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提起國產手機我想已經成為了很多國人的驕傲,現在像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和技術,而提及小米這家公司,它自身有很多傳奇色彩,當年剛成立發佈產品之後就被稱為”價格屠夫“,並且通過飢餓營銷讓它一炮走紅,而汽車界裡也有一個飢餓營銷玩的非常溜的品牌,它就是豐田,比如旗下的埃爾法和漢蘭達。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埃爾法作為很多明星以及富商的保姆專用車,我認為這臺車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炒作起來的。埃爾法的定價本來就相比海外市場貴很多,並且國內還需要加價30-50,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除了埃爾法之外,漢蘭達作為一臺主打家用的7座SUV上市三年仍然保持平價甚至加價出售,我認為它成功的秘訣除了自身過硬的產品力之外就是豐田嫻熟的飢餓營銷策略。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現在的漢蘭達上市已經接近三年的時間,現在說它產能上不去誰都不會信,而漢蘭達的銷量是這個級別中的絕對第一,現在市場上是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難道豐田不清楚嗎?顯示是不可能的,豐田就是故意為之不對漢蘭達增產,為的就是營造出供不應求的現象然後允許經銷商加價提高單車利潤,而這一切與當年小米手機需要靠搶一樣,搶不到只能加價購買的市場策略一樣。

當然,漢蘭達除了靠飢餓營銷之外,自身過硬的產品力是支持它加價的基礎,我認為漢蘭達除了營銷策略之外憑藉三個原因才獲得這麼好的成績。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第一;豐田自身的品牌力以及漢蘭達歷來積累的口碑。首先跟大家交代一下漢蘭達的背景,漢蘭達自第一代車型以來它就是豐田針對北美市場用戶研發的,在日本本土是根本沒有漢蘭達車型銷售的,2007年漢蘭達以進口方式在國內進行銷售,2009年廣汽豐田漢蘭達正式亮相,所以到現在國產漢蘭達在國內市場的時間也就是十年左右。但是在這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漢蘭達就憑藉均衡的實力以及優秀的可靠性贏得了無數的車主支持。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第二:漢蘭達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明顯的短板。漢蘭達因為是針對北美市場研發的,雖然它的車身尺寸在同級別並不算最大,但車內的乘坐空間以及儲物空間卻是表現最好的,並且舒適的底盤和不錯的隔音都保證了它的行駛舒適性,2.0T+6at的動力總成平順性方面做得特別好,而且動力方面也不會表現出不夠用的一面,雖然配置不算高但日常使用的配置也都有,所以漢蘭達算是一個沒有明顯短板的車型。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第三:同級別競品的不給力。漢蘭達最開始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在這個細分市場根本沒有競品車型,也就是除了漢蘭達之外沒得選,而在這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漢蘭達一直在不斷的完善自己並且沒有出現過什麼重大的失誤,而現在的福特銳界、大眾途昂以及剛剛上市的馬自達CX-8雖然都是不錯的車型,但是同時也都有非常明顯的短板,從家用以及7座SUV定位上看漢蘭達依舊是目前最均衡表現最優秀的車型。

汽車界的小米?飢餓營銷玩的溜,大眾三十年都學不會

總結:漢蘭達作為特供車型針對北美以及國內用戶做出了很多針對性的改進,所以自身的產品力表現最優秀,同時豐田的飢餓營銷也讓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導致它即便上市接近三年仍然加價。大眾作為最懂國人心思的合資品牌,雖然之前也曾有加價的車型但都是憑藉出色的產品力,並且價格方面也沒有漢蘭達的價格堅挺,所以大眾入華三十年在飢餓營銷上沒有豐田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