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生被老師強行理光頭後跳樓,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對待?

sgill-理


15歲,一個充滿無限希望與未來的年紀,卻被永恆地定格了在這裡。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處於正在發育的階段。


而家長和老師往往會忽略孩子心理的成長髮育。這起事件值得我們警醒,家長和老師應該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呢?


加深理解青春時期的孩子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情緒非常容易波動不穩定。孩子在這個時候,經常會思考一些在家長看來幼稚的問題。他們會審視自己,會懷疑自己,會對父母、生活、學校產生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欣喜若狂,有時候又莫名失落。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這種心理是青春期的表現,要正確的看待,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引導孩子走向正常的心理發展。


從生活入手改變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不希望父母管教他們。所以,這時候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讓孩子獨立,讓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還有,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也是逐漸的增強,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學會讚美孩子。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做事都不願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決定來做。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像以前一樣,一味牽著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走。這樣肯定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家長要正確認知孩子,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


家長要和孩子平等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認為他們長大了,父母應該更尊重他們的意見。作為家長,就不能再像孩子小時候一樣,無論任何事情都給孩子拿主意。要更多的聽聽孩子的建議,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和他們交流。


我們是關注中小學教育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家長們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數學


我覺得這個事情值得推敲,孩子雖然死了,但是導致孩子最終死亡的誘因必須要弄明白。這事看標題覺得老師非常可恨,但真實的原因是怎樣的,這個必須說出來,題主有誤導他人的嫌疑。

15歲男生被老師強行理光頭?

這怎麼跟我在網絡上看到的消息不同啊,據說班主任是徵得家長和畢某同意後,陪畢某去理髮店理髮,理的是平頭,不是光頭。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強行理光頭是站不住腳的,這也很好取證啊,直接去理髮的地點問一下就能得到答案啊。不知道為什麼會傳出兩個說法。

強行理光頭後跳樓?

這有些蹊蹺,是理完光頭後就跳樓,還是過了很久跳樓,雖然畢某的死很遺憾,但這個事情上邏輯說不通啊。一會兒說是平頭,一會兒說是光頭,然後畢某生前發的空間動態雖然對光頭有牴觸情緒,但還真的看不住有要跳樓的自殺傾向。而且從時間上來看,我上學那會兒基本上是20-30天理一次髮,頭髮會從卡尺的程度漲到3寸長左右,那這10天裡,畢某的頭髮肯定也長出來不少,這個所謂的理光頭後跳樓從何說起?

(上圖是能證明老師帶畢某去理髮理光頭的證據)

之後,據說死者畢某的老師林某在畢某不上學這段時間還做過家訪,家訪過程中一片和諧,而死者畢某當時還表示過曾與家裡發生過口角。

(上圖為老師與畢某家長的微信交流圖)

而且據網絡消息,剃光頭時間為10月22日,家訪時間是10約29日,而跳樓時間是11月2日,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誰也說不清楚。所以光憑藉家屬和網絡上的一篇文章就確定這件事,是不是有些缺少說服力?

據說畢某自殺後,其親屬曾去學校交涉,要求學校相關責任人承擔責任,我想問一嘴,這個承擔責任是指什麼?而且據死者畢某的父母反應,一直不知道班主任為什麼一定要帶畢某去理光頭,這一點我覺得跟之前的微信截圖有衝突。至於孰是孰非就是贏了又怎樣?畢某已經死了,唉。。。。


實體店老王


1、自尊心背後也可能是一顆玻璃心,直到壓碎也無人知曉

15歲,一個充滿無限朝氣和希望的年紀。卻因為頭髮,時間永遠定格在這個數字。「怎麼會這麼愛頭髮」,是對他價值觀的判斷。

西安一初三學生因為被班主任強制理了光頭,從此性格大變、拒絕上學,就連出門都要戴帽子口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家長無奈為他請假。而班主任也曾進行過家訪,並提出,如果他無法上學可辦理長期休學或退學。

沒想到理髮10天后,正是家長準備前往學校辦理長期休學手續的當天,他竟然選擇了輕生。家長認為此事與班主任有關,並希望校方為此承擔責任。

此後校方則回應說明,班主任事先已徵得家長和學生同意,且理的是平頭不是光頭。而班主任在家訪期間,也曾與家長產生爭執。

事件最終的走向,與常見的家校矛盾一樣,雙方各執己見,協商未果。而學生作為夾在家長和學校中間的樞紐,一旦出現教育事故,責任應該由誰來擔?

