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们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盘州美食一家人


你小时候吃过特别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其实现在想想小时候吃过的东西都觉得特别好吃,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也可能是小时候太穷了吧,吃什么都感觉新鲜。比如轧的米糕,村里崩的爆米花,家里烤的红薯,过年时候才能吃到的柿饼等等。

现在这些东西已经非常普遍了,可是唯有一样零食是越来越少见,那就是自制的辣条。小的时候村里有一户人家买了挤辣条的机器,大家可以自带面粉,食用油去他家挤辣条。

那个时候人家说人数少的话不至于开机器浪费电,所以每次过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约好一块,让妈妈准备好面粉和食用油,带着东西带着钱,早早地到那排队。轮到自己了,先把面粉秤一下,每斤面粉三毛钱,把钱一付,人家把面一和,将揉好的面团塞进机器里,下面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热气腾腾的“面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拿着剪子在下面剪成一截一截的,长短自己决定。剪完以后,人家一边把油热上,一边往“面条”上撒辣椒粉和各种调料,然后把滚烫的油往上一泼,开始用筷子搅拌,搅匀了也就完工了。其实每次我妈都会给我带一点葱花和花椒到时候放油里爆一下,经过油爆过的葱花和花椒的味那才叫一个香。

听着简单,但是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

每次前面有别的人家弄好了,我们总会迫不及待的围上去,总会吃到一些先解解嘴馋。随着现在的零食层出不穷,特别是辣条,超市里光种类就几十种,而且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人会再去花时间去自制辣条。

可是它的那个味道和它在那个年代带给我的乐趣,是再多的时光也抹不掉的。1大刀肉。那种软软的辣椒水很多的那种大刀肉。

现在的大刀肉一点都不正宗很干还没有味道,还卖贵了,原来才一角钱一个!2冲剂兑得水冻成冰块!我感觉像是板蓝根之类的,用碗兑了以后冻成块儿,用筷子戳来吃。

现在我再那样却没有当初的味道了。

3五角钱的饮料加很多椰果。原来小学门口很多人买。其实拿到现在就是那种加了色素的水,但是当时觉得超级好吃!4油糕、油条泡豆浆和叉烧包。永远都记得那个味道,酥脆的油条泡进香甜的豆浆里面!5肥肠汤和炒饭一起吃。原来在一家店吃炒饭他会给你盛1碗肥肠汤。超级好吃,炒饭本身比较干,吃之前用勺子舀一瓢汤和炒饭一起放进嘴里,很有味又不干!6西瓜形状的泡泡糖里面有酸酸的粉末。又能吹泡泡还有惊喜可以吃到不一样的酸粉末!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小时候特别的爱吃辣条,我印象中有一种辣条特别的好吃,在我三年级之前我经常吃,但是后面就没有卖的了。那个辣条是螃蟹的形状,就像一个个小螃蟹一样,有蟹钳有蟹壳,非常的有立体感。它通体是是橙色的,吃起来味道又甜又辣。当时每天我的零花钱是五毛钱,这个螃蟹辣条卖的是两毛钱一个,别的那条只要一毛钱一个,但是我还是会买螃蟹辣条,我觉得没有辣条能比这个更好吃!

我小时候还觉得特别好吃的东西,就是康师傅炖鸡面。小时候,我非常的怕辣,对于家里做的菜一点的辣椒都不沾,唯一吃的辣的东西就是辣条。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我都认为很辣,但是我特别的爱吃方便面,所以说每次我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买康师傅炖鸡面。小时候我特别能吃,爷爷奶奶总是以箱为单位给我买方便面。我每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就会加餐吃一包方便面,当时我觉得康师傅炖鸡面就是最好的方便面。麻叶,是母亲亲手做的,就是一种简单的麻叶。以前小的时候家里似乎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除了昨天菜园里摘的西红柿和黄瓜,不过这还得挑季节。过了吃这些东西的季节,我的家里几乎没什么可吃的了。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一年难上两回街。所以很难吃到那些零食。
但每每都在我们饥寒交迫的时候,总有母亲前来拯救我们。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烧油锅,只要家里的油锅一热,我们算有好吃的了。母亲会想方设法的给我们炸一些东西,比如说我最爱吃的麻叶。从和面到擀面,最后把面切成一个个的小薄片,等着油锅翻滚的时候,把小薄片通通撒入锅中。它们在锅里游几个来回就可以捞出来了。母亲高兴起来一下子就会做很多,毕竟烧油锅的机会少,不多做一些是不够吃的。等东西弄好之后,母亲就会用一个特大号的塑料袋,把冷却的麻叶都装起来,只留一小部分给我们吃。那个被高高挂起的塑料袋,只有在我们把母亲磨到一定的份上,她才会取下来然后抓出一小把继续系上。那时候觉得麻叶太好吃了,只是能吃到的机会不多。小时候吵着要吃的东西有很多,也很容易满足。不管是谁买来一大袋零食都觉得很幸福,都会开心个大半天。而那个时候觉得巧克力就是最好吃的东西,因为它很甜,而且还长得不一样,特别的稀奇。可是后来慢慢长大了,我才发现小时候吃过特别好吃的东西就是奶奶做的饭,尤其是每天早上的甜蒸蛋。


