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農村都有哪些習俗?農作物如何防凍?

湖北省今年已來迎來了首場雨雪天氣,持續的時間較長,局部降雪量也較大,北部甚至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積雪和冰凍,要知道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的公曆12月7日或8日,太陽運行到了黃經255度,就是“大雪”。這一天到來天氣會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節氣的時候更大,也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了。

大雪節氣,農村都有哪些習俗?農作物如何防凍?


大雪節氣的農村俗語有哪些?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就是說大雪來臨,天氣寒冷無比,寒號鳥怕冷都不嗚叫了。由於大雪來臨的時候也是陰氣最重的時期,老虎的陽氣過盛,開始有了求偶的行為。“荔挺”是蘭草的一種,它也感受到了外面天氣的變化,開始有了萌動,抽出了新芽。古人們將這三種自然現象的發生,作為大雪真正來臨的標誌。

農村有一句俗語“大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我們都知道,以前的老人家都是根據一些俗語來判斷天氣,看是否能有一個好收成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小雪節氣的這天沒有下雪,那麼在大雪節氣的時候就會下大雪,但是如果在小雪節氣的時候下大雪了,那麼大雪都就不會下雪了。藏在莊稼裡的害蟲會被寒冷的天氣東滅,在大雪融化後也可以補充作物的水分,但是如果這兩天沒有下雪,那麼就意味著來年的時候,地裡的害蟲會有很多,一直要忙於滅蟲,作物也沒有好的產量。

以前科技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俗語來總結經驗,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斷髮展改善,也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大雪節氣,農村都有哪些習俗?農作物如何防凍?


大雪節氣有哪些習俗?

有句俗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一到,每家每戶都會在這個時候忙起來,醃製臘味品,儲備很多的鹹貨。將肉、魚、雞、鴨等肉食品醃製後風乾或者燻幹,來迎接新年。

大雪也是進補的一個好時節,素來就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這個時候進補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畏寒現象。注意保暖,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可以適當多吃含鐵元素和碘元素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黑木耳、大棗、乳類、海蜇等。中醫認為外寒傷肺,大雪之後要更加註意養肺,杏仁降肺氣,止咳平喘,可以當零嘴吃點。

大雪節氣,農村都有哪些習俗?農作物如何防凍?


大雪節氣的防凍措施

1、大棚作物

①加固大棚,防止大棚倒塌,加強作物覆蓋,在棚內還可鋪地膜來增溫保溼。

②當大棚內白天溫度低於15℃, 夜間溫度低於5℃時,很容易發生寒害或凍害,需要在棚內人工補充熱量,或設加溫機器。

③加強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作物過於柔軟,導致抗寒能力下降,另外還可以在棚內澆稀糞水,使土壤不那麼容易結凍,達到防寒保苗的目的。

2、露天蔬菜

①讓菜畦向南面傾斜,增加光照,提高地溫。

②需要低溝密植,並且適當的深栽,冬季多西北風,所以在地上挖東西方向或這東北西南方向的淺溝,把菜深栽在溝內,有避風保暖的效果。

③用落葉或廢棄秸稈鋪在菜地上,或者使用植物防凍劑。

大雪節氣,農村都有哪些習俗?農作物如何防凍?


3、果樹

①在樹幹塗白,果樹根頸部位進行培土,可以在樹冠上面蓋一些草,另外還可以在樹盤那個位子也蓋一些。

②做好水肥管理,施足肥料,讓果樹有足夠的營養積蓄,度過冬天,在封凍前要記得澆一次水,保護土壤的溫度。

③需要及時清理積雪,樹杈地方很容易有積雪,如果積雪太多或者冰凍厲害,會弄斷樹枝。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是人們在一年之中的年末比較重視的節氣,所謂瑞雪兆豐年,大雪之後溫度逐漸降低,我們要更加註意保暖,出門記得加衣,農民朋友也要注意給越冬作物做好保溫防寒措施。你們那裡的大雪節氣還有什麼其它習俗?可以一起來分享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