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没有任何储蓄吗,70%的人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是真的吗?

奇怪的我呀


和中国人相比,美国人几乎没有什么理财观。在大部分美国人眼中,如何花钱是主要的,存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可是,美国人就算兜儿里一分钱没有,也能活的很滋润。

通过和美国人打交道,外加审计和税务的工作经验,我很支持美国人的消费观及理财观。就此,将做一个系列介绍,帮助大家了解美国人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此系列分为四个部分:社会机制、社会福利、人文背景、生存环境,本文侧重于介绍社会机制。

美国社保好,老来相对有保证

Jim是个消防工作人员,21岁开始在市消防部门工作,家里有7个孩子,太太从来没有工作过。按说他的生活应该非常拮据,事实上他的家庭过的非常滋润,家里有别墅和三部车子。等到了7个孩子都离家了,他们夫妻就平时参加一些教会义工活动,定期开车去全国各地旅游,一年去一次国外度假。

他家是单职工家庭,家里没有任何积蓄。不过,他从挣第一笔钱就开始缴纳社保(中国的社保,就是效仿美国的,有起缴基数,雇主匹配)。美国的社保和美国的消费是成一定比例的。一般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工作,基本老了家庭社保收入都会在一个月3000-4500美金左右。

美国有一个政策,就是不工作的配偶可以领取工作配偶养老金的一半,所以一个人工作,养老收入是1.5人。加上老时住房已经还清贷款了,孩子们也都长大离家了,没有多少家庭负担,社保收入足够养老了。

Tom是个操作工,在宝洁的一个工厂工作。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左臂,从此失去了工作能力。

这个在美国属于工伤范围,除去正常赔偿外,他每个月可以拿到1600美金(他在中西部生活,如果在加州等沿海城市还可以高一些)的生活费,这些收入是免个人所得税的。

他是墨西哥移民,有了每月固定收入,他把太太从墨西哥接来,后来生了个孩子,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

张xx是大陆移民,从事IT工作,后来入籍成了美国公民。不过,他的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强,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得了精神分裂症,太太也离婚了。他父母怕他自己无法照顾日常生活,就带他回了内蒙古老家。

在老家,他每月可以领取1200多元美金的伤残福利,一直到他可以领取养老金为止。据说他在内蒙老家得到了很好的休养和治疗,后来又重新组建了家庭。

美国的社保保证一个人壮年时期伤残了不能继续工作(包括精神病),可以领取每月1500-2000美金的伤残福利,让伤残者可以维持正常生计。

如果是单职工家庭,挣钱的配偶去世了,另一方可以享受大约1500-2200美金的抚恤,足够养活家小,而且老了以后还可以享受去世配偶的全额退休金。

美国工资发放和税务制度有保证

Mary是个秘书,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的。她有住房贷款、车贷款,还给孩子买了教育基金。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她在存钱,每个月的收入都花个精光。等到发工资那天,口袋里面就是“0”分钱。有一次系统出了问题,工资到了下午才发放成功,她一直饿到了下午发了工资才出去吃午饭。

美国人在工资发放的时候,各种必须缴纳的钱都被事先扣除了,这些包含了个人预估所得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个人退休账户金、人寿保险金(如果有)。

很多人都有房贷、车贷、教育贷、各种贷款的按揭要付,有些人还有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金等花费,这些在入职的时候都已经填写好,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财务会自动扣除,直接转账到缴款账户上。

有些员工还把信用卡还款金额、医疗备用金、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等花费,甚至每月想存多少钱,都在工资发放前扣除。这样,员工到手的钱就是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即使全部花光,也不用担心明天没有办法生活。

美国实行多消费、少缴税原则

Frank是一个工程师,他坚持不让太太工作,还生了两个孩子。除此之外,他贷款买了房子、车子、养老保险、额外医疗保险,还给孩子们买了教育基金。

因为个人爱好,他还和几个人联合投资了一个小型牧场,一到周末就带着家人去牧场摘新鲜瓜果和骑马。

每个月一发工资,他几乎用个干净,一分钱存款也没有。但是他每月工资都是以最高额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预交款。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完全支持消费而非积蓄,各种抵税条款,都是鼓励大众消费,比如房贷、教育贷、离婚子女抚养金等都是可以用来抵税的。如果选择什么钱都不花,那就意味着你要支付高额税金给政府,这不是美国人的选择。

