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將夜》中,倪大紅出演的衛光明,跟金士傑出演的顏瑟大師,進行了“最後的戰爭”。沒有嘶吼怒罵,沒有舞刀弄槍,整場比鬥看下來,就像是一場藝術表演。最終兩人雙雙殞命,但那種看破生死的淡然,令人肅然起敬。還有嬉戲交談之際,兩人就定下了各自的“歸宿”——那兩個燉雞用的陶瓷罐子。這兩位老頭兒,一個玩世不恭,一個執念一生。兩位老師的表演,真乃“教科書”似的演出。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不同於金士傑有很好的背景,倪大紅老師年輕時,跟大家一樣,學習、考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因為外形條件不太好,倪大紅接到的角色,基本都是配角。但他沒有任何怨言,兢兢業業地出演了幾十年配角。如今,倪大紅老師已經是國家話劇的一級演員了。縱觀倪大紅的成名史,他身上,似乎有一種“郭靖”的味道,沒有讓人一眼就忘不了的亮點,他沒走過捷徑,只是專心地演了幾十年的戲。近50歲時的他,成名後,人們才突然發現,這位長者的演技,已經登峰造極了。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其實倪大紅年輕時,已經有人發現他的亮眼之處。這個人,就是導演張藝謀。看過倪大紅出演的很多影片後,張藝謀非常驚訝,他發現,倪大紅可以把不同類型的小人物,都演得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從此之後,張藝謀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倪大紅的讚揚之情。在劇組時,倪大紅是很多人學習的榜樣,因為他演戲的很多細節處理,很精髓,大多人卻想不到。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很多人都看過《孔子春秋》,其中倪大紅老師出演的魯襄公,跟書本中大的魯襄公不一樣,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庸之人”,而且在有一些事兒上,很有自己的小算盤。倪大紅的詮釋,把一個死板的人物,演成了一個大家“似曾相識”的活人。對人物的把握上,真的很厲害。也正是出演了這個角色的那兩年,近50歲的倪大紅火了,算是熬出了頭。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成名後的倪大紅,對於媒體的“瘋狂”有些招架不住。畢竟現實中,倪老師就是沉默寡慾的人。他笑稱,現在見到媒體,就得“扶著牆走”。已年逾半百的倪老師,心態非常好,不會因為名氣而飄飄然。後來他詮釋了忍辱負重的司馬懿,角色代入感很強,司馬懿的神態、動作,似乎不多也不少,演得恰到好處。這一角也讓倪大紅成了觀眾口中的“老戲骨”。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在《將夜》中,從遇到桑桑開始,倪大紅飾演的衛光明,這個人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眷戀。每時每刻都把桑桑放在眼裡,生怕有人驚擾了徒兒。後來,骨子裡的倔強,還是讓他堅持著既定的目標,他告訴桑桑,帶上新買的陶瓷罐,然後淡然赴死。整場表演,每個眼神、動作,都很精準地把情感表達了出來,真是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近50歲才“出頭”,《將夜》表演絕了,老戲骨實至名歸

大家喜歡倪大紅的表演嗎?還是你更喜歡金士傑的顏瑟大師呢?歡迎關注大新,等你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