食来运转s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与那个时代密切相关的事物的记忆。我是70后,在我的记忆中,童年中最好的、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村里或镇上的供销社。供销社在我的记忆中如此鲜明,以至于到现都可以在脑海中再现当时供销社里的情景。墙上的画,每个柜台的具体位置,每样商品的摆放,甚至柜台上酒坛里的酒香,修长的竹制酒提,甚至那个在酱油醋和水果糖柜台,最重要的是还有我最喜欢的小人书。所有这些场景,屡屡出现在我的梦境中。

那时候,大人们管供销社好像叫做“合作社”,好像是因为父辈那一代人,与合作社的情结有关吧,而我们,在上学前,只是学习语音,不知道这些音节代表的具体意义,于是便听成了“合子社”,这便成了我们对供销社的称呼。“爷爷,领我去合子社吧!”“我要去合子社看小书。”合子社,真是个神奇的合子,那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好奇的心。

镇上的供销社很大,至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是如此的。现在,我常常有意无意从镇上的街道上走过,朝供销社的旧址看一眼,像一个礼堂那么大。房子还是好好的,还在用着,也只是门窗稍稍残破了些,几经易主,几经租赁,却也物是人非,最终还是寂寞了,就那么默默地低着头。

每每从它跟前经过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她东侧集上的那一排长长的柜台。回想某个春天,落在柜台的杨树花穗,回味那声清脆的响指。当初门前那条宽阔平坦的路两旁已是高楼林立,杨树却不见了。我不敢久久伫足,怕我会留恋它当初的繁华,陷在时间的泥沼里和梦幻的魔力中不能自拔。但每次经过,都会一次次勾起我对供销社的记忆,便一次次陷入到时光的影子里,沉思了。

村里供销社坐北朝南,我喜欢叫它小铺。好像从西面进去,前面是村委,有台黑白电视机,后来靠西的几间又成了专做折叠的冲床作坊,也就是推拉门用的那种。小铺的门是木制的,包了铁皮。通常进门先向西望,因为卖糖果、和水果的柜台就在西边,是我最羡慕的柜台。那些糖果,光是看着,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因此,平时,如果母亲让我们去打酱油和醋,我们都是愿意去的,因为酱油八分钱一斤,醋我忘了,打完酱油醋以后,手里往往会剩下一两分的零钱,母亲会允许我们买一两块水果糖。

那时候的水果糖,一分钱一块,剥开花的糖纸,椭圆形的硬糖外包着一薄层白色的糖蜜,味道香甜。在我印象中,从我们还需要踮着脚尖才能够着那磨石板的柜台的时候起,我们就开始频繁地出入商店打酱油醋并且买水果糖了。我爱打酱油和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看售货员用提斗往瓶子里灌酱油和醋。酱油是用一个大些的提斗灌一斗,玻璃瓶子里差一点满;醋是用一个小些的提斗灌一斗,比酱油还要多些。看着酱油和醋顺着漏斗往瓶子里漏,真是一种享受。现在回想起来,小孩子的快乐是那样简单而纯粹。

最早的记忆,且保留至今的味道,是供销社的桔子的味道。彼时好像是感冒了,父亲和母亲极是紧张,去供销社买了罐头和桔子。也许是此生吃的第一个桔子,那味道真得难以形容,难于言表!首先是沁人心脾的香,在入口之前,然后还是撩人魂的香,在剥开皮之时,丝丝缕缕覆了几片桔瓣之外,脉络在黄里泛红的桔皮表里,极力的把各种香气发挥到了极致。一如现在食神类影视剧中美食评沦家们超现实的赞叹,我自弗不如!