另外,很多美国人会选择比较高额的个人所得税预交款,从工资里面直接扣除,这样年底的时候会有一大笔的退税,这笔退税,基本就是美国人的一年存款,大都用于出去旅游了。

美国就业市场相对有保障

Charles在GM工作搞研发,正好碰上了经济不景气,公司大裁员,他的部门也被裁掉了。不像在中国,Charles第一想到的不是去马上找工作,而是拿着二个月的离职补偿先休息一下。他很想去健身房健身,以前上班总没有时间,现在总算可以每天去泡健身房了。

等到离职补偿用完了以后,他就一边找工作,一边靠救济金过日子,一边参加政府为失业人员组织的技能培训,找了不到3个月,他就去新公司上班了。

相对亚洲,美国的就业市场要乐观多了,只要你肯吃苦努力,肯定会有一份工作。即使失业了,政府有9个月的失业救济金,可以帮你度过难关。失业救济金每月最低金额也会有1200美金左右,白领会更高,支持日常生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般说来,美国人失业2-4个月左右都可以找到新工作,当然,不保证是高薪职位。但是在美国即使只在麦当劳打工,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税务上还有优惠,养子女会有返还,而且医疗保险有保障。

以上所谈到的社保、税务等优惠,只要在美国合法工作都可以享受,包括绿卡拥有者和入籍公民。具体在执行的时候会有些区别,H1等合法打工者可以享受部分福利。我们将在之后的系列里面具体讨论,针对新移民会有哪些福利,如何应用和申请,政府政策对移民福利的影响等等,都会做一一解析。

总之,美国的社会机制很先进也很完善,相比中国更人性化。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美国富有的经济和较少的人口基础上的。有了这些优秀的社会机制,美国人可以不用花很多心思在理财上,消费和享受当下才是社会大众的追求。


移民帮


这个说法流传了太久。我也问了身边的几个美国朋友。这1000块如果是指美元的现金,的确很多人钱包里就只有两三百块美元,并且有这两三百块美元的还是老年人,年轻人钱包里通常只有几十块美金,因为大家都是刷信用卡。

美国人家里也不会放现金的,钱在银行里分为储蓄账户和信用账户,各种账单往来走的都是信用账户,所以储蓄账户只有几百美金的也很常见。我有个朋友,夫妻两人都在大学当教授,家庭年收入约二十万美金,这在美国属于中产阶级了。但是他们的税后收入就只有十三万左右(税率高达30%),每个月房贷要交4000多美金,车贷要交1000多美金,两个孩子都在私立学校读书,每个月单单是学费和膳食费两个孩子又要用掉3000多没劲,这样七扣八扣,他们每个月赚的都不够花的。有一次孩子非要买一个一百多美金的软件,妈妈就告诉孩子说:“没钱。”孩子不信,妈妈打开银行账户给他看,果然,上面就只有60多块美金了。结果呢,这孩子还真的很懂事,他把自己的储蓄罐拿出来给妈妈,说:“我有钱,这些钱都给你。”

这个故事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现实。听到她算起家里的这笔经济账,我忍不住问她,全家每年还是要出游4-5次,有时全家国际飞行,住星级酒店,去米其林餐厅,钱从何来?她说,都是欠银行的。也就是说,她靠刷信用卡一个月一个月往下滚。说实话靠欠卡数生活的人,我也见过不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形贫困人口”,但是那些人基本都是单身,偶尔花钱太多了,把卡刷爆,那么接下来吃土几个月,再把卡数换上,日子还可以继续往下过。但是像我朋友这样,夫妻都有稳定的收入,又有两个孩子,看起来非常体面稳重的中产家庭,居然也靠欠银行卡数而生活,这真是出乎我意料。

但是朋友说,像她这样的尽管不多,她的心理安全感还是有的。她和先生都有非常棒的医疗保险,惠及两个孩子,不管健康状况如何,都不会看不起病住不起院。虽然欠银行卡数,但是她和先生升职有望,不出一两年两个人的收入都会有10%-20%的提升,这些卡数那时都可以还清,所以不必为了眼前小小的入不敷出就放弃享受生活,维持一个幸福的局面才是更重要的,毕竟时光一旦失去就不可再追。钱总是会有的,但是全家一起出游、聚餐,这种时刻和这种雀跃的心情未来未必再有。她和先生本来也可以送两个孩子去公立学校,每个月就能省下3000多美金,算到孩子上大学,这笔钱真是超级客观,坐豪华邮轮周游世界都可以游几圈了。但是她觉得孩子的教育更重要。钱未来总是会有的,孩子的教育不能错过,万一有一个孩子成了比尔盖茨,这笔投入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了。