大部分情況下,家長對老師的決策,起初都是支持的,認為錯在學生。在不被家長理解、關心,得不到解脫後,學生也只能獨自面對絕望。往往壓死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缺乏溝通的家庭。

老師的決策強制學生理發確實存在漠視學生個人權利的不妥,但也先別人雲亦云罵老師,或者把責任歸給校方。

青春期的學生早已有屬於自己的自尊心,但其背後也有一顆玻璃心。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的男生,無論如何也不會因為頭髮過短而自殺的!

雖然不能以一概全,但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做是附屬物。「因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就必須聽我的。」如果不聽話,就送到「楊教授」那裡電一下就好了。其次,如何孩子有什麼問題,一定不是「父之過」,肯定是遊戲、追星、抖音、小說、網絡的錯!

一個教育方式粗暴的老師,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學生,一個缺乏溝通的家庭,最終導致了慘劇。這悲劇的幕後誘因,是教育方式的疏漏,也是制度環境的缺陷。

2 、學校有權管理學生,沒權強制學生做違人權的事情

誰給的權力,讓老師可以強行帶學生去剃光頭?學生擁有自由的權利,希望學校把管理的重點放在學習上。

不論男女,每個人的中學時代都經歷過理髮風波。頭髮是得剪,但不一定需要剪短髮,更不需要被強制理髮,學校又不是監獄,學生也不是囚犯。

最簡單的一個邏輯問題:成績好壞真的跟頭髮長短有必然聯繫嗎?難道頭髮短了,學習成績就能提高了?或者,頭髮長的學生學習一定就不好了?

這不胡扯嘛,學習成績從來都是跟學生的努力程度以及教學質量相關的,所以校方應該從自身的教學模式、質量著手,教導學生髮奮學習,而非在日常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興師動眾。

何況,校方根本沒權利這麼做。

但學校為什麼還要把學生頭髮統一標準呢?深層次的原因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本質是青少年、身份是學生。

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有該做的事,若自小到老都要以成人的姿態活著,那是很累心傷神的一件事。這也是為什麼當人長大後,總會懷念校園生活的原因。

而學生的本職就是學習,競爭的也是在學習上的個人努力成果,所以我們是處於一個最公平的年齡階段。學校的統一規章制度,更相對應的是營造一種公平的氛圍、一種學生時代該有的心理、一種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社會侵蝕的樂園。

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那種使萬物趨向和平、協調、互愛的美,他們認為神聖而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發明的統治別人的種種手段」。任何統一的標準,總是帶著強制性。


3 、
消除個性就是教育指標,初衷是育人還是官人?

學校總喜歡統一的標準和服從的學生。再有靈性的學生也能統一成批量生產線上的標準化產品,不管你是軟的硬的塑料的鋼的,通通給你切成四四方方的!

早前河南某中學出新規,要求學生無論男女必須剪短髮。多數學生存在抱怨,家長則表示支持,認為集體短髮更加軍事化,有利於學生學習勢頭。

存在這種「一剪梅」規定的學校肯定不止一所,當了這麼多年學生,也見怪不怪。想要「保證學生專心學習並保持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初衷雖好,但「一刀切」的做法折射的是校方的強權意識,勢必引發反感。

是否留長髮不屬於大是大非的問題,學生不願意剪短髮也不關乎品德問題。但強制學生行為,極易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逆反心理,往往會和學校的初衷適得其反。

更何況,學校本質是教書育人,職責權利都是為了服務學生學習的,為何會發展成濫用權利的無主之地呢?

