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如何看待這句話?

老農民說事


個人認為,這個首先和我們國家從古到今的習俗有關。從古至今,我們都是說娶媳婦,嫁女兒。家裡是男孩的就要想著存錢娶媳婦,畢竟孩子結婚要花一大筆錢。彩禮錢就不說了,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像我們這都是意思意思,其實是相當於女方讓男方拿出一筆錢,經女方手一轉,把這筆錢變成小兩口的錢,特別是男方家裡有兄弟的,女方父母肯定是要為自己女兒找想,想要女兒生活過得好點,不在妯娌問題上鬧彆扭。

別的不說,最起碼得給小兩口弄個新房吧?不管是家裡蓋的還是外面買的,都是一筆大花銷,其他的還有裝修、辦酒席等等,兒子多的話就要成倍翻,首先經濟上都會覺得困難。雖然說窮養兒富養女,但是大部分的老一輩還是會偏向兒子的,畢竟兒子才是所謂的“香火”嘛!

但是真的等父母老了之後,就會發現有些兒子不如女兒,不是針對男人,我身邊的確有好多老人,都是兒子多的晚年不怎麼幸福,一來男人不善表達,不會像女兒一樣經常陪父母說說話,嘮嘮嗑,二來男的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壓力的確會比較大,當一家人有利益衝突的時候,肯定是向著自己的小孩,一般很少會有舍小孩向老人的吧?三來兄弟多的也會互相比較,同樣是兒子,你不願意養老人,憑啥就得把擔子全但我身上?這種思想作祟,老人晚年也不太好過。

反倒是家裡有女兒的,大都很孝順,我不知道是跟地域風俗有關還是什麼情況,反正我家這邊就好多這種情況,還有城中村拆遷兒子把房子都佔了,老人落得沒地方睡的。當然也有女兒不孝順,兒子孝順的都有。

以前我媽給我講過一個戲文,大概內容是說一個老漢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大怪、二怪,老漢老了幹不動活了,兩個兒子都不想養,這個推那個,那個推這個,兩個兒子家是相鄰的,就把老漢搭到了中間的院牆上,老漢很傷心的哭了。剛好老漢的一位好友路過聽見哭聲,問了情況,就騙大怪二怪說老漢有個傳家寶沒拿出來,兩個兒子一聽就爭搶著去養老漢。所以說人老了,要麼養的孩子孝順,要不就還是手裡有錢最重要。我媽催我生二胎的時候,我也會拿這個開玩笑,說不想被搭到牆上。被催婚催生的小夥伴也可以用這一招回擊哦!

有孩子的朋友也不用愁,不是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嗎?所以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男孩女孩,你對老人(自己和愛人的父母爺奶等)好,孩子看在眼裡,長大了當然也會對你好,所以當父母的自己管好自己的言行很重要哦!


另外,對有的朋友因為看到圖片上有“相約雜談”的水印,提出我的答案都是從別的地方摘抄來的,“相約雜談”是我自己開的一個公眾號,我在寫答案之前會在上面先編輯一下,稍微理理思路,所以會有我自己號的水印。我還感覺我寫的有點亂,我要是摘抄也不會找這樣思路不清晰的,對吧?


每日精彩視頻推薦


農村老人常說“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如何看待這句話?

初看到“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這句話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納悶,農村不是生孩子的時候更喜歡生男孩嗎?為什麼現在反而認為生女兒多的人家才好呢?

其實,這和現在的社會狀況是分不開的。這裡面有著一些原因,咱們來說說:

1、人們思想開放,不在重男輕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不再是頑固不化,認為只有兒子才能能繼承家裡的香火。所以生男生女其實已經不是特別的重要了!同時人們對於“養兒防老”的觀點已經有所改變,比起女兒來說,兒子不孝的幾率要更大。

2、養兒難,花費太大:咱們不說成年之前男孩和女孩的花費,就單說成年之後,男孩要結婚的這筆費用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大多數農村男孩結婚難不是因為沒有對象,而是因為沒錢結婚,甚至還有一些家庭在結婚之後,老人還要去打工償還結婚欠下的債務。反觀有女兒的家庭,結婚的時候並不需要特別大的支出,所以不用操心結婚難的事情。

當然這只是現在社會的一種現象,其實不止是農村有這種情況,城市又何嘗不是。但是不管自家孩子是男是女,只要自家過的幸福就行!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先看我親眼所見的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在小區門口的一個路邊攤旁邊吃早餐,不一會小區一個老奶奶也帶著孫子來到這個路攤吃早餐。

這個老奶奶來自農村,來到縣城是專門幫忙兒子照看孫子的,路邊攤主和老奶奶應該很熟,見了面就主動招呼並問:聽說你家兒媳婦又生了,生的是什麼?