把孩子培养成比尔盖茨固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朋友的这种心态却是很多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有安全感,他们有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等托底,不怕稍微透支一下去享受当下的时光。换句话说,他们如果量入为出,或者学习中国人的防患于未然、有一万块储蓄两三千的精神,他们的钱包也会比现在鼓。正因为他们更加注重当下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未来抱有持续的信心,所以他们的储蓄就非常少了。这不是穷,这是提前享受。


裴谕新


美国人没有储蓄,这个是真的,你去美国,随便拉个人,问他能不能拿出1000块现金,可能还真的比较为难他。

好比说,你现在到深圳街头,随便拉个人,问问他能不能拿出1000块现金,很有可能他也拿不出来。因为现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人都用互联网支付,而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更喜欢信用卡支付。

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存钱?你看看中国现在的一二线城市,他们不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吗。

一旦你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买房——就要还房贷;买车——就要还车贷,每个月消费都比较稳定,每年固定几次旅行。

虽然美国人的人均收入差不多是中国人的十倍,但美国人还是存不下钱,并不是因为别人穷,真的是:有一分,吃一分!甚至是提前消费。

美国人的收入中位数是3万美金,约合人民币21万,也就是说,一半的美国人能达到这个数字,一半美国人达不到。

从前有个故事,说中国老太太退休说了句:终于存够钱买房子了;美国老太太说,终于还完房贷了。

这就是目前中国和美国的思维差别,但这个差别正在减小,房价大涨的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被迫提前消费。

当然,美国人和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人相比,也是有差别的,比如美国人有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金、等等,质量和数量都比中国好,这是他们敢于提前消费的底气。

以后别再因为美国人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而笑话别人,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而不是因为穷!


小白读财经


不知道提问者从哪里获知的消息?

美国人没有任何储蓄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人崇尚自我,注重享受生活(Happy life)、提前消费(也就是我们说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说法没问题。通常,每逢薪水日(Pay day),都非常高兴。相反,失业却很可怕。目前,很多美国公司依然使用支票(Check)支付薪水。在拿到薪水支票后,人们通常是先到银行,存上支票,再从银行账户里顺便取一点儿零花钱。

然后,回家就是寄支票,将上月的房租、水电费、网络、手机和固定电话等费用,手写支票,一一寄给相应公司,当然也可以登录自己账户电子转账。另外,就是要登录自己的电子账户,还上个月的信用卡开支。

如果你是美国中产阶级,在邮寄完相应支票,还掉上月信用卡开支后,应该所剩不多(高薪收入阶层除外)。但是,这也不是说,美国人就不会未雨绸缪,一些美国家长还是会为孩子将来的教育储蓄一笔费用(通常孩子读大学的时候,会借给自己的孩子,亚裔家庭除外)。

要说70%的人连1000块钱(美元)都拿不出来,这个也要分情况。美国是一个高度依赖信用卡消费的国家。通常,没有特殊需求的话,肯定不会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更不用说1000美元。但要说70%的美国人自己账户里没有1000美元,这恐怕是不可信的。

亲,【小哥哥打算盘】曾行走美帝一线,目前关注中美经贸和美国经济问题。如果您认为回答道理,点个赞,别忘了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欢迎评论互动,后续回答更加精彩,么么哒。


摩羯财经


美国人没有任何储蓄吗,70%的人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是真的吗。这种说法不全面,大部分美国人的储蓄很少,但肯定不会少到70%的人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这太夸张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的银行从哪里获得存款。

美国人有储蓄,只是大部人储蓄很少,美国人的金融服务很专业,美国的金融机构会帮美国的民众管理财富,建立专业化的投资组合,美国的人习惯都是让专业的金融机构帮助他们管理财富,例如巴菲特的公司就是帮助美国的民众管理财富的,索罗斯是帮助美国的富人管理财富的,美国人的财富管理要么给这些投资专家管理,要么交给美国的各类金融机构管理,美国的这些投资专家和金融机构都会对美国的民众非常负责任。

于是,美国的金融投资专家和金融机构会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帮美国的民众管理好财富。所以,美国人才会有很少的人储蓄,大部分美国人都是将钱交给金融专家和金融机构管理,这才是美国金融发达的基础,这才是真实的美国。