一般而言,校方的理由也是統一的——希望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這與家長和社會的價值觀評價上,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剪短髮」算是家校社會的一場「共謀」。學校牽頭、家長跟進、社會好評,學生自然不得不屈服。

只是,在這種「消除個性」的簡單邏輯當中,對學生學習的助推作用,應當有個清晰的認知和辨析,而不是以強制力對學生進行打壓。

包括高校諸如門禁、出校外需有家長出具免責聲明等規定,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對於「服務管理」本身來說,永遠都是疏導優於強制,否則只會引起反作用。


4 、我們在拼成績,卻在犧牲基本的自我認知

事實上,比起粗暴干涉人身自由更可怕的是,這涉及學生自我認知的問題:如果學生的人權沒得到充分的尊重,憑什麼作為被教育者的身份接受你的教導?在統一標準之下,我作為管理者就有權對你提出強制性要求……

近期關於學校越界的舉動頻頻出現在新聞當中,首先源於學校的利益訴求。讓學生修改暱稱、轉評贊微博,迎合的是學校自我宣傳的訴求;罰退學生會的學生寫檢討,是為了震懾學生,讓更多學生一直留在學生會,不浪費前期的所謂「培養」,後期還可以繼續幹活。這些利益訴求,可謂精打細算、環環相扣,唯獨可能沒多想想學生的基本權利與感受。

只看到了自身作為管理者的權力,對不聽話者動輒祭出「影響成績、評優」等大旗,這種習慣性傲慢,讓被管理者不適,讓旁觀者不適。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希望和現實的衝擊,很容易讓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羸弱。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教育層面的。

學習方面,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生活方面,家長要求怎樣就是怎樣。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往往會迷失方向。說到底,我們在過去的所有方向裡,都是被動選擇的。所學的知識、所需要的生活資源,都是安排好的。

當真正自己把握選擇權的時候,自然就會顯得無助。而這一切,都是拜「專心學習」為由、採取強制手段所導致的後果。

根治「學習專注度」的問題,單靠「頭髮」顯然就是不靠譜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容易讓學生失去基本的「審美認知」,認為「長髮即是罪」。

這就是「消除個性」最壞的作用。


王銳旭


今年10月22日,陝西西安某初三學生畢小李(化名)因為被班主任強行帶去理了光頭,選擇拒絕去上學。

10天后,因為無法勸說孩子上學,加之班主任家訪時提出如果無法上學可辦理退學,所以死者的父母準備在11月2日前去學校辦理長期休學手續,這時他們發現兒子已經跳樓自殺。

死者家屬介紹,孩子生前學習成績優良,理光頭前一個月還考了全班前9名。出事前,孩子還一直在自學日語。

報道一出,社會輿論開始一邊倒,不斷的指責這位老師,認為這位老師沒有顧及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對這位同學造成了心理陰影,才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而就在大家瘋狂指責老師的時候,校方於昨天發聲了。

  • 2日下午2點,該校初三年級學生畢某某在其家所在小區跳樓身亡。派出所接警後初步判定為自殺,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 此後學生家長聯繫到學校,並先後提出100萬、50萬、120萬元不等的賠償要求,期間學校曾表示同意給予其家庭10萬元人道補償,但雙方協商未果。

  • 校方回應稱: 22日下午4點左右,涉事班主任在徵得家長和該生同意後,陪學生畢某某去理髮店理髮,理的是平頭,不是光頭。理髮後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提出異議

  • 在畢某某請假期間,10月29日下午班主任主動家訪,與學生及家長進行交流,過程愉快。

  • 家訪

    時畢某某曾表示,與其家長有過多次爭執。11月2日上午,畢某某在信息交流中表示,自己是被家長逼的。

  • 同天下午2點左右畢某某跳樓身亡,具體身亡原因以警方最終調查結果為準。學校稱,保留對造成重大影響的不實言論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並建議家長通過司法途徑處理此事。

這樣看來目前該事件真是撲朔迷離,各執一詞,問題的關鍵在於孩子到底是因為剃髮事情跳樓,還是與父母爭執跳樓?由於目前事件還在調查之中,沒有最終給出定論,小編就不在此左右輿論了,但不管怎麼說,校方是此次事件的引子,肯定是脫不了干係了,而作為父母沒有正確的疏導孩子的情緒,也該深刻自省。

逗逗這裡主要來回答一下: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對待?

近年孩子自殺事件頻發,不禁讓人疑惑:從何時開始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脆弱?

