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供應鏈:平臺化vs個性化?

平臺化和個性化似乎總是一對矛盾體,對於流程體系的構建如此,對於信息系統的架構也是如此!

平臺化要求我們做到通用性,能夠適用於不同的業務場景,減少開發和部署的時間,降低實施成本;個性化卻要求我們做到靈活性,能夠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並可以進行快速迭代,通過差異化構建競爭壁壘!

舉個簡單的例子,典型的分銷計劃體系包含補貨計劃、調撥計劃、商家協同計劃、倉內產能計劃、運輸運力計劃等,無論是快消,還是電器、服飾、醫藥等,不同的行業在分銷領域都有類似的計劃體系,具有一定通用性,符合平臺化的邏輯。

但是,如果我們打算用一套分銷流程或系統來滿足以上所有行業的需求,就好比我們想拿一把鑰匙打開全天下所有的鎖,這無異於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

雖然都是分銷計劃,但不同行業之間的區別還是非常多的。這些個性化的需求,需要我們有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極端一些,哪怕僅僅針對同一個行業,例如快消,都存在著2C和2B的區別,甚至2B(大B)和2b(小b)的區別。不存在一套完美適用於所有分銷場景的流程和系統。

那麼,對於供應鏈管理者而言,究竟應當建立一個適用於所有業務場景的平臺化的流程和系統,還是為每個不同的行業、甚至相同行業的不同模式建立起個性化的流程和系統?這兩者之間矛盾應當如何調和?

新零售供應鏈:平臺化vs個性化?

“中臺+前臺”的模式應運而生!

所謂“中臺+前臺”模式:即從複雜多變的業務場景中抽取出通用性、規範化的流程和系統形成中臺,而將個性化、差異化的部分留給前臺自主決定。這種“中臺+前臺”的模式既獲得了平臺化的成本優勢,又提供了面向業務的靈活度,可謂一舉兩得!

我們常常以美軍的組織演變來類比“中臺+前臺”的模式。

美軍在二戰時期,以軍為單位進行作戰,通過海陸空集團軍進行大規模協同,橫掃一切,帶給敵人毀滅性打擊。

到了越戰時期,面對越軍的游擊戰,面對山區複雜多變的地形,美軍的作戰單元逐步轉變成了以營和連為單位。作戰單元的縮小、機動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到了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複雜的巷戰讓習慣了流程化作戰的美國人吃盡了苦頭。於是,美軍將作戰單元進一步縮小到了以7到11人小組為核心的作戰單元,這種轉變將美軍的反應能力提升到了極致,使其能夠成功完成薩達姆和本拉登的抓捕行動,並摧毀基地組織的多個重要頭目和堡壘。

這種靈活的組織形式之所以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是因為它有一個強大的中後臺,能夠支持前臺小團隊進行快速決策,並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呼叫中後臺的炮火導彈等資源的支持,快速將這些資源引導和部署到最需要的前端,從而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個小規模的精準打擊任務。

供應鏈的發展與此類似,從標準化、流程化、大規模的生產製造和分銷物流,到如今的多品種、小批量、精準營銷和深度分銷,我們一方面希望獲得傳統供應鏈的規模化成本優勢,同時還希望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靈活多變的產品和服務,“中臺+前臺”模式無疑為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腦洞!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臺+前臺”模式的最難之處在於如何進行“中臺”和“前臺”解耦:到底是採用“薄(小)中臺、厚(大)前臺”模式,還是倒過來採用“厚(大)中臺、薄(小)前臺”的模式,是許多平臺化企業都面臨的兩難抉擇。

迴歸本質,一切應以業務出發!

對於模式尚未成型,客戶價值尚未清晰,需要快速迭代的業務,應採用“薄中臺、厚前臺”的模式,給予前臺足夠的機動性和靈活度,流程和系統緊貼業務快速奔跑。

相反,對於模式較為確定,客戶價值相對清晰,發展趨勢較為明確的業務,則應採用“厚中臺、薄前臺”的模式,提高系統的規範化、流程化的能力,通過效率的提升來逐步降低成本,但同時依然為前臺的靈活操作留有一定的空間。

當然,從前者到後者往往是個漸變的過程,沒有辦法一刀切。這就需要中臺的架構師具有超強的服務意識,能夠時刻掌握業務的發展狀況、業務的迭代方向,並在這個過程中將前臺所採用的“土辦法”進行總結、將通用性的能力逐步在中臺進行沉澱。逐步形成中央化、模塊化、標準化的“武器庫”,再通過不同的組合和配置為前臺作戰小組隨時提供其所需的、能夠因地制宜的“炮火支援”。

一把鑰匙雖然打不開天下所有的鎖,但“中臺+前臺”的模式就如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能夠在現場快速“配鑰匙”的工具+遠程的在線指導。那麼哪怕遇上再難打開的鎖,再難完成的任務,我們也能信心滿滿地就地解決了!

作者 | 施雲 Jim Shi

來源 | 供應鏈架構師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