老奶奶回答說生的是兒子,攤主於是向老奶奶道喜,不曾想到老奶奶卻回答說:好什麼?大的那個是兒子,這二胎又是兒子。



攤主追問,老奶奶於是解釋說前幾天自己感冒住院,一直都是老伴在照顧,兩個兒子、兒媳婦沒有哪個到醫院去看望過。同病房的一個病友也是感冒,可是人家是兩個女兒,不管是女兒還是女婿經常都有人在身邊,弄得自己好像是孤寡老人一樣。

聽完他們的對話,我不禁想,對於老人的照顧當兒子的確實沒有女兒做得到位,不管是細心,還是賴心都永沒做女兒的想得周到。更是很難有像女兒那種小棉襖般的貼心,一般的感冒真的不會引起太大的重視,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

這還是在婚後,兒子在結婚之前,當父母的更是操碎了心,和女兒比起來簡直就是不讓人省心。



一方面在成長過程中,兒子惹的是非比女兒要多得多,稍不注意就會有人打電話來叫父母“出警”,經常對人家是說不盡的好話。如果是女兒往往就會乖巧許多,很多事情還會主動替父母分擔考慮。

另一方面兒子長後婚姻也是一件讓父母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彩禮,不讓當父母的一貧如洗,哪裡肯罷休。大兒子的彩禮如果要少了,又怕將來太吃於,二兒子結婚又有大兒子在那裡作對比,也不會輕鬆。如果是女兒就沒有這方面的操心了。



所以農村才有“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兩個兒子四等人。”這樣的說法。這種說法和“兒多母苦”如出一轍。

當然這只是農村一種社會現象,對於父母來說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他們能過幸福,再苦再累都願意,再苦再累都值得。而且只要教育得好,兒女能夠出人投地,不管什麼事情,不需要操心的。


歡農


生個兒子爹媽愁,生個女兒住高樓。過去是重男輕女,現在是重女輕男。“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表面上看來沒有什麼道理,但細想起來還是有理由的。但無論男孩女孩,只要有用,不等不靠,都是一等一的人。

下面還有一句,一個兒子四等人,兩個兒子不是人。


這和現在流行的“銀行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生個兒子是建設銀行,生個女兒是招商銀行,兩個兒子是民生銀行,三個兒子是匯豐銀行,兩個女兒是浦發銀行,三個女兒是興業銀行。



現在在農村,確實生女兒比兒子好!一兒一女雖然湊成好,但也沒有兩個女兒好。


這種說法主要是針對談婚論嫁和養老方面來說的。無論男孩女孩,長大了父母都盼他們能早日成家,找到歸宿。養女兒很好的,再差的女孩的也不愁嫁。但兒子就不同了,如果條件不好,兒子自身又無才能,能娶上媳婦的機率很渺茫。

兩個女兒的家庭可以一個出嫁,一個招女婿,無論結婚禮錢,還是養老,都是穩賺不賠的事兒。

有研究人員經過對數以千計有孩子的家庭進行統計,得出的結論是: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幸福指數最高。


一個女兒呢,條件好的可以招女婿,條件差的也不愁嫁,但養老方面來說,一個女兒要照顧的老人精力肯定沒有兩個女兒的好,所以說是二等人。

一兒一女呢?是因為長大了女兒出嫁了,因家裡有兒子擔著,可以不顧或少顧及父母,而兒子找了媳婦,卻沒有女兒貼心。所以說還沒有隻有一個女兒的好,就稱之為三等人了。

“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這種說法在以前的農村很盛行,事實上也是如此。


現在很多家庭裡,只有女兒的家庭幸福得多。女兒貼心,長大了很會心疼父母,吃的,穿的,用的都會為父母考慮周到。而兒子很少有這樣細心的。

有書君舅舅家有三個女兒,想當年被村裡人嫌棄,說沒兒子沒香火。現在好了,那些有兒子的家庭個個都羨慕,不僅是逢年過節熱鬧,平常家裡不是這個女兒在,就是那個女兒回,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女兒們從來沒有少過,女婿們還經常組織一起去旅遊,真是羨慕死村裡人了。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什麼天價彩禮,豪華婚禮之風的遏制,這種現象將會不存在。生男生女一個樣,現在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很多家庭減少了顧慮。無論男孩、女孩,只要健康,有感恩之心,反哺之意,就是幸福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曾記得我小的時候還有人在嘆“三個兒子,還大小夥呢,以後找老婆都難”啊😄,因為我爸是殘疾人,所以,當時別的鄰居就擔心因為家窮會娶不到老婆。