其實我國家長的對於孩子的“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一直處於空白,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成為了溫室裡的花朵,稍微的一點風吹雨打都會讓他殘敗不堪,再加上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情緒波動大,很容易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

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敏感,但是現代社會的競爭卻是越來越激烈,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從小學中學到高中甚至大學,都有學生選擇用自殺來逃避責任的原因。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是不是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挫折,讓孩子從學會正視挫折、克服挫折的過程去成長,挫折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獨立性,培養堅韌的品格,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也要形成讓人們學會接受挫折的風氣,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才能杜絕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另外對於青春期孩子不要一味地打壓和貶低,要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做孩子的朋友,試著走進孩子的生活及內心。孩子喜歡的和討厭的,我們都應該嘗試著去了解,如果孩子是不對的,我們要善於溝通,而不是一開始就否決,是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事情的錯誤,自己去改變。

更多教育乾貨,請持續關注“逗你學”~


逗你學


這起事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結果不好推斷吧,15歲正值青春期波動時期,這個時候心理情緒波動是很厲害的。且還處於逆反最高峰的時候,且這個老師強行把該名男生的頭髮剃光,為什麼沒有先通知父母,讓父母一起來處理這個事情啊。

從聊天記錄來說,根本無法得知該名學生的頭髮是剃光了還是剃的是寸頭無法得知,但是因為剃頭的事件導致了跳樓自殺,這起事件的嚴重性應該不單單是班主任讓學生剃頭這麼簡單的事情了吧。背後的原因不得而知啊。


愛在南昌


很多老師分不清羞辱和懲罰的區別

包括題主也一樣,有意把責任全部推卸到青春期孩子的躁動身上,誰都經歷過青春期,而青春期並不是件壞事,這個時間段孩子對於自我認知變強,想要獨立,更重視自我感受,越是這個時間段家長和老師越要進行合理的引導。

另外,這次悲劇的原因,一看題主就是沒有看新聞,因為理光頭跳樓那不是應該當場跳嗎?為什麼選擇十天後跳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31d000a8f716fc85bfa\

保險島


看了人民日報昨天(12號)的報道說,校方稱理的是平頭不是光頭,而且,經過父母同意。但跳樓孩子的父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是理光頭,不是平頭,說還有照片為證是光頭,理光頭也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是說家長去學校鬧,要高額外賠償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的是搞不清楚誰在說謊。

我個人暫且誰都不信,分開來討論,兩方都有責任,首要責任方是老師,為何要讓學生理光頭?學校有這個規定嗎?全國有這個要求嗎?我記得,中小學生是不得留長髮,一般理平頭,但沒有說學生必須理光頭,沒看到哪個學生理光頭了?除非是自己願意,特殊原因,學生才理由光頭吧,一般情況下,哪個學生願意理光頭呢? 換作是你,會理光頭嗎?因為,光頭太難看,也會被人嘲笑,可以理解這個學生的極大抗拒。




何況,初三學生是處於逆反心理期,你越是讓他幹不願意幹的事情,他會越要反抗,哪兒有壓迫,哪兒就有反抗,這個學生也就是如此。 我一輩子就沒有理過光頭,倒是上大學時,留過長髮,被返聘的一個老頭——退休老師罵是“二流子”,我心態好,無所謂。

如果學校沒有規定學生必須留光頭,班上其他學生也沒有留光頭,這個老師又強制要求這個學生留光頭,那麼這個老師就是針對這個學生,老師就是有問題,故意針對這個學生,這個老師心理有問題,甚至是有點變態。這樣的老師,就沒有資格當老師。

我不知道這個老師為何要這樣做,如果是因為之前得罪過這個老師,故意刁難學生,這個老師就是心胸狹隘,學生得罪了他,就要為難學生,這樣的老師就是不合格的,自己做人有問題,如何去教育好學生呢。


反過來說說學生,老師雖然有錯,錯誤在先,但學生也同樣責任,目前不知道學校是否有這個規定,不知道同班其他學生是否理光頭,即便是沒有,老師錯了,要求你理光頭,也不至於用死來相逼,如果因為一個理髮問題,就要死,這心理素質也太差了一點,也說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有問題的。

