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是我們人體膝關節中的一對軟骨襯墊,它主要的功能是減震和減少軟骨間磨損等。當我們的膝關節受到損傷或退變時,半月板常常發生撕裂或磨損。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那麼,半月板是怎麼跟隨我們一起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呢?人類是唯一有半月板的生物嗎?今天給大家嘮嘮半月板的宿命。

幾乎所有有“膝關節”的動物,都有半月板。而膝關節這個結構,早在3億年前的原始總鰭魚身上,就已經演化出來了。既然天下動物大多是魚類上岸後進化而來,所以我們和猩猩、狗貓、鳥、鱷魚啥的這些都屬於同宗,所以也都有半月板這種結構,並且有一定的相似度。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現存的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共同的祖先是二疊紀時期的引螈(Eryops),嗯,就是下面那個祖宗,仔細看,眉眼之間是否和你有幾分相像?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而人類特有的半月板結構,是在距今約130萬年前形成的,彼時,距離南方古猿直立行走已經過去了200多萬年。也就是說,我們現今膝蓋中的半月板,形起於3億年前,後經過從南方古猿到遠古人類的反覆走、反覆磨、反覆適應,才進化成現在的樣子。那麼,這個樣子的半月板,有什麼特殊嗎?

其他動物的半月板就不說了,根本就不適合直立走路。左圖是靈長類動物黑猩猩的半月板,外側是隻有一個止點的環狀,活動範圍特別大,右圖是人類的,多進化出了一個止點,前後雙止點限制了半月板的活動度。讓人能夠直立情況下把膝蓋繃直,而靈長類兩腿走路時膝蓋要彎著。想想猩猩們是不是都是羅圈腿。人類的這種半月板結構是獨一無二的,可能也正是這些進化,成就了人類是唯一長時間直立行走的動物(當然,半月板只是眾多因素之一)。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人類的外側半月板是雙止點的月牙形,猩猩是單止點環形,跗猴類是單止點月牙形,這兩種都因為半月板活動性太大,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會發生過度的半月板滑移,甚至脫位,不適宜負重直立行走。

然而,雖然進化賦予了我們優於其他物種的半月板結構,但是卻沒有給半月板足夠的生命力,造成半月板生的早,老的快,病的容易,死的惋惜!

生:半月板在胚胎第八週就已經發育完成,連同周圍韌帶複合體等附屬結構就都已經在孕八週發育好了。

老:胎兒的半月板是充滿血管和神經的,但是自出生後起,這些血管和神經就逐漸減少,成人的半月板只有少量血管和神經分佈在外周。所以,很多人半月板損傷的疼痛根本不是來自於半月板本身,而且半月板損傷後的周圍炎症反應和機械牽拉。

如下圖,半月板只有在外周邊緣才有血管供應。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病:隨著人體老化,半月板那膠原蛋白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這就導致了半月板彈性降低,抗張力強度降低,容易損傷和磨損。

死:由於兒童膝蓋裡年輕的半月板富含膠原蛋白和血管所以損傷後比較容易癒合,應該儘可能給予半月板修補縫合治療。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由於半月板缺乏血供,撕裂後很難癒合,最終只能把撕裂的部分半月板被切除掉以免繼續危害關節軟骨。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最後補充說一點,東亞人種中有不少人是先天性盤狀半月板,不瞞你說,這其實是人類的一種返祖現象。因為,我們的半月板就是從盤狀、環狀等形態進化來的。所以,這種半月板沒有正常半月板適應直立負重下的跑跳皮,才特別容易發生損傷。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最後的最後,給大家看一眼自己正常的半月板,是什麼樣子。此刻,它就安靜的躺在你的膝蓋裡。


半月板的 生老病死和前世今生



如果有半月板損傷和盤狀半月板的相關疑問,在公眾號對話框回覆“半月板”或“盤狀半月板”,參考更詳細的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