我有一個堂叔,他家是三個女兒。別的鄰居都說“以後你有福了,糖要吃到蛀牙”。當時我堂叔自己慨嘆,唉,老了沒人在身邊有啥意思。也就是女兒大了,以後會要去別人家過日子,不會在他身邊陪伴著他。

“養兒防老”在江蘇大部分農村都已經沒有這種觀念。畢竟曾經很嚴厲的計劃生育執法隊,讓人至今提起都會膽戰心驚。因此,“一家只生一個好”“男孩女孩都一樣”這樣的觀念執行的很徹底。在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下,人們確實也嚐到了生一個的好處。

以前,農村由於生活困難,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武逆子動手打老人,再加上很多兒媳不孝順的事件時有發生,老人生病基本都是女兒回來服侍。很多人開始有了“兒子恐懼症”。女兒的乖巧,孝順給老人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幸福。很多人寧願生女兒也不願意生兒子。

農村現在生兒子結婚需要在老家建房,城裡買房,開著小車,拿著彩禮。在農村一輩子就是兒子的奴隸,算算一筆賬;讀書從小學到大學,每年不算多按兩萬吧,其實每年近三萬,12年就是24萬,建房38萬,買房,100放的110萬,買車20萬,彩禮10萬(這個是給新娘子日後帶回來做為小兩口財產的),婚禮需要六七萬。這樣接近210萬還是最保守估計。農民年收入能多少?所以很多人寧願生女兒。

“兩個女兒一等人”,說的就是兩個女兒會搶著對父母好。老了後,女兒是真正的棉襖,兩個女兒會自行排班照顧老人,晚年幸福的老人是一等人。

“一個女兒二等人”,說的是一個女兒,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老人。因為一個女兒,女兒也要過日子,只能在很危急的時候才能請假。住院了,女兒會貼心伺候。

“一兒一女三等人”,說的是現在這種經濟社會,老人如果有財產,那財產分配可能成為照顧老人的籌碼。這樣會造成兒女心懷鬼胎,也有的會為了獲得老人的財產而假象是孝順。不管怎樣,需要照顧的好好的,以便獲得老人信任,分財產多分一點罷了。

其實,現在不管兒子還是女兒,家庭教育才是關鍵。不管兒子也好,女兒也罷,人老後貼心的守候服侍,這樣才是幸福。

如果認同作者觀點請贊並“關注”。我們會有更多的共鳴。


說天評地鹽城哥


還有一句話:兩個兒子四等人。我就是四等人。我是一名基層醫生,每天跟患者打交道,住院的大爺大媽們一般都由女兒照料,在農村男的一般外出打工,老人有病不願意讓他們知道,現在社會離了錢沒法過,一位住院的大媽囑咐她閨女:千萬別跟你哥說我住院的事兒,他耽擱一天少少賺200塊錢,我這不是什麼大毛病,一大家子就指著他那點錢生活呢。沒有閨女的有的讓兒媳來照顧,但兒媳怎麼都不如閨女使喚的踏實,尤其是男老人就更不方便了。所以沒閨女的都特別羨慕有閨女的。雖然一兒一女能湊成好字兒,但有兒子的父母要給孩子準備車子樓房,還要看孫子孫女,伺候一大家子吃喝,真是活到老,幹到老,而有閨女相對清閒一些,和老伴在村裡散散步,聊聊天,去地裡拔點野菜,大多有閨女的穿得都比較體面,因為閨女細心,經常打扮她的爸媽。在我看來閨女兒子都一樣,我們養育孩子不是為了養老,也不要求他們回報我們什麼,只是為了享受這個過程,孩子給家帶來了歡聲笑語,讓我們的人生豐富而精彩。所以不能按生兒生女給人劃分等級,過得開心就好。


燕子銜泥81


未聽過農村老人說這樣的話,幾千年遺傳下來的風俗,都是多子多福,那怕他被兒子腰子壓彎背壓陀,仍然要恭喜別人生兒子!還未見農村有恭喜人家生女兒的!
在農村最好的是一兒一女戶,純女戶過去是被人瞧不起的,被人欺負都無還嘴之力,哪來的上等之說。不然也不會人為的把男女比例失衡到兩三千萬!
人做過了就會受老天的懲罰,環境,空氣,單身漢,這些問題無不是人為造成的。


兒好!女好!有出息講孝道的都好。無出息不講孝道兒女再多都是苦累!


