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月球在科學的探索之中可以說是非常熱門的,其中的原因大概有進行月球資源的搜索,尋找月球演變過程的證據,為建立月球基地做好基礎等。當然,如今全球能夠在月球表面上探測的國家也只有中俄美,所以說並不是很多。

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和以色列都嘗試進行月球登陸,但是最終都失敗了,雖然不少的報告指出,印度成功了,包括自己也說成功了一大部分,但是就是沒有實際性的在月球上跨越到探索的一部分,所以只能等待印度新“月船號”的發射來解決這個問題。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那我們接下里就再來看看我國月球探測器又再次傳回的新消息,可以說又是一個超越全球的成果,獲得重大突破,這次的發現也是人類首次(第1次),所以是好消息,所以就算是美國也被超越了。當然這裡說的超越是探索的成果。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在月球深空探測又有重大發現,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了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這就是人類首次的,就算是美國以前探月都沒有這樣的成果,所以說值得說一聲辛苦了。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本次利用的是我國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這個是比嫦娥三號穿透深度強3倍多的儀器,並且在2019年1月4日早上9點29分35秒就開始工作了,一直在進行測量月球地下結構的情況,所以從公佈的探測圖形我們就可以看到,是一次又一次緩慢升入地下深度的。

根據公開的數據說明顯示,也是進行了3個單元的測量過程,其中第一單元是地下12米,第二單元是12米到24米,第三個單元是24米到40米,所以每個單元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並且科學報告也明確說明了。

本次的探索結果也在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這是新的探索情況全球性公開說明,這個也說明了我國的公開性,全球共享首次地下40米探索的成果。並且這為全球的科學家們瞭解到我們月球一些關於月球撞擊問題,以及火山活動等變化的歷史,推出了最為重要的一步。

當然對於我國來說,本身嫦娥四號探測器這次的探索區域就是一個挑戰,是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極–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盆地內的馮卡門(Von Kármán)撞擊坑底部成功著陸。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所以說,我國這次探月還會繼續前進創下更多的歷史性成果,當然如今的月球確實是我們主要的探索目標,但是在今年我國還將迎來一個新的“起點”,那就是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並且這也不是我國第一次說火星探測的問題了。

在2019年的時候,就公開了說明了,我國2020年的一個探測計劃,並且當時火星車就已經做好了,並且我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所以說,又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太值得我們期待了。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在2020年進行火星探測之後,預估在2028年還將會再次探測並且採樣返回。並且2020年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很多,在去年就已經有5個國家宣佈“探火計劃”,除了中國外,美國計劃發射新型火星探測車,歐空局計劃發射ExoMars火星車,印度、阿聯酋也計劃2020年向火星送出探測器,所以說今年是一個密集型的“火星探測年”。

人類第1次,“嫦娥”再傳好消息,測出月球40米深度內地質結構圖

當然具體是誰先進行發射暫時還看不到,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火星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競爭的天體,當然這可能也是為了未來移居火星的可能性做好基礎,全球也是很多國家有移居的計劃了,我們拭目以待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