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才女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才子对绝妙下联,承诺一世

6岁才女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才子对绝妙下联,承诺一世

对联在中国,历史悠久,尤其是在古代,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据说,对联成为习俗,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他本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但不甘于现状,参加了起义军,经过证明自己的实力,他最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文化。所以,他在当上皇帝之后,恶补功课,求知欲很强烈。他对对联文化,也是特别的执着。他为了能够随处可以学习,就让百姓和官员们,在自己的门前,贴上对联,他想让天下所有人,都感受到对联的乐趣。而且,他在微服的时候,还能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这是关于对联的一个历史故事,其主要意思,是表现,古人对对联的喜爱。古人热爱对联到什么程度呢?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围观对对子的百姓。

6岁才女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才子对绝妙下联,承诺一世

古代对对联比较厉害的,大都是有文采的人,像才子、才女这样的。虽然普通的百姓,也能对上几个对联,但也只是凑巧,毕竟文学知识不够。即便如此,古人还是喜欢看有才之人切磋文采。说到文采,不得不说的一类人,就是神童,从小聪明伶俐,对文化知识,一点就通。古人对神童的评价都很高。而这些神童所到之处,也是特别受欢迎的。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女神童,从小学习史书文化,而且领悟能力很高。

6岁才女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才子对绝妙下联,承诺一世

她的才华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被当地人称为才女。在一次文采切磋中,一个外地来的才子,打败了很多当地的文人。当地人都觉得丢脸,于是把才女给请了出来,大才子本来不屑一顾,只是一个6岁的女童。然而,在对对子的过程中,才子对女童产生了好感,越来越有意思了。女童当然要为百姓争气,她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她的上联让围观者拍手叫好。才子也觉得她很有意思,上联确实挺难的。

6岁才女出上联:“蝴蝶无鼻知花香”,才子对绝妙下联,承诺一世

但才子还是应对自如,才子对下联:“蜘蛛有网难罗雀”,才子的下联,更是绝妙。看来女童的火候还不够。大才子虽然赢了,但对女童很有好感,于是做出承诺,只要才女愿意,他愿意收她为徒,才女是不屑的。但才子表示,这个承诺可以是一世,不管才女什么时候来找他,他都愿意收她为徒,倾力相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