也只能說明孩子太經不起挫折了,何況,這還不是一個什麼挫折問題,如果因為一個理髮的事情,不願意,被休學,就要自殺,那麼,長大了,做生意失敗了,或者遇到其他感情挫折,豈不是要死千百遍?所以,我一直提倡孩子從小多吃一點苦,進行挫折體驗、教育,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和堅強心、鍛鍊他的堅毅性格,很有必要。

有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必將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個娃娃選擇輕生,體現出內心的脆弱,這跟父母的輕視挫折教育有很大關係,此事,值得每一個家庭做父母的反思,如何提高孩子的挫折教育,需要警示和反省。 編輯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亂。

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足以可以說明發型對一個人外觀的重要性。


關注自己的髮型不僅僅是成年人特有的權利,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如此。但在一部分家長和老師眼裡,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至於外表、髮型等不能太過關注,不僅女生不準穿得太好看,不許塗指甲........就連男生也被勒令頭髮不許太長。


其實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有一個根生蒂固的概念:注重外表=耽誤學習。


本人女,從小就被家長以怕耽誤學習為由不斷洗腦,讓我剪短頭髮。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爸媽為圖方便,讓我姑姑用家裡的剪刀剪了個

西瓜頭。


當時,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對著鏡子哭了一個多小時。


至於我爸媽以及我姑姑,完全不能理解我的感受,只覺得小孩子而已,剪得好不好看,不重要。


可他們忘記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再看看新聞中的男生,已經是初中生了,連小學生都知道形象的重要,然而我們許多父母以及老師都不知道。

那麼,這一悲劇,到底是誰的過錯?

粗暴教育的老師

從老師和家長的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出老師帶孩子去剃頭,希望他以此來明志。

可是,學渣不會因為剃個頭就奮發圖強,學霸也不會因為頭髮長了就成績下滑。

老師強迫孩子剪頭髮,孩子被逼無奈,剪了個十分“醜”的髮型。孩子因此不想上學,老師家訪看到孩子不想上學,便提出那就休學吧。

此時孩子既氣惱又無助,所以只能自己懲罰自己,選擇了自殺。

缺乏溝通的父母

從家長和老師的聊天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是非常配合學校,贊成老師的這種做法。

家長並沒有真正把孩子的情緒當一回事,也沒有尊重孩子的意願。

敏感脆弱的孩子

可能很多人覺得孩子跳樓自殺是原因心靈太過脆弱,和老師、家長有什麼關係。其實這源於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忽視。孩子成長過程不可忽視的兩個時期:

1、審美敏感期

寶寶在14個月左右,就會對著裝有感覺,到了三四歲左右,就會“臭美”了,因為他們進入了審美敏感期。

最初,孩子首先對吃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橙子必須得切片的,不能帶一點皮;薯條不能折,長度得超過食指所長;餅乾不能碎一個角,必須得完整沒有一點縫……

對自我形象的要求需要完美。就是喜歡這個形象的衣服,即便是冬天也要穿上美美的白紗裙,捨不得脫下來,總是有一個髮箍別在頭上,對媽媽的口紅和高跟鞋好奇……

2、青春期身體意象

身體意象指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認知和評價,比如孩子對自己的相貌、體格、體能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評價,這是孩子自我意識中最早萌發的部分,也是自我概念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部分。

在青春期,孩子們發展了他們對自己身體的個人意象。可能孩子每天都會在鏡子裡觀察自己,有時甚至一次觀察長達一個小時,只是為了發現自己變化著的身體是否有任何不同。對於個人身體意象的關注在青春期特別強烈。

從審美敏感期到青春期身體意向,都是孩子對自身“美”的逐漸意識。

所以,不要小看“剪頭髮”這一舉措,在孩子看來這就是在破壞他自身的形象。

許多中國孩子可能會存在這種情況:上學的時候大多是校服,平時在家衣服也是爸媽挑選好的,無論男生、女生從小到大都是很短的頭髮。

這種“漠視”身邊的審美環境的行為,很容易扼殺孩子對美的感知。長大後在如果再想要去學習這塊,也會非常費力。

透過這次事件,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需要知道

1、尊重孩子的審美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的審美。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和個性。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剪他們不喜歡髮型,穿他不喜歡的衣服、鞋子等等。

