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00:32


“……3、2、1,點火!”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

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

12月8日2時23分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嫦娥四號探測器

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工作人員近距離拍攝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攝影:梁珂巖 彌向陽 史悅 呂炳宏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圓滿成功

隨後,器箭成功分離,嫦娥四號成功進入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42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相比“嫦娥三號”發射,這次火箭設計入軌精度提高了30%以上

。按照計劃,“嫦娥四號”經過26天的飛行,將軟著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從而完成“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嫦娥四號探測器巡視器(左)、著陸器(右)、中繼星“鵲橋”(上)示意圖

“嫦娥四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巡視器組成,著陸月面後將擇機釋放巡視器,對月球背面巡視區地貌、礦物組份、淺層結構進行探測,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說。

據悉,“嫦娥四號”還搭載了國際合作的載荷,開展月表環境探測等相關研究。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logo“密集”的整流罩,盡顯中國航天開放胸懷 (史嘯 攝)

“無論是從工程意義還是科學意義上看,嫦娥四號任務都是2018年國際科學界最具看點的任務之一。作為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它必將在中華民族的科技豐碑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說。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火箭吊裝(謝奇勇 攝)

由於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無法直接實現與地球的測控通信數據傳輸,所以月球背面一直沒有留下人類探測器的“腳印”。今年5月21日,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鵲橋”發射成功,隨後於6月14日進入使命軌道,為“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勘察提前架好了信息之橋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奔向月球示意圖

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和嫦娥四號探測器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和五院抓總研製。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4次發射,也是今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次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整裝待發(謝奇勇 攝)

嫦娥四號月球車的突破與挑戰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1.著陸方式:近乎垂直降落突破導航控制技術

相較於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的地形則更為複雜,隕石坑更多,地勢起伏更大,因此嫦娥四號不能像嫦娥三號那樣以弧形軌跡緩慢著陸,必須採取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

2.通訊方式:通過“鵲橋”中繼星與地面通訊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示意圖)

由於月球整體的阻擋,月球背面成為與地面通信和測控的禁區。“鵲橋”將承擔兩大任務:一是遙測與遙控航天器,二是負責地球和嫦娥四號之間的信號傳輸。

3.工作時間:提升整體可靠性月夜也開展工作

和嫦娥三號“玉兔號”的月夜休眠策略不同,嫦娥四號月球車在月夜也要開展工作。月球一個月夜的時長相當於地球的14天多一點,且晝夜溫差極大可達300℃左右,月球車優化與改進後,提升了整體可靠性。

4.能源供給方式:同位素溫差發電與熱電綜合利用技術結合

新的能源供給方式,兩面太陽翼收集的太陽能和月球車上的同位素熱源兩種能源供給,保證航天器在-180℃的環境中不被凍壞。

5.世界上重量最小的月球車壽命或長於“玉兔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總重量140千克,是世界上重量最小的月球車。據瞭解,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的壽命實際上遠超預期(“玉兔號”設計壽命為3個月,實際上它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北京中國科技館展出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模型)

同“玉兔號”一樣,嫦娥四號月球車預計壽命也是3個月,運行時間或比“玉兔號”更長。

嫦娥四號任務進展

視頻:漫漫嫦娥路

2018年5月21日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中繼星“鵲橋”點火升空。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5月25日

中繼星“鵲橋”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6月14日

中繼星“鵲橋”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軌道的衛星。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12月8日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預計2019年1月初

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施軟著陸。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四號探測器飛行圖解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四號”探月背後的意義

這次“嫦娥四號”揹負著勘探艾特肯盆地——馮·卡門隕石坑的重要使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太空探秘旅程。

這個直徑達180公里的隕石坑,被認為是月球最古老的撞擊特徵。而此次勘探,會為我們瞭解月球、地球、太陽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數據和線索,是人類探月史上一次著陸月球最遠端的極限挑戰。

除了勘探任務,著陸器此次還會進行第一次月球暗面低頻射電天文學實驗;開展觀察植物是否會在月球低重力環境中生長的調查;有望探測出國際上第一幅月背剖面圖;探測月球兩極是否存在水資源和其他相應資源等等,可謂是新一輪關於月球資料的“大起底”。

浩浩蕩蕩的嫦娥家族介紹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強大了我的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