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政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力前行——深圳牢记嘱托勇当尖兵开创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纪实

鹏城政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力前行——深圳牢记嘱托勇当尖兵开创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纪实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12月的鹏城,花开如春。

从前湾一路进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沿着一排加拿利海枣一路向前,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前海。远远望去,道路尽头,前海的标志“前海石”,造型如扬帆出海,象征着“改革开放再出发”。

这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过两次的地方!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离京视察就来到广东、深圳,在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深圳经济特区,站在前海石前,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今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深圳视察指导,向世界宣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决心。

宣示,昭示追求;思想,指引航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殷殷嘱托,激励着一座城市加速前行。

鹏城政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力前行——深圳牢记嘱托勇当尖兵开创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纪实

深化改革开放:

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政府审批,最快可以多快?

秒批!上个月,深圳市发改委推出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批服务,将原本需要2个工作日完成的业务,缩短至以仅6秒的时间完成。

因为“快”,深圳实现了群众办事“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全自动”,也正是得益于“快”,自由裁量空间大幅度压缩,城市诚信建设得到促进。

“快”的背后,是深圳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作为今年的“一号改革工程”,今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营商环境改革“20条”,推出300项“不见面审批”,打造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深圳90”品牌,实现90%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二。

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指出,深圳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深圳每千人注册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数,均为全国第一。

改革者进、开放者强。

不仅仅是营商环境改革。六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牢记嘱托,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六年来,深圳积极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打造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辅警制度改革,41个国际客运航点覆盖20个国家,“鹏友圈”影响越来越大……

一项项改革开放举措的实施,带来了深圳不断提升的发展质量和不断壮大的经济体量,更为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写下生动注脚。

“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11月12日,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说。

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根据部署,深圳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深化与港澳合作,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上做更多工作,拿出更多举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扩大开放,对照省“实体经济新十条”“外贸十条”等,研究细化扩大开放新举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级试点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重点在营商环境、机构改革等方面形成突破。

12月4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千亿元计划”。深圳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建立精准全面企业服务机制的做法,再次赢得高度关注和肯定。

深化改革开放,深圳打开新境界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纵横自有凌云笔,于深圳,这支笔是创新。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光启、腾讯两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加快创新发展。六年间,总书记高度关注深圳创新发展,在今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更是指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书记的褒奖,既是肯定和鼓励,更是压力和责任。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特别强调“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在这一系列战略目标中,“创新”居于最突出的位置。

注重核心技术研发、注重创新载体建设、注重创新人才支撑、注重创新环境优化……六年来,深圳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聚焦创新链薄弱环节,实施“强链”“补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018年,深圳市委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11月,深圳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获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深圳持续发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鼓励0到1的创新。

今年2月,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市长陈如桂在3月2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将突出发挥深圳的创新先发优势,通过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如今的深圳,已形成梯次创新企业链,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绿洲”。在创新第一动力的强劲推动下,深圳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

承载着就业、税收、出口和产业链的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最有力的例证。2012年到2017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3878.22亿元增长至9183.55亿元,占GDP比重从29.9%增长至40.9%。

在此基础上,深圳进一步提出,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持续抓好政策落实,提前谋划储备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抓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和“延链”,选择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腾出更多空间用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也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六年来,深圳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水耗呈显著下降趋势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城市”。

从去年开始,深圳市委更是下定决心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财政投入200多亿,新增污水管网超过2000公里,消除了53条黑臭水体。今年计划再投入336亿元,加快完成82条黑臭水体整治,新建污水管网2353公里,努力在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

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18200!深汕特别合作区邮政编码和深圳市同为“518”系列。

今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深圳市深汕区局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挂牌成立,随着深圳邮政编码的启用,深汕特别合作区又有了一个新的“深圳身份识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成为深圳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作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中“一核”的主要城市,深圳一方面针对市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投入、建设、管理、服务同一标准,在基础设施、民生等社会均等化服务方面,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全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特区担当为全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六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一如既往站在服务“两个大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抓好对口帮扶、扶贫协作等工作,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先行责任。

目前,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安排,深圳对口支援和帮扶全国6省(市、区)34个县(市、区),截至2017年底,累计向这些地区派出干部人才超过3000人,投入帮扶资金近300亿元。

在此过程中,深圳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主动参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鼓励一大批社会力量和爱心企业参与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托举了经济特区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必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起抓!对此,深圳经济特区的干部群众,有着切身感受、清醒认识。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深圳榜上有名。多年来,深圳持之以恒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连续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国内城市综合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彰显了深圳经济特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

举办深圳“一带一路”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第十四届文博会共有230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充分展现“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影响力……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抓手,深圳奋力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新先锋城市。

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法治是重要保障。

2017年,深圳市委在全面总结梳理一流法治城市建设成效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以更为高远的谋划、更为开阔的思维,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今年,《2017年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状况》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深圳市首次编制并发布法治政府建设状况白皮书。

今天的深圳,法治是如此清晰可见,又是如此真实可感。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王伟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到深圳经济特区近40年来发展的经验和体会时,首先谈到的就是这一条。

王伟中说,深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党始终在深圳各项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

诚哉斯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深圳,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

六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进取,奋发有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条条具体举措,让党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5年,深圳市委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若干规定》,以责任清单的形式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规矩立了起来。同年,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圳开始实施“五责联审巡查”制度,整合纪检、监察、机构编制、审计等部门力量,对市管班子党政正职选人用人、抓基层党建、任期经济责任、议事决策和机构编制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在深圳,重难点工作的“战场”,就是检验干部的“考场”。去年以来,深圳在创新驱动、风险防范、污染治理、查违拆违、扫黑除恶等工作中开展专项考核,考察识别干部,取得了显著效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社区党建,是深圳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一环。

2015年,深圳开始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以标准化推动社区党建全面过硬,此后,又将标准化建设向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新兴领域推广拓展。如今,统一标准的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已经覆盖到社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各个角落。

打造网上网下“同心圆”,特区互联网党建和网络社会组织建设迈新步。腾讯公司、迅雷公司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建立了党组织,党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明确提出,要牢记嘱托,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进一步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从严抓好正风肃纪和反腐败斗争。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里,发展的“红色动能”越来越强劲。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绘就新蓝图,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从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从“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走在最前列,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深圳责无旁贷,奋勇争先、勇当尖兵,走在最前列。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