2、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孩子很多時候,穿上了一件心儀的服裝,就會幻想自己是對方。比如我家弟弟有段時間很喜歡C羅,天天穿著C羅,的球服,把自己當成是C羅,模仿他的任何行為。

模仿僅僅只是模仿,而我們最終成為的也只能是自己。強調自我,可以避免孩子被同化,讓孩子明白TA是獨一無二的TA

3、美源於自信

美,源於自信。讓孩子知道他們本身就是最有魅力的,大大方方說話、舉手投足 之間都是美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世間的美好,不僅僅來自外表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張地圖,一張在臉上,一張在心上。我們心裡的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指引方向,知道我們要做什麼,要去往什麼地方。

而我們臉上的地圖,是記錄著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段路,它們永遠都不會醜陋。

我們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到美不美,是廣義的,真正的美,是發自內心的。

從古至今的歷史藝術,真正美好的事物,從來都不是僅僅第一眼的迷戀,而是歷盡滄海桑田,仍然震撼人心的動人心魄。


繪本推薦

《小朱莉當公主》

內容簡介

每一個女孩子都曾有一個“公主夢”,也都愛美,小朱莉也不例外。

小朱莉一直都想著擁有一條公主裙,媽媽說:“那就穿上那條白色的連衣裙。”

但是小朱莉不想穿,因為她的朋友有一條一模一樣的。

在外婆的巧手下,小朱莉終於擁有了一條屬於她的,獨一無二的公主裙。

在穿上裙子後,她還要戴上王冠、鐲子、項鍊,總之,裝扮上公主需要的一切小物件。

做公主,除了公主裙,還有禮儀和姿態也很重要,看看小朱莉她是怎麼做的嗎?


滿熊閱讀|專注0~6歲兒童繪本租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關注微信公眾號滿熊閱讀館

,後臺回覆“微課”,免費收聽兒童正面管教課程《孩子老生氣怎麼辦?》


滿熊閱讀


最新的說法是教師在帶孩子理髮時曾徵得家長和孩子同意,且理的是平頭,不是光頭,且不說這種說法是否符合邏輯(從事發後孩子的激烈反應可以推斷,他的“同意”是不情願的,或至少是很快反悔了的),關鍵是這位教師憑什麼覺得自己有權力、甚至有義務強迫學生理一個自己看著順眼的髮型?

我們先來看看教育部2015年8月20日印發的《中小學生守則》:

中小學生守則

  1.愛黨愛國愛人民。瞭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鑽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於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鍊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菸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這裡面有“男生應該剃光頭,否則至少剃平頭”一條麼?沒有吧?

既然沒有,那麼這位教師強迫學生剃頭的做法就不能被視作職務行為或紀律、規則要求,而只能被視作這位教師的個人取向和意志,是將個人取向、意志強加給學生,並罔顧學生個人意志、感受,攘奪學生的自由自主,如果這種行為被證明導致了嚴重後果,他當然需要為此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這位學生是否還有其它問題、學生家長藉此要求學校作出鉅額補償是否屬實、補償要求是否合理,都需要在進一步瞭解情況基礎上作出論斷,也都是可以商榷的,但僅就“教師迫使學生改變髮型”(“帶孩子理髮”已不僅僅是“迫使”了)而論,這位教師的做法是極為不妥的——在其職責範圍內,他是老師,對方是學生;但在此之外,他們都是平等的人,他無權超越學生守則,強迫學生照他的喜好去生活和改變生活。


陶短房


學生家長不要和校方為這事扯下去,沒有多大意義,當初理髮,還徵求你們,事到如今就算了。為理髮這事,願自已的孩子心胸太窄,用生命換,不值呀,可你孩子能做得到,作為父母就不很瞭解孩子,父母要有擔當,不要把責任壓在別人頭上。現在這社會,為那麼點事就自殺,人生幾十年,不知在那事中心裡不暢,還會找自殺。勸家長放手吧。在這件事上,老師也要反醒,規定因人而定,不要一刀切,勉不必要的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