下一步是入口的感觉,香!甜!酸!滑!润!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在此时都无法用上,只好默默享受一次飘然的过程。上下两片唇轻轻抿住,如此几番轻轻的吮,接着双齿轻轻接住,温柔地咬破一个小孔,稚嫩的舌尖张开所有的味蕾去感受每一滴汁液的不同味道。滑落喉间的时候是极不情愿的,唯恐漏下那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终于还是滑下去了第一瓣,剩下的就不一一赘叙了。

彼时的桔子在中国北方农村是一种极其奢侈的水果,不像现在的桔子,仅存了一点酸与甜的基因,其余的大部分基因或因人们的急功近利,或因故做聪明的化肥农药早丧失殆尽。那亘久不变的也只能留在了记忆里!一如父亲母亲及更多老去的亲人们的影在心间,成了一段永恒的念,大到写一段震古烁今的情,小到尝一枚桔瓣并不是刻意的描叙,更多的却是留住。






诗境笙音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爸爸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多块钱,而且那时就没有满街的商店,就是乡里一个供销社,一般是不去的,家里吃的菜都是父母自己种的,零食几乎都是没有吃过,在我印象中小时候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雪糕,到了夏天路边就会有喊卖雪糕的,发工资时老爸会给我买一根,好像是一毛钱一根,那时小,只要听到路边有喊卖雪糕的我就缠着妈妈要,一两次可以,后来妈妈听到卖雪糕的人来了就把我领到远点或则是邻居家,肯定是不让我听到,哈哈想想挺搞笑的,现在几乎不吃雪糕,肠胃不好了


。小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就是想吃一口冻秋梨,冻柿子,过年买上三五斤,只有过年那天晚上才能吃到,用盆到上凉水把冻梨冻柿子泡上,等上一个小时盆里的梨和柿子都结成冰了,捞出来捏捏软了就可以吃了,先咬上一小口,把冻梨里面的水吸干净,慢慢的吸,甜甜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最后只剩下一个梨尾巴,梨核都会吃掉,冻柿子也是一样,咬一小口,慢慢吸,最后剩下柿子皮一口全部吃掉。
当时感觉那就是最好吃的东西,随着年龄的赠长,小时候的东西也吃不出来当年的味了。


貌美如花的姐姐


我出生于1951年。随着我出生以后家里又有了弟弟妹妹,一共姐妹四人。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刚解放。爸妈工资不高,养活我们一家六口。所以零食基本上是奢望。记得最清的一件事。那个星期六我上幼儿园刚回家。老师发了我六块动物饼干,我一路上不舍的吃。刚回到家。妈妈让我去买醋,当时我不到六岁。拿着醋瓶我就一路念醋,等我把醋打回来了。看见弟弟已经把我的饼干吃了。当时我就放声大哭。我说一个星期就发这六块,你一块都不给我剩。所以当时在我的心中,动物饼干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现在我的小外孙女已经15岁了。你要给她讲这些,她觉得很好笑。她现在是想啥就要吃啥,我们也会尽力给她买。我们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国家现在繁荣富强。虽然我们年迈70。但幸运的是我们抓住了幸福的尾巴。我们现在也是想啥吃啥,开开心心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孙琼芳659


还记得你的童年记忆中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吗?是新出锅的馒头夹上白糖或油泼辣椒?是小学门口卖的棉花糖、烤红薯、爆米花?还是炎炎夏日在街头吃过的酸辣爽口的凉粉、凉皮?告诉你,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吃过最好的东西就是过年时煮的大锅猪肉了!

说出来大家可能要笑话了!小编作为70年代生人,老家在西北甘肃。甘肃自古属贫穷落后地区,现在虽然好多了,但和沿海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平时吃的馒头都是红面(现在所谓的全麦面)做的,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就这样,粮食还断过顿,记得母亲那时候还从娘家借过粮食。平时一般吃的凉拌菜,拌萝卜、拌韭菜、拌辣椒,冬天主要吃腌制的大白菜或芹菜等。偶尔炒回菜,一般就是炒洋芋(土豆)。更别说吃肉了,平时基本上一点肉渣也看不见的。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养一到两头猪,我家也不例外,父母每年都要养猪,等到过年杀了吃肉。从捉回猪崽开始,我们小孩子就一天天盼着猪快快长大,期盼着快过年,能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能吃上香喷喷的猪肉!我们那儿的习俗一般是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杀猪,杀完猪大部分的肉会拉到集市上卖掉,能补贴家用,剩下猪头和四条腿、猪下水自己吃。一直等到腊月二十八,父母开始将猪肉清洗干净,开始用大锅煮肉。等到五六个小时候,猪肉已经烂熟,父亲将肉捞出来,抹上糖色,便招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肉了。无需什么蘸料,直接抓起猪肉往嘴里塞,感觉那味道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美食了!我最喜欢吃的是猪尾巴,据说小孩子吃了会治流口水的毛病!

