层层的糖粉和咖啡粉,压实烘干后切成小块包装。喝的时候像速溶咖啡一样直接放一块进滚水里,虽然口感不怎样,但总比白开水有味道。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咖啡与海派文化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海派文学的概念,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感觉派与鸳鸯蝴蝶派,都和咖啡有着相似之处——厚重的苦味焦虑,略微的酸涩忧伤,加之一点缥缈的甘甜后味。

民初“鸳蝴派”大家周瘦鹃《生查子》词中就有:“更啜苦加非,绝似相思味。”

海派文人与咖啡馆,似乎是同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上海滩。老上海的咖啡馆可不是单纯喝咖啡的地方,而更像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作家马国亮在《咖啡》一文中,说起他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无意听到两位女士谈话的经历——

“她们谈的是文艺、国民党、政治,什么都谈,她们说完了郭沫若,又说鲁迅、郁达夫、汪精卫、蒋介石…”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在咖啡香、爵士乐的环绕下,进行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在当时似乎变成了知识分子间的一套习俗。1928年8月8日,《申报》登了一篇软广告,叫做《上海咖啡》,文中写道:

“…我在那里遇见了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冰庐,鲁迅,郁达夫等。并且认识了孟超,潘汉年,叶灵凤等,他们有的在那里高谈着他们的主张,有的在那里默默沉思,我在那里领会到不少教益呢...”

说到知识分子们青睐的老上海咖啡馆,坐落在北四川路上的“公啡”不可不提。当年鲁迅先生与“左联”领导成员和地下党代表便经常在此秘密接头商谈,鲁迅日记上有多次去到类似 “1930年6月5日 午后 同柔石往公啡喝加啡 ”的记录。

尽管他自称不爱喝这种“洋大人喝的东西”,还曾以此讽刺小说家张资平:

“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而已。”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咖啡馆不仅仅作为灵感发源之地,更是成为了文学创作的背景。要问当年哪些作家写过上海的咖啡馆,真是数都数不完的。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田汉1921年创作的独幕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是最早在新文学作品中抒发“咖啡馆情调”的。其他还包括徐讦的《吉卜赛的诱惑》、林徽音的《花厅夫人》、温梓川的《咖啡店的侍女》、张若谷的《咖啡座谈》等等。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据说《色戒》中王佳芝坐在凯司令的那一幕,便是受到咖啡馆那张老照片的启发。

时过境迁,曾经在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亚尔培路上的那些老咖啡馆,几乎都已随历史消逝如烟云,今天的我们只能通过文人笔下的字句来想象与追忆了。

上海与咖啡的故事还在上演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安福路,上海人都晓得,有很多老有特色的咖啡馆,比方在话剧中心对面已经开了十几年的老牌咖啡馆马里昂,还有不大起眼破破旧旧但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巴洛克风小店小花咖啡馆,还有以相机为主题,还配套了照相机博物馆的咖啡店IG COFFEE……

在安福路这条路上你随随便便就能用掉大半天时光来感怀岁月,留念时光。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在上海,喝咖啡不止于是年轻人的爱好,很多老上海人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而那些老底子的咖啡馆在老咖啡客的生命里也是具体的,怀旧的。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上海lady”程乃珊说:

“要论咖啡垃中国最普及个城市我想应该是上海。上海人向来喜欢赶时髦、别苗头、扎台型,所以吃咖啡与其讲是一种口舌享受,勿如讲是一种生活方式搭市场个标记,并逐步发展成一种优雅时尚城市生活个符号,咖啡馆也因此拨拉广泛应用到城市硬件建筑之中。可以提升整条马路个时尚指数搭文化氛围。”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旧上海霞飞路也就是现在的淮海路,和静安寺路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西路之所以能成为上海的“风景这边独好”,跟咖啡馆密集有相当大的关系。

光想想这些名字——Hot Chocolate(沙利文)、DDS(甜甜丝)、Rosemary、 Mars(东海)、Jimmy(吉美)、Philadelphia(飞达)、老大昌、凯司令、康生咾啥,好比夜空中闪闪繁星装饰了一个喧闹多彩的都市。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所以一讲到喝咖啡、吃西餐,在老上海的心中,一定会有那么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比方刚红房子西餐厅、红宝石面包房、东海咖啡馆等。但是近年来,一批老上海的西餐社、咖啡馆要么改建要么搬迁,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位于南京东路的东海咖啡馆2009年搬迁后,这个曾经带给几代人欢乐的海派咖啡馆也告别了我们。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东海咖啡馆1934年开门迎客,作为上海历史悠久的咖啡店,记录着上海人喝咖啡的历史。东海咖啡馆最早是苏籍犹太人开设的Mars马尔斯咖啡馆,后来更名为东海咖啡厅。

很多人这辈子的第一杯咖啡,就是在东海喝的。咖啡从4角钱到10元钱,招牌栗子蛋糕变成55元,但味道没太变过,或者说,尝咖啡的人很少与它从一而终,两代人、三代人接力棒一样吃吃喝喝,却都说,味道是好的。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花藤造型的铸铁桌椅和木质车厢座也没有变过,就连西点样式也永远是掼奶油、白脱奶油小方、黑森林,就连服务生也是典型的老阿姨,与熟客嘎嘎三胡,拖拖生客的单子,就像香港街边不起眼的老字号饭馆里的老店员们,一样牛,管你开宝马来、还是坐公车来,反正她们资格最老。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除了东海咖啡馆,上海还有好几家有故事有情怀的咖啡馆,比方说在常德公寓楼下的千彩书坊,常德公寓大家都晓得,是张爱玲故居,这家咖啡馆开在故居楼下主打的就是张爱玲主题。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店里吃咖啡的桌椅沙发跟书架是五五开的,书架边张爱玲照片还是让人非常怀旧的。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还有多伦路上的老电影咖啡馆,开在一栋老式洋房里,馆主是一个老上海,同时也是一名老电影爱好者,馆内收藏了1000多部老电影和数百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杂志原件、上千册影视专业图书。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你只要点一杯咖啡,就能在这里免费参观。斑驳的老虎窗和旧风扇仿佛向你诉说那过往的岁岁年年,它将你的思绪拉回老上海,仿佛时光已倒流70年。即使你不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但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也有一种原汁原味的老上海感觉。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虽然现在很多有老上海故事的老牌咖啡馆已经消失了,早年带初恋女朋友去吃的第一家咖啡馆也已经跟初恋一样不知不觉就没了,但是上海人爱吃咖啡的传统却是流传了下来,老的走了,新的源源不断地出现,这也算是一种传承了。

上海人喝咖啡有什么腔调呢?


迟暮依旧美人,末路仍是贵族。这句话是对生于北京,长于上海的名媛郑念一生的概括。保持对某种高生活品味的追求,也许就是上海人引以为傲的腔调吧。

咖啡,对上海人,是曾经辉煌岁月的美好记忆,也是如今有腔调生活的必备调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