美国大量的中产阶层的产生都是通过财富管理,让其财富持续增值后产生的,例如,巴菲特帮美国的民众管理财富,每年都能带来稳定的收益超过20%,这样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就让将钱交给巴菲特管理的民众自然就成了中产阶层。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我们先说一个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最后终于攒够了钱,在死前入住新房。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住了一辈子死前将贷款还完。其实这是美国和中国消费差异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有些年头了,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很大的改观。

说美国人没有任何储蓄,70%的人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这就是2015年美国的一个问卷调查,对5000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做了一个数据统计而已。2014年美国的人口统计数量是3.1886亿人,5000人的数据是不是很准确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一组数据,2017年4月美国人的年储蓄率5.3%,而我们国家年储蓄率在50%以上,只能说中国人比美国人喜欢存钱,美国人喜欢消费,而且中国人一直以勤俭为美德。其实两国国情不一样,还有对收入的预期,考虑生活的保障,未来保障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到对消费和储蓄的选择。所以,单看这些流传的说法也是没什么意义的。

(晴溪)


孙建波


“储蓄”二字,更多的应该出现在我国,大家都想储着钱养老,或者有突发事件时能拿出钱来等等。而美国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把‘及时行乐’四个字付诸于行动,不会想着以后怎么办。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美国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先不说和政府有关系的东西,先说他们的家庭关系。在美国,父母赡养子女的义务到子女成年便结束,子女成年后就会搬出去住,没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不会和家里联络。这种在我们传统观念看来较为淡薄的家庭观念,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有一位日本友人也曾表示,自己在读书时父母就不会给生活费,完全靠自己做兼职获得金钱。成年后也是搬出去住,之后,如果不是什么大事,都不会打电话回家,和家里联系。

但是在中国却不是,自古便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中国父母有了孩子后,世界就开始剩下孩子了,一切都围绕着孩子,从读书到工作到结婚,哪一步不是给予百分百的心血呢?

而美国人自己都只需要顾好自己,自己能活下去就全家都活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贯彻及时行乐四字了。

第二,美国的机制十分完善。

美国人既然要及时行乐,花的钱大多数也是未来钱,每个月花得有多开心,还得就有多痛苦。美国人很少会携带现金,更多都是用信用卡进行支付。其实不需要真正和他们生活,看美国电影便能知道了。很多电影角色都会说:“我要躲开银行的账单才行!”

虽然他们有还不完的账单,可是能这么不在意,也是因背后有其他机制在支撑着自己。如救济、医疗、养老,每位美国公民都可享受这些机制。自然就不需要考虑那堆积如山的账单啦!

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70%的美国人,拿不出1000块美元的现金,这是真的。原文来自美国媒体自己的报道,如下:

至于原因:

你们啊,太低估资本家的贪婪了。

如果你是一个资本家,你希望看到老百姓们怎么做?你希望他们储蓄吗?当然不希望啊!钱存着干什么?下崽儿吗?都TM给我掏出来花了!

老百姓的钱花出去,企业才能又利润,资本家才能挣钱

但是老百姓当然不会自觉花钱啊,谁家钱不是血汗换来的?怎么办?操控媒体啊!各种消费品,广告先打出去。你以为你有地位?不!你买了我的车才算有地位!你以为你有品位?不!你买了我的酒才有品位!你以为你又格调?不!你去了我的餐馆才有格调!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美国的老百姓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固有观点:为了保证我的社会地位,状态等,能和我的收入相匹配,我基本上得把挣的钱都花出去。到现在,大家已经被这样的社会环境所禁锢住:做什么工作,同事都如何如何,你不如何如何,还怎么愉快的玩耍?于是你也如何如何。

然后资本家为了方便他们花钱,搞出了信用卡。为了让他们花钱更大胆,搞出了保险。到现在,精于计算的资本家已经可以做到基本上刚刚好,把老百姓挣的钱剥削干净,不太多以免百姓破产,但一分不少以保证利润最大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我不发表意见。大家看看自己家买了多少用不上的东西,大概可以心里有点数。


IvanZhu


看了很多回答,给出的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大部分美国家庭确实没有存款,基本靠信誉卡透支过生活。大多数解释是美国人不喜欢存钱。但这个解释真的禁得起推敲吗?问题的关键:美国人花掉的钱依然被美国人赚走,对美国人整体而言,存款并不会因为美国人喜欢花钱而减少。所以,美国人“因为不喜欢存钱,所以没有钱”的逻辑看似合理,但实际却在数学逻辑上说不通。这才是让人觉得恐怖的地方:世界上最民主、最自由、创新力最强的经济体居然会走向大部分人靠信誉卡过生活的程度。居然会出现大部分的人是穷人的结果。这背后的制度性原因是什么?