春节我们一家三口从河北赶回老家过年。今年父母养了三头猪,腊月初八卖了一头,腊月二十三杀了两头,肉卖掉了,剩下猪肉和猪腿父母给我们留着,就等我们回家过年吃。父亲在当院架起大锅,用柴火煮了慢慢一大锅肉。在那一刻,我又找回了儿时最熟悉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父亲在当院刷洗大锅,准备煮肉。

父亲将要煮的肉一个个清洗干净,用刀子将肉上的脏东西削掉。

开始将肉下锅

用勺子撇去浮沫

妹妹一家三口也来了,一年中一大家子很难聚这么齐,父亲、母亲很高兴。

往锅里开始下入大料、花椒、姜片、桂皮等调料

煮了整整四五个小时终于熟了!满满的摆了一大盆。大家围在一起开吃。

不用蘸任何调料,就这样用手直接拿着吃,简直太美味了!

我又吃到了我最爱吃的猪尾巴!


影视6号厅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回忆也是终身难忘。

对于年龄30+,40+的人来说,小时候想吃的东西太多,但条件有限却吃不上。我家就一个星期吃一次肉,那我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就是
青椒炒肉

可能你会说,青椒炒肉随时都可以做呀,可是现在做的还真赶不上小时候吃的味道,我妈说,你们小时候吃的肉都是农户自家喂的,猪只吃草,要喂一年才卖,辣椒自家种的,没农药,没激素。现在上哪找去?

誒,还真让我找着啦,上个月,回乡下,丈夫的表哥家办喜事,杀的就是自家养了九个多月的土猪,当时就缠着表嫂给做了一道青椒炒肉。

首先,去她家菜园摘了青椒,青蒜,生姜

让杀猪的师傅给我们切了点前腿瘦肉,切了点肥肉。表嫂拿到家里小厨房来做。

  1. 肉全切成薄片,瘦肉用盐和酱油腌制一下,几分钟就行。

  2. 肥肉生煎,不要另外放油,肥肉煎出油来炒更香,肥肉煎至6,7成干,油多了可盛一些出来待会炒青椒。
  3. 放入姜米,蒜爆香,放入腌制好的瘦肉,炒到瘦肉变白盛出。
刷一下 锅,把先前多出的油倒入锅内,放入青椒,炒焉一点,加点盐,再翻炒一下,放入炒好的肉,青蒜,翻炒一下,出锅。

一道原汁原味的青椒炒肉做好了,是不是超级有食欲呢?

别忘了点赞哦,追求地道食材的我每天为你奉上原生态菜式。【图片来自百度,】


杨小猫7719


其实现在想想小时候吃过的东西都觉得特别好吃,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也可能是小时候太穷了吧,吃什么都感觉新鲜。

比如轧的米糕,村里崩的爆米花,家里烤的红薯,过年时候才能吃到的柿饼等等。现在这些东西已经非常普遍了,可是唯有一样零食是越来越少见,那就是自制的辣条。小的时候村里有一户人家买了挤辣条的机器,大家可以自带面粉,食用油去他家挤辣条。那个时候人家说人数少的话不至于开机器浪费电,所以每次过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约好一块,让妈妈准备好面粉和食用油,带着东西带着钱,早早地到那排队。轮到自己了,先把面粉秤一下,每斤面粉三毛钱,把钱一付,人家把面一和,将揉好的面团塞进机器里,下面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热气腾腾的“面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拿着剪子在下面剪成一截一截的,长短自己决定。剪完以后,人家一边把油热上,一边往“面条”上撒辣椒粉和各种调料,然后把滚烫的油往上一泼,开始用筷子搅拌,搅匀了也就完工了。其实每次我妈都会给我带一点葱花和花椒到时候放油里爆一下,经过油爆过的葱花和花椒的味那才叫一个香。听着简单,但是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每次前面有别的人家弄好了,我们总会迫不及待的围上去,总会吃到一些先解解嘴馋。



随着现在的零食层出不穷,特别是辣条,超市里光种类就几十种,而且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人会再去花时间去自制辣条。可是它的那个味道和它在那个年代带给我的乐趣,是再多的时光也抹不掉的。

1大刀肉。那种软软的辣椒水很多的那种大刀肉。现在的大刀肉一点都不正宗很干还没有味道,还卖贵了,原来才一角钱一个!


