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什麼會在偏遠的貴州龍場而不是別的地方悟道呢?

石玉磊


正德二年(1507),三十六歲的王陽明被貶謫到偏遠之地貴州龍場擔任驛丞。在龍場,王陽明結合自己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龍場悟道是王陽明構建其心學體系的標誌性事件,在中國歷史上成為一段佳話。那麼,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而不是其他地方發生思想上的鉅變呢?

龍場是貴陽西北的一個小村寨,那裡條件惡劣,道路艱險,而且王陽明和當地居民語言不通。《陽明先生年譜》中真實記錄了當時的情形:“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

王陽明的初期龍場生活是極為艱辛的。王陽明雖然是龍場驛的驛丞,但因為是謫官,所以不能居住在驛站。

沒辦法,王陽明到了龍場之後,便披荊斬棘,搭建了一間茅草房。茅草房非常小,只有齊肩高,而且到處都是縫隙,冷風會呼呼地吹進來。屋頂鋪著茅草,漏雨是在所難免的。

不久,王陽明發現了一處鐘乳洞,洞大約能夠容納百人,初名“東洞”,後來王陽明效仿家鄉的陽明洞,把它更名為“陽明小洞天”。

鐘乳洞所處的位置較偏僻,四周很荒涼,不過王陽明樂其幽靜,悠然自得。他將洞內平整之地打掃乾淨,安放好床具,修好灶臺,堵上老鼠洞,便和僕人一起搬進去住。

但“陽明小洞天”只是洞而已,當冬天來到時,洞就變成了寒窯。王陽明的健康進一步被摧殘,日後他東征西討常常抱著病體勉強進行,是因為此時埋下了病根。

龍場生活的最大困難在於糧食不足,經常會出現下頓不接上頓的情況。王陽明於是重頭學起,向當地人學習起種植糧食的方法。他焚燒草木,開墾土地,這樣一來,就有了糧食吃。

住處和食物問題解決之後,王陽明的精神需求問題便凸顯出來了。

在龍場,他是孤獨的。他非常希望找到一位能夠了解自己內心的好友,但很顯然在龍場這是不現實的。

來到蠻荒之地的外地人大多數是亡命之徒,偶爾有同僚來放,語言又粗鄙不堪,使陽明覺得他們還不如時來造訪的豬、鹿親切。

所以,他想起了曾經和自己一起在京城倡導聖學的湛甘泉。他寫了一首題為《南溟》的詩,表達對湛甘泉的思念。在詩中,王陽明把自己比作一隻“哀哀求侶”的鳴鳥,期待“何時共棲息,永託雲泉深”,非常期待能再次和好友一起復興聖學。

而光陰似箭,容顏漸老,自己卻一事無成的惆悵感折磨著王陽明。當他在澄清的溪水中看到自己的白髮時愕然不已,感嘆:“年華若流水,一去無回停。悠悠百年內,吾道終何成!”

不過即使處境再艱難,王陽明也能夠超然面對。有意思的是,體弱多病的王陽明頑強地在瘴癘之地活著,身強體壯的家僕居然病倒了。本來是家僕來服侍他,現在顛倒過來。

王陽明親自給家僕生火煮粥。為驅散他們的抑鬱之情,王陽明還為他們誦唱詩歌或者講笑話。

王陽明雖然能夠超然面對榮辱得失和艱難困苦,但他對生死之道還沒有看得那麼開。他始終擔心劉瑾會再次把魔爪伸到自己眼前。

為了超越生死念頭,他在屋後建了一個石槨,日夜端坐其中,參悟死之要義,尋求心之靜一。

一天夜裡,王陽明恍然頓悟到一直未參透的“格物致知”的真意,隨即發狂般地歡呼雀躍起來,感覺就像雲開霧散,豁然見到陽光一樣。

王陽明覺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聖人之道蘊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也就是“心即理”。他頓悟到“格物致知”的方向,不是去格物,而是來格心,向自己的心內求理。他認為人們一直以來沿用朱熹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是錯誤的。

龍場悟道宣告了陽明心學的誕生,解決了人生意義如何生成的問題。王陽明用禪宗的思維藝術建立儒學的價值立場,把意義的基地建築在“心”之上,如此便結束了人類整天追逐外物、心隨物轉的歷史。

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完成他思想上的巨大飛躍?這是因為一場牢獄之災把他拋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平時所依賴的各種關係和力量都沒有了,他變得一無所有、一無所依,只有他的心連接著天下與古代聖賢。在極度的困頓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內心”的力量。

是這種力量,支撐著他,滋養著他,讓他沒有倒下,讓他沒有自暴自棄。


華章同人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部分來回答:

1、王陽明為什麼會出現在貴州龍場?

2、王陽明為什麼會悟道?