一、修路模型

政府贷款(假设是100亿)修路,公众是道路的实际建设者,修路赚走100亿,形成100亿公众存款。道路建成开始收费,收费金额大约为200亿(偿还本息)。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即公众存款只有100亿,但却要偿还200亿的债务。

这在逻辑上是还不上的。

同理,企业贷款W亿建设工厂,公众(员工)是工厂的实际建设者,赚走W亿,形成W亿公众存款。工厂建成,工厂要偿还本息,至少用从公众手中赚2W亿的存款。这同样会产生一个数学悖论。

这个模型的上半段,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整体会表现为:政府和企业贷款,通过支付工资,转化为居民存款。居民存款因此表现为净增长。这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居民净存款持续增长的根源。

这个模型的下半段,叫城市化拐点,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进入还贷周期,居民存款会快速被吞噬。

——数据说话——

截止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62.6万亿。与此同步,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也就是说,我们用30年攒的钱,在过去10年已经被吞噬了60%。

如果再过10年呢?是不是我们要倒欠银行几万亿?

是不是我们也要被专家打上“不喜欢储蓄的标签”?

如果再过20年、30年、50年呢?我们会比现在的美国情况更好吗?

这是值得每个人为自己和自己后代思考的问题!


二、负和系统

国债=基础货币;贷款=存款.....

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在银行系统内的资产和负债是平衡的。即对我们整体而言,我们没有一分钱,这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

实际的状态,利息差

,导致我们的债务(国债、企业债、贷款)增速远超我们的资产(存款)增速。所有按照传统金融规则记账的经济体最终都会面临负债包围资产的结局。也可以说,传统金融系统用数学算法把80%的人定义为穷人。这个系统运转的越长,阶层分化越严重,社会债务总量越庞大。还可以说,传统金融系统用数学算法把金融(债务)危机写成一种必然。


——数据说话——1、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数据:截止11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关口,达到100.08万亿元。2、根据财政部长肖捷介绍,截至2016年末,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7.33万亿元,初步核算负债率为36.7%。3、对比上面居民存贷款数据。你会发现什么?


三、认知南辕北辙

我们以为货币是政府印出来的——有实实在在的货币。

但货币是通过借贷关系创造的临时性、不稳定存在——政府是贷款修路,而不是印钞修路。

如果没有认知的改变,等待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未来和后代会远逊色于现在的美国人——存款比现在的美国人更少,负债比现在的美国人更多,福利,呵呵。


四、解决之道,把债务转嫁到智能机器头上


我们惹不起美联储,惹不起商业银行,惹不起....

但我们可以建设公共的网络平台系统,把债务定义到这个平台头上——欺负智能机器。

原理:智能机器债=我们的提货权=稳定的货币=公共网络未来的服务=按需获得

用提货权投资创新项目,创新项目大规模采用智能机器。

最终实现,每个人有若干台智能机器权益帮自己干活和赚钱。


高金波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了10年的美国人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美国人确实很少在银行卡里放钱,如果放也是储蓄账户,因为支票账户存在被盗用的风险。那么美国人是不是不储蓄呢,那是不可能呢,他们的钱并不在银行,而是在各种理财账户,人寿保险账户,退休基金401k,还有股票账户里。因为在美国钱放银行是没什么利息的,低的可怜,这才是美国人不把钱放银行的原因,但是做这些投资也一定要先经过银行的账户才能转到各个投资账户。第二个原因是:

美国人由于有非常好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而且美国是消费型经济体,所以老百姓基本发了工资就花光,这也是银行里没什么钱的原因。

另外这个1000块指的是全美国平均值。

因为美国有几千万人领粮食劵和救济金,他们的账户是没有钱的,所以大家一平均就1000块了。但是有钱人账户了还是很多钱的。还有一个就是美国富豪一般都会设立信托基金,这些钱也是不在个人的银行账户。

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我和洛克菲勒三世的一起在戴德梁行的论坛。好有就是把钱投资到艺术品,比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