2冲剂兑得水冻成冰块!我感觉像是板蓝根之类的,用碗兑了以后冻成块儿,用筷子戳来吃。现在我再那样却没有当初的味道了。

3五角钱的饮料加很多椰果。原来小学门口很多人买。其实拿到现在就是那种加了色素的水,但是当时觉得超级好吃!

4油糕、油条泡豆浆和叉烧包。永远都记得那个味道,酥脆的油条泡进香甜的豆浆里面!

5肥肠汤和炒饭一起吃。原来在一家店吃炒饭他会给你盛1碗肥肠汤。超级好吃,炒饭本身比较干,吃之前用勺子舀一瓢汤和炒饭一起放进嘴里,很有味又不干!

6西瓜形状的泡泡糖里面有酸酸的粉末。又能吹泡泡还有惊喜可以吃到不一样的酸粉末!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小时候特别的爱吃辣条,我印象中有一种辣条特别的好吃,在我三年级之前我经常吃,但是后面就没有卖的了。


那个辣条是螃蟹的形状,就像一个个小螃蟹一样,有蟹钳有蟹壳,非常的有立体感。它通体是是橙色的,吃起来味道又甜又辣。当时每天我的零花钱是五毛钱,这个螃蟹辣条卖的是两毛钱一个,别的那条只要一毛钱一个,但是我还是会买螃蟹辣条,我觉得没有辣条能比这个更好吃。

我小时候还觉得特别好吃的东西,就是康师傅炖鸡面。小时候,我非常的怕辣,对于家里做的菜一点的辣椒都不沾,唯一吃的辣的东西就是辣条。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我都认为很辣,但是我特别的爱吃方便面,所以说每次我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买康师傅炖鸡面。

小时候我特别能吃,爷爷奶奶总是以箱为单位给我买方便面。我每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就会加餐吃一包方便面,当时我觉得康师傅炖鸡面就是最好的方便面。

麻叶,是母亲亲手做的,就是一种简单的麻叶。


以前小的时候家里似乎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除了昨天菜园里摘的西红柿和黄瓜,不过这还得挑季节。过了吃这些东西的季节,我的家里几乎没什么可吃的了。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一年难上两回街。所以很难吃到那些零食。

但每每都在我们饥寒交迫的时候,总有母亲前来拯救我们。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烧油锅,只要家里的油锅一热,我们算有好吃的了。母亲会想方设法的给我们炸一些东西,比如说我最爱吃的麻叶。

从和面到擀面,最后把面切成一个个的小薄片,等着油锅翻滚的时候,把小薄片通通撒入锅中。它们在锅里游几个来回就可以捞出来了。母亲高兴起来一下子就会做很多,毕竟烧油锅的机会少,不多做一些是不够吃的。

等东西弄好之后,母亲就会用一个特大号的塑料袋,把冷却的麻叶都装起来,只留一小部分给我们吃。那个被高高挂起的塑料袋,只有在我们把母亲磨到一定的份上,她才会取下来然后抓出一小把继续系上。

那时候觉得麻叶太好吃了,只是能吃到的机会不多。

小时候吵着要吃的东西有很多,也很容易满足。

不管是谁买来一大袋零食都觉得很幸福,都会开心个大半天。而那个时候觉得巧克力就是最好吃的东西,因为它很甜,而且还长得不一样,特别的稀奇。

可是后来慢慢长大了,我才发现小时候吃过特别好吃的东西就是奶奶做的饭,尤其是每天早上的甜蒸蛋。

我的家庭是离异家庭,我被法院判给了爸爸。虽然名义上应该是爸爸养育我,可是事实上我却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

以前念书的时候,奶奶总会早早的起来给我弄早餐,吃完了就直接撒手走了,中午回家的时候,也有香喷喷的米饭与菜。

想想那个时候真的很幸福。奶奶离开我了以后,我就天天吃着学校的饭菜。虽然味道不错,但是始终是吃不出小时候奶奶做出的饭的味道。

现在出来实习了,什么都得靠自己。回到出租屋里,也没有饭菜等我,想想都很心酸。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我会觉得奶奶做的饭是小时候最好吃的东西,我想告诉你们:因为奶奶做得饭里有爱的味道。