一、王陽明為什麼會出現在貴州龍場?

答案是,必然和偶然一起作用的結果。

必然在於,當時劉瑾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戴銑、薄彥徽二人上書彈劾劉瑾,被打入大牢。激憤的王陽明上書,試圖救出二人,結果自己也被劉瑾假傳聖旨打入大牢。

偶然在於,王陽明在牢裡度過了新年,第二年春天被貶謫到貴州龍場。

二、王陽明為什麼會悟道?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跟王陽明自己的追求關係非常大。

陽明先生從12立志做聖賢,然後經過了十幾年的探索,一直圍著這個目標在努力。

最後通過龍場惡劣的環境的促發和磨練,終於悟出了最後的答案。


作者陳橋


王陽明的貴州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心學形成的標誌。對於心即理的王陽明心學來說,貴州龍場是促進心學形成的地方。我認為,王陽明心學的形成,與他被貶貴州有直接的聯繫。

在王陽明被貶貴州之前,他一直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中徘徊,不知道選擇哪一種。他特別是接受了朱熹的理學的格物致知的理論之後,格竹子格出了一場大病,而毫無頭緒,這時,他所有的思想就像是一團亂麻,需要一個解開亂麻的剪刀,就像是一團烈火,找不到出口,就像是一根小草在等待一場春雨的滋潤破芽而出的那一刻。

一個人的思想,總會轉變,而轉變是需要機會的。就像是一個絕世高手練功突然領悟,練到至高層次一樣,總需要一個引子一樣。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時,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是他人生最大的一場劫難。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場劫難可能就是他生命的終結,但是對於王陽明來說,這無異於一場天降良機。因為孟子說,故天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從王陽明三十年的生活經歷來看,他絕對屬於蓋世豪傑的那種人。因此,劫難對他來說,只會是推進劑、催化器,是禪宗頓悟的棒,而不是套在脖子上的繩索。所以,王陽明應該感謝這次劫難,沒有這次劫難,王陽明心學不知道何時才能形成。

讓我們來看看,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都經歷了哪些煉獄般的生活。

1.西南地區是自然環境最為艱險的地方。外人去了不和水土,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狀態。陽明年譜中說:處於萬山叢棘之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鴃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這對於三十多歲但身體一直不好的王陽明來說,絕對是個生死考驗。

2.王陽明根本沒有地方住,今天住在這個山洞,明天住另外一個山洞,過著衣不蔽體居無定所的生活。

3.王陽明過著有上頓無下頓的生活,所有的生活來源都要自己親自勞動養活自己,原來是一介書生的王陽明,在那個環境中艱難地養活了自己。

4.朝廷和地方官吏的追殺。

但恰恰是在這個艱險的環境中,王陽明能夠有時間沉思靜心,他把自己融合於天地之間,思考人生的終極價值。那麼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是心!王陽明設想要是聖人也處在這個環境,應該怎麼去做,後經思索再三,認識到“精粗一,內外翕,視險若夷,而不知其夷之為厄”的道理,終於悟出“心即理”之道,“格物致知”之旨,這就是名震中外的“龍場悟道”。龍場悟道後,王陽明已經完全超脫得失榮辱、生死之念。之後便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之說,並奠定了“致良知”的理論基礎,後來進而形成完整而系統的心學理論體系。

我們可以說,王陽明此前對成聖的探索是一個量變的逐漸積累的過程,而在被貶貴州龍場的時刻,促進了他的思想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的過程。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苦難對於意志薄弱的人來說,就是難以忍受的苦難,而對於心存高遠的人來說,困難是最好的大學!


展翅東南亞


這問題有點沒水平😄

悟道這個事,就跟生孩子一樣,趕上哪算哪,

生孩子不也有的是生在路上的!

那個時間段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驛做站長呢,空閒時間比較多,沒事了就去鑽研學問唄!

當時王陽明為自己做了一口石棺,白天在棺材邊思考人生,晚上睡在棺材裡,終於頓悟了生死之謎,史稱龍場悟道!

按題主所問,為什麼要在龍場悟道,是因為趕上了,這個地名還挺有文藝範,幸虧不是在別的地方,要是來個駐馬店悟道,石家莊悟道,合肥悟道……可就尷尬了!



光明仙君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天將降大任於王陽明,必先苦他的心志,勞他的筋骨,餓他的肚子,空乏他的肉身,把他從未經歷過的東西都強壓給他,看看他到底能不能抗得住,抗得住就給他一道光,抗不住就不管了。

綜上所述,一個整天沉迷於物慾感觀享受的人是不可能開啟智慧的。

僅此而已,這就是遊戲規則。


塵谷行知


專注,需要相應的場合方可成就。他認為那兒適宜,便去了。


孤帆閒談


王陽明是被貶,沒有選擇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