五音山人1


小編告訴你農村的真實情形。誰會說這種話?只有兩個女兒的人不會對人說這話,只有一個女兒的人也不會對人說這樣的話。

在農村,沒有兒子的人仍然有一種自卑感,避免和人談論養兒養女的話題。有兩個兒子的人負擔重,為父母的也許會向外人訴苦,抱怨說:“拉扯兩個小子哩,這輩子罪孽深重哩。”皺眉嘆氣,其實心裡卻是自豪得意的。

雖然男女平等,在法律層面上做到了,而在農村的鄉規民約仍然沒有徹底扭轉,比如,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往往無份繼承孃家父母的遺產,再如,在農村劃分宅基地是按照男丁數量分配,有兩個兒子就有份佔有兩處宅院(包括繼承),有三個兒子沒有三處住所,按規定不夠分家的都可以向村裡申請劃分新的宅基地,這種做法與家庭女性成員無關。

在農村,大家族意味著勢力大,參與村裡事務就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兒子多了根深葉茂,女兒再多也會流失(出嫁)的,撐不起門風。有兒有女的人愛拿生養之事自嘲,沒有兒子的人忌諱這個話題,農村事實就是如此。


瞌睡蟲和瞌睡龍


對於這“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就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話。特別是對於有姊妹家庭的,一旦說出非常容易破壞家庭關係,心中也有一個耿。


在農村,養兒防老,有些一定道理。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抨擊養兒防老的觀念。這個觀念放在今天社會的確不適用了,但是,放在以前是這樣一個理。以前沒有養老院,家中勞動力全靠男人。

給大家說個生活中的事,在家族中,三爸家是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在他看來,養育大女兒到讀完大學,大女兒嫁人詢問要彩禮,但是大女兒卻認為父母在賣自己,覺得一直偏袒弟弟。大女兒就和父母鬧僵了,和男方在一起,過了一年後,大女兒突然再次跟父母說要結婚,因為懷孕了。於是,後來三爸也趨於無奈,彩禮也要了,但是最後都給大女兒辦了嫁妝。在三爸看來,兒女幸福是自己的幸福。人人都是這樣自我安慰,卻不想女兒撫養到大學畢業,原本指望女兒畢業能支助下家庭,卻不曾想,畢業一年就嫁人了。對他來說,二女兒似乎也會這樣,今年高考,他也怕進入大學四年後,和姐姐一樣。嫁了人,倘若一直支助了孃家,你老公、公婆絕對的不滿意吧。作為父母,又能找誰說去,唯一的指望還是自己兒子。不管兒子再混,那也是和自己生活的人,家中的農活還是得他去做。



這是對於以前多姊妹家庭,當然,現如今的獨生子女家庭是不存在這種說法,兒女基本一樣,都是特等人,生活為上。


三農也有美


我對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在現在男多女少的情況下,在農村,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只要把女兒養大,就有人會讓介紹人帶著禮品上門為其女兒提親,女兒不愁嫁不出去。以後老了,有兩個女兒帶著兩個女婿為其養老,老年生活會很幸福。所以說“兩個女兒一等人; 一個女兒二等人的意思為:女兒到婚嫁年令雖然不愁嫁,但是,家長到老年的時候,只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女婿為其養老,假如女兒和女婿有別的事要做,就沒人替代他們在身邊行孝。所以有一個女兒的家庭幸福指數比不上有兩個女兒的家庭,算是二等人; 一兒一女是三等人,主要是說為兒子的婚事操不完的心。兒子一日不結婚,做為老人,壓在心中的石頭就放不下來。兒子長大了,要是出類拔萃,自然不愁娶不下媳婦,一般的,就要讓家長為娶媳婦操心了。至於女兒,怕女兒出嫁後,來孃家被兒媳婦難為。總之,就是操不完的心。所以說一兒一女是三等人。 以上是我對題主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知能不能合題主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