非常肯定激动的说:沙琪玛。

记得那时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是婆婆爷爷在家照顾我们。因为当时婆婆有事,就叫了我们的一个幺幺过来照顾我们。她比较年轻,一般年轻的人事喜欢给孩子们买些零食吃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幺幺买了一大堆零食给我们吃,我在里面找到了我认为最好吃的东西,那就是沙琪玛。因为之前没吃过,所以一口气吃了4个,最后好甜啊。

在那之后,我婆婆每次到街上来照顾我们的时候,无论如何,我总会想出一些点子,让婆婆给我买沙琪玛。没当得到沙琪玛之后,手舞足蹈,感觉得到了什么宝贝一样。

现在我也很喜欢吃沙琪玛,但是现在的沙琪玛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我也已经找不到当初吃沙琪玛的那种兴奋感了。

不过,小时候的回忆,我一直记得。

炒面。

我所说的炒面,可能和大家所理解的炒面不太一样,我说的炒面,不是那种用油炒熟的面条,而是一种粉末状的东西,食用起来有点像芝麻糊的感觉。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有点像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感觉。可能是我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物资丰富,家里也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炒面可以说是我当时为数不多的美味佳肴了,每次买过之后都要省着吃的,哪像现在这么多零食,这么多美味佳肴呢。

炒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说实话,我也是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制作过程,听我妈讲好像是用玉米面、红薯面、白砂糖混合磨制成的,味道甜甜的,口感也不错。

吃法非常的多样化,但是总体来说都是用水、或者用玉米面粥趁热倒入炒面,然后搅拌成糊状就可以吃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只留口水,可惜已经好久没吃过了。

我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便是用木薯粉做的小粑粑糖水,那个时候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小时候我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而那个时候是很穷的,那时候即使糖不是很贵,但是因为太穷了,一直舍不得买,所以小时候我们能很少吃到糖。那个时候爷爷奶奶会养两三头猪,为的就是可以到年的时候买了有点钱过年,而没有钱买猪饲料,自己就种木薯,用木薯打碎成木薯粉喂猪。而那个木薯粉虽然是喂猪的,但是我们也吃。



奶奶会隔好久就会用木薯粉做一个一个小小的粑粑,丢进滚烫的热水里放入糖,这样就可以做成一锅好吃的糖水,每每做出来,奶奶说这个就是城市里有钱人的燕窝了,因为它一个个晶莹透亮的样子真的是像极了燕窝,而我一下子可以吃两碗,那个味道是我吃过至今最难忘记的味道了。

所以小时候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便是这个木薯粉做成的燕窝了。

我的老家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镇上,靠山吃山,我从小最喜欢吃的就是家门口山上的各种山货,其中最常见的当属竹笋,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竹笋的做法很多,蒸煮煎炒,换一种烹饪方式就有一番全新的味道,我最喜欢的一种是竹笋做馅的米粑粑,原先那是过年才能吃到的一种传统美食,用腌过的微咸的笋子加上五花肉丁一起吵,磨细的米粉用开水和好,慢慢揉到面皮光滑有韧性,揉好的米粉皮包上满满一包炒笋馅料,光是这样就已经很好吃了,细腻的米粉正好中和馅料的咸香,再放到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别提多香了。

后来,这种粑粑慢慢也变成了日常的早餐餐点,馅料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是都很有本地特色,配上稀饭,早上来两个,一天都觉得嘴角留香。

长大以后,离开故乡,这样美味就很少能吃到了,也算是乡愁的味道了吧。

因为我父亲长年有病,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零食吃的,有一年冬天,我妈突然大发良心,花了两角钱给我和我姐两人买了一块麻饼,然后一人一半。

那半块饼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那天我妈在给我们做棉鞋,当时的鞋样都是用报纸剪的,那时我刚上二年级,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我一边拿着剪成鞋样的报纸看一边吃着麻饼,无巧不巧的是,报纸上画着一个皇帝最喜欢吃麻饼,并且天天都要吃一个麻饼。



在我看了那个报纸后,觉得手上的麻饼似乎也美味了许多,于是一小口一小口的用心品尝,就是那些不小心掉落的芝麻都被我一粒一粒的吃掉了,每一粒芝麻都在我的嘴里留下了浓郁的香味,让我一直回味很久。

长大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零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又看到了麻饼的身影,当时商店里一共有两袋,我毫不犹豫的将它们全部买了回来。但是回到家,当我咬下一口的时候,味道虽然还是小的时候的那种味道,但是感觉却全无了。

原来心境不同,就连味觉都有所不同,我的童年美食就这样消逝在岁月的变迁中。

说到小时候,我感觉那个时候吃的东西都特别香,比如妈妈烙的糖火烧,饿了直接拿着吃都感觉特别的香,而且小时候的钱都特别值钱,糖块才几分钱一个,汽水也5分钱一袋,而且还是彩色的,虽然是糖精对的,但是也感觉特别的好喝。


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都特别的普遍,而且物价如此的飞涨,钱一点都不值钱了,感觉一百元都买不到多少好吃的。我其实一直怀念的是我妈妈做的土豆片,那是我感觉最美味的一顿饭,后来无数次的在做,再吃,都吃不出那个味道。

虽然那个时候我也就4岁左右,因为调皮割麦子划破了手指,我妈妈单独为我做了一份不放辣椒的土豆片,真的特别的香,这也是我这30多年来最记忆犹新的一顿饭,而且那味道也是如何都找不到了。真不知道是东西吃的多了嘴变叼了,还是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天天都吃,而且也可以经常买到,所以也就没有了什么感觉。

农村每样东西现对于城市来讲都是美味,我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野物了,小的那会我家那里野物非常的多,如野鸡、野鸭、野兔还有黄鳝泥鳅之类的非常多,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这些野味了,至今还未能有什么食物可以超过他们给我的感受。

我第一次吃到野兔还是托了我家猫的福,有次下雨天我家猫从野外直接给我们叼回来一直野兔,放在地上的时候还在抽搐呢,我爸爸就把那只野兔剐皮打整干净直接就红烧来吃了,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机会吃野兔。

野味总是有一股难以言明的美味,小时候我总喜欢到处扣黄鳝,夏天时候晚上提着一个水桶就跟着田边转,跑个几天下来收获的黄鳝就可以让我报餐一顿了,如今街上的黄鳝虽然非常的大,肉也很多,但始终缺少一股野味,吃起来都感觉没有黄鳝的味道。

小飞鱼、鱼香肉丝、叉烧樱桃肉,还有一个小区门口的炸鸡柳,还有鸡蛋饼,简直人间美味。 小飞鱼和鱼香肉丝还有叉烧樱桃肉是三种辣条,符合苏北小伙伴们的口味,甜辣甜辣的,五毛钱一袋,吃一袋能开心一整天,小时候不懂事,总是会悄咪咪的拿妈妈放在抽屉里的零钱,甚至拿过一毛一毛的,放学了去小店买上一袋辣条,在路上吃干抹净再回家,美滋滋。


炸鸡柳那会一块钱就能起炸,妈妈不愿意给我买别的路边摊,但是偶尔逛街会给我买一块钱炸鸡柳,一个一个的扎着吃,嘴里能香一路,那家店现在还开着,放假回家总忍不住再买点不过涨价了,五块钱就只有一点点了。 鸡蛋饼是我们盐城特色和煎饼果子类似,但是我们里面不加薄脆,小时候吃的简单,让阿姨刷半甜半辣的酱,加一根火腿肠,鸡蛋都是可以自己带的,小时候为了省钱,经常就自己带这个鸡蛋让摊贩做饼。 小时候的好吃的有的已经变味了,有的还是那时候的味道。


我个人认为我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黄金大饼,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面做成饼的形状,然后里面包满豆沙,然后做成饼的形状,放进油锅里面去炸,在上面洒上芝麻,然后切成一小块儿的。然后做好了用手拿着吃,热气腾腾的,里面非常甜,小时候觉得特别好吃。 时候小时候家里面也不是太富裕,所以那时候感觉能吃上的黄金大饼,就感觉到特别幸福,特别好吃。那时候一般也就是过节的时候家里面才会做。虽然市场上卖的也有半成品,只需要直接回家炸一下就可以吃了,但是还是自己在家吃做的更好吃,现在的话想吃就因为大家都忙,也不愿意去动手做了,所以很难吃到了。 现在还很怀念小时候那种味道每次要家里面人做这个的时候,就会在旁边看着,感觉到非常开心,迫不及待的想吃,等到做好了,吃在嘴里面就感觉特别好吃。

零食的话有一种胡萝卜丝,那个是袋装的小食品,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卖的,一毛钱一袋,特别的好吃,酸酸的,还带着一点咸,并且这个包装袋里面还有小型的飞行棋,吃的时候还可以玩。 还有一个就是梅子干,我们那里叫唐僧肉,特别的酸,但是很好吃,一块就能吃一整天,并且这种零食还可以泡水喝,也感觉特别的好喝呢。

还有一种饼干叫娃娃脸,里面就像铜锣烧那样的,也是夹心的,但是跟铜锣烧的味道不一样,我在学校就经常买,后来回家了让我姥爷去给我买,结果买成了另外一种饼干了,后来上学了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叫娃娃脸的饼干了。


如果是饭菜的话,我就记得我姥姥有一次炒菜,炒的是空心菜,当时不知道她怎么做的,就是特别的好吃。 因为我在家里几乎是不吃青菜的,但是那一次整盘菜都是被我吃的,后来我再让我姥姥给我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小时候吃过一个零食,就是巧克力口味的那种甜甜圈,两块五一大包,可以吃很久。现在这样的零食不太好找,有一次,好不容易在乡下的小商店找到了,但是,味道却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可能是我的味蕾和小时候不一样了,也可能是制作方法本身出了问题。


我们家管的很严,小时候,平时给的零花钱很少,想买的东西都买不到,零食也很少给我买,说是吃多了长蛀牙。那次,表叔家的儿子来我们家住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可能是在天堂,因为家里的零食多了好多,可能是我妈觉得不能亏待亲戚吧。 我也是那个时候第一次吃的甜甜圈,女孩子可能天生就爱甜食,吃过一次就上了瘾,那个小哥哥还挺好的,看我喜欢,也不和我抢,都让给我吃。喜欢这个零食,也是因为这是我儿时和小哥哥的回忆,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以后,表叔就带着小哥哥走了,去了南方发展,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善良的小哥哥。


雨小溪


很多啊!每个时期都会有很多小盆友喜欢的食品!我出生在70年代,我小时候吃的最好吃的,我要想想了,太久了,似乎都忘记了十岁以前的那些事!关东糖算不算,白玉兰图案的巧克力,过年点心匣子里面内种像宝塔一样的点心,里面有白色奶油,吃完还给包装好,家长会再送走!酸三色水果糖,话梅糖,无花果,酒心巧克力!北京清华大学的盐汽水!



小杌凳


六七十年代,小孩子都是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才会买一身新衣服。

在大年初一起五更时,才可以吃上一顿饺子,虽然饺子馅基本都是大量的白萝卜菜里面加了一点点肉,但那是唯一最好吃的东西了!其它一切所谓好吃的统统不值一提!

去几十里外的县城读初中、高中的学生,带上一小罐头瓶咸菜和几十个玉米面加高粱面饼饼,学校提供开水,就是一周的伙食了!

如果谁的玉米面饼饼里面加了盐巴和葱花,都会被同学们抢着吃,那已经算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如果谁家的孩子带的饼饼外面包了一层白面,那么他家的生活一定是很好的了!

那些饼饼一个个都可比砖头一样硬,扔出去真的是能砸伤人的,那时候用馍馍砸伤人的事情有很多。

街坊年长的老人们看着十几岁的学生在外读书一星期不回家很是心疼。经常偷偷的去地里弄一点黄豆炒熟了,偷偷塞进孩子们的衣服口袋里。

上课时那些经常放屁的学生,一定是偷吃了炒黄豆的人,一下课就会被同学们围起来去他身上搜炒黄豆吃!

那一代人就是那样过来的,中国也是从那种艰难中走出来的!

我从来不给孩子们讲这些忆苦思甜的故事,如果不是两次回答被删,我绝不提这些让人伤心痛苦的往事!

有过这种经历或者说听说过这种经历的朋友们,说说你经历的或听到的故事吧!


诚人之音


萨其马。

小时候的萨其马可不是今天的萨其马,今天的萨其马与小时候的萨其马相比,用山寨一词形容不为过。

小时候的萨其马用蜂蜜粘合而成,里面夹杂果脯,所以重量很重。再加上价格昂贵,大约一块多钱一斤,所以称得上是那时候的贵族食品。

记得有个同学,家里经常吃萨其马,他父亲老红军,正师级干部,行政九级,据说工资三百多块。

我的童年吃过次数不多的几次萨其马,大多都是亲朋好友来家串门带的礼物。记忆里父母舍不得买如此昂贵的食品。

八十年代,萨其马已经开始堕落,蜂蜜少了,里面的果脯调换成了“红绿丝”,当然,家里时不时的可以买两斤尝尝。

今天,食品厂家的宣传口号竟然变为萨其马越轻,质量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